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教案集合(精選2篇)
爬山教案集合 篇1
教學要求
1.學習通過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2.聯系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認真改作文的習慣,懂得學作文要先學做人。
重點難點
了解并學習葉圣陶先生對《一張畫像》的修改方法,從中受到啟發,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的好習慣,體會學作文應先學做人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爬山虎,激起學生興趣,使其很快進入上課狀態。
2.回顧《爬山虎的腳》,引出葉圣陶先生,使新舊知識產生鏈接。在回顧爬山虎腳的位置,怎么往上爬的內容的基礎上問學生:是誰寫的?從本課我們能學到葉圣陶的什么品質呢?
3.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再學一篇有關葉圣陶先生的文章:《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出示題目,板書課題。
二展示圖片,加深印象
展示葉老先生的圖片,讓學生加深印象。問:葉圣陶先生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三學習作者借景抒情的寫法
這篇文章有兩處描寫了爬山虎,請同學們把課文讀一下,思考問題:
1.我在哪里見到了爬山虎
2.課文哪些地方描寫了爬山虎?能找出來嗎?
3.這兩處爬山虎的描寫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呢?這些景色描寫有什么作用呢?
四從重點語句中體會葉老先生的人品
找一找作者寫了葉老先生的哪些事
從作者和葉老的相處中感受葉老的人品
1.在和葉老的交往中,哪些地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葉老給“我”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他是怎樣一位老人呢?
3.找出一個能概括葉老特點的句子。
五從葉老為“我”改作文中學習葉老的文品及修改作文的一些方法
1.找出葉老為我修改作文的部分。
2.展示葉老為我修改的作文(片段),觀察葉老是怎樣給
3我修改作文的,他采用了哪些方法。
3.讀修改作文的一些方法,并以后學著運用。
4.補充板書
六感受葉老人品與文品的偉大
人品(親切、真誠、平易近人)
文品(認真、一絲不茍)
七理解難點
1.理解句子“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
2.理解課題:課文為什么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呢?
八談談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收獲。
九指點寫作技巧:寫真實的事情,才能寫得親切自然。
十 總結: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用上今天修改作文,寫作文的方法,并感受葉老先生偉大的人格魅力,做一個受人贊揚的人。
爬山教案集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體驗理解父親富有哲理的語言,感受父親對作者成長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父親說的含義深刻的話。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爬山圖片,說一說所積累的和爬山相關的詩句。
2、談話導入課文。爬過山嗎,簡單說一說自己的爬山經歷。 師:今天讓我們跟隨文中的父子一起去爬山。(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讀了課文后,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父親的幾次意味深長的話。
3、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父親說的值得深思的話。
4、匯報:課文重點寫了父親在登山途中說的三次話,分別是在什么時候說的?(師板書:上山 山頂 下山)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理解父親第一處值得深思的話
(1)指名讀
(2)說說讀懂了什么?(爬山的目的不同)
(3)“征服”也可以換成哪個詞?“征服山”和“征服自己”各是什么意思?
(4)指導朗讀,體會父親的用心。 過渡:靠著“征服自己”的這種信念,(引讀)雖然“太陽,,我們已經站到山頂上了。
2、理解父親第二處值得深思的話
(1)同學們想象一下,爬上山頂后的父子倆心情怎樣?他們會說些什么?(生自由說)
(2)出示父親說的第二處話。 ① 指導朗讀,體會“慢條斯理”這個詞語。 ② 說說父親的話強調的是什么?(板書:過程 盡力) ③ 說到這里,老師想起了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那感人至深的一幕:在200米短跑中,一個黑人小伙子沖在了最前面,眼看勝利在望,然而,意外發生了,小伙子不慎扭傷了腳。瞬間,他由第一名變成了最后一名。但他并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是他的父親一步步把他攙向了終點。雖然金牌與他失之交臂,但他頑強的精神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在人們心中,小伙子就是真正的冠軍!
(3)在生活或學習中,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生說,師及時點評。 小結:正如父親所說的那樣,其實能不能爬上山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真的盡了力。
(4)我聽懂父親的話了嗎?自讀自悟第6、7自然段。 過渡:父親的每一句話都包含著做人做事的道理,給人以深刻的啟示。讓我們來看看父親說的第三處值得深思的話。
3、理解父親第三處值得深思的話
(1)當我逞強地又蹦又跳下山時父親說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2)讓我們也放慢腳步,同這對父子一起躺下來聽一聽大自然的聲音。師引導學生進入情景,用心體會。
(3)設想,假如父親沒有叫住兒子,兒子就會錯過這些美景,就會錯過這些美好的體驗。父親是想讓我們明白什么?
(4)師讀:父親第三處值得深思的話。
四、總結全文,回顧重點
1、出示“從青山那里,我學到了沉靜;從父親那里,我學到了智慧。”這句話。
2、理解“沉靜”,“智慧”分別指什么?
3、總結全文 讓我們再次回顧父子倆的登山之旅。(引導學生看板書)其實,登山的過程猶如人生之旅,父親的每一次話都是人生智慧的彰顯。
五、課外延伸,感情升華
1、師談感悟
2、生自由發言
3、小結,理解父愛。
六、布置作業
1、把你認為本課中最打動你的句子認真摘錄在采集本上。
2、讓你的父母也來讀這篇文章,你與父母共同交流讀書感悟,并用文字記錄下你們讀后的真實感受。
板書設計
爬 山
上山 征服自己
山頂 過程盡力
下山 懂得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