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本竹書紀年疏證
二十五年,陟。(《路史·后紀》十三注引《紀年》作‘二十一’。《御覽》八十二引《帝王世紀》:‘帝泄在位十六年。’《外紀》從之,《路史·后紀》:‘帝泄二十六歲陟。’注:‘《世紀》同,《年代歷》十六年,《紀年》二十一,皆非。’)
帝不降
元年己亥,帝即位。
六年,伐九苑。(《御覽》八十二引《紀年》:‘不降即位,六年,伐九苑。’《路史》引同。)
三十五年,殷滅皮氏。(《逸周書·史記解》:‘信不行,義不立,則哲士凌君政,禁而生亂,皮氏以亡。’)
五十九年,遜位于弟扃。(《御覽》八十二引《紀年》:‘六十九年,其弟立,是為帝扃。’《外紀》:‘帝不降,在位五十九年。’《路史·后紀》:‘五十九歲,陟。’注:‘《世紀》、《年代歷》同,《紀年》六十九。’)
帝扃
元年戊戌,帝即位。
十年,帝不降陟。(見上。)三代之世內禪,惟不降實有圣德。
十八年,陟。(《御覽》八十二引《帝王世紀》:‘帝扃,在位二十一年。’《外紀》、《路史》從之。)
帝廑
一名胤甲。(《御覽》八十二引《紀年》:‘帝廑一名胤甲。’)
元年己未,帝即位,居西河。(《海外東經》注、《通鑒外紀》、《路史·后紀》注、《御覽》八十二引《紀年》:‘胤甲即位,居西河。’《御覽》四引‘胤甲居于河西’。)
四年,作西音。(《呂氏春秋·音初篇》:‘殷整甲徙宅西河,猶思故處,實始作為西音。’此系之夏胤甲,失之。)
昆吾氏遷于許。(原注:己姓,名樊,封于衛,夏衰為伯,遷于舊許。《左·昭十二年傳》:‘昔我皇祖伯父昆吾,舊許是宅。’蓋謂陸終之子昆吾,不得在胤甲時。)
八年,天有祅孽,十日并出,其年陟。(《海外東經》注、《通鑒外紀》、《路史·后紀》引《紀年》:‘天有妖孽,十日并出,其年胤甲陟。’不著何年。《御覽》八十二引《帝王世紀》:‘帝廑在位二十年。’《外紀》、《路史》皆從之。)
帝孔甲
元年乙巳,帝即位,居西河。
廢豕韋氏,使劉累豢龍。(《左·昭二十九年傳》:‘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后嘉之,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后。’)
三年,王畋于萯山。(《呂氏春秋·音初篇》:‘夏后孔甲畋于東陽萯山。’)
五年,作東音。(《呂氏春秋·音初篇》:‘孔甲乃作《破斧之歌》,實始為東音。’)
七年,劉累遷于魯陽。(《左·昭二十九年傳》:‘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后,既而使求之,懼而遷于魯縣。’杜注:‘魯縣,今魯陽也。’)王好事鬼神,肆行淫亂,諸侯化之,夏政始衰。(略本《史記·夏本紀》。)田于東陽萯山,天大風晦盲,孔甲迷惑,入于民室,主人方乳,或曰:‘后來見良日也,之子必大吉。’或又曰:‘不勝也,之子必有殃。’孔甲聞之曰:‘以為余一人子,夫誰殃之。’乃取其子以歸。既長,為斧所戕,乃作《破斧之歌》 ,是為東音。(《
呂氏春秋·音初篇》。)劉累所畜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后,夏后饗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于魯陽,其后為范氏。(《左·昭二十九年傳》。)
九年,陟。(《通鑒外紀》:‘孔甲在位三十一年。’《路史》注引《年代歷》同。《路史》以胤甲、孔甲為一人,云‘在位四十歲’。)
殷侯復歸于商丘。
帝昊
昊一作皋。(《左·僖三十三年傳》:‘其北陵,夏后皋之墓也。’)元年庚辰,帝即位。
使豕韋氏復國。(原注:夏衰,昆吾、豕韋相繼為伯。此因帝孔甲時廢豕韋氏,故云然。)
三年,陟。(《御覽》八十二引《紀年》:‘后昊立三年。’《通鑒外紀》、《路史·后紀》皆云‘十一年’。)
帝發
一名后敬,或曰發惠。(《御覽》八十二引《紀年》:‘后發一名后敬,或曰發惠。’[詩銘案:‘惠’字原脫。]《路史·后紀》:‘帝敬發,一曰惠。’注‘見《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