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公開課教案(通用5篇)
幼兒公開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數字與我們生活的關系,積累有關數的感性經驗。
2、知道數字在不同的場合代表不同的含義,幼兒對其形狀感興趣,幷樂意產生想象。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大屏幕中出示格子,提問:數一數,一共看到了幾個格子?
幼兒:10個格子師:每個格子中都有一個不同的數字,請你找一找,猜一猜分別是數字幾?
2、大屏幕中出示不完整數字,讓幼兒觀察,提問:
師:找到了數字幾?在哪個顏色里面?
幼兒:我找到了數字1,在黑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數字8,在黃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數字3和2,3在橘色的格子里,2在紅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數字4,在紫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數字0,在粉紅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數字8,在黃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數字9,在白色的格子里灰色的格子里藏著數字6
二:數字的用途提問:經常在哪里看見過這些數字?
幼兒:車的車牌上、鬧鐘上、電梯里、電話機師:車牌在車的哪里?
幼兒:車的前面和后面
三:結合生活中的數字,讓幼兒理解這些數字所表示的意義,教師展示PPT中不同的物體
(1)日歷師:日歷上面的數字有什么作用?
幼兒:幾日幾日、禮拜一、禮拜二……
(2)遙控器師:遙控器有什么用?
幼兒:遙控器可以幫我們找到想要看的電視。
(3)體溫計師:體溫計有什么作用?
幼兒:量一量身體的體溫,有沒有發燒師:人的正常體溫在36度--37度之間小:生活中到處有數字,有的是告訴我們數量的多少(比如:藥水瓶上的數字),有的是告訴我們順序(比如:年歷上的數字、門牌號碼),有的是告訴我們方位(比如:書上的頁碼),所以數字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四:大屏幕中出示,把這些數字合起來,讓幼兒觀察有什么變化?
出示第一幅有數字組成的--雞,由數字0、3、2
師:數字3放中間變成小雞的翅數字3縮一縮變成小雞的腳數字3倒過來變成小雞的嘴數字3拉拉長,倒過來變成小雞的頭和背
活動延伸:
參照大屏幕中的數字圖畫,喜歡哪一幅數字圖畫,然后畫一畫,也可以創新,挑選自己喜歡的數字,動手畫一畫。
幼兒公開課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在日常教學中發現,將數學知識滲透到日常生活中以及教學形式、操作材料的適當改變能給枯燥的數學游戲活動帶來勃勃生機。為此,我設計了這節以帶幼兒去參加生日餐會為主線的數學游戲活動,其中還融入了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人物“美羊羊”。從而引導幼兒通過多種形式的探索,真正感知6以內的序數的概念。
活動目標:
1、學習6以內序數,理解序數的含義,會用序數詞“第幾”來表示6以內物體的排列順序。
2、能清楚表述序列的'順序。
活動重點:學習從不同方向(從左—右、從右—左、從上—下、從下到上)確定物體的排列位置。
活動難點:嘗試用完整的語言描述物體排列的位置。
活動方法:游戲法、講解法、引導法。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操作材料:6種寫有數字1—6的食物卡片,操作紙人手一份
3、“生日歌”音樂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一)情境導入,破譯羊村大門密碼數字1-6。
1、“今天是羊村美羊羊小姐的生日,她要邀請小動物們去她家聚餐,小朋友想不想也一起去看看啊?”
2、“要進入森林,得先把羊村大門打開,我們來試試。(按門鈴)哎呀,怎么打不開?原來羊村的大門上有一把五彩鎖,里面藏著許多數字寶寶,小朋友只要猜出數字寶寶,就可以打開這把五彩鎖了,桔黃色后面藏著誰呢?小朋友猜的對不對?看一看。以此類推,出示數字寶寶,(1、2、3、4、5、6)。羊村大門打開了,歡迎小朋友的到來。”
(二)以“羊羊的生日餐會”活動,學習6以內的序數。
1、出示ppt小動物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有那些小動物接受了羊羊小姐的邀請,準備去去她家呢?”
“羊羊小姐邀請了幾個小動物呀?一起來數。”
引導幼兒說一說從左往右和從右往左數“小動物排在第x個”。
教師小結:我們數第幾第幾要看是從哪邊數起,紅旗在哪邊,我們就從紅旗的那邊往后數,開始數的那一個叫第一。
2、到羊村超市選購食物。
出示裝有食物的貨架,“今天小動物要帶上自己最愛吃的食物去聚餐,小朋友看一看,它們要買的最愛吃的食物在第幾層”?
交流討論:為什么買同樣的東西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引導幼兒認識貨架有高有低,可以從上往下數,也可以從下往上數。
教師小結:序數可以從不同的方向數,從不同的方向數得出的結論會不同。
(三)尋找羊羊的家。
出示四幢樓房,讓幼兒找一找羊羊住在第幾幢樓房的第幾層。
“小動物們高高興興去羊羊家了,這里有四幢樓房,美羊羊在哪里呢?我們一起來幫忙喊一下。”(美羊羊)“她的家在第幾幢第幾層?”
小結:小朋友真聰明,我們數房子樓層的時候是從下往上數的,不可以從上往下數。
二、幼兒操作
幫助小動物用序數方式將食物依箭頭方向從左往右或從右往左裝盤。
“小動物們終于找到羊羊家了,他們要把好吃的東西裝進盤子,你們能不能幫幫忙?紅旗在前面就從前面開始往后排,紅旗在后面就從后面開始往前排,一定要按照順序排。”
幼兒回桌子旁操作。
三、評價活動
放“生日歌”幼兒端著完成得作品回到椅子上坐好。
“這個小朋友排的對嗎?”
“小動物們可以過一個快樂的生日餐會了,我們一起祝美羊羊小姐生日快樂。
幼兒公開課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能將風箏的不同區塊分解為顏色和形狀兩種特征。
2.能進行顏色。形狀和空間位置的二次對應關系聯系。
3.樂于用動作表現空間位置。
二、活動準備:
1.孔雀、鱷魚、大象和小馬的圖片各一張。
2.菱形格。
3.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和菱形圖卡各一張。
4.紅色、黃色、藍色、綠色卡紙各一張。
5.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三、活動過程:
1.游戲:"我演你猜。"
(1)教師做動作請幼兒猜一猜是什么小動物?(教師分別用左右手和左右腳做孔雀、鱷魚、大象和小馬的動作。)
(2)幼兒模仿老師用相應手、腳坐相應的動作。
(3)教師出示菱形格,把四中動物分別放在菱形格里相應的位置。
2.游戲開始。
(1)教師在菱形格的某個位置出示小動物圖片,幼兒看到什么動物就對應某個部位做相應的動作。
(2)慢慢過渡到只在菱形格某個位置打√,幼兒看到那個位置有√就做什么動作。即將菱形格相應的位置和動作建立起對應的關系。
(3)復習幾種常見的圖形,如三角形、圓形、正方形、菱形,將√換成各種形狀繼續游戲。
(4)復習幾種常見的顏色,再將圖形換成顏色繼續游戲。
3.打開幼兒用書或觀看掛圖,完成連線聯系。
(1)教師交代題意并示范做題方法,請幼兒按照要求進行連線。
(2)教師指導幫助能力較差,或沒有弄清楚題意的幼兒。
幼兒公開課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不受物體的影響,正確感知5~10的數。
2、能理解數的意義,有良好的操作習慣,并積極與材料互動。
3、在操作中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教學準備:
數卡、實物卡若干,信封若干(其中的大信封上貼有動物頭像和數字5一10)。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人活動師:春天到了,花兒開了,公園里的小動物想請我們去玩,你們高興不高興?
那請小朋友想一想帶什么禮物給它們呢?
春姐姐手捧信封來到活動室:小朋友、前天我在動物園聽動物們說,它們最想看你們把數與實物配對的本領,瞧,我為你們每人準備了一份禮物。
師:那我們先來看看,準備的是什么禮物(信封)。
二、引導幼兒主動探索數與實物的配對
1、這個信封上有幾個三角形?用什么數字來表示呢?(信封上是幾個三角形就放數卡幾)請一幼兒到前面來操作。
2、我們再來看這個信封,上面是數字、里面放了許多實物,它要我們做什么呢?請小朋友動腦想一想,幼兒相互討論。(數字是幾就放幾個實物)
3、喲、這個信封上有數字,里面放了筆和紙,要我們做什么呢?(要我們看數在紙上畫上相應數量的自己喜歡的東西)請幾個小朋友到前面來操作。
三、幼兒分組操作
1、介紹做法及要求:幼兒每人拿一封信,先看清信封上是幾個圖形就放幾的數卡,是數字幾就放幾個實物卡。
2、教師個別輔導。(教師可用抽卡片形式幫助幼兒將數與實物配對)
3、幼兒互相交流、檢查。(說說信封上是數字幾或是幾個實物卡,里面就放幾個實物卡片或數字幾。)
4、教師與幼兒共同檢測。(請幾個幼兒到前面來講講為什么這樣放,其他幼兒幫助檢測操作得對不對,如不對幫助糾正。)
5、獎勵每人一顆五角星。
四、游戲:送信
1、教師講解游戲的玩法及要求:全體幼兒帶上自己準備好的禮物坐“火車”去動物園。
2、幼兒根據要求送信(小朋友送的信要和動物身上的數一樣多)。
3、教師與幼兒共同檢查信送得是否正確。
4、全體幼兒隨音樂《逛公園》,和小動物一起做游戲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反思:
幼兒期的孩子年齡較小,因此對周圍的一切環境和物品都充滿著好奇,都想去探索研究一下。尤其是小班的幼兒,喜歡一些零碎的小東西,比如一張彩色的小紙片,掉在桌子上的橡皮泥屑,就連一根短短毛線頭也會成為他們喜歡玩的物品。總喜歡拿在手中捏捏,在嘴巴旁吹吹,甚至還要與同伴分享一下。有的小朋友羨慕,也想玩,拿不到,他就會跑到老師的跟前告狀:某某小朋友他有什么?小班小朋友告狀是經常性的行為,他們會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反復幾次的來到老師的面前,直到老師出面解決,沒收小朋友的東西為止。
在操場上活動或者是課上,他們會將看到的東西,如整理時丟落的小積木,玩具,紐扣,小朋友家中帶來的東西等物品撿起來交到老師手里。作為老師,把小朋友拿過來的東西不理睬,幼兒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來跟老師說,馬上處理的話就防礙活動的開展,直接扔在垃圾筒讓幼兒覺得老師太不當回事,那只能課后或者活動接束時再做處理。而我平常最多的做法就是把小朋友撿回的物品放在口袋中,等到了教室或者活動完后再進一步的處理。每次活動結束后,我不會把口袋里的東西全扔掉,而是和小朋友一起將他們分門別類進行整理,找出有價值的東西,處理沒有用的物品,這樣既讓小朋友感受到老師對其的重視又不會打擾到正常教學活動。
我的口袋就成為了專裝幼兒小東西的場所,如果哪天不穿有口袋的衣服就覺得特不順,好象缺了什么。
當然我的口袋也不是專門裝小朋友撿到的物品,里面也會放一些有用的物品。例如在幼兒感冒的多發季節,孩子們的鼻涕不斷,我就會從口袋中拿出柔軟的紙巾,讓孩子們把鼻涕擦干凈;做數學練習時當一組上橡皮正好有人在使用,有其他孩子需要時,我就會遞上橡皮,讓小朋友及時改正錯誤;教學活動中,為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我把一些小的操作卡片或者小玩偶放在口袋中,操作時突然的跳出來,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在利用自己口袋的同時,我也經常關注孩子們口袋中的物品。有的寶寶會將家中的物品帶到幼兒園,有的從家中帶了食品,乘老師不注意的時候就偷偷的拿出來品嘗,帶得多的會給好朋友分享。口袋中還有好多。有的會帶一些危險的物品,如彈珠、夾針等,我們發現立即處理。還有的會帶錢,曾在小皓小朋友的口袋中發現一塊帶硬幣等,一經發現我們都會沒收,暫時由老師保管,來接送的時候給他們的父母,提醒家長來幼兒園的時候檢查孩子的口袋,不要讓危險物品帶來幼兒園。有的小朋友會把幼兒園中自己喜歡的物品帶回家,碰到此類事情,我們會和家長進行溝通,并告訴小朋友幼兒園的玩具是大家玩的,如果拿回家后就會越來越少了到沒有,大家以后就沒有玩具可玩了。
幼兒教師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事事處處做個有心人,注重觀察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關注每一個細節。俗話說:“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同樣,幼兒間的個性和品質也各不相同,要使幼兒的潛能在各自的起點上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就應以發現“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賞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從細微處關注孩子的成長,細微處才能見真情,更多地要看到幼兒的可愛之處,還要接納幼兒的不足。在教師寬容、欣賞、微笑里,使孩子幼小的心靈得到發展。
幼兒公開課教案 篇5
數學活動《有趣的數字寶寶》
一.活動目標:
1、在認識數字0——9的前提下,將他們排序。
2、在比較觀察中,了解發現數字在生活中的意義。
3、數字變化后,幼兒對其形狀感興趣,幷樂意產生想象。
4、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5、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PPT課件、日歷、奶瓶、溫度計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10個格子,幼兒數出。
2、幼兒根據提示猜出每個格子中的數字寶寶。
(二):1、給數字寶寶排序(提示順序,倒序,單數,雙數)
13579
2468
2、分享老師展示的各種排列方式
(1)認識基數13579
(2)順時針,圓形,三角形
(三):結合生活中的數字,讓幼兒理解這些數字寶寶所表示的意義,教師展示PPT中不同的物體
(1)日歷
(2)奶瓶
(3)溫度計
(4)目錄
(四):數字寶寶的組合圖形
幼兒逐一觀察每個有數字寶寶組成的.圖形,說一說畫的是哪些圖形?是有哪些數字寶寶組成的?
(五):活動延伸:
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數字寶寶,動手畫一畫。
活動中,我充分考慮到如何“防止小學傾向”活動全過程以游戲為主,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特別是隨著音樂的身體活動,不僅讓幼兒認識自已,又找到了自已身體上與數字有關的事物。
活動中,投放了一些材料。打扮漂亮的貓寶寶;分組裝好的花片;裝有數字的彩色氣球。這些調動了幼兒的興趣,做到材料投放的有效。在小屋內,上床有氣球,幼兒爬上床才取下氣球,鍛煉幼兒的攀爬技能。
課后,有個聽課老師問我,你這節課是不是想實現孩子認識1-5,初步理解數意義?我說,是啊。可后來細細一想,我真的實現了。我預定的目標的嗎?是不是每個幼兒都認識了呢?今后在活動中要注重實現活動目標
如果讓我重上這節課,在“神秘小屋探險”時,我會和幼兒做一些進入“神秘小屋”的準備活動。如手電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