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難忘的潑水節優秀教案設計(通用6篇)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優秀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3-7自然段,引導學生從周總理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的字里行間中,感受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寫生字。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入情境,讀中感悟,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體會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濃厚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生字駛、串、貴、閉,正確規范書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8課,齊讀課題。
2、讀詞。師:所有的詞串在一起表達了一種心情一一高興。
3、師:傣族人民為什么會這么高興呢?
二、圖文結合,撥動情弦
1、周總理是什么樣子?自由地讀一讀第三段,劃出那句話。
2、指名反饋。
3、出示CAI,
師描述圖意。
①、喜歡總理這身打扮嗎?誰來讀?
②、所有人的表情都化為了一個什么詞?練讀笑容滿面。
4、小男孩身上背的是什么呀?
5、周總理呢?CAI,出示句子。(自由讀)
①、你知道了什么?
②、載歌載舞什么意思?
6、CAI(動詞變紅)教師引讀。
7、歡樂的鼓點敲起來了,讓我們和總理一起載歌載舞。(師生律動)
8、讓我們留住這幸福的時刻,(全班讀)。
9、和總理在一起,能不幸福?能不令人難忘嗎?
10、(齊讀)
多幸福啊,1961年的潑水節!
多么令人難忘啊,1961年的潑水節。
三、創設情境,會文悟情
1、熱鬧的潑水開始了,自由的讀一讀第4段,看看他們是怎么潑水的?邊讀邊畫。
2、師小結:原來過潑水節是他們互相潑水,同時也把祝福送給了對方。
3、傣族人們是怎么向總理潑水,送出祝福的呢?(板:傣族人民)
①、CAI顯示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②、人們為什么這么歡迎周總理?
③、CAI顯示總理圖片資料,師深情描述。
④、人們歡呼什么?祝福什么?(相應指導感情誦讀)
4、周總理是怎樣向傣族人民潑水的呢?(板:周總理)
①、自由讀,指名反饋。
②、CAI顯示句子,介紹銀碗、柏樹枝含義。
③、誰收了總理的祝福?(指名讀)。
④、不光我們收至打,我們的爸爸媽媽也收到了祝福。(分組讀)
⑤、我們的爺爺奶奶也收到了祝福。(分組讀)
5、有兩個人特別幸運,誰呀?〔分角色讀)
6、(CAI)有什么比總理的祝福更可貴呢?(練讀)
7、難怪姑娘、小伙閉上眼,幸福的熱淚和清涼的水一起流淌(相應指導感清誦讀)。
8、(視頻):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9、周總理熱愛人民,人民敬愛周總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完成板書)。
10、感情朗讀第五段
四、激情導讀,升華主題。
1、讀中升華:
師:47年過去了,傣族人民依然清楚的記得,身穿傣族衣服,和他們一起載歌載舞的周總理。(全班讀)
多幸福啊,1961年的潑水節!
多么令人難忘啊,1961年的潑水節。
師:傣族人民不會忘記給他們送去祝福的周總理。(齊讀)
師:傣族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深深愛著他們的周總理。(再讀)
五、課外延伸,激趣探究。
收集有關周總理的其他故事。
六、指導寫字。
1、出示駛、串、閉、貴怎么記住它們呀?
2、師范寫貴字。
3、學生練寫。
七、板書設計:
8
難忘的潑水節
周總理
傣族人民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優秀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流利地朗讀課文,學寫后面底個生字。
2、學習課文3-8段,體會周總理和藹可親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風,更體會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親如一家、魚水情深。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里。而潑水節是傣族所特有的一個盛大節日。記得1961年的潑水節,傣族人民格外高興,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他們一起歡度節日,你們也想參加嗎?
行,那就讓我們一起度過這個--
2、齊讀課題。
3、復習生字
二、自主探究,會文悟情
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過潑水節的?
1、白由讀第3-6自然段,勾畫有關句子。
2、小組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
(1)先來看看傣族人民是怎么歡迎周總理的?
學生讀出有關句子后,課件相機出示句子,順序不限。
a、“一大早,人們敲起象腳鼓。興高采烈地從四面八方趕來。”從中你體會出什么?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抓住“一大早、興高采烈、四面八方、趕來”等詞體會人們的急切、興奮的心情。指名讀、評議、齊讀。
b、“為了歡迎周總理……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毽。”從中你體會出什么?(傣族人民用撒花瓣這種獨特方式隆重迎接尊貴的客人,他們多么開心呀!)
c、一條龍船駛過江而,一串花炮升上天空。從“一條條”“一串申”更能體現當時場面熱鬧非凡,人們激動萬分。引讀,表演:人們搬動地歡呼起來:“周總理來了!”
師生賽讀。
d、配樂讀第3自然段:
課件配樂(葫蘆絲樂曲〈月光下的風尾們〉),伴著這婉轉動聽的樂曲。讓我們也加入歡迎的人群,迎接周總理的到來!
(2)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的?
a、學生讀出有關句子后,相機出示句子o
“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接過一只象腳鼓……同傣族人民一起載歌載舞。”
a.說出表示動作的詞:接過、敲著、踩著、載歌載舞。
b.談體會:從周總理的衣著、神態、動作中,你體會到什么?(平易近人)周總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樣,是那樣的和藹可親。有感情地朗讀。
b、“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周總理潑水……一手拿著的樹枝蘸水向人們潑灑。”
a、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周總理祝福什么,說一說。
b、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說-說。
c、演一演:配樂師生表演,交際互動,互相祝福。
c“他還樂呵呵地舀了一碗水……幸福的熱淚和清涼的水一起流淌……”
a、指名讀,
b、說一說:說說姑娘和小伙為什么留下幸福的熱淚?他們的心里會想些什么?
c、周總理是多么的可敬可親.姑娘、小伙的臉上已分不清哪是清涼的泉水,哪是幸福的熱淚,他們已陶醉在這深深的祝福與關懷之中。此時,什么語言也無法表達他們的激動、興奮、快樂、幸福!
教師范讀,指名讀,評議,男女生賽讀。
引讀“清清的水,祝福的水……是那么開心!”
課件展示潑水節的場面。
分組配樂有感情地朗讀第3-6自然段。
三、釋疑小結,激情升華
1、為什么說1961年的潑水節令人幸福、難忘?
總理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把幸福和快樂送給傣族人民,與人民心連心.那么可親可敬。
2、傣族人民沉浸在這幸福的回憶之中,讓我們深情地讀讀第7-8自然段!
四、課外延伸,激趣探究
1、查找、收集周總理的有關故事、圖片。
2、了解我國的民族節日和民間風俗。
五、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學生認讀,分析結構。
2、教師范寫“祝”。
3、學生描紅1個、寫2個,教師巡視指導。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優秀教案設計 篇3
一、學習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感受。
二、教學重點:
識字
三、教學難點:
體會感悟總理與人民心連心
四、課前準備:
教師制作課件、學生搜集查詢潑水節資料,了解周總理生平,事跡。
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
六、教學時間:
3月20日
七、教學過程:
一、導課:
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而1961年的潑水節,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潑水節。那是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邊疆人民共同歡慶了這個富有情趣的民族節日。
二、觀察插圖、初讀感知
1、圖上畫的是什么情景?
2、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描寫的是圖上的內容?
3、自讀課文,思考感悟。
三、識字教學
1、抓特務。默讀課文,圈出生字。
2、消滅特務。借助生字背景圖上的拼音消滅這些特務。
3、交流識字方法。(感悟:有學生發現可用形聲字規律識字識記的,也有編故事識記的如褂字,孩子說成太上老君的八卦爐里煉出了一件神奇的衣服。)
四、圖文對照,朗讀課文
1、看圖發現,說說人物的表情、衣著,動作和心情。用我發現......的句式說話。
2、課件出示語句段落,朗讀體會。
(1)在課文中找出描寫總理衣著與表情的句子朗讀體會。
(2)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的?
(3)練習用一邊......一邊......說話
3、指導朗讀(重點指導3、5、6、7、8自然段)
(反思: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領會文章內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所以我讓學生進行分組、個別、比賽等多種形式,不斷反復地朗讀課文,力圖通過朗讀來感受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時的熱烈場面和人們的興奮心情。我指導孩子朗讀本文的語調定為稍高些,因為本文的感情基調始終是熱情洋溢、幸福快樂的,也加上一些運氣和吐音的知識,讓孩子不光是語調提高,加上自己的情緒激動,虛實結合,讀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情。)
第二課時
一、朗讀感悟:
讀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反思:問這個問題是預測孩子可能會想知道什么是鳳凰花,想了解鳳凰花的有關知識。果然,上課時就有孩子提出這個問題。我就給孩子們欣賞了鳳凰花的圖片,介紹了鳳凰花的習性。)
讀了第二自然段,你又體會出了什么?
二、寫字指導:(重點指導恩、鳳、凰)
三、作業:
1、積累詞語和句子
2、照樣子寫句子:
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者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民祝福。
一手......一手......
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周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
一邊......一邊......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優秀教案設計 篇4
第一課時
教法學法
自主合作學習教師引導。
學習目標
1、會認“鳳”等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重點難點
認讀生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每年清明節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來他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潑水節。節日那天,傣家人身穿節日的盛裝,敲著象牙鼓,劃著龍船來到聚集地,他們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大家都沉溺在歡樂和幸福之中。
今天,我們課文中描述的潑水節,卻是一次與眾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懷的潑水節。他到底特殊在哪里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讀通課文
1、采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可以大聲讀,和同桌一起讀,也可以離開座位找自身的伙伴讀。
(要求讀準字音,不加字漏字)
2、指名讀。
(其他同學做文明聽眾,注意他的字音讀準沒有,若你聽到有不準的,你起來教一教他)
三、再讀、理解課文
1、再次自讀課文,邊讀邊想,為什么這次潑水節是一次難忘的潑水節?
2、同學討論交流。
(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
3、學習第三段,帶著問題朗讀:
⑴ 自由讀第三段。
⑵ 你能用自身的話向大家描述一下人們歡迎周總理的情景嗎?
⑶ 理解“四面八方”“從四面八方趕來”說明了什么?
⑷ 指導朗讀,你能把這熱鬧的局面讀出來嗎?
4、看圖,理解第四段:
傣族人民都因為能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而笑容滿面。也鼓勵同學笑容滿面的來讀這一段。
5、朗讀體會第五段。
6、啟發想象,進行說話訓練:
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們──
周總理把水潑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們──
周總理把水潑到小朋友們身上,祝愿他們──
四、教師小結,安排作業
請同學們課后有感情的朗讀6~8段,下一節課我們進行朗讀擂臺賽。
五、板書設計
11、難忘的潑水節
傣族人民高興
(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
準備工作
周總理的樣貌、神態
潑水的過程
第二課時
教法學法
自主合作學習教師引導。
學習目標
1、學寫本課12個生字。
2、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感受。
重點難點
正確書寫生字,感知課文。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用開火車、抽讀、猜謎等游戲方式復習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向你的同桌說說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是令人難忘的。
二、課文延伸
1、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身的民族風情。哪位同學能向我們介紹一下你知道的少數民族的民族風情。
2、同學介紹。
(同學知道的可能不多,教師可以引導著介紹幾種)
3、交流閱讀體會。
三、識字、寫字
1、識字:
⑴ 出示要求認識的和要求會寫的生字,讓同學想方法記住字型。
⑵ 指名同學向大家介紹記字方法。
⑶ 用組詞的方法,協助理解字義。
2、寫字:
⑴ 讓同學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哪些字不容易寫好。
⑵ 老師有重點的進行范寫指導。
⑶ 同學書寫,教師巡回指導。
四、完成課后練習“我會填”,鼓勵同學積累自身喜歡的詞句
五、小結、作業設置
把學會的生字組上詞寫一寫。
六、板書設計
11、難忘的潑水節
我會讀(出示生字詞)
我會寫(重點指導容易出錯的)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優秀教案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的感受。
【重點難點】
1、重點: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
2、難點: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師:我們的祖國邊疆遼闊,有56個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數民族?
隨學生回答“傣族”教師板書。
2、師: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后,有一個盛大節日,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潑水,互相祝福。這就是“潑水節”。
(板書)
3、在“潑水節”前面板書“難忘的”,齊讀課題。
質疑:為什么說這個潑水節是難忘的潑水節?
二、自主學習
1、按自學四步驟學習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⑴課件出示生詞,小老師領讀:
(各種形式認讀)
潑水節鳳凰花傣族周恩來總理撒滿對襟白褂敲鼓
咖啡銀碗踩著端起蘸水健康長壽盛滿
(教學多音字:盛)
⑵認讀長句:
①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②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
⑶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3、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隨機教學第1自然段。
(理解:一年一度)
告訴學生:傣族是我國云南省的少數民族。每年過一次盛大的節日──潑水節。潑水節就像他們的新年,在農歷4月中旬(傣歷的六、七月份),歷時三、四天。過節的時候,人們換上最漂亮的衣裳,敲著鼓,跳著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潑水祝福。
帶著喜悅讀一讀這段話。
三、細讀課文,體會感悟
1、教學第二、三自然段:
⑴今年,傣族人民特別高興,那是因為 學生接讀
⑵周總理要來了,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師:同學們,讀完這一段,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怎么想的就怎么說。
預設: 生:我看到了有很多的人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師:他們會邊走邊說些什么呀?
師點撥:是啊,傣族人民知道敬愛的周總理來了,能不激動嗎。能不幸福嗎?你們除了能看到懷著激動心情的人們還能看到什么?
生:我還看見了地上鋪滿了鳳凰花瓣。鮮紅鮮紅的,很漂亮。
師:好,老師看見的紅地毯和你眼中的一樣美麗,不過,我還能從中想到一些什么,你能嗎?
生:這是專門為了歡迎總理準備的。
生:說明人民特別尊敬總理。
師:你眼中看到了江面上和天空中了嗎?
生:江面上有龍船,空中有花炮啊。
師:是的,老師眼中的龍船與花炮和以往有不同的地方,你們有這種感覺嗎?
師點撥:我們看到了很多也聽到了很多,看到這種場面、想到這些場面,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⑶所以人們是一遍又一遍地歡呼著:“周總理來了!”指導朗讀這句話。
⑷指導朗讀第三小節:
指名讀、齊讀。
要把傣族人民的歡樂場面和人民熱愛周總理的心情讀出來。
四、寫字指導
書寫生字“龍、恩、壽、柏、潑、特”。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認讀生字卡片:
師:是啊,春意盎然,草長鶯飛,當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遍翡翠般綠的西雙版納時,傣族人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今年的潑水節,傣族人民特別難忘、特別幸福,那是因為(學生接說)。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三自然段。
二、圖文結合,體會感悟
1、師:是啊,周總理來了,來到了傣族人民的當中,大家看:出示課文插圖。
你們看到了什么?
⑴學生自由說,理解:象腳鼓、銀碗。
⑵看看圖上的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笑”。
是呀,圖上的男女老少都在笑。
⑶讓孩子觀察圖上的主要人物──周總理:
他的衣著(理解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等)。
表情(笑容滿面)。
動作(端)。
2、⑴師:課文哪段是寫這幅圖的?請大家邊看圖邊讀讀四、五兩個自然段。
⑵說說你喜歡哪句話,與大家交流交流:
當學生講到“周總理一手拿著盛滿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祝福”時,老師接著說:
①“總理把水潑向像你們一樣的孩子,祝福他們──。”
②“總理把水潑向那些年輕人,祝福他們──。”
③“總理把水潑向那些老人家,祝福他們──。”
④師:傣族人民呢,學生接:一邊歡呼,一邊向周總理潑水,師:祝福我們的總理生:健康長壽。
⑶老師導語激趣:
人民的總理愛人民,向人民祝福;人民愛總理,向總理祝愿,人民和總理心連心,是多么幸福難忘的場面呀!多么讓人激動的場面啊!傣族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激動人心的時刻,誰能把作者的心情用聲音表達出來!
⑷有感情地朗讀4~8自然段:
學生自由讀──個人展示──挑戰讀──齊讀。
三、再次看圖,理解升華
1、再次看圖,現在你能理解周總理和人們為什么笑得那么開心嗎?
出示:傣族人民笑得那么燦爛,那是因為……。
周總理笑得那么開心,那是因為……。
2、1961年的潑水節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也難以忘記1961年的潑水節,(再出示)多么難忘啊,1961年的潑水節!師先說,問:誰還能說?
再一次深情地讀一讀課題吧!
四、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腳、鳳、凰”。
五、拓展延伸
查找有關:彝族的火把節、鄂倫春篝火節等資料,下節課交流。
六、板書設計
難忘的潑水節
傣族人民互相祝福周總理
幸福令人難忘
課文難忘的潑水節優秀教案設計 篇6
學習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的感受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
難點: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學習方法:自主探究識字、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導學案:
一、課件激趣
(課件出示傣族的風土人情及潑水節活動場面)
師:誰知道這是哪個民族的活動?他們在干什么?(傣族、潑水節)簡介傣族潑水節的習俗。
2、師: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后,有一個盛大節日,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潑水,互相祝福。這就是“潑水節”。(板書)
3、在“潑水節”前面板書“難忘的”,齊讀課題。說說讀了課題有什么想法?
二、合作探究
(一)自主學習
1、按自學四步驟學習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①課件出示生字,我會認和我會讀,小老師領讀。
②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二)細讀課文,體會感悟。
1.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①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理解“火紅火紅”“一年一度”。
②告訴學生:傣族是我國云南省的少數民族。每年過一次盛大的節日——潑水節。潑水節就是他們的新年,在農歷4月中旬(傣歷的六、七月份),歷時三、四天。過節的時候,人們換上最漂亮的衣裳,敲著鼓,跳著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潑水祝福。
③播放傣族潑水節的影片。感受節日歡快的喜慶氣氛。
④帶著喜悅讀一讀這一段話。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①傣族人民為什么特別高興?
用“因為……所以……”說一說原因。
②今年是指 。
3.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畫出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詞語。
①“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重點抓住人們動作的詞語體會:
“趕來”可以換成“走來”嗎?為什么?
②你從“一串串”“一條條”感受到了什么?
③指導朗讀:
重點抓住“歡呼”一詞體會傣族人民激動、高興的心情。
難點是讀好最后一句:“周總理來了! 要把傣族人民的歡樂場面和人民熱愛周總理的心情讀出來。
④指名讀、齊讀、表演讀。
4.學習第四自然段
請畫出描寫周總理外貌的句子。
5.學習五——八自然段
你從這幾句話讀懂了什么?
三、課堂檢測:
你會填嗎?
( )的潑水節 ( )的鳳凰花
( )的周總理 ( )的地毯
( )的潑水節 ( )的花瓣
( )的頭巾 ( )的鼓點
四、拓展延伸:
游完潑水節,你想對周總理說點什么?
五、板書設計
11.難忘的潑水節
地上(撒滿花瓣)
歡迎周總理 江面(一條條龍船)
天空(一串串花炮)
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