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歌唱教案《小狗抬轎》(通用9篇)
大班歌唱教案《小狗抬轎》 篇1
活動目標:
(1)能借助節奏,嘗試將兒歌和歌曲旋律進行匹配。
(2)積極、愉快地參與音樂活動,體驗歌曲詼諧、幽默的情趣。
(3)能自由結伴,學習分角色表演歌曲。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學會兒歌《小狗抬轎》。
(2)民樂《喜洋洋》錄音,《小狗抬轎》伴奏帶。
(3)樂器若干:鈴鼓、小鈴、響板等。
活動指導:
1、《喜洋洋》韻律活動。
幼兒隨《喜洋洋》的旋律,自由找空間表演敲鑼打鼓、抬轎子、扭秧歌、打漣湘、挑花籃等動作,感受喜慶、熱鬧的歡樂氣氛。
2、嘗試將兒歌與旋律匹配。
⑴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回憶兒歌《小狗抬轎》,引導幼兒邊朗讀邊有節奏地打拍子。
⑵幼兒欣賞《小狗抬轎》的樂曲,熟悉樂曲旋律。
⑶幼兒聆聽樂曲,并按照節奏打拍子,進一步熟悉樂曲與節奏。
⑷鼓勵幼兒隨音樂有節奏、輕聲地朗誦兒歌,自然地將兒歌與歌曲旋律進行匹配。
3、幼兒隨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⑴聽著音樂,幼兒輕聲哼唱歌曲,注意歌詞與樂曲旋律的匹配。
⑵幼兒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表現出歌曲詼諧、幽默的情趣。
4、歌曲表演。
⑴幼兒自由結伴,分角色表演歌曲。
⑵引導部分幼兒繼續分角色表演,部分幼兒用樂器即興為歌曲伴奏,烘托活動氣氛。
大班歌唱教案《小狗抬轎》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能夠有表情、較完整地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的詼諧幽默,喜歡參加歌唱活動。
3、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小狗抬轎》動畫,模擬花轎一副,扇子。
2、經驗準備:聽過《小狗抬轎》的歌曲旋律。
活動過程:
一、練聲導入
師:(山谷圖片)孩子們,你們瞧!這是什么地方啊?這是一片美麗的大山谷。山谷呀還會和我們做游戲呢!如果你對它大聲地說話,它也會對你大聲地說話;如果你對它輕輕地說話,它也會對你輕輕地說話,咱們一起來玩一玩!
師:你們的聲音真好聽,把森林里的小鳥都吸引來了,你聽它在和你打招呼呢!(教師扮小動物帶領幼兒練聲)
二、學習歌曲《小狗抬轎》
1、觀看《小狗抬轎》動畫,理解歌詞內容。
師:森林里啊,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咱們一起來看一看吧。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啊?誰來說一說?
幼兒邊說,教師邊出示相應的圖譜,引導幼兒通過學習動作理解歌詞。
師:后來其中一只小狗怎么樣了呢?(跌了一跤)老虎是怎么做的?(引出歌詞:老虎狠狠踢一腳)教師引導幼兒逐步將圖譜補充完整。
師:這件事兒有趣嗎?那咱們一起來從頭到尾說一說。
2、教師范唱,結合圖譜。
師:這里面啊,還藏著一首《小狗抬轎》的歌呢,你聽!
教師清唱歌曲,鋼琴給前奏。
師:好聽嗎?我們也來試一試。(鋼琴伴奏,慢速)師:你們真聰明,這么快就學會了。咱們啊加上好看的動作會更有趣,一起試一試!
3、玩游戲,進一步熟悉旋律與歌詞。
游戲:捉迷藏師:現在啊,黑板上的這些圖片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了。
教師選取幼兒感興趣的兩幅圖片藏起來,和幼兒進行對唱,多玩幾遍,教師和幼兒唱,幼兒和幼兒分組唱,視情況而定。
師:你們可真厲害,黃老師要把掌聲送給你們!
三、表演歌曲
師:今天啊,黃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一副簡易的花轎,咱們啊一起把這件有趣的事兒來演一演,我要請一個小朋友來做大老虎,站在轎子的中間,還要請八個小朋友來做八只抬轎子的小狗,站在轎子的兩邊。準備好了啊,咱們聽好音樂,下面的小觀眾一起唱《小狗抬轎》的歌。
四、結束活動
師:表演得真不錯,剛才我看到好多小朋友都想來演一演呢!不著急,老師還給你們準備了兩副轎子,咱們啊一起抬著轎子去外面的草地上表演表演。
活動反思:
以往開展唱歌活動,基本都是課前準備一套圖譜來幫助幼兒理解并記憶歌詞,這樣的方法將歌詞內容又直接又形象地展現在幼兒面前,但是整個課堂中幼兒很容易產生依賴感,就靠著圖譜唱,懶得去記。針對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今天我沒有準備圖譜,嘗試著換用講故事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而且這個故事不是由教師從頭講到尾,關鍵時刻還是請幼兒自己動腦思考,猜測情節發展。比如講到一只小狗跌一跤時,老師問:“小狗摔跤了,轎子里的老虎會干什么呢?”講到小狗想個辦法真正好時再問:“如果你是小狗,你會怎么做呢?看誰的辦法最最好。”等等,鼓勵幼兒大膽猜測,答案可以五花八門,但教師都以正面的評價來鼓勵幼兒,這樣就營造了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孩子們參與主動、反應積極。
另外,抓住歌曲幽默搞笑的特點,教師又將幼兒的.興致提到了最高點。幼兒在第一段結束時,心里就已經把歌曲中的角色分為善惡兩派,所以唱到“一二三,向上拋,老虎跌個大老跤!”時,善良的孩子們為小狗的聰明與勇敢喝彩,開心的手舞足蹈,把整個活動推向高潮。
一個活動很快結束了,但很明顯,孩子們都還意猶未盡呢,誠誠笑著對辰辰說:“老虎也真夠倒霉哦,哈哈!”辰辰回一句:“活該!”穎穎跑過來捂著我的耳朵說:“趙老師,老虎有沒有摔死啊?”我問:“怎么啦?”佳佳輕聲說:“老虎可是珍稀動物呀!”哈哈,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善良的天真的孩子!同樣一首歌曲,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感受,于是我臨時生成了一個小組活動:畫故事。鼓勵幼兒根據歌曲內容畫圖片,最后老虎跌了個大老跤后怎樣了呢?孩子們把自己的猜測和意愿畫下來。這樣既滿足了每位幼兒表達的愿望,又展現了不同幼兒的結局愿望,保護了幼兒的個性想像與發展。
大班歌唱教案《小狗抬轎》 篇3
活動目標
1、在理解和感知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歌曲。
2、嘗試用肢體動作和語言表現對音樂的理解。
3、樂于與同伴合作表現、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樂于與同伴合作表現、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難點:嘗試用肢體動作和語言表現對音樂的理解。
活動準備
課件、小狗和老虎的頭飾、音樂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幼兒每三人一組,兩人手腕搭手腕當轎子,另外一名女孩當“新娘”騎在搭好的轎子上,玩“抬花轎”的游戲。
(二)欣賞歌曲《小狗抬轎》
“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真正的大花轎,可是里面坐的卻不是新娘子,會是誰呢?讓我們欣賞一首好聽的歌曲就知道了。”教師邊播放音樂邊出示課件動畫,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
“讓我們給這首好聽的歌曲起個名字吧!”幼兒討論,回答。
(三)學唱歌曲
1、以提問的方式,幼兒兩句兩句地讀歌詞,學唱歌曲。
“幾只小狗抬花轎?”“誰坐轎把扇搖?”
“一只小狗怎么了?”“然后老虎是怎么做的呢?”
“接下來小狗又怎么了?”“老虎卻在干什么?”
……
2、幼兒完整地隨老師一起嘗試演唱。
3、教師提出要求,再演唱一遍。
“小狗在拋老虎時,大家一起喊一二三,聲音應該怎樣?”讓我們試一試。
(四)音樂游戲:“小狗抬轎”
1、“小朋友想不想和老師一起玩一玩這個游戲呢?”教師請出八個幼兒來扮“小狗”,教師扮“老虎”,一起邊唱邊表演。
2、提出要求,將幼兒分組,進行游戲。
“大老虎坐在轎子里是什么感覺?表情應該是什么樣?”“八只小狗抬轎子時累不累?應該是什么表情?”“大家一起向上拋時,聲音和動作應該怎樣?”
(五)活動結束部分
“歌曲中的動物你喜歡誰?你不喜歡誰?為什么?”幼兒討論回答,教師小結。
“除了喜歡小狗你們還喜歡其它的什么小動物?”“你們想不想把你們喜歡的這些小動物也唱到歌曲里?”“你想讓哪個小動物來抬轎,又該讓誰來坐轎?”
幼兒隨音樂,學著抬花轎的樣子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多大數幼兒積極、愉快,這與游戲帶給幼兒快樂有直接關系。整個活動,我以游戲作為主要活動形式,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愉快。指南要求我們幼兒園教學應以游戲為主要活動形式,這十分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只有在游戲中才能使幼兒在玩中學,學的快樂、開心。
活動不足之處:
在幼兒學唱歌曲部分,我沒有發揮幼兒的自主性,扔保留了先前教唱的風格,一句一句地問,一句一句地唱,形式過于死板,今后應在這方面敢于放手,真正落實指南中的要求,使自己的教學更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幼兒。
大班歌唱教案《小狗抬轎》 篇4
一、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表現的故事情節,并用身體動作表現出強弱和快慢。
2、在游戲活動中培養節奏感,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
3、積極、愉快地參與音樂活動,體驗音樂詼諧、幽默的情趣,以及為音樂伴奏和集體表演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節奏圖譜 音碟 老虎頭飾
三、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創編故事
1、完整欣賞音樂,感受音樂。
2、分段欣賞,和孩子一起創編音樂故事。重點突出小狗抬轎、老虎打呼嚕、小狗啃骨頭、老虎滾動及撞到石頭上的聲音。
(二)幼兒在感受、理解音樂的基礎上,用身體小樂器將音樂中的聲音表現出來。
1、完整欣賞,讓幼兒初步感受音樂里的各種聲音。
2、在教師完整梳理故事情節的基礎上鼓勵幼兒用身體小樂器表現故事里的聲音
(1)引導用小腳模仿腳步聲。
音樂中的第一段是說小狗們在干嗎?瞧,它們走著走著還跳起了踢踏舞呢。
帶領幼兒進行節奏練習:| ×| | ×|
(2)鼓勵幼兒模仿出老虎漸強的呼嚕聲。×—|×—|×—|×—|
老師引導幼兒用控制音量的辦法表現漸強的呼嚕聲。
(3)引導幼兒用口、舌模仿吃骨頭的聲音。
鼓勵幼兒嘗試用多種辦法表現小狗吃骨頭的聲音。
| | | |
(4)鼓勵幼兒模仿出老虎漸快的滾動聲音。
練習節奏: | | | |×—|
3、幼兒用身體小樂器為樂曲伴奏
4、幼兒分角色表演
幼兒分組聽音樂表演。
(三)結束部分
老虎被我們打敗了,你們高興嗎?我們出去慶祝一下吧。
大班歌唱教案《小狗抬轎》 篇5
活動目標:
1、能理解音樂作品所表達的形象,并大膽創編動作表現音樂作品。
2、喜歡唱歌活動,學習用按旋律匹配歌詞的方法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學會按節奏朗誦兒歌《小狗抬轎》。
物質準備:紙棍、扇子、老虎和小狗頭飾若干;音樂播放器《小狗抬花轎》。
活動過程:
一、復習兒歌:《小狗抬花轎》導入活動
1.我們學習了《小狗抬花轎》這首兒歌,老師把這首兒歌畫成圖譜,我們一起來把兒歌復習一遍。
2.這么有趣的兒歌我想把它唱到歌曲里,彭老師帶來了一首曲子,你們來聽一聽,一會兒嘗試看看能不能講兒歌唱到歌曲里。
二、引導幼兒將《小狗抬轎》與歌曲旋律相匹配
(一)、引導幼兒安靜地傾聽,感受歌曲《小狗抬轎》的旋律
1. 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首曲子的旋律,之后告訴我聽完旋律你們有什么感受?
(二)、用按旋律匹配歌詞的方法演唱歌曲《小狗抬花轎》
1.請小朋友再次傾聽曲子一遍,這次請你們邊聽邊嘗試怎樣把兒歌唱到曲子里。
2.分享交流幼兒嘗試的結果。
3.教師幫助幼兒梳理嘗試的結果:教師范唱第1-4句歌詞。
4. 幼兒欣賞并學習演唱第1-4句歌詞。
5. 幼兒自主嘗試用歌聲匹配兒歌第5-8句。
6. 幼兒自主嘗試用歌聲匹配兒歌第9-12句。
(三)、幼兒結合圖譜完整學唱歌曲
三、引導幼兒進行邊唱邊表演
1.根據歌詞內容,創編表演動作:這真是一個有趣的兒歌,也是一首好聽的歌曲,誰能將這首歌表演出來呢?你的表演需要什么道具嗎?
2.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完善創編的動作。
3.全體幼兒邊唱邊表演。
四、自然結束活動
大班歌唱教案《小狗抬轎》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能夠有表情、較完整地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的詼諧幽默,喜歡參加歌唱活動。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小狗抬轎》動畫,模擬花轎一副,扇子。
2、經驗準備:聽過《小狗抬轎》的歌曲旋律。
活動過程:
一、練聲導入
師:(山谷圖片)孩子們,你們瞧!這是什么地方啊?這是一片美麗的大山谷。山谷呀還會和我們做游戲呢!如果你對它大聲地說話,它也會對你大聲地說話;如果你對它輕輕地說話,它也會對你輕輕地說話,咱們一起來玩一玩!
師:你們的聲音真好聽,把森林里的小鳥都吸引來了,你聽它在和你打招呼呢!(教師扮小動物帶領幼兒練聲)
二、學習歌曲《小狗抬轎》
1、觀看《小狗抬轎》動畫,理解歌詞內容。
師:森林里啊,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咱們一起來看一看吧。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啊?誰來說一說?
幼兒邊說,教師邊出示相應的圖譜,引導幼兒通過學習動作理解歌詞。
師:后來其中一只小狗怎么樣了呢?(跌了一跤)老虎是怎么做的?(引出歌詞:老虎狠狠踢一腳)教師引導幼兒逐步將圖譜補充完整。
師:這件事兒有趣嗎?那咱們一起來從頭到尾說一說。
2、教師范唱,結合圖譜。
師:這里面啊,還藏著一首《小狗抬轎》的歌呢,你聽!
教師清唱歌曲,鋼琴給前奏。
師:好聽嗎?我們也來試一試。(鋼琴伴奏,慢速)師:你們真聰明,這么快就學會了。咱們啊加上好看的動作會更有趣,一起試一試!
3、玩游戲,進一步熟悉旋律與歌詞。
游戲:捉迷藏師:現在啊,黑板上的這些圖片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了。
教師選取幼兒感興趣的兩幅圖片藏起來,和幼兒進行對唱,多玩幾遍,教師和幼兒唱,幼兒和幼兒分組唱,視情況而定。
師:你們可真厲害,黃老師要把掌聲送給你們!
三、表演歌曲
師:今天啊,黃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一副簡易的花轎,咱們啊一起把這件有趣的事兒來演一演,我要請一個小朋友來做大老虎,站在轎子的中間,還要請八個小朋友來做八只抬轎子的小狗,站在轎子的兩邊。準備好了啊,咱們聽好音樂,下面的小觀眾一起唱《小狗抬轎》的歌。
四、結束活動
師:表演得真不錯,剛才我看到好多小朋友都想來演一演呢!不著急,老師還給你們準備了兩副轎子,咱們啊一起抬著轎子去外面的草地上表演表演。
大班歌唱教案《小狗抬轎》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情緒特點。
2、積極參與活動,能有表情,較完整地演唱歌曲。
3、愉悅的參加歌唱活動,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小狗抬轎》ppt,模擬花轎、小狗和老虎頭飾。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看看今天誰到我們大2班來做客了?(出示小狗和老虎)小狗最近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放《小狗抬轎》ppt)
二、欣賞故事,理解歌詞。
1、回顧ppt內容,了解歌詞內容。
提問:剛剛故事里小狗和老虎,它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ppt看完,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逐句出示圖譜,然后逐句跟讀1-2遍)。
2、完整學說歌詞。
過渡:這真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完整地說一說吧。(完整朗讀一遍)剛才小朋友說得真不錯,老師覺得要是你們能有節奏的朗讀就更棒了,你們有信心嗎?那我們就開始吧。(完整朗讀第二遍)
3、小結:小狗和老虎之間發生的這個故事,老師把它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并且給它也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小狗抬轎》,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4、教師完整演唱歌曲。
三、多種形式、學唱歌曲、過渡:《小狗抬轎》 這首歌曲好聽嗎?(好聽)那讓我們一起唱起來吧!(完整唱第一遍)
1、完整唱兩遍。小朋友這次唱得真不錯,如果你們能用更好聽的聲音來唱這首歌曲,再加上表情和動作就更棒了。
2、過渡:我們學會了這首歌曲,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了,想和你們玩一個游戲,名字叫"歌曲接龍"。
歌曲接龍:
(1)教師唱前半句,幼兒唱后半句。
(2)幼兒唱前半句,教師唱后半句。
(3)女生唱前半句,男生唱后半句。
四、創編動作、情境表演。
1、情境表演:《小狗抬轎》
過渡:小朋友們唱的聲音真好聽,那你們想不想來表演一下《小狗抬轎》的這首歌曲呢?
2、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那小朋友想一想,小狗抬轎用什么動作來表演呢?老虎坐在轎子里搖扇子怎么表現呢?小狗疼的汪汪叫又怎么表演?(幼兒一邊說一邊學)那下面老師來扮演老虎,請八名幼兒里做小狗一起表演,其余幼兒跟鋼琴演唱歌曲。
3、幼兒分組表演。
4、小結:今天我們學了這首歌并且還進行了表演,開心嗎?那我們回家后把這首好聽的歌唱給爸媽聽好嗎?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上下來,氣氛非常好,孩子們和家長都非常開心。當然,這節課也存在著一些不足的地方。首先是活動場地。由于當天是家長半日活動,所以人比平時多一倍。所以在表演的時候就顯得非常擁擠,如果我能在活動前將椅子排成馬蹄形,那表演的場地就會大出一倍,就不會那么擁擠了。還有就是活動材料準備的不夠充分。當天就準備了一對竹竿做花轎。孩子們在做游戲時的等待時間就比較長。如果能準備三對竹竿的話就不會出現等待的情況了。而且活動的場地也不僅僅局限在教室里面,走廊里也可以表演。在“表演”這一環節,我擔心幼兒不會表演,就把我的思路說出來讓幼兒們去表演,雖然他們每個人都為能夠表演感到高興,但是卻顯得很被動,我說怎么演就怎么演,表演得沒有什么創意。我想,如果我能夠大膽的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設計,去表演,那么他們也許會設計出多種思路,更重要的是他們會變被動為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大班歌唱教案《小狗抬轎》 篇8
一.教學案例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有表情的表現歌曲詼諧、幽默的情趣。
2、嘗試將兒歌和歌曲旋律進行匹配。
3、能自由結伴分角色表演,積極愉快的參與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表演用的扇子、竹竿、老虎、小狗頭飾等。
活動過程:
一、1、練聲,練耳。復習歌曲《茉莉花》。
幼兒隨旋律哼唱,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2、嘗試將兒歌與歌曲旋律匹配。
(1)復習兒歌,邊朗誦,邊有節奏的打拍子。
(2)“今天老師帶來一段好聽的音樂,請你們聽一聽!”
欣賞《小狗抬轎》的旋律,熟悉樂曲旋律。
(3)進一步熟悉樂曲旋律,隨音樂輕聲念兒歌。
(4)自然將兒歌與歌曲旋律進行匹配,進行默唱。
3、幼兒學唱歌曲。
(1)聽音樂學唱歌曲,注意歌詞與音樂旋律的匹配。“你能把兒歌填到樂曲里面嗎?我們來試試看!”輕輕唱-勇敢大聲唱。
(2)幼兒嘗試演唱,表現小狗兩種不同的情緒,表現歌曲中的不同力度。
分析第一段歌曲后半部分的情緒情感。
提問:小狗不小心摔了一跤,又被老虎踢了一腳,它有什么感覺?(疼)心里會怎么想呢?(害怕)又疼又害怕的感覺怎么唱呢?
分析第二段歌曲后半部分的情緒情感。
提問:小狗被老虎踢了一腳,其它小狗很生氣,他們想了個什么辦法來對付老虎?小狗個子小,老虎又重,怎樣拋才能把老虎拋起來?(一起用力拋)“小狗看到老虎跌了大老跤,心里感覺怎樣?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情緒來唱?”(高興)
(3)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表現出歌曲詼諧、幽默的情趣。
4、歌曲表演。
(1)老虎:“老虎把扇搖?該怎樣表演”“老虎狠狠踢一腳,該怎么表演?”“老虎跌個大老跤,又該怎樣表演呢?”
小狗:“小狗跌一跤,被老虎踢了一腳,心里怎樣?該怎么表演?”
“小狗把老虎摔了個大老跤,大家心里怎樣?又該怎樣表演呢?”
(2)請一幼兒扮演老虎,其他8名幼兒扮演小狗,分角色表演歌曲。其余幼兒評價。
二.教學實錄
T:孩子們,到我這兒來,我們來一起練聲。
T:小朋友們好——(c-c1)
S:老師你們好——
T:我們來一起練耳,看看你們聽力怎么樣?
(教師彈奏,幼兒用“啦”唱出各種音調)
T:前幾天,我們學過一首《小狗抬轎》的兒歌,還記得嗎?我們一齊說說看!
S:八只小狗抬花轎……
T:剛才有的小朋友邊說邊唱,不整齊,這樣,我們把手伸出來,有節奏的說兒歌。
T: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請你們聽一聽,聽完后,說一說,你覺得這段音樂怎么樣?
S1:我覺得這音樂很活潑。
S2:很美
S3:聽了很舒服,我喜歡。
T:再來聽一遍,請你用你喜歡的啦或嗯哼唱出來!
T:那你能把小狗抬轎這首兒歌,填入這首音樂中嗎?來,試試看!注意過門的時候請拍手!
T:再來一遍,注意兒歌歌詞與音樂旋律要和諧!勇敢大聲的唱出來!
T:我們一齊有感情的唱兩遍。
T:剛才第二段一開始,有的小朋友沒有接的上,來,我們來練一練!
S:小狗不小心摔了一跤,又被老虎踢了一腳,它有什么感覺?
S:疼
T:小狗心里會怎么想呢?
S:害怕
T:又疼又害怕的感覺怎么唱呢?
T:小狗看到老虎跌了大老跤,心里感覺怎樣?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情緒來唱?
S1:高興
S2:愉快
T:我們把最后一句來練習一下,要體現小狗高興愉快的情緒。
T:來聽一聽錄音機里怎么唱的,有沒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T:我們也來唱一唱,老師也把它錄下來。
(錄好后,放給孩子聽)
T:感覺怎么樣?
S1:有點太響了。
S2:有的地方唱得不齊。
T:那我們唱得整齊點,有感情一點,再錄一遍吧!
T:這一遍感覺怎么樣?
S:好一些了。
T:你們想不想表演這首歌呢?想想,兇惡的老虎該怎么表演?誰表演那只可憐的小狗呢?想表演的小朋友自己來打扮吧!其余的小朋友就當小小歌唱家吧!
(幼兒自己裝扮自己,聽音樂,幼兒邊唱邊表演。)
T:他們表演的怎么樣?你覺得哪兒需要改進的?
S1:被踢的小狗還笑呢,不真實。
S2:對,老虎一點也不兇。
T:那厲害的老虎該怎么表演呢?
師生一齊模仿。
T:還有誰想來表演的?
T:音樂響起來,我們唱起來,表演起來吧!
三.教學反思
《小狗抬花轎》這節課一開始設計的是孩子看動畫先學兒歌,兒歌學會了以后,再學唱歌和表演。試上下來后,有老師提出,目標太多,一節課完成困難,我接受老師的建議,學兒歌放在準備活動中,將目標重點放在學唱上面。
既然重點放在唱和表演上。我便引導幼兒積極討論:老虎這么欺負小狗,我們想辦法幫小狗教訓這只老虎?還有,為什么向上拋的時候要喊:“一、二、三”幼兒能積極動腦,想出了好多對付老虎的辦法,并且明白了喊一、二、三能使大家的力氣往一處使。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設計的肢體語言:抬、坐轎、搖扇、跌跤、踢、睡覺、想辦法、拋、摔、等一系列動作,果然起到了預期的效果。他們一邊學著某一句話一邊學著動作,積極性特別高。這樣帶著動作學習,孩子們不僅積極性空前高漲,而且學習的速度有了明顯提高。由此我覺得,身體語言在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適時、恰當的運用身體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及時發現、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并給予及時的鼓勵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體驗小狗和老虎兩種不同的唱法時,設計了給孩子錄音,傾聽自己的聲音,與磁帶比較,一改過去什么歌都是老師示范得現象,也體現了孩子的主動學習。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著一些不足的地方。在“表演”這一環節,我擔心幼兒不會表演,就把我的思路說出來讓幼兒們去表演,雖然他們每個人都為能夠表演感到高興,但是卻顯得很被動,我說怎么演就怎么演,表演得沒有什么創意。我想,如果我能夠大膽的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設計,去表演,那么他們也許會設計出多種思路,更重要的是他們會變被動為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大班歌唱教案《小狗抬轎》 篇9
以往開展唱歌活動,基本都是課前準備一套圖譜來幫助幼兒理解并記憶歌詞,這樣的方法將歌詞內容又直接又形象地展現在幼兒面前,但是整個課堂中幼兒很容易產生依賴感,就靠著圖譜唱,懶得去記。針對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今天我沒有準備圖譜,嘗試著換用講故事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而且這個故事不是由教師從頭講到尾,關鍵時刻還是請幼兒自己動腦思考,猜測情節發展。比如講到一只小狗跌一跤時,老師問:“小狗摔跤了,轎子里的老虎會干什么呢?”講到小狗想個辦法真正好時再問:“如果你是小狗,你會怎么做呢?看誰的辦法最最好。”等等,鼓勵幼兒大膽猜測,答案可以五花八門,但教師都以正面的評價來鼓勵幼兒,這樣就營造了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孩子們參與主動、反應積極。 另外,抓住歌曲幽默搞笑的特點,教師又將幼兒的興致提到了最高點。幼兒在第一段結束時,心里就已經把歌曲中的角色分為善惡兩派,所以唱到“一二三,向上拋,老虎跌個大老跤!”時,善良的孩子們為小狗的聰明與勇敢喝彩,開心的手舞足蹈,把整個活動推向高潮。 一個活動很快結束了,但很明顯,孩子們都還意猶未盡呢,誠誠笑著對辰辰說:“老虎也真夠倒霉哦,哈哈!”辰辰回一句:“活該!”穎穎跑過來捂著我的耳朵說:“趙老師,老虎有沒有摔死啊?”我問:“怎么啦?”佳佳輕聲說:“老虎可是珍稀動物呀!”哈哈,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善良的天真的孩子!同樣一首歌曲,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感受,于是我臨時生成了一個小組活動:畫故事。鼓勵幼兒根據歌曲內容畫圖片,最后老虎跌了個大老跤后怎樣了呢?孩子們把自己的猜測和意愿畫下來。這樣既滿足了每位幼兒表達的愿望,又展現了不同幼兒的結局愿望,保護了幼兒的個性想像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