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一年級《我多想去看看》教案(通用16篇)
小學語文一年級《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產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認識13個生字,認識兩個偏旁"心、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老師有個問題:誰去過北京?看到了什么?(你們說的太好了,)沒去過北京的同學有什么感覺?有什么想法嗎?勾起了老師一個強烈的愿望,不僅老師和同學們有這個愿望,在一個遙遠的山村有一個小男孩同樣有著這個愿望。今天,咱們一起欣賞一篇課文《我多想去看看》。引出課題,板書:我多想去看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請大家打開課本————頁,老師讀一遍課文,小朋友們認真聽,聽后談談你聽懂了什么?
(2)、學生齊讀一遍課文,然后自由朗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把生字圈起來,多讀幾遍,給生字加上拼音。
(3)、讀生字比賽:這首詩歌中有不少詞用得可好了,我們來比比看,誰最聰明,讀得最快。出示生字卡片,粘在黑板上,讀對的,組詞好的,當獎品分道組里去。認識偏旁:心方。
提問: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想:木目心;告:謎語一口咬掉牛尾巴;安:寶蓋下面一女孩————)
(過渡: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記住了這些生字,為了獎勵你們老師還給你們帶來北京的禮物,你們想看嗎?展示課件,增強感受。)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欣賞課件:
2、學生范讀:同學們了解了這么多北京的風景,心情怎么樣?誰把這種心情讀出來呢?要求大家專心地聽,評價一下讀得怎么樣?
3、自由默讀,想一想課文中媽媽告訴“我”什么,“我”又說了什么?
讀后回答。
出示:媽媽的話
4、(出示課件)理解“彎彎”、“遙遠”、“壯觀”,指導朗讀。
相機進行詞的訓練:彎彎的
5、“我”說了什么?
出示:“我”的話。
★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比較這兩種說法有什么不同?說話練習。
6、“我多想去看看”,看什么呢?為什么要去北京看升旗儀式呢?我們來讀幾句話。
出示:北京是我國的首都。
對,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我們的國家領導人都在北京辦公、生活、處理國家大事、接見外賓,你在電視上看見過這樣的鏡頭嗎?同學們想去嗎?
出示: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
你們見過五星紅旗嗎?它是什么樣的?(出示國旗)
出示:我們愛北京,我們愛五星紅旗。
只有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五星紅旗是和太陽一起升起來的,一邊是冉冉升起的太陽,一邊是在國歌聲中飄揚的國旗,那種莊嚴的場面多么激動人心啊!同學們,你們想去看看嗎?那我們一起來讀讀小作者的心愿,誰能把這個山村小朋友特別想看升旗儀式的心情讀出來?指導朗讀。
四、激情感悟,指導說話。
1、同學們,你們了解了這么多關于北京的內容,在讀課文的時候會更有感情,下面,老師來讀媽媽的話,同學們讀山村小朋友的話。(課件)
2、有感情的朗讀。男———小男孩,女生———媽媽,分角色朗讀。
3、學習了這一課,對你有什么影響?周一升國旗是怎么做?看見升國旗要怎么樣?
4、咱們試著背背這首詩歌:我多想去看看———————————(配樂朗讀《我愛北京天安門》的樂曲)
聽!這是什么歌!《我愛北京天安門》。一起唱吧!唱著歌離開座位!
小學語文一年級《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人教版《語文》第一冊102頁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
2、認識2個偏旁“心、方”。
3、使學生在學習生字時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中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田字格。
教學重難點: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認識偏旁“心”、“方”;會區別形近字并能把生字書寫正確、端正。
教學理念:
在學習的課堂里,常常會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這些通常是學生自己充滿個性、充滿智慧的天真想法。所以,在課堂上,應充分讓學生自主地、積極地、快樂地學習。《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語文課堂應該是學生自己的天地,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自己充滿個性化的活動;要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設置游戲、旅游等環節讓學生自主學習,使他們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感受到祖國的偉大,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
一、 激趣導入:
小朋友,你們最想去什么地方呢?
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地方,看。課件出示北京風光圖片(課件)
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看到這么美麗的風景,有什么想要告訴小朋友或老師的嗎?
能用上這課的課題來說一說嗎?(帶上感情說)突出“多想”。(課件)
板書課題。
小朋友說得真棒啊!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題好嗎?齊讀。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想”?
(引導學生通過各種辦法識記,同時學習“心”字底。用上“心”字底是因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課件)
二、初讀課文:
1、 有一個小朋友學習非常認真,他想跟你們比一比。他說:想和我比一比嗎?我做任何事情都特別專心,聽老師讀課文的時候不但能聽清字音,還可以知道課文講的是什么呢!你們能做到嗎?
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
2、那個小朋友學習特別聰明,他說:這有什么了不起,我還會自己讀準課文呢!你們行嗎?請小朋友們自己認真讀一讀,劃出生字詞語。
二、學習生字詞語
1、 課件出示:大家讀得這么高興,小蜜蜂也來湊熱鬧了,看,幾只調皮的小蜜蜂把生字都采到了她們的籃子里去了,讓我們去看看,這些生字是什么。
2、 出示生字,學生自己練讀。(課件)
同桌檢查。指名讀。聽一聽電腦老師是怎樣評價的。(課件)
讀得好的當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讀。
3、 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辦法記住什么生字?
學生暢所欲言,相機教學“方”字旁。學生講得好的獎勵玩猜字謎游戲。(課件)
4、 比一比,看誰的眼睛亮。(鞏固生字學習情況)(課件)
三、再讀課文
看,調皮的小蜜蜂把生字新詞送回了課文,你們還認識嗎?
指名讀課文。朗讀擂臺賽。聽一聽學習伙伴怎樣評價。(課件)
四、生字書寫
1、學寫生字。注意“升”的第一筆。(課件示兩次撇的筆畫。)
2、你看清楚“廣”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嗎?(“點”靠近豎中線起筆。)
3、“走”和“足”:他們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才會覺得舒服呢?(“豎”在豎中線上。)
他們的區別是什么呢?
4、注意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師范寫,生描紅并在書本田字格上書寫。
比一比,看誰寫得漂亮。(投影)
五、作業
收集有關北京的風光圖片和天安門廣場上升旗的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人教版語文第一冊第十一課。復習生字新詞,學習課文內容,了解北京風光,培養學生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了解課文內容,產生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北京風光圖、教學課件。
教學理念:
在學習的課堂里,常常會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這些通常是學生自己充滿個性、充滿智慧的天真想法。所以,在課堂上,應充分讓學生自主地、積極地、快樂地學習。《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語文課堂應該是學生自己的天地,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自己充滿個性化的活動;要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設置游戲、旅游等環節讓學生自主學習,使他們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感受到祖國的偉大,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
一、 復習
沿著彎彎的山路,讀準這些詞的字音,就可去北京參觀游玩了。(課件)
指名讀。
小朋友,現在你們到了什么地方呢?有什么想說的嗎?
一生讀詞語,全班跟讀。讀好了生字詞語,就讓我們去課文中看看,文章里向我們描述了北京什么景色。
二、學文
1、 自由讀文,你讀懂了什么?
A、“誰想去什么地方?”
指導朗讀。
B、理解“遙遠”。
多遠算是“遙遠”?
舉例來說。
課件示地圖,認識北京的地理位置。(課件)
C、“為什么想去呢?”
理解升旗儀式的壯觀。
學校里的升旗儀式怎樣的?(莊嚴、肅穆)。
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顯得更莊重。每個早晨經常有人民懷著崇敬的心情在看升旗儀式,連外國人也都要駐足仰望我們國家的國旗冉冉升起。看有關升旗儀式的圖片。老師解說。(課件)
你看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
文中哪個詞寫出了你的感覺?理解“壯觀”。
指導朗讀“我多想去看看。”“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門,天安門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補充材料:
(1)、國旗班的戰士懷著對祖國的崇敬,對國旗的尊重,嚴格要求自己,認真訓練。
(2)、國旗升起的時間和太陽升起的時間一致,象征著祖國欣欣向榮。
(3)、升國旗時,我們要立正敬禮,表示對國旗的尊敬。
再讀“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門,天安門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閉上眼睛,你們看到升旗儀式了嗎?讓我們一起來背這幾句話。
齊讀全文。
2、 指導朗讀全文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那里不僅有莊嚴的升旗儀式,還有宏偉的建筑、美麗的風景。一起去看一看吧。(課件)
讓我們帶著對祖國的熱愛一起來讀一讀全文。
3、 讓我們比一比,哪個小朋友最能干,能把自己想去北京的愿望通過背誦這篇文章表達出來。
生自己練,可以和同桌一起背誦。
指名背誦。(你看到了什么?)(現在如果請你去,你想去看什么?)
三、課外拓展
1、說一說,看一看
請有去過北京的同學說一說。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我們都想去看看。
2、你們會讀嗎?(課件)
會讀了獎勵你們聽一首歌。(課件)
在歌聲中布置作業:收集北京風光圖,辦一期《美麗的首都北京》圖片展。
小學語文一年級《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兩個部首“心、方”。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識字、寫字
朗讀感悟,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搜集有關北京的風光、名勝的圖片。
教師搜集網上有關北京的資料。
制作課件,升旗儀式的實況錄像
學習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新課,認識北京。
1、出示課件,觀察圖一:
談話激趣:這是個住在大山里的孩子,和他的媽媽坐在院子里談話。
你知道媽媽手里拿的是什么?(天安門的圖片)
2、放大天安門的圖片。
請同學們展示課前搜集的有關北京的圖片,讀出圖片上的字。
簡介北京
鼓勵學生說說看到圖片后的想法。
3、出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請同學們借拼音自讀課文,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在文中標出生字,讀給同桌聽。
3、出示課件,認讀生字。
4、誰能給這些生字組詞?
三、識記字型
1、誰能說說我們學習了哪些識記字型的方法?(猜字謎、熟字加偏旁(部件)、熟字換偏旁(部件)、熟字去偏旁(部件)、分析結構)
2、在學習小組內討論:用什么方法可以記住這些字。
3、檢查自學情況:
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個字?
重點指導:
猜字謎: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想:拆成“木、目、心”來記憶,認識心字底。
比較形近字:北-比,走-足,升-開
四、朗讀感悟,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1、誰想將課文讀給同學聽?分節指名讀課文。
2、誰能說說他們讀得怎么樣?
3、看圖一,思考:媽媽對“我”說了什么?
從書上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范讀,并刻意將“遙遠”一詞重讀。
請學生說說你聽出了什么?
播放升旗儀式的錄像,觀看升旗的場面。
談談你看了升旗的場面有什么想法?理解“壯觀”。
范讀,渲染壯觀的氣氛。
誰能像老師這樣讀?
4、聽了媽媽的話,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說什么?
一齊讀讀課文第二部分。誰最想去北京看看?最誰能讀出期盼的語氣?
5、我們一齊把全文讀一讀吧。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11課《我多想去看看》,知道了我們祖國的首都北京和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許多同學對北京產生了很深的感情。都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樣,很想去北京看看。課下,請同學們繼續搜集有關北京的圖片、資料。我們將召開一次“我愛北京”的主題班隊會。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小朋友,我們學校每周一早晨都要舉行升旗儀式,在升旗儀式上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國的首都北京在天安門廣場上每天都要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那場面,你見過嗎?你想去看看嗎?有一個小朋友,他和你們一樣,也非常想去看看天安門廣場上舉行的升旗儀式。于是,他不停地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解內容。
1、這個小朋友為什么不停地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呢?讀讀課文,看誰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交流:指名讀喜歡的句子,檢查字音。
3、你讀懂了什么?
(1)小男孩住在大山里,特別想到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儀式。
(2)理解遙遠(從大山里到北京城要坐上幾天的火車,與遠比較);
(3)理解壯觀,通過觀看錄象理解(人多、解放軍叔叔的威武……)難怪這個小朋友要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指名讀這句話。(提倡個性朗讀)
三、再讀課文,指導背誦。
1、小朋友們很會學習,讀懂了課文,你認為怎樣能把這篇課文讀好,你就怎樣讀?能背誦的就背誦。(自由嘗試)
2、指名朗讀,評價交流。
3、有感情地齊讀(背誦)課文。
四、練習讀我會讀中的句子。
剛才課文讀得這么好,這些句子你會讀嗎?(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五、寫一寫。
指導學生寫四個生字。
六、課外延伸。
1、你對北京除了想看天安門廣場上隆重的升旗儀式,還想看什么?
2、課件展示北京的圖片,更加激發學生愛國熱情。齊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小學語文一年級《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課文,了解首都、天安門能升旗儀式,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首都的情感。
2、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2個偏旁“心、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4、理解課文,體會“多想看看”的情感。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質疑揭示新課。
1、“多想去看看”,你們讀一讀。小朋友們你最想看什么呢?
2、加上“我”字,再讀一讀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我”指誰?他想去看什么?)
3、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小朋友們提出的問題。
二、自學認讀生字。
1、要解決小朋友們提出的問題,讓我們先來讀讀課文中是怎么說的,請同學們自己借助漢語拼音讀讀這篇課文。
2、兩人一組學生字,把字音讀正確。
3、開火車讀生字。帶著拼音讀
4、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
三、練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1、生字、詞你們都認識了,下面請小朋友把生字帶入文中再練讀一讀,注意把字音讀正確。
2、小朋友再讀一讀課文,數一數全文有幾句話,用數字標出來。
3、學生評議,教師指導:“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一句的停頓,練讀通順。
四、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多想看看”的情感,練朗讀。
(一)解決第一個問題
1、讀了課文,你們知道課題中的“我”指誰了嗎?你是從課文中哪里知道的?
2、你們再讀讀這句話,想想:從這句話里你還知道了什么?
3、能把你知道的讀出來嗎?指導讀:彎彎的
(二)解決第二個問題
1、剛才有的同學想知道文中的小朋友想去看什么,請同學們讀一讀第二句話,看看你又知道了什么?
2、小朋友們為什么媽媽說城很遙遠呢?你能聯系上一句話說說嗎?
3、請小朋友們讀一讀、想一想:他想看什么呢?能用自己的話說說?
五、整體感悟,朗讀課文。
1、放錄音聽《我愛天安門》這支歌曲,讓我們再朗讀這篇課文,把你熱愛首都的感情讀出來。
2、指名讀。
六、作業。
1、練朗讀這篇課文。
2、認真觀察書上的兩幅圖,把你最想說的話寫在圖的旁邊。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這節課繼續學第11課《我多想去看看》。誰愿意給大家讀這篇課文?
二、練背誦課文。
你們喜歡這篇課文嗎?能試著背一背嗎?能背下來的同學就自己背一背。
三、鞏固本課生字。
1、請同學們看一看生字表,想想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
2、學生交流,教師教給記字方法。
(1)“想”:上下結構:上面的左邊是個“木”字,要把第四筆“捺”寫成“點”。右邊是個“目”字。下面是“其”字。
(3)其它字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記。
四、學寫“廣、升、足、走”四個字。
1、這些字你們都記住了,下面我們來學“廣、升、足、走”四個字。
2、請同學們看一遍筆順,可以邊看邊說一說。
3、你認為哪個字難寫呢?
4、重點指導“足”或“走”的寫法。
5、請同學們描紅,體會筆順和起筆、落筆。你認為有什么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嗎?
6、把每個字寫一遍。
五、作業。
1、用生字本寫本課的生字。
2、把這篇課文背誦給爸爸媽媽聽。
3、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學唱《我愛天安門》這支歌。
小學語文一年級《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2個偏旁“心、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北京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2個偏旁“心、方”,激發熱愛祖國北京的思想感情。
難點:激發熱愛祖國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預設: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上課前,老師先來考大家一個問題:20__年奧運會將在哪個城市舉行?
2、出示“北京”一詞和圖片,認識“北京”。讀準“京”(后鼻音)。請去過北京的小朋友來談談自己對北京的印象。老師這里就有幾張北京的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圖片)師描述:“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北京城的中央有天安門廣場,廣場的中心有一座天安門,出示“天安門”一詞及圖片,教師范讀,學生跟讀、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出示:北京有一座天安門)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3、有這樣一個小朋友,他非常想去北京看看,他在心里無數遍地對自己說,說什么呢?出示課題“我多想去看看”,自由讀,指名讀(把這個小朋友的心里話讀出來給大家聽聽,鼓勵個性化朗讀),齊讀、認識“想”字,新偏旁“心”,再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讓我們好好地來讀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把字音讀準。(你可以讀一遍,兩遍,甚至更多遍)
2、數一數,課文一共有幾句話?剛才在讀課文的時候,很多同學都讀了好幾遍,那幾遍下來,你覺得自己哪句話讀得特別好,很想讀給小朋友聽?(其他小朋友一定要豎起耳朵認真聽,睜大眼睛仔細看,等下要請你說說他哪里讀得好)
第一句:強調:訴的訴是輕聲,彎彎的小路,走出
重點讀好第二句。這句話生字最多,而且很多的前、后鼻音的字,要注意讀準字音,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
老師把這句話里難讀的詞語寶寶都用紅字顯示出來,只要把它們讀好了,讀句子就不怕了、自由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齊讀、
(隨機識字“城”“旗”)城,左邊土字旁,表示城樓的建造與土有關。旗:方字旁、國旗都是方形的
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我們愛五星紅旗。
3、把詞語寶寶放到句子中再來讀一讀,自由練,指名讀,齊讀
4、出示:中國,小朋友你們看,這就是中國的地圖,五角星標出的位置就是首都北京。我們在浙江,如果坐汽車,我們要坐兩天一夜才能到達北京,如果步行,我們要走155天呢!北京離我們真遠。課文里哪個詞語說明了北京很遠?誰能讀好“遙遠的北京城”,自由練讀,指名讀。
5、遙遠的北京城有什么呢?(出現兩種情況:看天安門,讀有一座天安門;看升旗儀式,讀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跟我們學校每周一舉行的升旗儀式一樣嗎?我們一起通過錄像來看一下。老師描述。“這就是國旗護衛隊的戰士們,每天擔任全國最莊嚴的.任務。他們每天在太陽升起的時候準時升國旗,他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步伐都是要嚴格訓練的。你們看,這樣的升旗儀式多么壯觀呀!”誰能讀出這種壯觀,自由練讀,指名讀句“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齊讀
6、指導朗讀第二句話、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7、這么壯觀的升旗儀式吸引著我們,也一直深深吸引著課文中的那個小朋友,看看他是怎么說的?指名讀第三句話。齊讀
三、鞏固生字
1、游戲:登山
小學語文一年級《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6
一、揭示課題
觀看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錄像片,引出課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教師范讀,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并在課文中畫出生字新詞。
2、借助拼音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3、再讀課文,結合上下文理解字詞的意思。
4、自主識字,交流識字方法。說說記住了哪些字,怎么記住的。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根據班級情況重點指導學生識記相對難認的字。
三、朗讀感悟,背誦課文
1、學生分四人小組自由練讀,互相幫助,讀正確,讀流利。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2、比賽讀,學生互相評議。教師適當點撥。
3、再次練讀,同桌評議,爭取讀出向往北京的強烈感情。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四、練習“我會讀”中的句子
五、復習鞏固生字詞
六、指導寫字
七、課外延伸
小學語文一年級《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北京、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會寫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北京、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會寫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時間: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小朋友,你還記得上一節課學習了什么嗎?(學生回憶)這節課我們還是來學習11課。
教師板書課題,請大家一起讀一讀課題。(生齊讀《我多想去看看》)
2、(出示生字卡片)小朋友,你們還記得這些朋友的名字嗎?學生自由讀,齊讀,抽讀,開火車讀生字。
3、復習詞語
告訴、彎彎、走路、北京城、升旗儀式、天安門廣場、多想、開門
獎勵讀得好的學生。
二、導入學習新課:
1、把生字帶到課文里,齊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從課文里知道了些什么。(讀后抽學生說一說自己知道的內容。)
2、學生齊讀課題
回顧內容:“我”指的是誰?“我”想去哪兒看看,想去看什么?“我”為什么想去看看呢?
3、師引讀媽媽說的話。想一想,“我”從媽媽的話里知道了什么?(我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出示第三句話)大家一起讀讀這句話。
4、指導讀最后兩句。“我多想去看看”為什么有兩句。學生回答,師引導。(讀出急迫,迫切想去的心情)
“多想”還可以換成哪些詞?(很想、真想、特別想等)
5、北京,祖國的首都,人人都向往那個地方,你知道為什么嗎?我們的首都北京除了升旗儀式非常壯觀之外,還有許多風景優美的名勝古跡,老師收集了很多很多北京的風光圖片,
(出示課件,邊講解邊出示北京的風景圖片)今天,老師想給你們當一回導游,小朋友,一起來吧!
(1)我們先來到了八達嶺長城,它像一條巨龍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
2)接著我們來到了北京的天壇公園。
(3)然后我們來到了天安門城樓,它是中國的象征。
(4)最后,我們來到天安門廣場上看升旗儀式。
6、小朋友,北京城歷史悠久,風景迷人,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說一說嗎?用一句話來贊美北京。
出示句子:北京,我想對你說。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句式來談自己的感受)如:“北京太美了!”“我很想去看看。”“我真想去看看。”
三、課外拓展。
1、如果你有機會去北京,你最想去哪里?為什么?(學生交流)
師小結:是呀,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我們愛北京,我們愛國旗,我們愛我們的祖國!
2、出示句子:北京是我國的首都
五星紅旗是我協的國旗
我們愛北京
我們愛五星紅旗
3、指名讀
4、齊讀
5、我想小朋友的愿望一定會實現的,現在讓我們的男孩子們從心底里大聲地說一聲——我多想去看看。讓我們的女孩子甜甜地向著北京說一聲——我多想去看看。讓我們滿懷對北京的無限熱愛,齊聲呼喊——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四、指導寫字
1、比較字形,識記漢字
2、學寫生字。注意“升”的第一筆。(課件示兩次撇的筆畫。)
3、你看清楚“廣”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嗎?(“點”靠近豎中線起筆。)
4、“走”和“足”:他們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才會覺得舒服呢?(“豎”在豎中線上。)
他們的區別是什么呢?
5、注意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師范寫,生描紅并在書本田字格上書寫。
比一比,看誰寫得漂亮。
6指名板演并評議,指導書寫。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你要提醒大家嗎?
五、作業
收集有關北京的風光圖片和天安門廣場上升旗的有關資料。
小學語文一年級《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是以詩歌的形式,用第一人稱以山村一個小孩子的口吻,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感情真摯語言樸實。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學生分析】
一年級同學活潑,好奇心強,感情純真,喜歡朗讀,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心。
【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要一年級小學生達到這個理想目標還不太可能,因此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更為重要。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致力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3、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充滿感情地讀課文并與生活相結合,增強熱愛祖的深情。
【教育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四個字。認識兩個偏旁“心、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讀好長句子。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題激趣質疑
1、齊讀題
2、你想知道什么?
(我是誰?想去哪里看看?)
二、初讀課文
1、帶著問題自由看圖讀文。
2、同桌問對讀正音。
3、小組交流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氣氛活躍)
4、指名讀,全班評價(教師適時點撥,指導長句)
5、匯報:從圖入手、從文入手均可(山里的孩子想去北京看看)
6、出示圖畫:群山環繞中的小山村,男孩和媽媽坐在樹下。
三、再讀課文
1、創設情境:(指圖)他們生活在偏遠的山村里,遠離城鎮,心里有著美好的愿望。這一天,媽媽拿著像片對孩子說了什么?我又說了什么?
2、自己練讀后回答。
3、指導讀出媽媽和藹語氣,充滿遐想的意境,語速稍慢。
4、學生質疑,同學討論解決。教師適時點撥。
重點:沿著:
遙遠:結合圖畫,走出大山要很長時間。
壯觀:結合多媒體天安門升旗實況去感受,人多,場面宏大,嚴肅莊重。
5、看圖上的男孩,雙手托腮,他聽入迷了,正在想什么?
讀后三行。
指名讀,對比讀,指導讀(飽含期盼之情)。
再讀文,背誦。
四、識字
1、指字寶寶:(邊找邊畫邊讀)
想 告 訴 路 能 走 北 京 城 安 廣 升 旗
2、自由記憶字形,有困難時找同學。
3、匯報識字情況,質疑:有困難的字大家共同解決。
4、讀字比賽,奪紅旗。
五、鞏固識字
1、猜字。
2、小組比賽。
六、小結
小學語文一年級《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9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
1、談話:同學們,每個星期一,我們都要舉行升旗儀式,你們能談談感受嗎?
2、激情:同學們,在我們的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每天我們的國旗都同太陽一同升起,那場面非常壯觀。你們想去看看嗎?(生:“想”)
3、出示課題,請同學們帶著此刻的心情讀一讀課題。(指讀,齊讀,讀好題目)
4、播放升旗的錄象。(觀看后,說說你有什么想法?)
過渡: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為叔叔用了一首詩寫出了他的心愿,你們想讀一讀嗎》?
(評析: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對為什么要升旗,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都是那么的陌生。因此,如果沒有感性的認識,是很難激起他們的情感。這里,用談話的方式,了解他們對升旗的感受,用錄像讓他們感受這種氣氛,并為學習下文做好鋪墊。)
二、朗讀課文,悟情
1、初讀課文:
⑴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⑵ 全班交流:提醒難讀的音,難記的字。
⑶ 分句讀課文。
(評析:小組合作學習,布置了具體的學習任務,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積極性,并能在學習中培養合作精神。在交流中,學生有重點地提出了難讀,難記生字,既節省了時間,又突出了難點。)
2、再讀課文:
⑴ 學生再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⑵ 交流:
理解“遙遠”。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幾天幾夜的火車。誰能讀好這句話?指導朗讀
理解“壯觀”。聯系看到的升旗儀式,讓學生了解北京天安門廣場之大、參加升旗儀式人之多,場面之雄偉,進而體會“壯觀”的含義。指導朗讀。
品讀第三句:教師引讀第一行,學生齊讀第二、三行。同桌議一議,怎樣讀才能表達“我”的強烈愿望。
(評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因此,只有讓學生讀懂了課文,才能與文本進行對話,才能領悟其中的感情,從而讀好課文。)
⑶ 對比: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兩個句子有什么不一樣?怎樣讀好書上的這句?
(評析:通過對比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句子中小男孩想去北京的迫切心情。)
3、有感情的朗讀。(男女生賽讀,配樂朗讀)
(評析:在學生熟悉的《我愛北京天安門》的樂曲聲中,學生的情感得到共鳴,讀課文更能入情入境。)
4、指導背誦。
三、拓展延伸,延情
1、讀了這課,你讀懂了什么?(結合說說“我國的首都是──,我國的國旗是──”)
2、課外閱讀補充:《國旗歌》
3、你還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北京風景圖片,介紹北京美麗的風光。
(評析:拓展延伸,補充材料,使課堂的容量、密度增大。通過你讀懂了什么,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適當的補充課外閱讀、北京風光介紹等,不但能讓學生更多的了解北京,更使學生的情感得以延續。達到“課已盡,而意未了”的境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歌詞
田漢作詞 聶耳作曲
“起來!
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
起來!
起來!
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前進!
前進!
進!”
小學語文一年級《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10
一、導入之趣美
1、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都去過哪里?試著說一說:
我去過,那里有。
2、大家去過的地方可真不少。你還想去哪里?我還想去,那里有。
3、這是大家的愿望。有兩個小男孩,他們也有自己的心愿,他們想去哪里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我多想去看看》,來了解一下他們的心愿。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認識“想”:這是今天要學習的第一個生字,為什么是心字底呢?
二、互助之和美
1、師范讀,生認真聽,注意生字的讀音,也可小聲跟讀。
2、自讀課文,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請教學習伙伴,注意讀準字音。
3、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圈出生字,畫出生詞,學習伙伴互相讀一讀、聽一聽,并用你喜歡的方法認識生字。
三、展示之豐美
1、(多媒體出示帶拼音的生詞)多種方式朗讀:
(1)指名讀,其余學生做評委,如果正確,全體跟讀兩遍;如果錯誤,及時糾正后再齊讀兩遍。
(2)開火車讀。
(3)男女生賽讀。
2、(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我搶我答。
3、游戲:摘星星。(沿著彎彎的小路,把這些詞都讀準了,摘下星星,你就到達北京城了。)
四、點撥之妙美
(一)讀好句子,讀懂句子
1、生字寶寶回到課文里啦,你還認識它嗎?快來讀讀課文吧!
2、出示長句子,指導朗讀。
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雄偉的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1)讀好短語:
遙遠的北京城雄偉的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
(2)把短語放進句子,讀好句子。
3、引導學生理解“遙遠”就是“很遠很遠”的意思:從天山到北京,相隔千山萬水,如果坐火車就得花上幾天幾夜的時間,這么遠的距離,用一個詞來說,就是——遙遠。
4、借助視頻,理解“壯觀”。
(1)播放視頻,觀看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
(2)看到廣場上人山人海,大家從四面八方來到這里觀看升旗儀式,向國旗敬禮,場面非常——壯觀。
(3)給“非常”換個意思相近的詞。
(4)再讀短語:非常壯觀壯觀的升旗儀式
(二)了解首都北京
1、到北京去,除了非看不可的壯觀的升旗儀式,其實北京還有很多美景。今天,老師想給你們當一回導游,小朋友們,一起來吧!
(1)我們先來到了北京的天壇公園。
(2)接著我們來到了北海公園,這里是我國現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3)再來看看八達嶺長城,它像一條巨龍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
2、北京城歷史悠久,風景迷人,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你想說什么呢?(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句式來談自己的感受。) (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讓我們滿懷對北京的無限熱愛,齊聲呼喊——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五、指導寫字
1、教師導學:書寫“北京”是我們的另一個學習任務。
2、教師強調怎樣記住“北”“京”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教師逐筆范寫,學生跟筆書空。
(2)學生描紅,然后在田字格中獨立書寫,教師巡查指導。
(3)師生共同評價書寫,學生描紅體驗自己的書寫與書中的生字有什么不同。
(4)學生再次練習書寫生字,同桌相互評價,推薦優秀書寫作品。集體展示,共同評價。
六、課堂小結
1、根據板書,試著背誦第一自然段。
2、帶著滿滿的收獲,讓我們在歌聲中結束今天的北京之旅。下節課,老師將繼續帶領大家坐上旅游大巴,沿著寬寬的公路,去游新疆。同學們再見!
七、作業超市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搜集天山的風景圖片及有關的資料,下節課介紹新疆美麗的風光。
小學語文一年級《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這篇課文是一首詩歌,用第一人稱,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廣場的升旗儀式。課文中的“我”是一個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視線,卻隔不斷“我”對山外世界的向往。詩歌感情真摯、語言樸實,字字句句浸透著作者的情、流動著作者的情。
【學情分析】
學生對首都北京有一種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學中要點燃這種,引導學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誦中感受北京。由于大部分學生沒有去過北京,在適當的時機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欣賞北京的風光,向學生講一講北京的風光,為情感的激發創造條件。
【教學理念】
1、從“封閉”走向“開放”。語文課程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2、從“多講”走向“多讀”。根據一年級的學習目標、學生年齡和思維特點,教學中要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在邊讀邊思中,動口、動腦、動手去學習朗讀,去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3、重視情感的正確指向,讓學生感悟自己強烈而樸實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對祖國純真的愛。
【預設教學目標】
1、復習生字,會寫“廣、升”2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北京的風景圖,課件,升旗儀式錄像片等。
【預設教學過程】
一、復習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1課,齊讀課題《我多想去看看》。
1、復習生字:
課件出示生字,還記得這些朋友的名字嗎?自由叫叫他們的名字。
出示三個笑臉,猜猜每個笑臉后面藏著哪個字。要求講清是第幾排第幾個什么字。
2、復習詞語:多想、告訴、小路、不能、北京城、*、廣場、升旗
指名讀、帶讀──齊讀。
二、學習一、二兩句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自己讀懂了什么。
2、你讀懂了什么?
3、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句子:
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女孩子一起讀一讀。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根據學生回答:
⑴ 理解“遙遠”
誰知道這個詞的意思?
是呀,北京城離大山很遠很遠,從大山那邊坐火車要很長時間才能到達北京,北京城實在太遙遠了。
出示詞語:(遙遠)我們一起把這個詞讀一讀。
⑵ 山里的孩子即使沿著彎彎的小路走出了大山,坐火車去北京還要很長時間。
出示句子:媽媽告訴我,沿著彎彎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指名讀──齊讀。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⑶ 理解“壯觀”
出示詞語,讀詞語。
北京雖然非常遙遠,但它作為我國的首都,是全國各族人民都很向往的地方,特別是*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我們一起去參加這個升旗儀式吧!
播放錄象:升旗儀式
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是呀!看到這么壯觀的升旗儀式,聽到嘹亮的國歌聲,你還想到了什么?*廣場上的升旗儀式和我們學校的升旗儀式比有什么不一樣?f、每天早晨,當*廣場上五星紅旗與太陽一同升起的時候,工人、農民、學生都注視著紅旗,向我們的國旗致敬,廣場上人是那么多,解放軍是那么威武,這場面是多么壯觀呀!你能用朗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嗎?
出示句子: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
先自己讀一讀。
指名讀。
男女生比賽讀。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三、學習第三句
過渡: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聽出來了,我們小朋友和這位山里的孩子一樣是多么渴望能親眼看看*廣場上那壯觀的升旗儀式啊!
1、指名多生說,你想去看看嗎?
2、我們小朋友都想去看看嗎?讓我們一起將自己的愿望說出來吧。出示課題齊讀:我多想去看看。
3、如果我們小朋友真到了北京,除了去看*廣場上的升旗儀式,你還想去看什么?
4、北京值得去看的地方確實很多,老師收集了一些北京的圖片,我們來欣賞一下。
課件逐一出示圖片,配以教師的講解:
*、*廣場、萬里長城、故宮、天壇、香山公園、北海公園、中央電視臺
5、看到這兒,你是不是更想到北京去看看了?
能用朗讀將自己的心愿表達出來嗎?
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⑴ 先和同桌相互讀讀這句話,比一比誰更能把心里的渴望讀出來。
⑵ 指名讀
⑶ 想讀的站起來讀
⑷ 我們一起將自己的愿望說出來吧。齊讀。
四、配樂誦讀全文
多么強烈的渴望啊!讓我們拿起書,把全文深情地讀一讀。
五、總結
過渡:我們用聲情并茂的朗讀表達出了對首都北京的熱愛與向往,又欣賞了許多美麗的圖片此時你想對北京說些什么?
1、出示句式:北京,我想對你說。
自由說──指名說。
2、是呀,北京你真美啊。我們愛北京。
出示句子: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
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
我們愛北京。
我們愛五星紅旗。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風景如畫,每年都吸引著數千萬國內外的游客。 2008年,北京將舉辦夏季奧運會,到時北京將再次成為全世界的焦點,讓我們共同期盼,共同等待。讓我們再一次道出我們的心聲:
出示課題,讀題:
⑴ 讓我們男孩子從心底里大聲說一聲──我多想去看看
⑵ 女孩子甜甜地對北京說一聲──我多想去看看
⑶ 我們一起懷著對北京的無限熱愛,無限向往,一齊說。
六、寫字
指導書寫“廣、升”。
【教后反思】
本課教學我以“情”貫穿全文,以“情”為導線,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體做法是:
一、通過多媒體的展現,激發學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對*的升旗儀式也許是陌生的(我們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
我利用了多媒體的優勢,在學生面前展現了*廣場升旗的雄偉壯觀場面,讓孩子置身其中,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起他們的熱愛國旗的感情。如:當我播放錄象“升國旗”時,學生們便情不自禁地起立,唱起了國歌。那種氣氛,儼然自己也在其中。后來,當我問他們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有的孩子說,我真的很想去看看北京,有的說我長大也要當升旗手等等。
二、通過多種形式的品讀,領悟文中的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每個孩子的生活經歷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所以每個孩子的語言表達,情感體驗多有不同。品讀時,我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導學生討論、理解,再指導朗讀,最后再以多種形式的讀,如:齊讀,賽讀,同桌讀,配樂讀等來領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過課題的循環呼應,釋放學生的情感
如果說這節課只停留在讓學生讀讀課文,談談感受的話,學生的情感就難于釋放出來,因而,課堂中我讓學生通過課一開始讀課題,課中讀課題,課結束再讀課題,一次又一次使學生的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小學語文一年級《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12
計之一
作者:高曉勤
一、教材簡析:
《我多想去看看》這篇課文是一首詩歌,用第一人稱,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課文中的“我”是一個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視線,卻隔不斷“我”對山外世界的向往,對首都北京的向往。詩歌感情真摯、語言樸實,字字句句浸透著作者的情、流動著作者的情。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首都北京有一種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學中要點燃這種激情,利用這種激情,引導學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誦中感受北京。由于大部分學生沒有去過北京,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欣賞北京的風光,向學生講一講北京的風光,為情感的激發創造條件。
三、教學理念
1、從“封閉”走向“開放”。語文課程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2、從“多講”走向“多讀”。根據一年級的學習目標、學生年齡和思維特點,教學中要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在邊讀邊思中,動口、動腦、動手去學習朗讀,去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3、重視情感的正確指向,讓學生感悟自己強烈而樸實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對祖國純真的愛。
四、教學目標
鞏固13個生字、8個詞語及2個偏旁;會寫“足、走”2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流程:
我主要講以下三點: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重視情感的正確指向,讓學生感悟自己強烈而樸實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對祖國純真的愛。在教學中,要想激發孩子們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師就必須創設情境,帶孩子們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以體驗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特定情感,俗話說:情之萌生離不開“境”,要解作者之情,首先必須入文章之“境”。因此,在教學時,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出示北京的圖片,配以優美的語調講解北京的各景點,并配以悠揚的樂曲,之后我又請孩子們靜靜地聆聽《我多想去看看》這首詩歌。語文課程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我通過音樂、圖畫、語言描繪等手段,強化了學生的感受,從而激起了他們熱烈的情緒。在熱烈情緒的帶動下,學生便被帶入到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從而獲得與作者相似的情感體驗。
(二)以情育情,引發共鳴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語文教學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教學時,我和學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課文的情感,通過品味關鍵詞句,表情朗讀,表達抒情等方法,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課文情感,用課文的情感培育學生的情感,以達到與課文的情感發生共鳴。一旦學生的情感與課文的情感發生共鳴,便會形成巨大的內驅力,驅使學生沖破現有時空束縛,張開想象的翅膀,把他們帶到更加遙遠的意境中。在《我多想去看看》的教學中,理解“壯觀”一詞時,我請學生一起觀看天安門廣場莊嚴的升旗儀式,對于大部分沒有親眼見過升旗場面的孩子們來說,此時,他們和山里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們神情專注,已經把自己融入到課文中。看完錄像,我借情續情,請孩子們把剛才看到的場面讀出來,孩子們在反復誦讀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熱愛祖國的情感在無形中得到升華,我抓住時機請大家一起體驗,如果你在升旗儀式的現場,你會怎么做。活動之后,我又借勢請學生再次欣賞北京的其他著名的美景,讓他們說說自己的心里話:現在,你想對北京說些什么呢?孩子們通過談自己的感受,切身體會到山里的那個孩子和他們的心愿是一樣的想去北京看看。孩子們的情感再次與課文中情感產生共鳴。最后,教師和大家一起誦讀: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此時無聲勝有聲,愛國主義情感已經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了。
(三)情感的升華
根據一年級的學習目標、學生年齡和思維特點,教學中要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在邊讀邊思中,動口、動腦、動手去學習朗讀,去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始終安排了一個環節:看誰能把山里孩子的心愿讀出來,一次又一次的誦讀,在孩子們的情感和課文情感多次發生共鳴之后,孩子們已經完全置身于情感世界,充滿了對北京的向往。
相關鏈接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004
小學語文一年級《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
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2個偏旁“心、方”。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2個偏旁“心、方”。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一課時
看圖導入 ,說話訓練
出示北京的風景圖片:故宮、天壇、天安門、萬里長城。
北京城歷史悠久、風景迷人,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說一說嗎?(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句式來談自己的感受)如:“北京太美了”……
導入 新課:有位小朋友和你們一樣,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出示:我多想去看看
初讀詩歌
出示多媒體課件。(根據兩幅插圖制作的課件,配有分角色朗讀)
剛才大家聽得可認真了,誰聽出來了詩歌中媽媽告訴“我”什么,“我”又說了些什么?
同找對讀。
朗讀比賽。
識字
認讀詞語
這首詩歌中有不少詞用的可好了!下面我們比一比,誰認得最快,讀得最準,記得最牢。
出示詞語:告訴,彎彎的小路,遙遠的北京城,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
自由練讀詞語。
比一比。(多種形式比。)
認讀生字
出示生字。
用筆在課文中圈出后,大聲朗讀。
教師檢查。
說話練習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
個人練讀后,檢查。
說話練習:我國的首都是我國的國旗是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
抽讀生字卡片
復習詞語
朗讀、背誦詩歌
談談觀看升旗儀式的場景
看了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你最想說的一句話?
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個人讀—師生評議—教師范讀—自由讀—全班讀)
背誦課文。
擴展練習
出示北京的風景圖片,當地的風景圖片
說話練習:我多想
寫字
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比較字形,識記漢字
教師范寫。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小學語文一年級《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看圖等方式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教學難點:熱愛祖國、熱愛北京的感情激發。說教法、學法:采用各種形式的朗讀和活動體驗達到對課文的理解。首先從課題入手,讓學生學會質疑。然后通過自讀、范讀、賽讀、表演讀、展示讀等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由于大多數學生沒去過北京,但對北京有一種自然的向往之情,教學中通過看升旗儀式、聽歌曲等活動,點燃這種激情,逐層加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和體驗。
說教程:
一、導入新課
揭示課題我認為這篇課文的課題命得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小學生《我多想去看看》,他會很自然地就問:我寫的是誰呀?多想去哪兒看看?為什么想去那個地方看看呢?我緊抓這個培養學生質疑的良好學習方法的契機,讓學生齊讀課題后就問:多想什么意思?那你能有感情地再讀讀嗎?為后面情感的激發打好伏筆。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些什么?這也是文章的內容所在。提出的問題能不能自己解決呢?仔細讀讀課文,試試自己行不行,好嗎?學生很想證明自己的能力,于是就會興趣盎然地去讀。
二、品讀課文
讀中感悟學生現在的拼音掌握得可以了,他們完全有能力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讀順。于是我首先采用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認為難讀準的字或難讀通的句子標出。這樣就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再小組合作讀,把你剛才還沒讀準的地方提出來向別人請教,或者你會讀了就幫幫其它的小朋友,一起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然后,指名讀、范讀,跟老師比讀、小組賽讀,學生越讀越有味,越讀越有感情。
三、感悟交流
探究內容《課標》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語文教學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內容。教師提問:通過剛才朗讀練習,你讀懂了什么?學生暢所欲言,隨機板書:北京城(遙遠)、門、升旗儀式(壯觀)。教學中,我和學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課文的情感,通過品味關鍵詞句,表情朗讀等方法,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課文情感,用課文的情感培育學生的情感,以達到與課文的情感發生共鳴。四、創設情境,強化感受學生的情感與課文的情感發生了共鳴,學生的思維沖破現有時空的束縛,張開想象的翅膀,把他們帶到更加遙遠的意境中。教學中。理解壯觀一詞時,我請學生一起觀看門廣場莊嚴的升旗儀式,對于大部分沒有親眼見過升旗場面的孩子們來說,此時,他們和山里的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們神情專注,已經把自己融入到課文中。看完錄像,我借情續情,帶上記者證,進行現場采訪,讓他們談談感受:你覺得北京門廣場升旗儀式怎樣?你看了之后,心情怎樣?你現在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你想對五星紅旗說些什么?孩子們通過談自己的感受,切身體會到山里孩子的心愿,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熱愛祖國的情感在無形中得到升華。最后,利用聽音樂《國旗,國旗多美麗》,當念到敬禮、敬禮、敬禮時,我充滿激情地對學生說;讓我們也莊嚴地向國旗敬禮!此時無聲勝有聲,愛國主義情感已經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了。
小學語文一年級《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15
一、教材簡析:
《我多想去看看》這篇課文是一首詩歌,用第一人稱,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課文中的“我”是一個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視線,卻隔不斷“我”對山外世界的向往,對首都北京的向往。詩歌感情真摯、語言樸實,字字句句浸透著作者的情、流動著作者的情。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首都北京有一種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學中要點燃這種激情,利用這種激情,引導學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誦中感受北京。由于大部分學生沒有去過北京,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欣賞北京的風光,向學生講一講北京的風光,為情感的激發創造條件。
三、教學理念
1、從“封閉”走向“開放”。語文課程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2、從“多講”走向“多讀”。根據一年級的學習目標、學生年齡和思維特點,教學中要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在邊讀邊思中,動口、動腦、動手去學習朗讀,去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3、重視情感的正確指向,讓學生感悟自己強烈而樸實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對祖國純真的愛。
四、教學目標
鞏固13個生字、8個詞語及2個偏旁;會寫“足、走”2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流程:
我主要講以下三點: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重視情感的正確指向,讓學生感悟自己強烈而樸實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對祖國純真的愛。在教學中,要想激發孩子們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師就必須創設情境,帶孩子們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以體驗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特定情感,俗話說:情之萌生離不開“境”,要解作者之情,首先必須入文章之“境”。因此,在教學時,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出示北京的圖片,配以優美的語調講解北京的各景點,并配以悠揚的樂曲,之后我又請孩子們靜靜地聆聽《我多想去看看》這首詩歌。語文課程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我通過音樂、圖畫、語言描繪等手段,強化了學生的感受,從而激起了他們熱烈的情緒。在熱烈情緒的帶動下,學生便被帶入到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從而獲得與作者相似的情感體驗。
(二)以情育情,引發共鳴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語文教學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教學時,我和學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課文的情感,通過品味關鍵詞句,表情朗讀,表達抒情等方法,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課文情感,用課文的情感培育學生的情感,以達到與課文的情感發生共鳴。一旦學生的情感與課文的情感發生共鳴,便會形成巨大的內驅力,驅使學生沖破現有時空束縛,張開想象的翅膀,把他們帶到更加遙遠的意境中。在《我多想去看看》的教學中,理解“壯觀”一詞時,我請學生一起觀看天安門廣場莊嚴的升旗儀式,對于大部分沒有親眼見過升旗場面的孩子們來說,此時,他們和山里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們神情專注,已經把自己融入到課文中。看完錄像,我借情續情,請孩子們把剛才看到的場面讀出來,孩子們在反復誦讀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熱愛祖國的情感在無形中得到升華,我抓住時機請大家一起體驗,如果你在升旗儀式的現場,你會怎么做。活動之后,我又借勢請學生再次欣賞北京的其他著名的美景,讓他們說說自己的心里話:現在,你想對北京說些什么呢?孩子們通過談自己的感受,切身體會到山里的那個孩子和他們的心愿是一樣的想去北京看看。孩子們的情感再次與課文中情感產生共鳴。最后,教師和大家一起誦讀: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此時無聲勝有聲,愛國主義情感已經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了。
(三)情感的升華
根據一年級的學習目標、學生年齡和思維特點,教學中要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在邊讀邊思中,動口、動腦、動手去學習朗讀,去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始終安排了一個環節:看誰能把山里孩子的心愿讀出來,一次又一次的誦讀,在孩子們的情感和課文情感多次發生共鳴之后,孩子們已經完全置身于情感世界,充滿了對北京的向往。
小學語文一年級《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 13 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 4 個生字。
2.指導學生認識“心字底、方字旁”2 個偏旁。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4.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把長句子讀好。
[課時安排]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如果外出旅游,你們最想去什么地方呢?
2.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地方。看課件,展示北京的風光圖片:天安門、故宮、天壇、頤和園、萬里長城……
3.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它不僅歷史悠久,而且風景迷人。看到這么美麗的風景,你們想說什么呢?
4.有一位山區的小朋友和我們一樣,也想去北京看看。(板書課題,師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先拼拼音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邊聽邊想:課文中媽媽告訴了“我”什么,“我”又說了什么?(此環節設計旨在培養學生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
3.指名朗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讀后指名評議,教師加強指導。
4.同桌對讀。一個當媽媽,一個當“我”,比比誰讀得好。
5.朗讀競賽。(同桌分角色讀,男女分角色讀,小組競賽讀。)讀后師生共同評議。
三、認讀生字詞
1.找出課文當中的生字,畫上橫線,自由拼讀。
2.出示生字卡,指名上臺領讀,擴詞讀。
3.(看黑板上的卡片)學生齊讀,小組開火車讀。
4.四人學習小組互讀。討論: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生字?教師引導學生用編字謎、比一比、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方法識記生字。例如:猜字謎:“一口咬掉牛尾巴告”;比較形近字:北?比 升?開。(此設計注重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
適時學習“方字旁、心字底”等偏旁。
5.同桌之間比賽認讀 13 個生字,互相糾正發音。
四、再讀課文,指導朗讀
1.生字寶寶回到課文中,小朋友們還認識它們嗎?學生自由讀課文,要讀得正確,讀出感情。
2.師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3.小組比賽讀課文。比比哪組讀得最正確、流利、有感情。
4.播放北京升旗儀式課件,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五、指導寫字
1.觀察 “廣”“升”兩字在田字格的位置,注意“平撇”與“豎撇”的區別。
2.教師范寫生字,要求學生觀察,進行書空練習。
3.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寫字。
六、作業
1.認讀 13 個生字。
2.收集北京風光的圖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抽讀本課生字卡片。
2.課件出示詞語:多想、告訴、山路、不能、北京城、天安門、廣場、升旗、足球。(學生開火車讀、齊讀。)
二、朗讀、背誦課文
1.觀看天安門廣場上升旗儀式的錄像。
2.看了這個升旗儀式,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3.指導學生用多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如指名讀、男女競賽讀、小組競賽讀、齊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理解感悟課文內容。)
4.背誦課文。(自由背、點名背、齊背。)
三、說話練習
1.課件出示句子:
(1)北京是我國的首都。
(2)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
(3)我們愛北京。
(4)我們愛五星紅旗。
2.自由讀、指名讀,指導學生讀出感情來。
3.說話訓練。
我國的首都是( ),我愛( )。
我們的國旗是( ),我愛( )。
4.出示我國的風景名勝圖片,引導說話。
我多想 。
四、指導書寫“足、走”
1.觀察 “足、走”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別是最后兩筆“撇”“捺”的位置。
2.教師引導學生比較“足”與“走”,識記字形。
3.指導書寫。學生書空。
4.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五、總結
在本課的學習當中,我們通過讀課文、看圖片、看錄像了解了祖國北京的名勝古跡。知道了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小朋友們都熱愛北京,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六、實踐活動
1.全班同學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北京風光的圖片。
2.學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七、作業
1.比一比,再組詞。
廣( ) 升( ) 足( )
廠( ) 開( ) 走( )
2.書寫“廣、升、足、走”4 個字,每個字寫 4 遍。
3.背誦課文。
八、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