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教案實物分類(通用2篇)
小班科學教案實物分類 篇1
教學目標:
1、讓幼兒能區分紅、黃兩種顏色,學習簡單的顏色分類。
2、讓幼兒初步認知“紅色”、“黃色”、“red”、“yellow”。
3、初步培養幼兒的顏色辨別能力和反應能力。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準備:
1、蘋果、梨實物若干。
2、紅蘋果、黃雪梨卡片若干(總數與幼兒人數相同)。
3、“紅色”、“黃色”、“red”、“yellow”字卡各一張。
4、紅、黃色小筐各一只,紅、黃色玩具若干。
教學過程:
1、開始部分:律動穩定幼兒情緒,組織幼兒坐好。
2、基本部分:
1)引入部分: 組織游戲:蘋果雪梨來做客。
請兩名教師扮演“蘋果姐姐”和“雪梨姐姐”,來班級做客,請幼兒觀察蘋果、雪梨的顏色(紅、黃),再請小朋友們吃蘋果和雪梨。(即給每位幼兒胸前掛一張紅蘋果卡片或黃雪梨卡片)
2)鞏固對紅色、黃色的認識,培養幼兒的反應能力。
A、啟發幼兒說說掛在自己胸前的是什么。
B、游戲:請幼兒聽口令出示卡片。如:教師說:紅蘋果舉起來,幼兒即舉起胸前的紅蘋果卡片。
3)學習簡單的顏色分類。培養幼兒的顏色辨別能力。
A、談話活動導入:教師與蘋果姐姐、雪梨姐姐談話。
B、教師引導幼兒一起尋找玩具,卻發現紅色、黃色的玩具都混在一起了。引導幼兒一起想辦法將玩具寶寶送回家。
C、幼兒操作:將紅色玩具送至蘋果姐姐處,將黃色玩具送回雪梨姐姐處。
4、結束部分:
“蘋果姐姐”、“雪梨姐姐”請幼兒一起玩玩具、吃水果餐。
5、課后延伸;
請幼兒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探討還有什么水果是紅色(黃色)的,并將探詢結果反饋個老師。
教學反思:
1、這次活動的安排,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所以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兒觀察老師實驗的過程中,幼兒一直很安靜很認真地看著實驗過程。
2、給幼兒提供感性經驗,幼兒在直觀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講述實驗的過程。
小班科學教案實物分類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體驗學習和操作的歡樂,豐富知識經驗。
2、讓幼兒知道水果、干果的主要特征,并了解它們都屬于植物的果實。
3、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發展幼兒的分析概括能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實物:桔子;栗子;花生;蘋果等干果、水果若干;
2、各種水果、干果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激發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好!今天是美猴王孫悟空的生日,那么多的小猴子去參加美猴王的生日宴會,給美猴王帶了那么多好吃的東西,有蘋果、桔子、香蕉、粒子、瓜子、核桃等等。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去參加美猴王的生日宴會啊?
幼兒:想。
2、品嘗果實,比較異同。
教師:小朋友們想去參加美猴王的生日宴會,可是,美猴王說,要參加他的宴會,必須過三關,每一關,美猴王都要提問小朋友幾個問題,只要小朋友回答對了,美猴王就讓小朋友去參加他的生日宴會。
首先,美猴王提出了第一關的問題:
美猴王收了那么多好吃的東西,給了老師幾個,美猴王讓老師給小朋友嘗嘗,不過呢,嘗過了之后要回答幾個問題,哪個小朋友愿意嘗嘗?
幼兒:我……
教師:指名小朋友(發給小朋友桔子合栗子)品嘗。
品嘗結束后。
小朋友已經品嘗完了,美猴王要問小朋友問題了:小朋友,我問你,哪一個果子水分多,哪一個果子誰分少?
幼兒:桔子水分多,栗子水分少。
教師:這是桔子和栗子不一樣的地方,小朋友回答得非常好,其他小朋友給他們鼓鼓掌(小朋友鼓掌)。
然而,美猴王又問小朋友了,桔子和栗子除了水分不一樣多外,還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哪個小朋友來回答?(提問)
幼兒:果皮不一樣,保存時間不一樣。(可引導幼兒說出)
教師:美猴王說了,小朋友們真聰明,這個水分多,果皮光滑,保存時間較短的叫水果;這個水分少,果皮是硬殼,保存時間較長的叫干果。小朋友們一定要記住了。
在跟著老師說一遍。(教師和學生一塊說)
教師:其實啊,水果和干果都能吃,它們都是植物的`果實。(重點強調幾遍)
3、啟發幼兒說一說還知道哪些干果和水果。
教師:美猴王剛才告訴老師說,小朋友們真聰明,你們已經通過第一關了,下面進行第二關。
小朋友們都知道水果和干果都是植物的果實,美猴王現在問小朋友,還吃過或者見過其他的果實,那個小朋友說的多,舉手告訴美猴王。(提問小朋友)
小朋友見過那么多的果實,美猴王可高興了,美猴王給老師了一張果實的掛圖,小朋友們說,這是什么?(出示桃子掛圖)
幼兒:桃子。
教師:這是桃子,美猴王又要問小朋友了,桃子分幾部分?這幾部分都是什么?
幼兒:三部分,果皮、果肉、果核。(可引導幼兒說出)
教師:果實一般分為果皮,果肉和果核,可是,美猴王不知道該吃哪一部分,哪個小朋友告訴美猴王,該吃哪一部分?
幼兒:該吃果肉。(果皮,果肉均可)
教師:美猴王說,他非常高興,知道該怎么吃桃子了?墒,美猴王還是不知道吃葡萄,瓜子,栗子的哪一部分?哪個小朋友告訴美猴王?
幼兒:葡萄吃……(可以對幼兒進行引導)
教師:小朋友們回答得非常好,美猴王都知道,該吃果實的那一部分了。美猴王說,謝謝小朋友告訴他,該吃果實的哪一部分,美猴王說,小朋友們可以通過第二關了。小朋友們加油啊!在過一關就可以參加美猴王的宴會了。
4、通過游戲,鞏固認識。
美猴王收了那么多的果實,有水果和干果。美猴王說,要小朋友把水果和干果分開,分對了,美猴王就讓小朋友參加他的生日宴會。美猴王說,水果放在這個白色小筐里,干果放在這個綠色小筐里(出示小筐,小筐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發給幼兒若干小圖片,讓幼兒進行分類)。
5、總結講評幼兒表現
教師:小朋友們分的非常好(錯的要加以糾正并進行指導),把小猴子送給美猴王的果實都分好了,美猴王可高興了,讓小朋友拿著這些果實中午14:30(孩子吃水果的時間)去參加他的生日宴會。
活動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我根據我們班的實際水平與接受能力,在活動中力求“合作式的探究學習方式”采取相互尊重,協商交流,共同構建的方式。運用觀察和操作,利用多種感官(讓幼兒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看一看)進行探索實際操作,讓幼兒知道水果與干果的特點(水果顏色鮮艷、果皮薄、果肉厚、水分多、味道酸酸的甜甜的;干果顏色不鮮艷、果皮硬、果肉干、水分少、味道香香的)及他們的不同之處;運用游戲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鞏固對水果與干果的認識、分類。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