活動經驗總結校園文化節范文(精選3篇)
活動經驗總結校園文化節范文 篇1
趟過熱鬧的十月,跨過繁忙的十一月,踏著辛勤付出的鼓點,我們邁進了收獲的十二月。洪山中學第十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已在初冬溫暖的陽光中緩緩落下帷幕,可彌漫了一個多月的藝術之花依然香溢校園,久久沒有散去。本屆校園文化藝術節以 “展現青春風采 傳承校園文化 構建和諧校園”為主題,體現了校園學子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熱情奮發的青春氣息,演奏了一曲曲精彩炫目的人生華彩。
第十屆校園文化藝術節由團總支承辦,從征集節目開始,同學們踴躍參加,積極響應。經過一個月左右的精心籌備和策劃,我們把整個藝術節分成“我的青春我做主”演講賽、級段籃球對抗賽、美術作品展評、校十佳小歌手活動、器樂演奏比賽、閉幕式文藝匯演等幾大板塊。并對每個板塊作出了具體的規劃和安排。最后,決定把“我的青春我做主”演講賽作為首屆校園文化藝術節的開幕式。為了使節目得到更好的比賽效果,入選的選手進入了緊張的排練。。
本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取得了許多喜人的成績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現作如下小結:
一、校領導鼎力支持以及教師傾情相助。。
校園文化藝術節從籌劃到準備到舉辦都得到了校領導的鼎力支持。校領導等對校園文化藝術節高度重視,幾次開會商討有關事宜,發動全體師生投入到藝術節活動中去。不僅如此,他們還親自上陣,對部分活動的參賽選手及參賽作品嚴格把關,確保把最優秀的選手和作品呈現給全校師生。學校地處山區,硬件設施非常有限,為了辦好本次藝術節,許多教師都貢獻了自己的課余時間;部分專業老師,為了學生的節目或作品能在活動中有較好的表現花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藝術節的各項活動很多,我們的學生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我們的老師功不可抹。
二、通過藝術節活動,增強了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與協作精神。
藝術節的特點是活動面廣、參與人多,這就要求每位同學都要有較強的集體主義觀念。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我們的同學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那就是有顧全大局的思想,有為班級和學校增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演出中,同學們應變能力極強,與老師配合得很默契,充分體現了同學們的潛能。本屆藝術節一定會記錄下同學們集體主義的精神,并且把這種精神一直發揚下去。
在合作完成本次文化藝術節的過程中讓人感動的是我們學生訓練的那股子勁頭:大冬天,他們身著夏裝,從不喊冷;練舞、練唱爭分奪秒,雖練得腰酸背痛、口干舌燥,從不喊累;制作道具通霄達旦,從不喊苦……在贏得了如潮的掌聲的同時,也加深了同學之間深厚的友誼,更為重要的是鍛煉和培養了他們的堅持與協作精神,為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了一個很好的伏筆。在人的一生之中,你們只有三個春秋的初中生活,而只有在初一/初二的時候才有機會上臺演出,那么這種合作的機會是彌足珍貴的,每一位同學都應該珍惜。這不僅是一種能力的培養,也是一份最珍貴的記憶。
三、通過藝術節活動,鍛煉和培養了一批班、團干部和藝術特長生。
在藝術節的各項活動中,各班、團干部都作了大量的組織工作,每一項活動背后都有組織者的汗水。在每一項活動中,各班、團干部都費盡心思地策劃、組織,克服了別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同學們盡心盡力,把每一份工作都當作是鍛煉自己的機會,相信不久的將來他們都會成為一批優秀的組織者、優秀的管理人才。
四、活動反思
回顧本屆藝術節,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排練的時候,個別同學對自己的言行還不能夠有一個正確的態度。還有個別班級的學生對自己班的節目本身和自己本人的能力還不能夠進行正確的評價,認識不足,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給具體做這些工作的老師帶來了許多不便,致使正常的工作進程受到阻礙。在整個藝術節的活動中,要想使每一項工作做好,各個部位都要同力協作,才能達到預期目標。如果一個環節出現了紕漏,就會打亂原有的計劃。最后參加演出的節目和表演的演員,經歷了初檢、復檢,已經從班級行為上升到學校行為,此刻他們不再僅僅代表自己和班級,而是代表了全體洪山中學師生的形象,所有一切行為要求標準也提高了一個檔次。無論是誰,都服從大局的要求。要嚴格按照演出的標準執行。這一切是行為的準則,也是活動的規則。這不是這項工作實施者個人的要求和意愿,不存在個人主觀的判斷問題。希望廣大師生能夠給予理解,使我們學校的藝術節越辦越好。
第十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已圓滿結束,讓我們銘記“展現青春風采,傳承校園文化,構建和諧校園”的宗旨,把自己塑造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活動經驗總結校園文化節范文 篇2
活動目的
開展此次校園文化藝術節,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推進我院校園文化的建設,貫徹落實盧展工書記有關“三愛”批示精神,進一步適應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新形勢,拓展大學生的文化素質,展現大學生朝氣蓬勃的時代風貌,挖掘大學生的創新潛能,使我院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中不斷認識自我,銳意進取,奮勇圖強。
活動特點
1.內容豐富
本屆校園文化藝術節除了保留傳統的舍標比賽、辯論賽等活動項目以外,新增了如校園游園活動、第三屆校園辯論賽、“榕城新風貌”攝影大賽、首屆非專業模特大賽、舞臺劇公演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1.參與面廣
為更好的讓廣大同學參與到活動中來,真正落實讓每一位同學能參加一次活動,院團委,聯合各部門開展了各級各類的活動、競賽。據不完全統計,全院有600多人次參與各項活動,參與面達到60%以上。
本屆藝術節,除保留了傳統的辯論賽、十佳歌手、足球賽外,還組織了首次非職業模特大賽、 首次舞臺劇公演、首次校園flash大賽等活動。為同學們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也讓同學們得到了較全面展現自我的機會。
辯論賽在同學中引起了廣泛的影響,特別是總決賽,到場觀眾坐滿了整個六樓禮堂,辯手們準備充分,神采奕奕。比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經過激烈的競爭,03服工一舉奪魁,上界冠軍02服工三取得第二名。
此次活動中,非職業模特大賽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創新,十分切合我校的特長,同時也為同學們展示自我提供了良好的舞臺。經過預賽、決賽兩次激烈的角逐,03服工一班的李鵬和04服工的肖霏分獲男、女一等獎;黃智寧 張文平、董翰文 溫永麗獲二等獎;延鶴立 陳閱鋒、胡婷婷 龔文娟獲三等獎;梁永文 高峰 季文遠 孫希宏 吳森義、游琳玉 葉娜 立玉萍 姚瑤 許楊獲優秀獎。最佳形體獎:李鵬;最具潛質獎:肖菲;最具舞臺表演力獎:游琳玉。
舞臺劇公演是我院歷史上首次成功的話劇演出。此次演出又團委組織,04藝術、動畫部分同學參與演出。演出取得良好的效果,為學院開創了話劇演出的先河。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生活。
3 結果
在為期一個月的藝術節活動中,開展了辯論賽、十佳歌手、足球賽等二十余項活動,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評出攝影大賽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二名。非職業模特大賽冠軍兩名(男女),亞軍四名(男女),辯論賽冠、亞、季軍等。
活動成果
5月15日第三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在一片喝彩聲中落下了帷幕。本屆校園文化藝術節的圓滿成功,離不開學院領導的精心組織、老師的關懷和學生的支持。而廣大學生在參與此次活動的過程中,也領略到了大學校園文化的風采。此次活動繁榮了我院的校園文化,豐富了我院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開闊了我院學生的文化視野,增強了我院學生在當今社會的競爭意識,使我院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并不斷認識自己,塑造自身,完善自我。
愿我院伴隨著第七屆校園文化藝術節的東風,在新的學年里騰飛!
活動經驗總結校園文化節范文 篇3
為了積極響應近期開展的“增強團員意識“系列活動并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我們自動化0407班在班委會及團支部的通力合作精心策劃下,成功地舉辦了主題為“親情回報,感恩父母“的特色團日活動,活動內容為“記載一件最讓自己感動的事情“征文比賽,為擴大活動效應,團支部又向全班同學發起了每個人都向家里打一個親情小電話的活動倡議。為了同學們能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去感懷以寫好征文,活動時間特地選在了空閑時間相對較多的專業電工實習期間。本次活動旨在提醒同學們家的重要性并給大家創造一個勇敢表達自己親情的機會。在班委會擬訂好主題之后馬上由班長洪文財同學撰寫陶文珍同學制作了校內宣傳版并在班級QQ群里下發了活動征文通知。
在此次活動中同學們積極響應,認真準備,真正抒發出了自己想對父母說的真心話,一篇篇飽含對父母養育之恩充滿感激之情又頗有文采的文章抒發了同學們對自己父母熱切而真摯的愛,也記錄了自己成長歷程上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圖景和一串串飽含歡笑與幸福的快樂音符,盡顯理 工學子杰出的文才和理性的心靈。在征集文章的過程中,同學們還開展了形式與規模不等的討論活動,講述自己與父母之間的動人故事和自己成長道路上父母所付出的艱辛與努力。許多同學的發言都很有見解,道出了為人子女的我們對自己父母的真實看法以及對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貢獻的肯定和褒揚。
在談到自己撰寫征文的時候,蔡望林同學說:“ 一向不夠積極的我開始不打算寫這篇作文。但聽了同學的一句話:‘你真的沒有一句話對你父母說嗎?’我的心被打動了,隱隱作痛。我想這是自責,我應該,不,一定有話說的,腦海里浮現出一幅幅畫面,父母為我所做的付出,幫 助我一天天成長,感激的心情涌上心頭“。心理委員鄧位明同學也感慨的說道:“來上學時,父母看著我遠去的背影,我向著遠方沒有回頭。但母親一定在落淚。雛鷹長大了, 總要獨自去飛翔,或許鷹媽媽還不能接受這種現實,她也許覺得雛鷹太絕情。可是她不知道,其實雛鷹并不想 離去,離去只是大自然的規則而已”。就連平時很開朗,性格很外向的李紅飛同學也很認真很動情的說:“讀書也有十幾年了,寫過諸如‘我 的爸爸’‘我的媽媽’之類的作文確實不在少數,拿到‘感恩父母’這個題目,心情突然就沉重了起來:父母的恩情怎樣感激?我又為父母做 了什么?為人子女,對于我的父母,我心中僅有慚愧;而為人父母,對于我這樣的兒子,父母的心中是否會有失望呢?有,一定會有!可是這并不影響父母對子女的愛,這一點或許只有到不久的將來我們也為人父母的時候才能體會到。”胡海濤同學說到自己的成長歷程時說:“‘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說得對,父母為我們付出的是多得數不清的,因此而受到的委屈也是數不清的。因此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意識到 父母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用和地位。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沒有父母真情投入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表達出你對父母 的關懷。感恩是我們做子女的應該做的。感謝父母!” 每篇征文的字里行間都包含著為人子女的我們對父母無盡的尊崇和愛戴,每篇文章都是我們用心去反思自己和感受父母博大恩情的結晶。
一串串感人至深的話語表達了我們內心深處對父母最真摯的情感…下面這些精彩的語句,就是出自于全班同學的妙筆生花:“父母是山,父母的愛是偉大的,堅實而又廣博,他使忘我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制。父母是海,他們的愛溫暖無私,淳樸而又細膩。他教我們感恩生命,感恩生活,如何去用心去善待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
——范飛《感恩父母》“小時候的我,認為母親總是很嚴厲 初中時候的我,認為母親總是很嘮叨;高中時候的我,認為母親總是很關心;而現在,我認為母親總是很辛勞。”
——鄧位明《拿什么報答母愛》“爸爸媽媽,對于您們,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么了。這短短的幾頁紙怎能承載我對您們一生的愛和感激?帶著您們的愛上路,女兒相信自己 一定不會負您們的厚望,實現我的夢想。也請您們千萬千萬為女兒保重身體,好讓女兒今生能有機會償還哪怕是千萬之一的愛。”
——魏月《給爸爸媽媽的一封信》“我的文字必須像母親的愛那樣樸素,也像母親的人生那樣樸素。我是想把對媽媽的愛藏在心底里,讓這份愛在心里發酵變醇,然后飄出香氣來——到我有出息的那一天。”
——張炎《遙想母親》 此次活動篩選出優秀文章17篇并上報學院,發到班級網頁,并由輔導員朱敏老師及班委會進行評審,最終將評選出特等獎一名,一等獎二名, 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三名以及若干“入圍獎“和“參與積極獎“,并對獲獎者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本次活動在同學們的積極響應和熱心參與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許多平時不善言語的同學,也在活動宣傳的倡議下積極發言、寫稿,他們的辛勤勞動成果也展示出了他們很高的人文修養。父母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最尊敬的人,當我們在向其他人評述他們的時候我們的一言 一語都是飽含真情的,我們所流露出的情感也是最真切而最自然的。這樣的活動也讓大家再次地用心去感受家的存在,用心去感悟父母的點滴恩情,讓我們和父母之間的距離又邁進了很多。除此以外,也讓大家再一次的受到了關于家庭責任感和親情重要性的教育。每個同學都在心理上獲得了一份屬于自己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