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嫁女大班教案(精選3篇)
老鼠嫁女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分段傾聽故事的方法,逐步理解故事內容,學說對話,嘗試用語言及肢體動作大膽地表現故事中的角色。
2、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風格,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二、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 (1)敲鑼打鼓喜慶音音樂、故事錄音;
(2)太陽、烏云、大風、圍墻、老鼠……
2、經驗準備:了解各角色最強的本領和最弱的方面。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理解故事的內容,學說對話,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風格。
2.活動難點:嘗試用語言及肢體動作大膽地表現故事中的角色。
3、指導要點:引導幼兒安靜的分段傾聽故事,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學說對話。
四、活動過程
1、 音樂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敲鑼打鼓喜慶音樂,讓幼兒感受迎親的氣氛。
教師:這么熱鬧,是誰家在辦喜事呀?噢,原來是老鼠家在嫁女兒,(邊說邊出示圖片)老鼠爸爸把女兒嫁給了最神氣的人。
(2)讓幼兒猜猜看,新郎會是誰呢?(幼兒自由回答)2、分段傾聽故事,理解故事(1)聽故事第一段。
提問:
故事名稱叫什么?
老鼠爸爸想把女兒嫁給怎么樣的人呀?(用故事中的原句回答,同時學說對話)神氣是怎么樣子的呢?(幼兒回答或表演一下)教師:老鼠爸爸也想把女兒嫁給象你們一樣神氣的人,可老鼠爸爸覺的最神氣的人就是最厲害的人,老鼠爸爸要把女兒嫁給最神氣的人,那它去找了誰呢?
(2)聽故事第二段里關于太陽的部分。
提問:
他去找了誰呀?(出示太陽的角色)老鼠爸爸對太陽說了些什么?
太陽自認為不是世界上最神氣人,為什么?(師幼分角色對話,然后個別幼兒對話,這里反復幾次練習對話為表演故事及下文作鋪墊)(3)猜測老鼠爸爸找烏云、大風等情節。
提問:
接下來老鼠爸爸去找誰呀?(烏云)他會怎么對烏云說什么呀?烏云又是怎樣回答的?(引導幼兒進行遷移、聯想講述。以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猜測大風與老鼠爸爸互動情節。)請幼兒代表進行講述。
教師:你們講的和故事里講的一樣嗎?聽聽就知道了。
(3)教師從"老鼠爸爸又去問烏云"講至"看見老鼠我就害怕"提問:
最后老鼠爸爸去找誰呀?
圍墻是怎樣說的?
討論:老鼠爸爸會把女兒嫁給了他認為世界上最神氣的貓咪嗎?為什么?
過渡語:是不是和你們說的一樣呢?我們接著往下聽。
(4)聽故事剩下部分,了解結果。
結果怎么樣了?(被貓咪吃掉了)老鼠爸爸是一個怎樣的爸爸?
教師進行小結:哎!老鼠爸爸明明知道自己最怕貓咪,還把女兒嫁給他,他呀,不動腦筋,真是一個--老糊涂。(讓幼兒理解"老糊涂"這個詞)3、完整傾聽一遍故事。
討論;
(1)你們認為老鼠爸爸應該把女兒嫁給誰?為什么?
(2)你從哪看出這個故事幽默有趣的?
4、進行角色表演加深體會。
五、評價要素
1、是否理解故事的內容,感受到故事詼諧幽默的風格。
2、是否能用語言和肢體動作大膽表現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六、活動建議活動后,可把角色的胸飾、相關道具投放到區域中,讓幼兒進行故事表演附:
故事《老鼠嫁女》
嘰里啦、嘰里啦,又是敲鑼鼓又是吹喇叭。咦,這是誰家在辦喜事啊?原來是老鼠家有個女兒要出嫁。老鼠媽媽問老鼠爸爸:"我們的女兒嫁給誰啊?"老鼠爸爸是個老糊涂,說了一句糊涂話:"誰最神氣,我們的女兒就嫁給他。"老鼠爸爸去問太陽:"太陽,太陽,你是不是世界上最神氣的呀?"太陽說:"烏云會遮住我,看見烏云我就害怕。"老鼠爸爸又去問烏云,烏云說:"大風會吹走我,看見大風我就害怕。"爸爸又去問大風,大風說:"圍墻會堵住我,看見圍墻我就害怕。"爸爸又去問圍墻,圍墻說:"老鼠會打洞,看見老鼠我就害怕。噢!太陽怕烏云,烏云怕大風,大風怕圍墻,圍墻怕老鼠,我們老鼠怕誰呀?"爸爸想了想,樂得笑哈哈:原來貓咪最神氣,女兒應該嫁給他。
老鼠嫁女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分組分角色練習童話劇中的動作、語言、表情,在此基礎上進行合作表演。
2、了解海報的基本要素,學習設計海報,會用畫、剪貼的方式制作海報。
3、在制作海報的過程中會聽取別人的意見,能堅持完成自己的任務。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收集各種海報,豐富對海報的了解。
2、各種色紙、水彩筆、剪刀、固體膠、折紙書、剪紙書等。
活動重難點:
分組分角色練習童話劇中的動作、語言、表情,在此基礎上進行合作表演。
學習設計海報,會用畫、剪貼的方式制作海報。
活動過程:
1、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分組練習,教師指導。
(1)這個童話劇中,你最喜歡哪一個角色?為什么?
(2)根據幼兒的選擇,教師適當調整角色人數。
(3)幼兒思考自己選擇的角色,表演時要說什么話?做什么動作?
(4)幼兒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2、合作演出。
(1)每組選出代表,在教師指導下,將整個童話劇進行串演。
(2)其他幼兒認真看表演,說說哪些地方演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3、制作海報。
(1)我們的童話劇已經排練好了,接下來,我們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大家。那么,怎么讓別人知道這件事呢?
(2)教師出示幼兒收集的各種海報資料,進行分析:海報要出現哪些信息?(名稱、時間、角色、主要內容等。)
(3)由于《老鼠嫁女》的童話劇是從民間的故事改編的,在海報上怎樣體現這個古老的故事呢?(可以畫、折紙、剪紙的方式出現角色形象。)
(4)幼兒分組討論并設計制作海報,教師參與并指導。
活動反思:
此課時,準備了吶音樂,準備和孩子一起玩送新娘的游戲:抬花轎師:辦喜事真開心,我們也來玩玩抬花轎的游戲吧。我來拋繡球,我要找步調一致的朋友圈為我抬花轎 (師有意將繡球拋給步伐協調的朋友圈)
在整個活動中明顯感覺到孩子們對于此節活動的興趣,從嗩吶音樂的播放在到老鼠新娘的出示再到故事中人物圖片及頭飾的出現,引出的一系列關于故事的發散性問題,孩子們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使整節活動順利的進行,在這過程稱中孩子的創新思維也讓我對他們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而在教師的互評中讓我也收獲不少,比如說在活動過程中的語速應盡量減慢,出示新事物時語氣應抑揚頓挫,加深孩子們對此的神秘感,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真的很感謝老師們對我的幫助,在我們共同的交流中我也明白了自身存在的不足,我的語氣過快,所以顯得活動很趕,而且孩子回答完問題之后也沒有做過多的總結,也在最后一環節設計中沒有考慮到場地的問題,以至于沒有很好的發揮,所以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也會揚長避短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考慮到一切會發生的因素,時刻讓自己明白孩子是最重要的,我們的言行舉止關系甚至影響孩子的一身。
老鼠嫁女大班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廢舊彩筆帽,顏色艷麗的小長方形即時貼。
教室內墻上、窗戶上貼有大紅喜字,屋頂掛有幼兒自制的彩色吊環。
《老鼠嫁女》PPT,圖片(太陽、烏云、大風、圍墻、老鼠爸爸、老鼠女兒、貓),圖卡每人一份。
和家長一起搜集關于太陽、鳥云、大風、圍墻、老鼠、貓各有什么厲害的本領,以及其他小動物本領的資料。
重點難點
能夠運用已有經驗,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通過分組討論,遷移經驗,能把心里所想的老鼠女兒所嫁的對象畫出來,并說出理由。
活動目標
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風格。
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故事中人物之間的關系。
通過分組討論,運用已有經驗,大方、自然地表述改編后的故事結尾。
活動過程
1.導入環節,以談話形式引出故事
請幼兒觀察班級環境,有什么變化?
幼兒A:門上貼有喜字。
幼兒B:屋頂有我們做的彩色吊環。
師:今天班里裝扮得這么漂亮,你們猜猜有什么事情發生?
幼兒A:結婚的時候才貼喜字呢!
幼兒B:對,對,結婚的時候還要吃喜糖呢!
師:“今天有一個小動物也要結婚了,咱們一起看一看它要嫁給誰?”
(析:在課前我問過幾名幼兒,他們或有過參加婚禮的經驗,或在電視上看過結婚的場面。我首先在環境中營造出喜慶的氛圍,并引導幼兒細心觀察,給幼兒留出懸念,帶著問題去欣賞故事。)
2.觀看PPT,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情節,并用回憶提問法把圖片貼在黑板上,幫助幼兒掌握故事中人物之間的關系。(邊提問邊貼圖片。)
(欣賞故事后)提問:
(1)故事中誰家要嫁女兒? (老鼠)
(2)老鼠爸爸最開始想把女兒嫁給誰?(太陽)
為什么老鼠爸爸想讓女兒嫁給太陽呢?太陽有什么厲害的本領?
幼兒A:太陽能發出光,能把衣服曬干。
幼兒B:太陽能讓小草、小花和大樹長高。
幼兒C:太陽照在身上暖暖的,很舒服。
師:“太陽這么厲害,為什么老鼠爸爸沒有把女兒嫁給太陽?”(因為烏云能把太陽給遮住。)
“烏云有什么厲害的本領呢?”
幼兒A:烏云把太陽遮住就什么都看不見了,全都是黑的。
幼兒B:烏云能下雨、閃電,特別嚇人!
師:“烏云這么厲害,那老鼠爸爸把女兒嫁給烏云了嗎?”(沒有,因為風能把烏云吹走啊!)
“風有什么厲害的本領?”
幼兒A:我在電視上看的,大風能把房子吹走。
幼兒B:大風還能把樹吹倒。
師:“你們說的是龍卷風,風力特別大。現在你們看看窗外,樹葉在動,今天外面也有風,是微風,但是你們能感覺到嗎?為什么?”(感覺不到,因為我們坐在教室里。)
“對,咱們坐在教室里面,有圍墻擋著,我們就感覺不到風了。圍墻有什么作用呢?”
幼兒A:如果下雨,我們就淋不著了,下雪也淋不到了。
幼兒B:刮風也不怕了。
師:有了堅固的房子、圍墻,我們才能在這里學習,做游戲。那老鼠爸爸把女兒嫁給圍墻了嗎?(沒有。)
誰比圍墻厲害?(老鼠。)
為什么?(老鼠能在墻上打洞。)
但是老鼠又怕誰呢?(貓。)
(析:在本環節,利用圖片回憶故事情節、內容及人物關系,為幼兒創設寬松的語言環境,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幼兒再現已有經驗,能準確地說出故事中各人物的本領、作用,并初步明白故事中一物比一物強的寓意。)
(3)和幼兒一起看圖片,了解故事中的人物關系,知道一物比一物強的道理,并發揮想象創編故事結尾。
師:你們看(看黑板上的圖卡),老鼠爸爸最開始想把女兒嫁給最厲害的太陽,可是(烏云能把太陽遮住),老鼠爸爸又想把女兒嫁給烏云,可是(大風又能把烏云吹走),它又想讓女兒嫁給大風(大風被圍墻檔住了),它又想讓女兒嫁給圍墻,可是(老鼠在圍墻上打洞)”,故事中每一個形象的本領都特別厲害,但是和其他的形象一比較,它就不厲害了。
(析:強化幼兒一物比一物強的寓意,讓幼兒知道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強大。)
師:“故事的結局是什么?”(老鼠女兒嫁給了貓,可是貓把老鼠給吃了。)
你們覺得這個結局好嗎?(不好,老鼠女兒太可憐了。)
你們能想到比貓厲害的動物嗎?
幼兒A:老虎。
師:“有人知道有比老虎還厲害的動物嗎?”
幼兒B:大象一抬腳就把老虎給踩下去了。
師:“有人知道有比大象還厲害的動物嗎?(沒有了。)
如果老鼠女兒沒有嫁給貓的話,嫁給大象可以嗎?你們還能想到更好的答案嗎?
(析:發散幼兒思維,讓幼兒大膽思考。)
3.引導幼兒改編故事結尾,運用已有知識經驗進行大膽猜想。
(1)個別幼兒回答老鼠女兒應該嫁給誰?為什么?
幼兒A:應該嫁給大象,因為大象能保護老鼠女兒。
幼兒B:應該嫁給白云,帶著老鼠女兒到天上玩兒。
(2)分組討論,討論出一個本組認可的最佳答案,派出一個代表告訴大家本組答案。(其他組可找出理由反駁。)
4.遷移經驗,把自己心里想的老鼠女兒應嫁的形象畫出來。
(可提問三、四名幼兒來說一說自己的故事結尾。)
5.延伸活動
制作喜糖,渲染氣氛。(活動自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