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一碰音樂教案(精選3篇)
碰一碰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愿意和老師一起做游戲,體驗集體游戲愉快的情緒。
2、能根據口令變換相應的動作。
3、有興趣地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玩具玩。
一、集體游戲:
活動內容:集體游戲——氣球飛起來了
條件提供:磁帶、歡樂音樂
活動過程:
1、調動幼兒情緒,明確游戲角
2、幼兒投入游戲,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A、根據教師的口令、情景性的提示語,做相應的動作。
重點:能肢體協調地走、蹲、跳、自轉,感受身體的平衡。
B、鼓勵幼兒聽音樂,自由、大膽地做氣球飛的動作。
指導重點:根據幼兒的實際練習情況,師調整指令變換速度,以使幼兒靈活機動地做相應的動作。
規則:學著找空地方玩,不與人碰撞。
二、自由分散活動:
活動內容:大型體育玩具、扭扭車、羊角球、軌道滑車。
指導設計:
1、幼兒自由選擇內容,在場地中四散玩。
指導要點:
A、教師觀察是否每個幼兒都有所選擇,給予一定的鼓勵,使每個孩子都積極地參與活動,并注意安全。
B、對不同水平幼兒進行相應的指導(個別差異)。
c、引導個別體弱幼兒參加適宜的活動(張紫嫣、蔣無有),提醒休息、擦汗、脫衣服。
2、玩小型玩具者,提醒幼兒玩好后將玩具送回自己的家。
生活活動:
活動目標:知道將玩好的玩具送回自己的家
活動內容:玩具寶寶回家
環境創設:結合在區角或自由游戲收玩
具時進行。
指導設計:
一、觀察幼兒的整理情況,捕捉問題情境。
以回錯家的玩具角色身份,引起眾幼兒注意,了解玩具哭的原因,說說該如何幫助玩具。(幼兒想出辦法并送玩具寶寶回自己的家)
二、幫幫玩具寶寶。
1、你們愿意幫助玩具寶寶嗎?
2、我們再來找找還有哪些玩具寶寶需要幫忙?一起幫幫它吧!(幼兒在看看、找找、幫幫中,進一步感知玩具寶寶都喜歡回自己的家)
三、在半日活動中觀察幼兒的收放玩具情況,并以玩具身份提醒幼兒。
區角活動:
近期區角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喜歡參加區角活動,并能在活動中大膽擺弄、操作。
2、能初步根據意愿或標記選擇活動內容。
內容預計材料預設
娃娃家大小不同的各類包裝盒、瓶若干對及娃娃家所需的日用品若干、大小娃娃各一
故事大王復讀機、耳機、故事錄音、小圖書二本、自制操作玩具一套
給小熊穿衣服木制成品玩具
運米塑料桶、各種形狀的容器、玩米玩具、大小不同的量米器、大米
健康娃娃自制娃娃頭若干、食物圖片(蔬菜、水果)
動物天地背景圖一幅、彩色圖釘、夾子、動物圖片若干
小魚找媽媽自制各色魚媽媽若干、各色小魚若干
歡樂蹦蹦跳錄音機、歡快的音樂、圓午板、手串鈴若干
花兒朵朵背景一幅、各色小塊皺紙、漿糊
觀察重點:
1、幼兒是否能根據自己的意愿或標記的提示選擇活動內容。
2、游戲情況:
A、幼兒對活動內容的興趣、擺弄材料的情況。例如:持續時間、專注的程度、紛爭等。
B、材料的情況:數量、難易、場地等。
指導要點:
1、鼓勵個別幼兒積極參與活動(情緒不佳或特殊兒童)。
2、根據幼兒實際操作情況,對一些不易留痕跡的活動內容作即時的小范圍的交流。
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1、在唱唱、跳跳、玩玩中,樂意"找朋友"做游戲。
2、喜歡游戲,愉快地投入游戲。
活動內容:音樂游戲——碰一碰
條件提供:玩偶兩個、錄音磁帶
指導設計:
一、創設寬松的音樂活動氛圍。
1、復習律動《跟著老師走》
重點:愿意跟著老師愉快地動起來。
2、復習歌曲《問好歌》。
重點:能夠用自然的聲音唱,不叫喊。
難點;能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用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替換"小兔"。
二、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學做游戲。
引子:有兩個朋友聽到了你們的問好,也想和你們做游戲,歡迎嗎?
(出示玩偶)引導幼兒有禮貌地打招呼。
(音樂起)在音樂伴奏下,讓幼兒欣賞玩偶表演。
1、提問:他們在干什么?它們到底是怎么玩的?請你看仔細。(再次欣賞)
2、小動物碰來碰去玩得真開心,你猜猜看除了碰鼻子,它們還碰哪里?
語言要求:說請碰以歌詞貫穿。
動作要求:隨旋律歡快地、大膽地表現。
指導重點:以語言輔助動作,給幼兒以多通道的感受,推動幼兒融于游戲之中。
3、引導發現好的、新的動作。
A、教師哼唱旋律,幼兒示范。
B、個別幼兒示范,眾幼兒學習。
c、兩幼兒示范,引導幼兒做和別人不一樣的動作。
三、完整進行音樂游戲:《碰一碰》
1、你們說這一次碰哪里?
根據幼兒的回答,眾幼兒聽音樂愉快地游戲。
2、幼兒自由結伴,體驗游戲的快樂。
重點:注意引導個別幼兒,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
3、幼兒交換朋友,大膽表現。
碰一碰音樂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剛入園時,他們不僅和同齡的孩子一樣有一定的自我中心傾向,還在社會交往方面表現出一些缺憾,如退縮、拒絕、遠離等,與同伴之間還沒有達成很好的溝通。為此,我特地設計了《碰一碰》這個音樂活動。《碰一碰》這首歌曲表達了朋友與朋友之間相互接觸,相互友好的情感,歌詞淺顯易懂,歌曲容易學唱。孩子們可以通過對歌詞進行動作的演繹,體驗與同伴碰頭、碰肩、碰手的快樂,初步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使其身心健康的發展。
活動目標:
1、 理解“碰”的動作,初步學唱歌曲《碰一碰》。
2、 通過參與音樂游戲,培養初步的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 《碰一碰》音樂磁帶,錄音機。
2、 小兔、小熊玩具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 創設情境,理解“碰”的動作
1手偶情景創設:一天小兔出來玩,遇到好朋友小熊,可高興了,它們高興地碰了碰肩膀。
師:小兔遇到好朋友小熊,它們很高興地干什么啊?(肩膀碰肩膀)
小結:輕輕地碰碰肩膀。
2、拍肩,理解“碰”的動作。
師:寶寶們,伸出我們的小手,輕輕來碰碰我們的肩膀。
二、初步學唱歌曲
(1)介紹歌曲名稱:《碰一碰》
(2)教師示范唱。(只彈旋律,不彈伴奏)
提問:剛才寶寶們聽到了什么?碰了哪里?(幼兒回答,教師小結)
(3)幼兒學唱歌曲2-3遍。
幼兒學唱:寶寶,愿意和老師一起唱嗎?(集體學唱兩遍)
三、師幼互動游戲
(1)老師邊唱歌曲邊做動。(請一名幼兒到前面來,與老師合作游戲)
師:現在老師也要找一個表現好的寶寶,和他做朋友。也來和他輕輕地碰一碰。
(2)鼓勵個別幼兒找同伴一起游戲。
(3)全體幼兒到戶外空地邊唱歌曲邊游戲。
活動反思: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剛入園時,他們不僅和同齡的孩子一樣有一定的自我中心傾向,還在社會交往方面表現出一些缺憾,如退縮、拒絕、遠離等,與同伴之間還沒有達成很好的溝通。為此,我選擇了了《碰一碰》這個音樂活動設計相關教案,組織教學。
《碰一碰》這首歌曲表達了朋友與朋友之間相互接觸,相互友好的情感,歌詞淺顯易懂,歌曲容易學唱。孩子們可以通過對歌詞進行動作的演繹,體驗與同伴碰頭、碰肩、碰手的快樂,初步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使其身心健康的發展。
現在正值小班開學初,孩子們與同伴的交往經驗不足,因而,在組織教學活動中,我將該活動分成兩課時完成。這節教學活動主要是學唱歌曲,理解“碰”動作,通過參與音樂游戲,培養初步的合作意識。為了更好的讓孩子理解“碰”動作,我將原歌詞做了適當的調整,將“鼻子碰鼻子”改成小手碰肩膀,讓孩子們切身體驗 “碰”動作的含義。整節活動有序的組織,孩子們情緒積極,課堂氛圍輕松,孩子參與活動的欲望強烈,活動狀態活而不亂,教學目標能夠較好的完成。發現的情況有兩點:主配班的配合需要加強;孩子們需要具備相關的知識經驗,讓活動更有效深入地開展。
碰一碰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探索多種與同伴進行身體接觸的方法,學習用“碰”的句式進行簡單表達。
2.體驗與同伴身體接觸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有找朋友的游戲經驗。
2.幼兒座位圍成半圓形。
3.錄音機、活潑歡快的音樂一段,《碰一碰》的歌曲磁帶。
活動過程:
一、律動:動動身體各部分。
1.師:小朋友,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動動身體吧!
(放音樂,教師邊說邊帶領幼兒做動作:動動頭,聳聳肩膀,轉轉小手,摸摸屁股,拍拍膝蓋,跺
跺小腳等。)
2.師:剛才我們動了身上的哪些地方呀?(鼓勵幼兒一起說說)
二、嘗試與同伴身體接觸,體驗接觸的快樂。
1.師:真有趣,我還想找一個朋友來玩一個“碰一碰”的游戲。我要來找啦!
教師面向大家,邊找邊說: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停頓詢問:我找到的朋友是誰呀?(請幼兒說說名字)碰哪里?小手碰小手。
2.師:我和我的好朋友在干什么呀?“小手碰小手”(幼兒說)我們和旁邊的好朋友也來——小手碰小手。
3.師:真好玩,我們也來找個朋友做游戲吧!我呀先請一些小朋友來玩。(2遍)。
教師請五個小朋友引導他們邊念邊找: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停頓詢問幾個幼兒:你找到了誰?(讓幼兒相互說說)然后說碰哪里?小手碰小手換個朋友,再來碰一碰!!
師:來,我們一起來玩吧!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碰哪里?小手碰小手。再來碰一碰,小手碰小手。
三、探索不同的用身體接觸的方法。
1.師:剛才我們和好朋友小手碰小手了,還可以哪里碰哪里呢?和好朋友一起去玩一玩,找一找。
2. 幼兒倆倆結伴玩玩碰碰,教師觀察指導,輕輕的說:噢,你們是頭碰頭的。你們是小腳碰小腳的。你們在干嘛呀,哈哈哈的笑,哦,原來在屁股碰屁股。
3.組織幼兒交流:剛才你和好朋友哪里碰哪里呀?(重點)
引導幼兒學說“小臉碰小臉”“小腳碰小腳”“膝蓋碰膝蓋”等,并采取不同形式鼓勵幼兒做做。
(集體和旁邊的好朋友—個別和老師—兩個好朋友等。)
如果幼兒沒說到屁股,教師則說:要是屁股碰屁股怎么碰呢?屁股在哪里?摸摸看,我們轉過身,和好朋友背靠背,小屁股撅起來,一起來碰一碰:屁股碰屁股。
4.小結:我們的鼻子是突出來的,可以輕輕的碰一碰,膝蓋彎一彎能碰一碰,小屁股撅起來也能夠碰得到。我們要輕輕的碰,小心別弄疼了自己,也不要把別人弄疼了。
四、在完整游戲中進一步體驗接觸交流的樂趣。
1.師:我們再來和朋友玩玩“碰一碰”的游戲吧!
“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碰哪里?”師指令:膝蓋碰膝蓋。巡視幼兒。
再來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碰哪里?”師詢問后如:耳朵碰耳朵。巡視幼兒:噢,你是耳朵碰耳朵了,你也是耳朵碰耳朵了。
(對幼兒的行為要有肯定。)
2.邊唱歌邊游戲。(3遍)
師:現在我們來唱著歌找朋友碰一碰,好嗎?(唱到碰哪里?提醒幼兒要變啦)
五、結束與延伸,繼續體驗與同伴共同活動的快樂。
師:我們身上還有好多地方可以碰一碰呢,下次再來玩,好嗎?和好朋友抱抱,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