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經驗業績描述(精選3篇)
管理經驗業績描述 篇1
第一,基本情況概述
首先要概述工作內容、工作的主客觀條件、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工作環境等。雖然這些與業績的取得沒有必然的聯系,但是,顯然如果你處于不利的工作環境,工作條件也甚是惡劣的話,無疑能夠使你所取得的業績大放光彩。比如說,你的工作是處理客戶投訴,這一工作的環境顯然不是十分優越的,它要求員工能夠忍受客戶的抱怨,甚至是謾罵、侮辱。環境本身的特殊性實際上是業績的一部分,因此應該把工作環境陳述出來,以使自己的業績有所依托。當然,在陳述不利條件和環境時,千萬不要理直氣壯,不管怎么說,這是工作性質所決定的,接受了這份工作就必須接受它所帶來的特殊的工作環境。
第二,陳述自己所取得的成績
陳述自己的成績是業績報告的重點。撰寫業績報告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突出自己的貢獻,從而為公司考核和晉升提供參考。
在撰寫業績報告之前應認真思考,盡可能把自己所取得的所有業績都列出來,然后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在陳述時,首先要清楚地表述自己所取得的成績有哪些,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取得的,每項成績的分量有多大,對企業有多大的貢獻。在陳述時,一定要注意有條有理,突出重點,千萬不能把各種成績堆在一起,讓人事經理去挑選對你有利的成績。這種做法不但加重了人事經理的工作,而且還會給人馬虎、做事沒條理的印象。試想,一個人連自己所取得的成績都理不出頭緒,工作時怎么能夠做得有條有理呢?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大部分的成績是看得見的,但是,有時候,也有許多不為人所知的成績或貢獻。這時候,需要把你那些不為人所知的成績或貢獻明確地寫出來,千萬不要不好意思陳述,這樣做絲毫不會給人留下壞印象,相反,許多公司都希望員工能夠對自己作出客觀的評價,不隱瞞業績,也不虛報業績。撰寫業績報告時,實事求是是最好的原則。
第三,總結經驗和教訓
對于過去做過的每一項工作,不管是做得好,還是失敗,都要總結經驗和教訓,并在業績報告中寫出。這樣做不但有利于今后的工作,而且還可以使公司了解你的成長軌跡。對以往的工作進行分析和概括,并總結出一兩條經驗和教訓,是智者的表現。
需要注意的是,總結經驗固然是重要的,但坦陳尚需改進的弱點也不可忽略。很多人在業績報告中總是回避自己的弱點和缺陷,為寫出它們會對自己的形象有損,事實上并非如此。坦陳尚需改進的弱點,表明你有不斷改進的意識,有不斷提高的潛能。主管不但不會因此小看你,相反他們更喜歡這樣的人,也更愿意對其委以重任。需要注意的是,提出需要改進的弱點后,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須認真落實,千萬不能在報告上說說了事,在實際工作中依然我行我素,這無疑是對自己業績報告的貶低。
當你取得了好的業績,并提交了一份漂亮的業績報告之后,千萬不要沉浸在過去的業績當中,不思進取。事實上,業績永遠屬于過去,遞交了業績報告之后,意味著上一個工作階段已經完成,又需要從頭開始了。
管理經驗業績描述 篇2
自公司融合重組以來,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新任務,我始終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務水平”兩個提高作為工作的著眼點,自覺規范工作程序,積極理順辦事流程,努力做到“快好結合”,較好的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1、提高公文傳閱效率。文件的流轉、閱辦都嚴格按照公司規章制度及OA辦公系統流程要求,保證了各類文件擬辦、傳閱的時效性,做到了重要文件不遺漏、緊急文件不延誤、一般文件不過夜,從傳達指示到反饋情況,從上報信息到處理應急問題,時刻保持快節奏、高效率,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確保了政令暢通。兩年來共收到文件 多份,傳送準確率、及時率均達100%。
2、確保發文無差錯。逐一審核發公程序,是否有必要行文、責任人是否核稿、文稿是否符合起草要求,對不符合辦理程序和要求的文稿堅決退文重辦,以確保發文質量。兩年來共下發正式文件 份、公司傳真 份、公司函 份,由于要求嚴格,公司各單位擬文質量顯著改善,公文效能大幅提高。
3、著力推進管理創新。建立并實施了印信管理等級審批制度,確認領導或主管領導簽字后方可開信函、加蓋公章,從而嚴肅了印信管理,維護了企業利益。對公文管理制度不斷修改和完善,在規范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健全了公文考核制度,對在限期內沒有及時閱處文件的單位以短信和電話的形式進行催辦,確保公文流轉時間及高效處理,得到公司領導和基層單位的高度認可。
管理經驗業績描述 篇3
一, 建立完善的相關制度
根據車間現狀制定切實可行的相關規章制度,從而規范員工的工作行為。進一步完善作業指導書,提高員工的操作技能。利用交接班時間及時對近期發生的一些不好的行為進行糾正規范,并且對相關行為人進行相應的獎罰,對影響較大的行為適時進行點名批評,真正起到督促的作用。不要因為顧及某人的面子而對其不好的行為坐視不管,給其他員工帶來不良影響。只要是從做好工作的角度出發,就不有任何顧慮,不斷地提高員工的操作技能。要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不斷地對制度進行修改,當規模發展以后就要求對各個環節進行更細的分工,那樣就要針對分工的需要及時完善相關的規定,使員工的所有行為都能有法可依。因為車間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產品產量的同時,產品質量和制造成本均能得到有效控制。只有完善各種質量控制的相關制度,并且督促執行好這些制度,使員工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才能有效地控制生產質量。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只有好技術卻沒有好習慣的話,工作質量的長久性將得不到保障。根據企業發展的現狀完善員工星級評定制度,真正使員工關心星級評定結果,從而對工作起到促進的作用。在員工工資方面采用高工資高獎罰的工資制度,加強質量與成本方面的考核,對浪費多的堅決予以淘汰。
二, 如何提高全員的執行力
執行力對于任務的及時完成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益。執行力不是只說在嘴上的口號,有結果的行動才是執行力。只有對自己所布置的工作切實地進行檢查,一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這樣才能讓員工覺得領導對自己的付出是關心的,對于表現好的要給予表揚,使他們有成就感,對于表現欠佳的也要就事論事,指出其中的不足并且督促其完成,因為有些員工對任務的理解能力不同,只有不斷地督促檢查才能確保任務的及時完成,同時也能使員工真正從中學到知識,增強他們處理事務的能力。一般要使員工有好的執行力分為三步走,首先布置工作時將任務完成的時間講得很明確仔細,最好可以精確到幾點,其次在工作布置后的開始階段要勤檢查督促,要從中觀察其的工作態度,對不好的行為及時批評指正,當執行到一半后要對成績進行表揚,對不足之處加以解釋指導糾正,最后在到期時要及時進行檢查。平時要經常灌輸個人的工作習慣,使員工能很快地理解你,熟悉你的做事風格,從而有助于提高執行力。公司部門主管要在工作中給自己的工作賦予四輪驅動,推動加上拉動才能更好地將任務完成好,也就可以進一步提高整個團體的執行力。
三, 如何將制度鍥而不舍地執行下去
制度的長久執行有時要比制定新的制度更加重要。當一種制度出臺以后,員工要有一段適應期,只有員工們都適應并且執行得很好以后才能說這種制度是正確的,如果制定了好多制度卻沒有多少執行得很好的話,那么在員工心中就會形成一種對制度無所謂的心態,久而久之也就不可能有任何制度可言,那樣還不如不制定這些制度。怎樣才能將制度很好地執行下去,首先在制定新制度前一定要考慮制度的可執行性,要多方評估,并且要制定出將制度長久執行下去的輔助措施。有了切實可行的制度以后,必須鍥而不舍的執行,當經過一段時間的執行,也會不斷地發現其中的不足,那樣就需要對制度及時作出修改,但不能完全改變原來的制度,因為員工已經適應,只能進行部分調整,調整以后要利用公司所有宣傳手段進行公布,同時加強員工制度培訓。只有制度的執行人懂得制度以后才能叫他去執行,必要時樹立一些正面和反面的教材去進一步加強。要將制度執行得好壞切實考核到部門主管身上。
四, 使車間充滿積極向上的工作氣氛
車間生產的有效進行與車間的工作氣氛非常有關,當整個車間處于積極向上的氛圍中時,所有人的工作熱情才會得到進一步提高。經常對工作積極的行為進行表揚,對不積極的進行批評,從而引導員工向好的方向轉變。跟好學好跟壞學壞是由于工作環境決定的,塑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有利于營造積極在向上的工作氛圍。要尊重個人的自尊心,針對做出錯事的人要就事論事,不傷害人的自尊心,不僅是尊重人格,而且對搞好生產大有好處。人有了自尊心,才會求上進,只有每個人都有了上進心才會使工作做得更好。要利用車間宣傳欄及時反映車間生產的情況,及時公布獎罰情況,對好的行為要大張旗鼓地進行表揚,促使員工關心這些問題,在加上交接班時的口頭表達,更會加強這種效果。只有各種措施并用才能起到好的管理效果,要經常灌輸一種積極的工作心態,上班時間就搞好上班的事。管理者要主動關心員工的工資,通過加強現場管理來提高工作效率,使員工工資得到提高,要想方設法減少員工的工作強度,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從而使廣大員工熱愛這份工作,使整個車間充滿積極的工作氛圍。
五, 如何提拔人才
在一個車間人員不斷變動的情況下,對人才的提拔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選用合適的人才到合適的崗位才能進一步體現出崗位的重要。公司的發展需要很多適合其崗位的各種人才,將最合適的人才放在最合適的位置,人盡其才,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率。
人才提拔的原則是:
1, 提拔勇于承擔責任的人;
2, 提拔忠誠于單位的人;
3, 提拔忠實執行領導命令的人;
4, 提拔知道自己權限的人;
5, 提拔比自己聰明的人;
6, 提拔領導不在時能負起留守職責的人;
7, 提拔能“自我節制”的人;
8, 提拔致力于消除領導誤解的人;
9, 提拔向領導報告自己解決問題的人。
要善于培養新人,當新人到車間以后要制定具體的學習步驟,每到一個階段都要進行檢查,這樣不僅可以促使新手加快學習進度,同時又可以利用新手的進展去督促老員工,要使新老員工之間形成競爭機制,優勝劣汰的機制不僅只針對新員工,同時也能促使老員工加強責任心,只有技術與責任心都很強的人,才是公司所需要的人才。
六, 建立車間員工團隊意識
所謂團體就是每個個體都是團體的一部分,兩者缺一不可,同時個體必須服從于整個團體,有時不惜犧牲個體來保存團體。現代生產型企業的工資制度基本上都是計件工資,那樣就會出現有些員工只考慮自己的產量,而忽視質量和成本的控制,為了生產速度的提高,在原材料方面的浪費隨意性很強,很少會考慮這樣做的害處,其實他們也知道會增加成本的。主要還是沒有團隊意識,培養團隊意識的方法有以下一些:作為車間管理者在評功論過時,要把團隊的表現放在第一位;善于讓團隊來糾正個人的不足;絕對不要獎勵無益于團隊發展的個人表現;要不斷地強調每個人都是車間的一部分,要對損害別人利益或車間利益來獲得個人利益的行為予以堅決打擊,從而維護團隊的利益。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員工的就業心態也發生了很多變化,有些員工的壓力承受能力很差,只喜歡輕松一點的工作,在布置一項工作時要分段實施,使得他們有成就感,并且要不斷地鼓勵指導,要有耐心,要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要在與員工的溝通方面多動腦筋,生產型企業必須做好現場的管理,這將是一篇大文章等待所有管理者去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