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歌唱:搖船調(精選2篇)
大班歌唱:搖船調 篇1
教材簡解:
幼兒音樂教育的總目標中要求:能通過歌曲內容和性質,正確的、較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能運用不同速度、力度去表現歌曲的形式。《搖船調》這次活動就是讓幼兒通過圖譜,用對歌的形式演唱歌曲,并能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的對歌部分,用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的副歌部分。根據大班幼兒的特點,我將整個活動貫穿在搖船去客家做客的情景中,讓孩子們能通過大圖譜和小圖譜自主的學唱歌曲,用優美、有力的聲音演唱出歌曲的對歌和副歌部分。
活動目標:
1、運用圖譜學唱歌曲,了解對歌的演唱形式。
2、能用優美、有力的聲音演唱出歌曲的對歌和副歌部分。
3、體驗與同伴對歌的樂趣。
活動重點:運用圖譜學唱歌曲,了解對歌的演唱形式。
活動難點:能用優美、有力的聲音演唱出歌曲的對歌和副歌部分。
設計理念:
我們的活動主要是培養孩子自主歌唱的能力,同時能根據歌曲內容和性質,用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的對歌和副歌部分。在整個活動中,我們鼓勵孩子大膽歌唱,讓孩子們在歌唱中快樂著,在歌唱中學習著,真正體現“快樂歌唱”。
設計思路:
《搖船調》這次活動就是讓幼兒通過圖譜,用對歌的形式演唱歌曲,并能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的對歌部分,用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的副歌部分。整個活動貫穿在搖船去客家做客的情境中,開始部分用游戲的方式和孩子們用歌曲中號子部分的節奏進行練聲,第二環節以學習客家小朋友唱號子的形式學習號子,重點學習休止的唱法;第三環節用猜謎語的方式學習了對歌;第四環節是完整歌唱;最后一環節是用工整替換的方法進行演唱。在學習歌曲的副歌部分時,我讓孩子們進入了去客家做客的情景中,讓他們在愉悅的情景中傾聽號子、學唱號子,在孩子們傾聽的基礎上呈現出形象的圖譜——船槳表示劃船,小腳丫代表休止,并用響板幫助孩子們唱準休止。在唱號子的時候加入了劃船的動作,孩子們在邊歌唱邊動作中自然而然的用有力的聲音歌唱。在學習對歌部分,我運用了只有猜出謎語后才能上岸的方式讓孩子們仔細傾聽謎面,完整的猜出謎底的方法,提高孩子們學唱歌曲的興趣。同時我根據大班幼兒的特點,在學習第一段的時候用集體學習的方式,在第二段歌曲的學習中,我為他們準備了小圖譜,讓孩子們兩兩合作自主學習歌曲。有了第一段歌唱的經驗,孩子們很快就能根據圖譜用優美的聲音進行第二段的歌唱了,這一過程讓孩子們充分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和喜悅。同時,在這一環節中加入了分組對唱的形式,滲透進了對歌,為下面完整對歌做準備。在完整歌唱的環節中,我也完整了大圖譜,告訴了孩子們歌曲的名稱《搖船調》,并且讓他們知道這是一首對歌,也是一首中國臺灣民謠。孩子們根據大圖譜用有力、優美的聲音歌唱出了歌曲的副歌和對歌部分。在孩子們完整歌唱后,及時的讓他們上岸,并用工整替換的方式再次歌唱,讓他們沉浸在做客的情景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譜、ppt、響板、小圖譜、小棒。
2、幼兒頭戴客家頭飾。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的形式和幼兒練聲,熟悉號子部分的節奏。
出示湖面背景圖。
師:瞧,我們打扮的這么漂亮,讓我們到外面去游玩吧!
看,那兒有兩條小船,我們坐上小船去玩吧!輕輕的找個位置坐下來!坐好了嗎?那現在我們要劃著小船出發啦!(劃呀劃呀劃呀,劃呀劃呀劃呀)。
呀,誰來啦,我們趕緊跟她打打招呼吧!(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
哎呀,你們的聲音太輕了,小鳥沒聽見,大聲一點!(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這次,它肯定聽到了!
那我們劃著小船繼續前進吧!要有力地劃哦!(劃呀劃呀劃呀,劃呀劃呀劃呀)
哇,看,小魚也游來啦,輕輕地喊喊它:(喂喂喂喂喂喂,喂喂喂喂喂喂)
(評析:游戲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事情,因此在第一環節中,我用游戲的形式和孩子們進行練聲,在練聲的同時也為下面學習號子的環節奠定了基礎。)
二、學唱號子
1、傾聽號子。
師:看,我們劃著小船來到了中國臺灣客家(出示客家圖片),客家小朋友在為我們喊號子加油呢!聽,他們是怎么喊的?
他們是怎么喊號子的,你聽到了什么?
師:他們喊的號子就在這張圖上。邊出示圖譜邊喊嗨呀羅的嗨呀,嗨呀羅的嗨呀,嗨啰嘿在眼前。(按圖譜念歌詞)
2學唱號子
(1)學習休止
通過圖譜的暗示引導幼兒理解號子的意思及號子的休止。
師:客家小朋友喊的號子你們能看懂嗎?誰來說一說?三個船槳是什么意思呢?那腳印又是什么意思?(原來劃船劃累了,要在這兒停一停,歇一歇,這叫休止)。你們聽(師念),我們一起來喊一喊。(做動作)
師:咦,這個船槳怎么啦?(幼答)有點長。所以我們這個地方要喊的長一點。(師念最后一句)。一起試一下吧!
(2)學唱號子
a跟著圖譜讀號子,師用響板提示
師:那現在我們看著圖譜來喊號子吧,記住要有力哦!老師在休止的地方用響板來提醒你們。準備好!
b跟著琴聲演唱號子,提醒孩子們唱的有力。
能跟著客家小朋友唱一唱嗎?那我們來試一試。
為了讓我們的小船劃的更加的快,我們的號子要唱的怎么樣?那那我們再來響亮有力的唱一唱號子吧。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我們進入了去客家做客的情景中,讓孩子們在愉悅的情景中傾聽號子、學唱號子,在孩子們傾聽的基礎上呈現出形象的圖譜——船槳表示劃船,小腳丫代表休止,并用響板幫助孩子們唱準休止。在唱號子的時候加入了劃船的動作,孩子們在邊歌唱邊動作中自然而然的用有力的聲音歌唱,從而達到了目標中的“用有力的聲音歌唱歌曲的副歌部分”。)
三、學習對歌
1、第一段
(1)、學習謎面的歌唱
a、播放錄音,讓幼兒猜猜謎面的歌詞。
小船在美麗的湖光山色中越搖越快了,小朋友的心里呀也特別高興
看,我們呀來到了中國臺灣客家人的故鄉。
播放錄音:歡迎小朋友們來到我們中國臺灣做客,我們這里有個風俗,來的客人必須猜出謎語后才能上岸。
師:客家小朋友說什么呀?要怎樣才能上岸啊?那我們來仔細的聽一聽吧!(ppt錄音謎面)
b、師隨幼兒的回答隨即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師:你聽到客家小朋友給我們出了什么謎語呀?(師隨幼兒的回答出示圖譜)
原來客家小朋友給我們出的謎語是這樣的,那我們一起來把謎語說一說吧!
c、學唱歌曲,并讓幼兒能將歌曲用優美柔和的聲音演唱。
那我們學著客家小朋友的樣子把謎語唱一唱吧!指圖譜再次歌唱,謎面唱的柔和一點。
(2)、學習謎底的演唱
a、幼兒猜測,將歌詞嘗試有節奏的讀出來。
你能猜出謎底嗎?想想看,什么圓圓兒在半天喲?(隨幼兒回答出示圖譜)
什么圓圓兒在河邊?你來猜!
謎底出來啦,我們把謎底念一念吧!
b、播放謎底錄音,讓幼兒謎底部分。
那怎么唱呢,我們來聽客家小朋友唱一唱(播放謎底錄音)
讓我們學著客家小朋友把謎底唱出來吧!指圖譜
c、師唱謎面,幼唱謎底,初步感受對歌。
現在老師來出謎語,你們來回答我?聽好哦!(師唱謎面,幼唱謎底)
謎底我們也學會了,現在我們把謎面謎底和號子連起來唱吧!謎面謎底要唱的柔和一點,號子要唱的?(有力一點)準備
2看圖譜根據第一段的演唱經驗嘗試自主演唱第二段
(1)播放錄音,引出第二段歌詞圖譜。
師:我們猜出謎語啦,看看客家小朋友能讓我們上岸了嗎?
播放錄音:小朋友們,你們真棒,不過現在還不能上岸哦,后面還有更難的等著你們哦!我會給你們一幅圖,你能唱出來嗎?
(2)幼兒兩兩合作看第二段圖譜,嘗試自主將第二段歌詞唱出來。
師:哎呀,現在能不能上岸啊?那我們來看客家小朋友給我們的圖吧!(師拿出小圖譜)等一下兩個小朋友合作看一張圖,看看你們能不能像剛才說第一段一樣把這一段的謎面和謎底說出來呢?我們來試一試。現在請小朋友把圖譜從椅子下面拿出來。跟你的好朋友來說一說!
(3)請個別幼兒根據圖譜說出歌詞,幫助幼兒理解第二段歌詞。
商量后提問:好了嗎?那請你們把圖譜輕輕地放在腿上!誰來試一試,請你上來。
幼兒集體念謎面。
誰來回答?那你們這條船上的小朋友來回答。
現在我們指著小圖譜把謎面謎底一起來說一說吧!
(4)自主演唱第2段
你們說的真好,能不能跟著琴聲看著圖譜把這一段唱出來呢?好,準備,指好小圖譜。
聲音要響一點啊,再來一次。
(5)分兩組演唱,再次滲透對歌。
你們真厲害,這次你們來提問,你們來回答哦!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我運用了只有猜出謎語后才能上岸的方式讓孩子們仔細傾聽謎面,完整的猜出謎底的方法,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提起來了。根據大班幼兒的特點,在學習第一段的時候我們用集體學習的方式,在第二段歌曲的學習中,我為他們準備了小圖譜,讓孩子們兩兩合作自主學習歌曲。有了第一段歌唱的經驗,孩子們很快就能根據圖譜用優美的聲音進行第二段的歌唱了,這一過程讓孩子們充分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和喜悅。同時,在這一環節中加入了分組對唱的形式,滲透進了對歌,為下面完整對歌做準備。)
四、完整歌唱
1、了解歌曲名稱以及對歌的形式。
師:哎呀,我們把第二段的歌詞也唱出來了,那請你們把圖譜放回到椅子下面。剛才你們有沒有發現,這首歌曲跟我們以前學的歌曲有什么不同?這首歌里面藏著許多謎語,這一段問,這一段答,這樣一問一答的歌曲叫對歌。,這首對歌的名字就叫——《搖船調》(出示圖譜),它是一首中國臺灣民謠。
2、完整歌唱,提醒孩子用優美、有力的聲音演唱對歌部分和副歌部分。
讓我們看著圖譜把這首對歌《搖船調》完整的來唱一唱吧!
3、用對歌的方式演唱歌曲,再次了解對歌,感受對歌的樂趣。
師:我們來對歌吧,哪條船上的小朋友愿意來提問呢?那這條船唱問歌,那條船回答,號子一起唱。對歌時,輪到你唱的時候就站起來,不唱的時候坐下去哦!聽明白了嗎?現在我們要對歌啦,哪條船提問?那請你們起立。轉身面對他們,你們也轉過來吧!和他們面對面
這次你們想不想來提問呢?那我們交換一下,你們來提問,你們來回答。師:對歌有趣嗎?我們來聽聽客家小朋友對我們的評價。
播放錄音:小朋友們,你們真是太聰明了!歡迎你們上岸哦!
(評析:在完整歌唱的環節中,我也完整了大圖譜,告訴了孩子們歌曲的名稱《搖船調》,并且讓他們知道這是一首對歌,也是一首中國臺灣民謠。孩子們根據大圖譜用有力、優美的聲音歌唱出了歌曲的副歌和對歌部分。在孩子們完整歌唱后,及時的讓他們上岸,讓他們沉浸在做客的情景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五、嘗試用工整替換的方法進行演唱。
哇,我們終于能上岸了,來,快到岸上來吧!到了岸上也要有秩序哦,請你們站到河岸邊!看,客家除了有很多圓圓的東西外,還有很多彎彎的東西哦!能不能把他們也唱進我們的歌里呢。指著彎彎,這里怎么唱呢?那 我們看著圖譜試一試(月亮彎彎在半天喲,船兒彎彎在河邊,香蕉彎彎在商店喲,梳子彎彎在眼前)
(評析:根據大班幼兒的能力,我在活動的的最后準備了另外一張完整的圖譜,讓孩子們根據圖譜用工整替換的方式進行了歌唱,充分發揮了孩子們的能力。)
六、結束語
客家的東西真多,真好玩,那還有什么有趣的東西呢,我們一起唱著歌去找一找吧。
大班歌唱:搖船調 篇2
活動目標:
1、在有節奏念詞的基礎上掌握節奏,學唱客家民歌。
2、了解對歌的演唱形式,在合作中體驗說唱式對歌的趣味。
活動準備:
音樂、課件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
師:今天我帶來幾個謎語,請大家猜一猜,聽好我的問題:
“什么圓圓,在呀在半天喲?什么圓圓在河邊?”(教師有節奏念,幼兒猜謎)
我問的是什么問題?(出示圖1,了解句式,學念)
答案是什么呢?我們來聽一聽(歌曲a段)
二、學唱歌曲
1、師:答案是什么?(月亮、石頭。出示圖2)
剛才是我考你們,現在請你們來問我,請你們有節奏地問問題,瞧(看節奏譜念問題)
我用唱的方式來回答你(引導幼兒有節奏提問,教師范唱回答)
2、你覺得我唱得好聽嗎?哪里好聽?(了解下滑音,第二句的旋律轉音,幼兒學唱)
師:我來提問題,你們用好聽的歌聲回答我(師幼交換角色對唱)
3、還有兩個謎語呢,問的是什么?答案是什么?一起聽一聽(播放錄音聽歌曲bc段)
師:是什么問題?(根據回答出示圖3)
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的?(出示圖4,學唱第二段)
最后有他們回答出來后得意的歌聲(出示圖5,學唱第三段)
5、完整欣賞歌曲,看圖學唱
師:(出示完整圖譜)我們今天一共4個謎語,一起來說一說、唱一唱。
完整練唱
三、對唱游戲
1、師:我要變嘍(出示頭像圖)猜猜什么意思?對了男孩提問,女孩回答(男女分角色對唱,然后交換角色)
2、今天我們學的這首歌曲叫“搖船調”。我們發現它的旋律和我們平時唱的歌曲不一樣,它是一首民歌,是中國臺灣客家族的歌曲,平時客家人劃船時會相互對歌。歌曲中的提問也是在考考對方,他們在對歌中能學到好多知識呢。你瞧,我可以換個問題來考你們……
(出示圖片)“瞧:什么彎彎在呀在半天喲,什么彎彎在河邊?”(幼兒回答教師隨堂記錄)
3、練唱彎彎歌
4、師:啊呀,現在我們有好多問題了,有問圓圓的,還有問彎彎的。我們來一個終極大考驗,先請男孩子問圓圓,女孩回答;然后女孩問彎彎,男孩回答,(邊說邊點圖)好嗎?
5、原來對歌可以不斷變化問題,和答案,真有趣。除了圖上的答案,還有哪些東西也是圓圓的、彎彎的呢?除了可以問這兩個問題,還可以有更多問題,你們想不想考考小伙伴,請你們想好要問的問題,回去來一個問答大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