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三十九 論文上
至之以所業呈先生,先生因言:"東萊教人作文,當看獲麟解,也是其間多曲折。"又曰:"某舊最愛看陳無己文,他文字也多曲折。"謂諸生曰:"韓柳文好者不可不看。"〔道夫〕
人要會作文章,須取一本西漢文,與韓文、歐陽文、南豐文!矤c〕
因論今日舉業不佳,曰:"今日要做好文者,但讀史漢韓柳而不能,便請斫取老僧頭去!"
嘗與后生說:"若會將漢書及韓柳文熟讀,不到不會做文章。舊見某人作馬政策云:'觀戰,奇也;觀戰勝,又奇也;觀騎戰勝,又大奇也!'這雖是粗,中間卻有好意思。如今時文,一兩行便做萬千屈曲,若一句題也要立兩腳,三句題也要立兩腳,這是多少衰氣!"〔賀孫〕
后人專做文字,亦做得衰,不似古人。前輩云:"言眾人之所未嘗,任大臣之所不敢!"多少氣魄!今成甚么文字!〔節〕
人有才性者,不可令讀東坡等文。有才性人,便須取入規矩;不然,蕩將去。
因論今人作文,好用字子。如讀漢書之類,便去收拾三兩個字。洪邁又較過人,亦但逐三兩行文字筆勢之類好者讀看。因論南豐尚解使一二字,歐蘇全不使一個難字,而文章如此好!〔揚〕
凡人做文字,不可太長,照管不到,寧可說不盡。歐蘇文皆說不曾盡。東坡雖是宏闊瀾翻,成大片滾將去,他里面自有法。今人不見得他里面藏得法,但只管學他一滾做將去。
文字或作"做事"。無大綱領,拈掇不起。某平生不會做補接底文字,補協得不濟事。〔方子〕
前輩云:"文字自有穩當底字,只有始者思之不精。"又曰:"文字自有一個天生成腔子,古人文字自貼這天生成腔子。"〔節〕
因論今世士大夫好作文字,論古今利害,比并為說,曰:"不必如此,只要明義理。義理明,則利害自明。古今天下只是此理。所以今人做事多暗與古人合者,只為理一故也。"〔大雅〕
人做文字不著,只是說不著,說不到,說自家意思不盡!矤c〕
看陳蕃叟同合錄序,文字艱澀。曰:"文章須正大,須教天下后世見之,明白無疑。"〔揚〕
因說作應用之文,"此等苛禮,無用亦可。但人所共用,亦不可廢"。曹宰問云:"尋常人徇人情做事,莫有牽制否?"曰:"孔子自有條法,'從眾、從下',惟其當爾。"〔謙〕
大率諸義皆傷淺短,鋪陳略盡,便無可說。不見反覆辨論節次發明工夫,讀之未終,已無馀味矣,此學不講之過也。抄漳浦課簿!驳婪颉
顯道云:"李德遠侍郎在建昌作解元,做本強則精神折沖賦,其中一聯云:'虎在山而藜藿不采,威令風行;金鑄鼎而魑魅不逢,奸邪影滅!'試官大喜之。乃是全用汪玉谿相黃潛善麻制中語,后來士人經禮部訟之。時樊茂實為侍郎,乃云:'此一對,當初汪內翰用時卻未甚好,今被李解元用此賦中,見得工。'訟者遂無語而退。德遠緣此見知於樊先生。"因舉舊有人作仁人之安宅賦一聯云:"智者反之,若去國念田園之樂;眾人自棄,如病狂昧宮室之安。"
《朱子語類》 宋·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