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紀
案:《齊太公世家》正義一條,見日本古鈔本所存正義佚文(《史記會注考證》卷三頁一四),《存真》、《輯!肺醇耙,《訂補》失收。
《春秋·莊公元年》:‘齊師遷紀郱、鄑、郚!c《竹書》同!洞嬲妗贰ⅰ遁嬓!妨杏跁x武公二十三年。
。垡黄撸荩ā吨駮罚糊R人殲于遂。《春秋啖趙集傳纂例》卷一
《竹書紀年》:齊人殲于遂!缎绿茣①L傳》
案:《春秋·莊公十七年》:‘秋,齊人殲于遂。’與《紀年》同!洞嬲妗、《輯!妨杏跁x武公三十九年。
[一八]《汲冢古文》:晉武公滅荀,以賜大夫原氏黯,是為荀叔!稘h書·地理志》注
《汲郡古文》:晉武公滅荀,以賜大夫原氏!端洝し谒ⅰ
《汲郡古文》:晉武公滅郇,以賜大夫原(點)[黯],是為郇叔!段倪x·北征賦》 注
案:《訂補》所引《路史·后紀》卷九注,見本書附錄!洞嬲妗妨写擞跁x武公九年,云:‘此未詳何年事,姑附于此。’現據《輯!妨杏谌拍辍
。垡痪牛荨都o年》:晉獻公二年春,周惠王居于鄭。鄭人入王府,多取玉,玉化為蜮射人!堕_元占經》卷一二0
《書紀年》曰:晉獻公二年春,周惠王居于鄭。鄭人入王府多取玉焉,玉化為蜮射人!短接[》卷九五0蟲豸部
《紀年》云:晉獻公二年春,周惠王居于鄭。鄭人入王府取玉焉,玉化為蜮以射人也!短綇V記》卷四七三昆蟲部引《感應經》所引
案:《輯!贰ⅰ队喲a》所據為鮑刻《御覽》,脫‘春’字,影宋本有。《廣記》所引,原注‘出《感應經》’。《宋史·藝文志》著錄有李淳風《感應經》三卷,當即其書。書今佚,《廣記》尚略有征引,皆鈔錄古籍,《紀年》此條即所錄古籍之一。
干寶《搜神記》卷六云:‘晉獻公二年,周惠王居于鄭。鄭人入王府多[脫],化為蜮射人!ⅰ摗,示有脫文,據《御覽》當為‘取玉焉玉’四字。干寶曾據《紀年》體例以修《晉紀》,見《史通·申左》,本條當即鈔自《紀年》。
。鄱0](《紀年》):衛懿公及赤翟戰于洞澤。 《春秋經傳集解后序》
案:《左傳·閔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衛。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公與石祁子玦,與寧莊子矢,使守,曰:“以此贊國,擇利而為之!迸c夫人繡衣,曰:“聽于二子。”渠孔御戎,子伯為右,黃夷前驅,孔嬰齊殿。及狄人,戰于熒澤,衛師敗績,遂滅衛!创耸!逗笮颉吩疲骸伞岸础碑敒椤皼s”,即《左傳》所謂熒澤也!疀s’、‘熒’音同,是!洞嬲妗、《輯校》列于晉獻公十七年。
。鄱唬荩ā吨駮罚亨崡壠鋷!洞呵镟②w集傳纂例》卷一
。ā吨駮o年》):鄭棄其師!缎绿茣①L傳》
案:《史通·惑經》亦引‘鄭棄其師’,云:‘出《瑣語·晉春秋》’,是此既見《紀年》,又見《瑣語》!洞呵铩らh公二年》:‘鄭棄其師’,與《紀年》同!洞嬲妗贰ⅰ遁嬓!妨杏跁x獻公十七年。
[二二]《竹書紀年》曰:晉獻公十有九年,獻公會虞師伐虢,滅下陽。虢公丑奔衛。獻公命瑕父、呂甥邑于虢都。《水經·河水注》
。ā都o年》):晉獻公會虞師伐虢,滅下陽!洞呵锝泜骷夂笮颉
案:《存真》、《輯!匪堵肥贰o》己注,見本書附錄。
《春秋·僖公二年》:‘虞師、晉師滅下陽。’《左氏》‘下陽’,《公羊》、《谷梁》皆作‘夏陽’!洞嬲妗妨小焦蟊夹l’以下于晉獻公二十二年,當據《左傳·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晉滅虢,虢公丑奔京師。’《輯校》并列入十九年,F從《輯!。
。鄱荩ā都o年》):重耳出奔。《史通·惑經》
案:《史通·惑經》:‘且案汲冢竹書《晉春秋》及《紀年》之載事也,如“重耳出奔”、“惠公見獲”,書其本國,皆無所隱!稌x春秋》即《瑣語·晉春秋》,是《紀年》、《瑣語》二書皆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