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本竹書紀(jì)年疏證
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亳。(《唐書·歷志》:‘張說《五星議》:成湯伐桀,歲在壬戌,其明年,湯始建國為元祀!
始屋夏社。(《尚書序》:‘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作《夏社》!督继厣罚骸枪蕟蕠缥葜!
十九年,大旱。
氐、羌來賓。(《詩·商頌》:‘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
二十年,大旱。
夏桀卒于亭山。(《荀子·解蔽篇》:‘桀死于亭山。’)
禁弦歌舞。(《書鈔》九、《類聚》八十二、《初學(xué)記》九、《御覽》三十五等引《尸子》:‘湯之救旱也,弦歌鼓舞者禁之。’)
二十一年,大旱。
鑄金幣。(《管子·輕重八》:‘湯以莊山之金鑄幣,而贖民之無○賣子者。’)
二十二年,大旱。
二十三年,大旱。
二十四年,大旱。
王禱于桑林,雨。(《呂氏春秋·順民篇》:‘湯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于桑林,雨乃大至!圃,上五年連書大旱,亦本此。)
二十五年,作《大濩樂》。(《呂氏春秋·古樂篇》:‘湯乃命伊尹,作為《大濩》。’)
初巡狩,定獻(xiàn)令。(《逸周書·王會(huì)解》:‘湯問伊尹曰:其為四方獻(xiàn)令!
二十七年,遷九鼎于商邑。(《左·宣三年傳》:‘桀有昏德,鼎遷于商!
二十九年,陟。(《御覽》八十三引《韓詩內(nèi)傳》:‘湯為天子十三年,百歲而崩。’《漢書·律歷志》:‘成湯方即世崩沒之時(shí),為天子用事十三年矣。商十二月乙丑朔冬至,故《書序》曰:“成湯既沒,太甲元年,使伊尹作《伊訓(xùn)》!薄兑劣(xùn)》曰:“惟太甲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薄瘬(jù)此,則自湯元年至太甲元年為十三年,湯在天子位凡十二年。)
外丙
名勝。(《御覽》八十三引《紀(jì)年》:‘外丙勝居亳!
元年乙亥,王即位,居亳。(見上。)
命卿士伊尹。
二年,陟。(《孟子·萬章上》:‘外丙二年。’《史記》同。)
仲壬
名庸。
元年丁丑,王即位,居亳,命卿士伊尹。(《春秋經(jīng)傳集解后序》引《紀(jì)年》:‘仲壬即位,居亳,命卿士伊尹。’《書·咸有一德》疏、《通鑒外紀(jì)》引‘命’作‘其’。)
四年,陟。(《孟子·萬章上》:‘仲壬四年!妒酚洝吠#
太甲
名至。
元年辛巳,王即位,居亳,命卿士伊尹。
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春秋后序》、《書》疏、《外紀(jì)》引《紀(jì)年》:‘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
約按:伊尹自立,蓋誤以攝政為真爾。
七年,王潛出自桐,殺伊尹,天大霧三日,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fù)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春秋后序》、《書》疏、《外紀(jì)》引《紀(jì)年》:‘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fù)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帧稌肥杓啊冻鯇W(xué)記》二引《帝王世紀(jì)》:‘伊尹卒,年百有余歲,大霧三日!
約按:此文與前后不類,蓋后世所益。
十年,大饗于太廟。(《書·盤庚》:‘茲余大享于先王!
初祀方明。(《漢書·律歷志》:‘《伊訓(xùn)篇》:“維太甲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伊尹祀于先王,誕資有牧方明!薄潜驹晔拢四讼抵。)
十二年,陟。(《史記·魯周公世家》索隱:‘案《紀(jì)年》,太甲惟得十二年!
沃丁
名絢。(《御覽》八十三引《紀(jì)年》:‘沃丁絢即位,居亳!
元年癸巳,王即位,居亳。(見上。)
命卿士咎單。(《尚書序》:‘沃丁既葬伊尹于亳,咎單遂訓(xùn)伊尹事,作《沃丁》。’)
八年,祠保衡。(《尚書》疏、《初學(xué)記》二引《帝王世紀(jì)》:‘沃丁八年,伊尹卒,年百有余歲,大霧三日。沃丁葬以天子之禮,祀以太牢,親自臨喪三年,以報(bào)大德!
十九年,陟。(《通鑒外紀(jì)》:‘沃丁在位二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