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我們是朋友》教學教案(精選11篇)
幼兒園《我們是朋友》教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喜歡親近老師和同伴,激發小兒想和老師、伙伴做朋友的愿望。
2、在活動中感受與老師、同伴共同生活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兒在園活動的錄象,《找朋友》音樂磁帶一盒。
觀察要點:
1、能否與錄象中的小朋友互動。
2、幾個情緒不太穩定的孩子是否愿意找朋友。
四、設計思路:
托班孩子年齡小,情緒脆弱,十分依戀自己的父母,他們從家庭步入幼兒園,開始獨立面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從個體小家庭到集體大家庭,從依戀父母、親人到喜歡老師、同伴,是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關,而依戀感的轉移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和許多的努力。怎樣有效地幫助他們逐步度過這個轉折關?一開學,我們開展了“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一系列活動,現已初見成效。本次活動是一個主題背景下的集體活動,我們想通過本次活動,培養小兒喜歡親近老師和同伴,激發小兒想和老師、小朋友做朋友的愿望。在看看、說說、唱唱、跳跳中感受與老師、同伴共同生活的樂趣。從而愿意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
1、(吸引寶寶注意力。)我們是什么班的'小朋友?(我們是香蕉班小朋友)香蕉班里朋友多,拍手念兒歌:拍拍手、點點頭,我們都是好朋友。
2、寶寶,我們一起看看我們的好朋友,好嗎。(與小兒邊看錄象邊說)
(1)(激發小兒和同伴做朋友的愿望。主要請小兒講講認識哪些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先看第一遍錄象,讓幼兒充分講解錄象中情節。
這是誰呀?(單獨放一個小兒在玩的片段后暫停)引導寶寶講出他的名字,在干什么。然后繼續看其他小兒在園的活動情況,鼓勵寶寶們講講看到的碟片內容,激發孩子的情緒。對“好朋友”進行強化和總結。
。2)(激發小兒和老師做朋友的愿望。)
看看,這是誰?在干什么?(老師和小朋友唱歌、跳舞)我們寶寶真聰明,老師和小朋友在一起很高興,誰愿意和施老師做做好朋友?(老師主動與小朋友抱抱,滿足一下依戀的情感。)
。3)再次放錄象,讓小兒跟著老師邊看錄象邊講,發展小兒完整語言表達能力。在活動中及時關注孩子情緒反應,及時調整情緒,愉快地活動。
(二)、唱唱跳跳
1、幼兒園里朋友多,我們去找一個好朋友抱一抱,一起唱歌跳舞吧。放音樂,(找朋友)老師找到一個寶寶,與他做好朋友抱一抱。
2、(反復幾次)鼓勵幼兒自己找一個好朋友抱一抱。提醒幼兒可以交換朋友后繼續唱唱跳跳。
活動結束:
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
幼兒園《我們是朋友》教學教案 篇2
活動來源:
幼兒園新建了沙池,我帶領小朋友到沙池去玩,小朋友們玩得都很開心。忽然,我發現有幾個小朋友悄悄地到一邊的水池去玩。有的拿小碗當做小船,在水面上劃來劃去,有的小朋友拿水潑在自己的手臂上,說“好涼快”,還有的小朋友拿礦泉水瓶子裝滿水,倒來倒去?吹胶⒆觽兡敲聪矚g水,加上天氣漸漸的熱了,我們決定開展新的主題活動“我們的朋友——水”。
活動目的:
1、初步了解水的基本特征,知道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離不開水。
2、激發幼兒樂于親近水,接觸水,熱愛干凈水環境的.美好愿望。并能關注周圍的水環境。
3、鼓勵幼兒發動身邊的人一起積極參加各項水的游戲和試驗。
家長參與:
1、在生活中尋找節約用水的方法,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
2、和孩子一起做有關水的小試驗和小游戲,發展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
活動方案:
繪畫我看到的水廠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將自己參觀到的景象畫下來。
2、鼓勵幼兒能大膽講述自己的畫。
活動準備:
繪畫紙蠟筆參觀活動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我們到水廠和水庫去參觀,你們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引導幼兒描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二、鼓勵幼兒將自己看到的景象畫下來。教師對需要幫助的幼兒給予幫助,繪畫活動中提醒幼兒要坐端正的畫,不能趴在桌子上畫。
三、幼兒繪畫結束后,教師將幼兒對自己作品的描述記錄下來。并鼓勵幼兒和同伴一起分享。
活動延伸:
1.認識節水標志
2.在各班盥洗室里貼上節水標志,提醒幼兒注意節約用水。
3.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你的家庭里哪些行為是節約用水的?那些行為是浪費水的?
4.引導幼兒觀看沙漠缺水、池塘干涸、土地干裂、植物枯萎等照片,感受缺水帶來的干旱景象。
5.討論:我們每天都要喝水、盥洗、洗衣、做飯,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水。如果有一天,家里、幼兒園以及所有的地方都沒有水,會怎么樣?
6.鼓勵幼兒爭當環保小衛士,將自己的節水行動運用到實際中去。
幼兒園《我們是朋友》教學教案 篇3
目標:
1、愿意與同伴交往,以頭碰頭的動作以示友好。
2、學習短句:嘿,嘿,我們是朋友!準備:動物、娃娃等毛絨玩具若干,水果玩具人手幾個。
過程:
1、以游戲引起幼兒學說:嘿,嘿,我們是朋友!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1)、今天,我們請來了許多的小客人,可是他們都很害羞,好聽小朋友說一句好聽的話才肯出來。(教師示范)誰出來了?我剛才是怎么說的'?(嘿,嘿,我們是朋友。┱业脚笥雅雠鲱^,親親臉。ń處熌妹q玩具與自己做親密動作)
。2)、還有許多小客人都躲起來了,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請小客人出來。(一起學說短句)(教師拿毛絨玩具與幼兒做親密動作)
。3)、請個別幼兒請小客人。
2、引起幼兒愿意與同伴交往,以動作表示友好。
(1)、這次小客人為什么不出來?(師假裝聽小客人說話)原來小客人希望有兩個好朋友去請他。兩個好朋友手拉手,碰碰頭,抱一抱,請小客人出來一起玩。
(2)、音樂:《找朋友》全體小朋友一起找個好朋友請客人拿水果禮物,提醒他們要說好聽的話,做好朋友的動作。
3、娃娃家游戲:給娃娃和動物寶寶吃水果,逗他們玩。
幼兒園《我們是朋友》教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演唱《我們是朋友》這首歌曲,培養學生懂得與熱愛朋友之間的友誼之情。
2、培養學生懂得與熱愛朋友之間的友誼之情為目標,從多種角度讓同學們體驗人間偉大、純潔、美好的友誼之情,從而懂得珍惜朋友之間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歌曲《我們是朋友》的學習,能用歌聲、音樂、語言、美術、文學作品等抒發自己熱愛同學、珍惜同窗學友之間的情感。
2、能用自己喜歡的音樂表現方式體驗歌曲中的意境或者表達自己心中的友誼之情。
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法課型: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老師有感情的朗誦一首(有關友誼)詩,請同學們猜猜這是一首關于什么內容的詩。(放背景音樂)
2、老師非常有感情演唱歌曲《我們是朋友》,請同學們模仿歌星出場和演唱會的模佯為老師加油,老師在演唱中可與同學們做握手、簽名、致謝等活動,活躍氣氛,緩解公開課課堂緊張氣氛。
3、請同學們說出剛才演唱歌曲的主題思想是什么(答案是有關友誼的歌曲)
4、自我評價:剛才老師唱的還不是很好,不過受了同學們的鼓勵,我仿佛成了一位真正的歌星,過了一把明星癮。下面我想請一位真正的明星為他家演唱,他就是——顧海濱!
二、教學新歌:
1、聽、想
簡單講述一個歌曲的背景,然后播放1988年春節晚會上顧海濱演唱的《我們是朋友》,請同學們初步感受音樂速度、力度、情緒。
2、聽、唱再聽音樂,請同學們跟著音樂哼唱。
3、唱、析
請同學們對樂曲進行分析,用彩色的筆將音樂中相同的樂句用相同的顏色,或者相同的'線條做記號,看看歌曲的結構是什么,哪兒有重復樂句,歌曲共有多少個樂句組成。
3、跟唱、學唱
播放伴奏音樂,請同學們跟隨伴奏與老師的歌聲一起演唱。(在演唱不太正確或者有困難的地方應及時糾正并教唱,只演唱高聲部旋律)
4、擴展(分組競賽游戲),全班共分四個組,具體如下:
1)回憶一下和友誼有關的學習過或者自己所知道的的歌曲或樂曲,向同學們介紹一下。
2)請同學們介紹你所知道的和友誼有關的名言、名句。
3)說說和友誼有關的古今中外的故事。
4)游戲——猜猜他是誰:規則,說你和同班同學之間友誼的一件事情但不準說出真實姓名,請同學猜猜他是誰?
5)看看誰能用自己的一句話來說說你對友誼的理解。請同學們模仿剛才的名人名言寫一句有關友誼的話,培養學生的即興寫作能力,并通過自己的朗讀,模仿名人的感覺,培養成功精神。
5、創造與嘗試——我是小小音樂家
請同學們為你所收集到的有關友誼的名言、詩句或者自己剛才創作的的一句有關友誼的話用歌曲中的任何一句旋律為它填配,或者自己為它創作一句旋律。
6、演奏與演唱
抽取剛才學生較好的填詞的作業由全班同學演唱出來,學生自我作曲的作業他樂器演奏出來,沒有樂器的同學演唱旋律。老師、學生作適當自評、他評、互評、點評。
7、音樂表現
請同學們自己設計方式來表現這首歌曲。例如領唱、齊唱、對唱等演唱形式的設計,演唱情緒力度的設計,演唱律動的設計等等。
三、課堂小結
讓我們再一次唱響這《我們是朋友》,用歌聲和掌聲感謝同學們今天的努力和收獲,
希望今天和未來,我們永遠是朋友!請同學們站起來一起演唱這首歌曲。在歌聲中,老師在此朗誦一首有關友誼的詩,在詩與歌中結束課程。
幼兒園《我們是朋友》教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有一本美麗的圖畫書叫《我愛你》,書里說:“愛要說出來……今天的作業是:練習說100遍‘我愛你’。……”于是,故事里的小獾說了好多好多的“我愛你”……
小獾的愛包羅萬象,它暗示我們:愛自然,愛生活、愛世界,愛一切。書中的小獾以幼兒特有的不厭其煩的反復叨念,震撼著我們的心靈,能激發孩子對身邊人與物的關愛之情。
我們常常習慣于接受一切,認為一切的所得都理所當然,于是我們的心靈一天天變得麻木與冷漠,冰冷的心更妄談溫暖他人。
一句“我愛你”它能柔軟我們的心,柔化人與人,人與物的關系;一句“我愛你”溫暖了世界,也溫暖了我們自己。
3-4歲孩子有著明顯的自我中心特點,更傾向于關注自身的需要,從此時對他們進行愛的啟蒙十分必要,而這個年齡天真爛漫的孩子也更能用天籟般的童聲發自內心地模仿小獾去說“我愛你”,我想借助這樣一個既能夠讓孩子,也能夠讓成人會心一笑、心頭一曖的好故事,體驗一種欣賞一切,包容一切的快樂!讓愛點亮生命,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認真地對自己的家人、朋友,對所有給我們帶來快樂和幫助的事物深情地說一句:我愛你!
活動目標:
1、愿意大聲說“我愛你”,體驗說出愛的快樂 。
2、知道表達愛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
3、能用“我愛你”表達對所有給我們帶來快樂和幫助的人、物的感激。
活動準備:
(1) 物質準備:《我愛你》繪本課件,小印章人手一個,愛心卡人手一張。關于愛的背景音樂。
(2) 經驗準備:有簡單的記錄經驗。
活動過程:
1、以圖畫書《我愛你》怡情。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可愛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小獾,我們來聽聽小獾的故事吧。這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我愛你》。(講述至爸爸媽媽處)
提問:小獾都對什么說了“我愛你”呢?
小結:他們都是小獾喜愛的,所以小獾就把心里的愛都大聲地說出來了。這樣小獾很開心,長頸鹿老師、爸爸媽媽聽到了也很開心。
2、借助圖畫書,扮演角色模仿學說“我愛你”。
師:我們來看看小獾還喜歡一些什么呢,他還會對什么說“我愛你”,現在請小朋友們來扮演小獾把愛大聲地說出來,可以嗎?
(圖畫書內容:吃飯的時候、洗澡的時候、上床睡覺的時候)
小結:故事里的小獾對他喜歡的很多人和東西都說了“我愛你”,原來有那么多給他帶來了快樂和幫助呀。
3、遷移體驗活動“我愛你”
(1)提問:你們是不是也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呢?你想對什么說“我愛你”?請幼兒大聲說出來。
你們有沒有喜歡的人?你想對誰說“我愛你”?請幼兒大聲說出來。
(2)示范用愛心卡記錄自己說的“我愛你”
師:現在我也像長頸鹿老師那樣,請你們去對你們喜歡的人和東西大聲說“我愛你”,當你對這些東西或者是人說“我愛你”的時候,也可以像小獾一樣,抱一抱,摸一摸,親一親,然后每說一個“我愛你”,在這張愛心卡上蓋一個章,就像我這樣(示范操作)。
。3)觀察幼兒游戲體驗情況,個別引導。
4、總結評析幼兒體驗活動,引導幼兒了解有很多的人和物都給我們帶來幫助和快樂,應該懷著感恩的心去愛身邊的一切。
師:你們看現在的.愛心卡,漂亮嗎?這上面有好多好多的印章,你們心里有好多好多的愛呀,所以這一顆顆心都這么漂亮!把心里的愛說出來的感覺是怎樣的?開心嗎?說出愛的時候,我們自己會很開心,很快樂!
提問:你們剛才都對什么說了“我愛你”呀?為什么對他說“我愛你”呢?
5、結束:學手語-我愛你
老師還有一種特別的方式說“我愛你”,你們看我——做手語“我愛你”。在我們生活中,還有一些人他們心里也有愛,但是他們聽不見,也不會說話,他們就是用這樣的動作說“我愛你”的,我們一起來學一下吧。
跟隨音樂做手語大聲對周圍的人、事物說“我愛你”。
延伸活動:
1、帶幼兒到戶外去對更多的東西說“我愛你”。
2、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更多地了解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物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和幫助,學習除了說“我愛你”外,更應用保護、安慰、關心等行動去回饋“愛”。
3、提議幼兒每天說100個“我愛你”。
幼兒園《我們是朋友》教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一、聆聽《蔭中鳥》《空山鳥語》
二、表演《頑皮的杜鵑》《柳樹姑娘》
三、音樂知識:認識“567”
教學目標:
一、情感目標:通過聆聽《空山鳥語》、《蔭中鳥》,演唱歌曲《頑皮的杜鵑》、《柳樹姑娘》,感受人們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
二、認識目標:認識民族吹管樂器笛子,記住笛子的音色,結合樂曲的欣賞進一步感受民族樂器二胡、笛子的豐富表現力;認識“567”三個音的唱名,在演唱中感受其音高。
三、技能目標:聆聽《空山鳥語》和《蔭中鳥》感受音樂中“鳥”的形象,并能根據音樂進行聯想與想象。比較二胡演奏的《空山鳥語》和笛子演奏的《蔭中鳥》的相同和不同;能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演唱《頑皮的杜鵑》,學習頓音記號,并能在歌曲中表現頓音的效果;學會用二聲部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樹姑娘》,做到聲音優美、聲部和諧、音高準確、富有力度變化。
教具準備:
鋼琴、錄音機、音符卡片、打擊樂器
課時安排:
共四課時
1、表演《頑皮的杜鵑》,認識“567”,認識頓音記號;
2、聆聽《空山鳥語》
3、表演《柳樹姑娘》
4、聆聽《蔭中鳥》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歌曲《春天舉行音樂會》
三、表演《頑皮的杜鵑》
1、復習已學過的音“12345671”
老師貼出音符卡片(蘋果樹上的.蘋果),注意提醒學生配合柯爾文手勢練唱音階,尤其注意唱準“47”兩音的音準。
2、老師唱出“567”三個音,請學生上講臺摘下蘋果。引出講解低音點,并示范“567”三個音和“567”,讓學生通過聽辨用手勢表示音高。
3、唱準“56712345”八個音,可跟琴練唱。
4、出示《頑皮的杜鵑》前四小節的曲調,讓學生視唱。
5、在能準確視唱前4小節的基礎上,再加4小節。誰能以最短的時間,唱得最準確,說明他的音樂視唱能力最棒!
6、聽辨訓練:聽出樂句的重復部分及出現最多的兩個音是什么時候音?在什么時候出現?(老師彈奏全曲)
7、視唱全曲,表揚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學生。
8、聽歌曲錄音范唱。
9、聽老師范唱,幫老師配上杜鵑鳥的叫聲。提示學生唱“咕咕”時要短促、跳躍,想像就是杜鵑在歌唱。
10、完整演唱歌曲,可分解演唱,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四、聆聽《森林深處的杜鵑》
1、解題導入。設問:誰有去大森林的體驗?也許我們大部分都沒有去過?能稱森林的是幾萬株、幾十萬株組成的茫茫一大片的大樹。今天要欣賞的作品是《森林深處的杜鵑》,你能從音樂聲中想像嗎?
2、初聽《森林深處的杜鵑》
3、師生討論音樂給你的第一感受。
4、再聽《森林深處的杜鵑》,要求:
1)當你聽到是人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時請站起來。
2)當我聽到杜鵑鳴叫時請舉手。
5、師生討論。設問:
1)你能描繪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嗎?
2)你能模仿杜鵑的叫聲嗎?
6、復聽樂曲。要求:把你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用你認為最方便、最能表現的形式表達出來。如:簡筆畫、身體的動作……邊聽邊表現,要保持教室安靜能聽清音樂,自由想像。
7、簡單介紹圣—桑的《動物狂歡節》
8、完成教材下方的練習與思考。
五、口風琴訓練。
六、板書設計:
頑皮的杜鵑
幼兒園《我們是朋友》教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知道同伴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幫助。
2、初步培養幼兒愛同伴的情感。
活動準備:故事《小公雞與小鴨子》
活動過程:
一、幼兒傾聽故事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小動物來到我們班,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是誰呢?
教師出示小雞和小鴨子,請幼兒跟它們打招呼。
2、教師:這兩個小動物它們今天還帶來了一個故事哦,請小朋友們來聽一聽這個好聽的故事吧!
教師講述故事內容。
3、教師提問:
教師:小公雞和小鴨子在做什么呢?當鴨子啄不到蟲子的時候是誰來幫他啄的呢?小公雞是怎么樣幫助小鴨子的呢?
小公雞不會游泳,是誰來救他的?小鴨子又是怎么樣救小公雞的呢?
教師小結:小雞和小鴨子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他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二、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好朋友
1、教師:瞧,小雞和鴨子真是一對好朋友,那小朋友,你們是不是也有很多的好朋友呢?那現在就請你們來說說你們的好朋友吧!
請幼兒向大家來介紹自己的好朋友,他是誰,叫什么名字。
2、教師:小朋友,你們和你們的'好朋友會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嗎?自己是怎么樣幫助好朋友的,好朋友又是怎么樣幫助自己的呢?
小結:小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友好相處、互相幫助,這樣的朋友才是好朋友。
三、讓幼兒玩音樂游戲:找朋友。
1、教師:原來你們都有這么多的好朋友呀!你們和自己的好朋友都會互相關心、幫助,都是很聽話的小朋友。那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一起來玩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好嗎?
2、教師彈奏音樂“找朋友”,請幼兒聽到音樂在教室里面走動,然后找到一個好朋友來握握手、抱一抱。
3、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游戲,游戲可重復的玩,可以請小朋友多找幾個好朋友一起。
4、教師:小朋友,這個游戲好玩嗎?有這么多的朋友在一起你們開心嗎?
四、結束活動
幼兒園《我們是朋友》教學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使用普通話,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講昔通話的習慣。
2、過程與方法:在交際互動中,使學生能初步說清自己的觀點:認真傾聽并了解別人的許話內容。態度大方、有禮貌,在交流中發展口語交際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交流的興趣與愿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口語交際活動,感受交際的樂趣。
教學重點:能清楚知道想和誰交朋友的原因。
教學難點:能在準確表達自己的情感,能學會賞識地人,能和他人進行友好的溝通。
教學準備:教字課件
教材分析:本單元教材中口語交際的內容是“我們做朋友”,目的是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要求學生把自己想和哪位同學交朋友及自己的想法說一說,以此來增進同學之間的了解,建立團結友愛的關系。通過口語交際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聽說態度、語言習慣,以及語言交際能力。同時,本教案設計還注重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判斷能力。
二、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設計意圖:結合生活實際,導入課文學習,自然、生動!
1、開學以來你認識了哪些同學,交了哪些好朋友?
請學生說一說。
2、這學期你還想和誰交朋友?和別人交朋友時,需要主動向別人介紹自己,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向別人介紹自己。(板書:我們做朋友)
二、模擬情境交際
1、請兩個學生面對面,模擬圖上小朋友的交際場景。(課件出示2:情境圖)
2、師生對他們的模擬表演給予評價,在評價時,重點關注說話的時候是否看著對方的眼睛。(板書:說話的時候,看著對方的眼睛)
三、真實情境交際
1、(課件出示3)借助音樂《找朋友》開展交際。
教師播放《找朋友》音樂,音樂停止,學生站到自己想交往的朋友面前,向對方做自我介紹,并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和對方交流。
2、借助教具開展交際。
教師課前折一架紙飛機。
教師說:“我的飛機飛飛!
學生接:“飛到哪里去?”
教師說:“飛到那里去!
【設計意圖:借助音樂和教具,幫助學生在一定情景中練習交際。
然后教師把飛機飛向該生,該生站起來做自我介紹,并問“誰想和我交朋友”,愿意和他交朋友的學生站起來,開展交際活動!
學生在說話的時候,教師要關注和提醒“看著對方的眼睛”。
四、介紹新的朋友
1、請新結交的一對朋友上臺,向全班同學互相介紹對方。其他同學隨機提問,增進了解。(板書:互相介紹)
生1:大家好,我的朋友是劉子彤,她的優點是講文明、懂禮貌。
生2:大家好,我的朋友是李佳明,他的優點是愛踢足球。
生3:同學們好,老師好!我的朋友是郭展碩,他的優點是愛勞動。
2、同學們上臺介紹后,師生進行評價。(當講得好的同學講完時,下面的同學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3、小結。
今天學習了介紹自己,大家都說得很好,在生活中你還可以向剛認識的叔叔、阿姨或小朋友進行自我介紹。(板書:自我介紹)
板書設計:
我們交朋友說話的時候,看著對方的眼睛
互相介紹
自我介紹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整節課在教師的鼓勵下通過游戲或音樂的形式,鼓勵同桌練說、小組交流、上臺介紹,使學生在對話交流評價中得到發展。其次是對學生口語交際時的表情、動作指導到位。最后一個上臺介紹的環節成為這節口語交際課的高潮,學生能做到表情自然、有禮貌、各有特色的自我介紹,充分表現了學生個性。
不足之處:規范教師的語言。說話時應該盡量簡煉,評價語應該盡量多元化。
幼兒園《我們是朋友》教學教案 篇9
目標:
1、愿意與同伴交往,以頭碰頭的動作以示友好
2、學習短句:嘿,嘿,我們是朋友!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準備:
動物、娃娃等毛絨玩具若干水果玩具人手幾個
過程:
1、以游戲引起幼兒學說:嘿,嘿,我們是朋友!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1)、今天,我們請來了許多的小客人,可是他們都很害羞,好聽小朋友說一句好聽的話才肯出來。(教師示范)誰出來了?我剛才是怎么說的?(嘿,嘿,我們是朋友!)找到朋友碰碰頭,親親臉!(教師拿毛絨玩具與自己做親密動作)
(2)、還有許多小客人都躲起來了,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請小客人出來。(一起學說短句)(教師拿毛絨玩具與幼兒做親密動作)
(3)、請個別幼兒請小客人。
2、引起幼兒愿意與同伴交往,以動作表示友好。
(1)、這次小客人為什么不出來?(師假裝聽小客人說話)原來小客人希望有兩個好朋友去請他。兩個好朋友手拉手,碰碰頭,抱一抱,請小客人出來一起玩。
(2)、音樂:《找朋友》全體小朋友一起找個好朋友請客人拿水果禮物,提醒他們要說好聽的話,做好朋友的'動作。
3、娃娃家游戲:給娃娃和動物寶寶吃水果,逗他們玩。
活動反思:
根據小班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善與人交往這一現象我選擇了這節社會活動課,以情景再現的方式將孩子自然引入主題,通過幫助小狗,讓孩子們知道了什么是朋友,朋友是相親相愛有好的,體會用動作表示友好的快樂。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完成了目標,以情境的方式出現激發了孩子們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也體現了《綱要》中所提出的:以幼兒為主,為幼兒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讓幼兒想說、敢說、愿意說的教學理念。
幼兒園《我們是朋友》教學教案 篇10
活動設計背景
隨著經濟的發展,家庭條件越來越好,家長對孩子的愛護倍增,使孩子生活知識知道的很少,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干的很少。我們班的多數小朋友不知道“樟腦球”是做什么用的,也不知道衣服起靜電了該怎么辦等等,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我設計了這堂課,把服裝擬人化,讓幼兒有興趣學習,并且知道了好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讓幼兒認識一些與服裝有關的物品,并知道他們的具體用處。
2、情感目標:通過學習,讓幼兒產生幫助別人的欲望。
3、技能目標:增強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會掛衣服,會洗小物件,并能夠合理的用這些生活用品。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重點:通過觀察圖片能夠知道服裝出現的各種問題并積極思考解決的辦法。
學習難點:動手實際操作,在生活中學會具體應用。
活動準備
洗潔精、透明皂、增白皂、洗衣液、毛線等生活用品。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
1教師與幼兒邊彈邊唱歌曲“找朋友”引出關于好朋友的話題:好朋友之間能夠互相幫助。
2幼兒思考并回答老師的問題“衣服褲子也有自己的好朋友,你們知道它們的好朋友都是誰嗎?”
二、播放課件
讓幼兒認識這些服裝的好朋友,鼓勵幼兒說出它們的具體用途。
三、觀察圖片,發現問題,動手解決
1鼓勵幼兒說出圖片中的衣服都遇到什么樣的困難了:被樹枝刮破了,被蟲子咬洞,壓箱底起皺了,起靜電了等等。
2讓幼兒分組討論:應該怎么辦?誰會來幫助它們?
3每組派一名代表上前來選取相應的實物解決問題:蟲蛀的毛衣選擇用毛衣針和毛線修補好、起靜電的毛衣選擇防靜電的洗衣液、弄臟的衣服選擇洗衣粉和透明皂都可等等。
四、動手操作
為幼兒準備幾盆清水,幾塊透明皂,幾件小孩的臟衣服,讓孩子進行洗衣服比賽,看誰在規定的時間內洗的最干凈。
五、小結:服裝的好朋友們幫助服裝解決了所有的困難,小朋友們也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你們愿意用所學到的知識去幫助別人嗎?
活動延伸:讓幼兒用今天所學到的知識回到家里為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課后反思:
本節課的內容并不是孩子非常感興趣的,怎樣把“服裝的好朋友”這些孩子在家里很少接觸的日常生活用品講得有趣生動,是我重點備課的內容。把它們擬人化,孩子們比較樂于接受。比如我對孩子說“小朋友們,服裝遇到困難了,它們出什么事了?”“毛衣被蟲子咬了個洞,它都疼哭了,我們快點想辦法幫助它吧”。孩子聽了以后非常的配合,也表現出著急的樣子,而且也能夠認真思考“誰會來幫助這些遇到困難的衣服呢?”所以課堂氣氛比較輕松活潑。讓孩子在最后環節的動手洗衣服比賽是本課的高潮部分,其他幼兒都在下面不由自主的喊“加油”,洗衣服的小朋友也格外賣力,輸了的那位小朋友還一個勁的說要回家好好練練。回顧本節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需要改進。在一些不常用的用品比如:去污粉,縫紉機等,我沒有很好的啟發到位,本節課的游戲環節設置較少,讓孩子動手實際操作的時間也有些短,使得一些躍躍欲試的小朋友沒有機會嘗試。我感到很遺憾,但是我會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加以改進。
幼兒園《我們是朋友》教學教案 篇11
一】目標:
1、在看看、聽聽、講講中理解鳥類筑巢的不同方法,積累相關經驗。
2、樂意用語言和動作表現鳥類筑巢的不同方法,并知道鳥兒是我們的朋友,產生對鳥類的愛護及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準備:
豐富相關知識,每人一冊圖書。
三、過程:
(一)猜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謎語:“不用手,不用斧,就能造出美麗的小茅屋!保B巢)
。ǘ⿲牍适隆⒓ぐl興趣1、出示四類鳥(山雀、老鷹、啄木鳥、火烈鳥)問問這些鳥你們認識嗎?
2、你喜歡它們嗎?為什么?
3、它們還是建筑師呢,它們建造的房子是怎么樣的?大家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ㄈ┬蕾p故事,理解內容提問:
1、麗麗出門后,遇到了那些鳥類朋友?
2、這些鳥朋友正在干什么?它們是怎樣筑巢的?
3、它們筑巢的方法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4、你最喜歡哪一類鳥兒朋友,為什么?
5、如果你是一只鳥兒,你會怎樣筑巢呢?
。ㄋ模┰僖淮瓮暾蕾p,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及對鳥類的關愛之情。
1、提問:鳥類是動物朋友,為什么說它是建筑師?
2、世界上的鳥有九千多種,你知道還有哪些鳥會筑巢嗎?它們又是用什么材料筑巢的?
3、鳥類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怎樣來保護它們、愛護它們呢?
4、小結:讓我們種更多的樹,并向人們宣傳鳥是人類的好朋友,讓我們的地球成為一個人類和動物和諧相處的綠色大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