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小樹語言教案(通用3篇)
春天的小樹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領養樹等形式,培養幼兒關注、愛護周圍樹木的環保意識。
2、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保護幼兒園和社區的綠化,大家一起來爭做環保小衛士。
活動準備:
1、與當地城管部門或環保聯系,開展領養樹的活動。
2、卡片、圖畫紙、筆。
3、我領養的樹。
活動過程:
1、組織討論: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讓樹木為人類做更多的事情?(引導幼兒從不攀折樹木、不摘樹葉、不在樹上亂刻亂畫、多種樹等愛樹、護樹活動的角度進行討論。)
2、領養樹活動。
(1)教師、家長帶領幼兒到附近的小樹林或公園處領養一棵樹(以小樹為宜)。
(2)在教師、家長的幫助下,幼兒將自己制作的卡片掛在領養的小樹上,寫上領養人姓名和為這棵樹起的名字,也可以寫上一句愛護樹木的話。
(3)為領養的樹建立一個檔案,為它畫一幅圖,拓印它的樹皮、葉子,仔細觀察并記下這棵樹上生活著哪些動物。
(4)定期為樹澆水、陪護,就像關心家里人一樣,定期記下樹的生長情況。
活動延伸:
在家長的帶領下,到附近小樹林或公園領養一棵樹,定期為樹澆水、陪護、定期記下樹的生長情況。
春天的小樹語言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故事《怪小樹》
教學目標:
一、引導幼兒理解童話的主要情節及人物形象特點,初步學習歸納作品的主題。
二、幫助幼兒體驗關愛別人會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情感。
三、幫助幼兒感受美麗、靈巧、光禿禿等詞匯。
教學準備:
一、磁鐵活動教具“怪小樹”,小螞蟻,各種形狀的小樹葉及桔子、蘋果、棗子、梨。
二、音樂磁帶。
三、電腦軟盤。
教學過程:
一、討論:樹葉有什么作用導入本課。
二、分段分層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討論,幫助幼兒初步感受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分段講述故事。
提問:
1、只剩下一片小樹葉的時候,小樹是怎么想的?
2、小樹會救小螞蟻嗎?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現在小樹變得怎么樣了?
4、這棵怪小樹,怪在哪里?你喜歡嗎?為什么?
三、給故事起名字叫《怪小樹》
四、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第二次完整講述故事,進一步引導幼兒熟悉故事,理解故事情節,初步學會歸納主題。
五、討論:
1、故事中為什么說小樹是怪小樹?
2、大家想什么辦法幫助小樹?
(小樹是怎樣變成怪小樹的?)
3、大家為什么都愿意幫助它呢?
4、如果你來種怪小樹,你希望怪小樹上結出什么東西?回家以后把它畫下來。
春天的小樹語言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樹生長過程和規律。
2、學習以樹的生長順序為步驟來畫樹的方法。
3、懂得樹木綠化對人們生活環境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會畫樹的方法。
2、難點:能運用方法,獨立畫樹。
三、教學準備
1、教具:電腦多媒體課件、范例、實物投影等。
2、學具:記號筆、蠟筆、水彩筆。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示課題。
師:春天是植樹的.季節,是花草樹木成長的時候。
師:樹是怎樣長大的?
生:由小樹苗長成的。
師:小樹苗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什么?生:澆水、施肥等等。
師:一棵小樹苗須經植苗、培土、澆水、施肥、鋤草、防蟲害、防傷害等過程才能健康的長成大樹。(演示大樹的成長過程)揭示課題:小樹小樹快長大
(二)講解樹形,學畫樹。
1、樹的組成(學生表述樹的組成部分)
師:樹分幾部分?
生:有樹干、樹枝、樹根、樹葉組成的。
2、講授樹的畫法。利用手的造型來畫樹的樹杈(二個叉、三個叉、四個叉)畫樹葉。
3、學生選擇一種樹形進行繪畫。
(三)反饋情況,了解樹的好處。
1、反饋畫的樹干的情況。
2、樹能凈化空氣、美化環境,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朋友。
(四)激發想象,添景畫物。
師:同學們,你們會在樹下做些什么事?
生:唱歌、跳舞、做游戲、乘涼……
1、集體欣賞范例,引導學生添畫。
2、學生添畫。
(五)展評小結。
1、集體交流展示作品。
2、學生給畫取名。教師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樹的生長過程,學會了畫樹;懂得了愛護樹木;懂得了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