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巨人的花園(通用4篇)
教案:巨人的花園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允許、圍墻、隆冬、孤獨、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訓斥、凝視、覆蓋、米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
3.明白“快樂應該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學交流閱讀后的感受。
教學目標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把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作為中年級閱讀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學習《巨人的花園》一文,要讓學生初步體驗“快樂應該和大家分享”的積極情感。通過合作交流和拓展練習,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閱讀實踐中學習語文知識,獲得情感體驗。學習者分析:
我班共有56名學生,剛剛升入四年級。學生基礎較好,有一定的識字能力,閱讀水平有待提高。四年級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關鍵期,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在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四年級的語文學習更要注重閱讀和思維的訓練,重視字詞語段等語言文字的訓練。本課的教學設計,一方面體現在教學中重視字、詞、句的教學,另一方面根據童話故事語言淺顯、情節生動等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手段激
發學生主動讀書,在學生初讀感知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從具體語境中體會詞語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1、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
2、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教學節數:2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童話故事嗎?閱讀過哪些優美的童話故事?
師:童話故事里有美麗善良的白雪公主,有勇敢可愛的小紅帽,還有堅強執著的丑小鴨這節課讓我們跟隨王爾德,走進《巨人的花園》中,一起感受童話的魅力吧!
板書:巨人的花園
批注:(通過回顧已閱讀過的童話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視頻播放《巨人的花園》,感知課文內容。
批注:應用多媒體動畫視頻播放課文內容,是學生能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
二、自主學習,品讀課文,感知體驗。
1.自由讀課文,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新詞。
(出示生字課件:課件中有許多生字寶寶,我們來認識一下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匯報自學情況。
⑴說說通過自學掌握了哪些生字,交流記憶方法。
⑵詞語的理解(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老師總結)
3.朗讀課文,說說你從文中了解了什么?
批注: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本課生字新詞,為學習課文打好基礎,同時培養自學的能力。
三、課文講習
1、閱讀課文1-----6自然段
(1)巨人旅行回來后,發現孩子們在花園,他是什么態度呢?(課件)(巨人很生氣:“誰允許你們到這兒來玩的!都滾出去!)
(2)孩子們沒來,巨人的花園變成什么樣了呢?(課件)(巨人的花園里仍然是冬天,狂風大作,雪花飛舞)
批注:引導學生仔細讀文,在讀中感悟:花園的變化跟巨人對待孩子的態度有關。
(3)品讀課文:課件展示課文內容
說一說,巨人是個怎樣的人。(自私、冷酷、任性)
(4)出示巨人斥責孩子們之后,花園里的景色發生巨變的課件:批注:引導學生仔細讀文,在讀中感悟:花園的變化跟巨人對待孩子的態度有關。
(5)指名學生從文中找到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北風呼嘯,隆冬來臨,刺骨的寒風吹起雪花。
與此同時,鮮花凋謝,樹葉飄落,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
2、閱讀課文7_____8自然段
(1)課件展示課文相關內容
(2)孩子們從圍墻的破損處進了花園,給花園帶來了春意,可巨人還是什么態度呢?
(又發脾氣了:”好不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
(3)小男孩的行動使巨人明白了什么呢?
(他不禁抱住了那個孩子:”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4)后來是什么又讓春天來到了花園里?(孩子)
猜一猜這個小男孩兒是個什么人?(春天的使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神奇的力量?(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他為什么不像別的孩子那樣逃跑?他留下來是為了什么?(想教育巨人:快樂與人分享)他用那雙會說話的眼睛告訴巨人什么?(是你的冷酷趕走了春天,你要學會與人分享快樂!)
批注:這樣引導學生,可使學生真正走進小男孩兒和巨人的心中,明白其中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懂得與人分享的快樂。
3、閱讀課文9-----10自然段
(1)巨人把花園給了孩子們,巨人的生活變的怎么樣了呢?(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的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
(2)巨人終于醒悟了,他拆掉了圍墻,迎來了春天你看到了什么畫面?(學生想像拆掉圍墻后花園里的美景。)
出示巨人和孩子們一起生活的課件:
(3)巨人把花園給了孩子們,巨人的生活變的怎么樣了呢?
巨人把花園還給了孩子后,他還那樣孤獨寂寞嗎?
(巨人不再孤獨,因為有了孩子們的陪伴。)
猜猜巨人陪孩子們做了哪些游戲?
批注:在閱讀中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我重新修改了這個環節,孩子們興味盎然,說出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游戲,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4)學了這篇童話,你懂得了什么呢?
(待人不要任性和冷酷,快樂應當與大家分享,自己才會得到快樂與幸福.)
四、感悟道理,初識童話的特點。
1、通過學習本課,你對童話題材有什么認識?
(語言生動淺顯,具有濃厚的幻想色彩,運用擬人的寫法)
2、了解作者
同學們,你們覺得這篇童話故事怎么樣?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誰嗎?簡介王爾德。
王爾德是英國的童話作家,《王爾德童話》里還有《快樂王子》、《夜鶯與玫瑰》、《星孩》等童話故事,這些故事的語言華麗唯美,情節純真生動,堪稱完美世界的化身。細細地研讀,你可以從中體會到人間的冷暖,領悟到人生的哲理。課下,同學們可去圖書室去閱讀這些優秀的童話故事。
教案:巨人的花園 篇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環境對比、想想象體會巨人的心理和行動變化。
2、理解童話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二、教學難點:
品讀,體會巨人的行動和心理變化。
三、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課文,體會童話所揭示的道理:快樂要與人分享。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初步了解了
課文內容,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品讀這篇有趣的童話。
(二) 學習課文
1、 請同學們快速地閱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花園景象的句子,
用直線畫下來。
2、 誰愿意讀花園美的句子呢?(個別讀)
花園給你的感受是什么?(女生齊讀)
3、 請你閉著眼睛,邊聽老師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多美的畫面啊,就讓我們帶著這么愉快的心情再次享受這么美的花園吧。(齊讀)
4、 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花園里美麗的景色不見了,出現在人們的眼前竟然是這樣的現象(播放圖片,感受荒涼)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想說的嗎?課文里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語氣去讀? (個別讀)
仿佛我們就在巨人的花園里,聽著北風,一起去感受花園的荒涼(齊讀)
(通過圖片和朗讀的對比,進一步體會環境的對比描寫,提示對比手法也是寫作的一個方法,語言優美、環境描寫是童話的一個特點)
5、造成這么荒涼的景象都是誰造成的?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巨人,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去讀,用波浪線畫出巨人斥責孩子的話,并想想說這些話時巨人的樣子,心里的想法。這是一個怎樣的巨人,小組討論。
(1) 這三句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教案:巨人的花園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在教師所創設的故事情境中,能夠根據樂曲的不同節奏,進行相應的動作表現和游戲。
2、鼓勵幼兒大膽表演動作,培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3、能夠積極的參加游戲活動,體驗藝術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事先欣賞教師改編的故事“巨人的花園”。
2、簡單的場景布置:柵欄(小椅子)。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圍坐在教師身邊,教師以語言創造情境,將幼兒引入故事“巨人的花園”。
1、我們是一群愛聽音樂的小精靈,一聽到音樂我們就會快樂的跳舞。
2、音樂起,幼兒自由表演動作,教師邊觀察了解幼兒的舞蹈能力,邊跟隨音樂的變化做不同的動作,給幼兒以暗示。
二、幼兒跟隨教師向巨人的花園出發,途中,教師用語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模仿教師做動作的愿望與興趣,使幼兒在動作過程中進一步感受音樂的不同。
1、今天,我們一起到巨人的花園里去玩吧,那里有最美的音樂和最美麗的花。路很遠,還會經過一些有趣的地方,你們可要跟上,千萬別迷路了。(間接提出要求:要跟在教師身邊。并為后面有語言創設情境作好鋪墊)
2、情境一:爬山。緩慢的音樂――上山。歡快的音樂――下山。
情境二:過小河。緩慢的音樂――趟水。歡快的音樂――將水甩干。
三、進入巨人的花園,教師交代游戲規則,引導幼兒聽音樂進行游戲。
1、聽音樂,辨別不同的音樂:歡快――精靈的游戲。緩慢――巨人出現。
2、交待游戲規則:我們進入花園后,如果聽到巨人的聲音,就要立刻躲到花叢中,變成花園里一朵小花,這樣它就不會發現我們了。游戲開展兩遍后結束。
3、游戲若干遍后結束。
教案:巨人的花園 篇4
一、背景分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的課堂也漸漸地發生著變化。作為一線老師,在教學中應挖掘和利用學生的創新思維,巧妙地將課堂教學引向生活,注重課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巨人的花園》的教學中,我以文本教材為載體,讓課堂教學貼近生活,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改造生活,賦予課堂以生命和活力,讓語文課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巨人的花園》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話。文章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貼近生活的故事。有名人曾說,學童話應該讓課堂充滿童趣,還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讓唯一、標準的答案來框定學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對教學的處理體現了我對童心的珍愛、對童趣的珍視以及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懂得生活,學會生活的觀念。
師:同學們,當巨人每次見到孩子們在花園里玩耍很生氣的時候,(出示課件:巨人很生氣)你會對巨人說些什么呢?
(生思維活躍,爭相發言)
生:巨人你不要生氣,好東西應該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你錯了,知錯能改還來得及。
生:巨人你太討厭了,瞧你把可愛的孩子們嚇得!
(正當我傾聽于學生對巨人的批評之言時,一位學生一直把手高高舉起著,他也想說一說他的看法)
生:老師,我覺得巨人有善良的一面。
師:(師一愣,然后充滿好奇疑惑)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他見到孩子們在花園里玩耍,錯誤地認為是孩子們會破壞花園,所以大聲把孩子們趕走,并沒有去傷害那些孩子。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頻頻點頭,眾說紛紜)
生:我覺得巨人很可愛,他不明白春天為什么會消失的時候我可以想象出他那種樣子。
生:老師,我覺得巨人很聰明,因為他能看懂小男孩的眼神。
(這個時候有兩個學生在開小差竊竊私語,師靈機一動)
師:恩,有道理。聰明的巨人能看懂小男孩的眼神,同學們也很聰明,應該能看懂老師的眼神。
(師把眼光移向說話的學生,所有學生同時把目光移向該生,學生臉上火辣辣地,紅著臉低下了頭)
生:現在我能夠體會到課文當中巨人在看了小男孩眼神之后臉上火辣辣的感覺了。
生:很高興巨人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生:我知道臉上之所以有火辣辣的感覺是因為做錯了事情不好意思,感到慚愧了。
生:所以我們要看懂別人的眼神是鼓勵還是批評。
師:同學們說得棒極了!只要知錯能改,還是好孩子!只有學會分享,才會感覺快樂!要做喜歡孩子們和孩子們也喜歡的巨人。
三、案例反思
我真為學生的想法感到振奮!也慶幸自己沒有按照“想當然”的觀點去框定學生的思維,而是給了學生思維的空間、想象的余地。我肯定了學生的見解,珍視學生的發現,使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中受到鼓舞,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碰撞出創新思維的火花。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獲得了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也閃耀著創造的光輝,師生都能感覺到生命力的涌動,使我們感到語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語文而燦爛。
1.尊重生活,個性飛揚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新的理念為我們語文教學提供了正確導向,預示著語文課堂教學將徹底改變過去以“一言堂”為主要形式,以應試為主要目的的枯燥無味的教學現狀,代之以激發學生求知欲,開啟學生智慧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課堂教學。
本案例中,我本想讓學生認識到巨人的缺點,說出快樂要學會分享的主旨,但學生卻說出了許多巨人的優點。我讓他們一一說出了原因。這些學生之所以會產生這些想法,就來源于他們的生活體驗,源于他們飛揚的個性。善良、聰明、可愛,這便是生活給予學生的。生活教會了他們不僅要看到別人的缺點,也要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有人曾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途徑,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過程。案例中,我面對學生突如其來的個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將生成與預設融合起來,現場捕捉,智慧啟迪,學生在與教師、文本的思維碰撞中出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創造性見解,學生在彼此交流之中相互啟發。新課標告訴我們:“跳出備課預設的思路,靈活應變,尊重學生的思考,尋求個人理解的知識結構,課堂會因生成而變得美麗。”
2.感悟生活,多種朗讀
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樂和寶藏,就孕育著靈感和熱望。語文源于生活,讓學生從語文中去尋找生活、感悟生活、創造生活,這是實施語文教學的一個出發點。只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點燃靈感的火花;感悟生活,從生活之水中激起靈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積累,就有靈感的迸發。
案例中正是學生有了對生活的感悟,才會把巨人和孩子的語言都揣摩到位,在多角度朗讀中讀出巨人在渴望春天的可愛心態下的粗暴“滾出去!”,讀出孩子們在花園里玩耍時的快樂,被巨人驅逐時的尖叫逃竄。這都需要在教師不斷幫助下,睜開眼睛凝視萬物,豎起耳朵傾聽萬籟,敞開心靈關懷、感悟生活,激發興趣,陶冶熱愛生活的情感。案例中,學生在說話的過程中也迸發出了讓我們意想不到的創造性思維火花,涌出意想不到的新問題和新答案,始終使課堂充滿著疑點,閃爍出亮點,呈現出課堂精彩。
3.回歸生活,演繹精彩課堂
“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確,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語文;生活中處處洋溢著語文氣息,學習語文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案例中我把握契機,提出讓課堂上犯錯誤的學生直接展示火辣辣的狀態,由此展開了一番激烈的討論,從而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體驗。
由此可見,讓課堂走向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教師和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中平等地對話能調動學生結合生活來學習語文,切切實實地體現了全員參與、有效參與,真正體現了課堂因生活而精彩,也充分突顯了生活是課堂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