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新家》教案(精選11篇)
《搬新家》教案 篇1
在"我愛我家"主題開展過程中,我們為幼兒創設了一種家的氛圍,讓幼兒產生愛的體驗。我想,音樂活動也可以配合這一主題,豐富幼兒的情感。因此,我就想以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這兩個幼兒耳熟能詳的動畫人物為主人公,創設一個活動情景作為本次活動的載體。一方面,活動中的律動動作大部分是雙人動作,如親一親、抱一抱、壓蹺蹺板等,既能在日常生活中幼兒與父母身上找到痕跡,又能體現親子感情,所以用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貫穿整個活動,可以自然地激發幼兒對家人、對親情的認知和體驗。
在音樂活動中如何讓幼兒表現人物的動態和經驗呢?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我嘗試為幼兒提供能表現各種生活經驗的機會和形式。拿擦窗、用吸塵器、拖地板等幾個動作來說,設計這些動作都有明確的指向性--擦窗動作的解析是為了表現空間和動態:用吸塵器的動作解析是為了集中表現肢體動作的變化:拖地板的動作解析相對集中于生活經驗的表達。我想通過空間動態、肢體動作、經驗表達這幾個不同的輻射面豐富幼兒表現的經驗。
如何找到生活與音樂的聯系點呢?音樂離我們其實并不遙遠,如我們心情愉快時、做家務時,都會不由自主地哼唱,坐在桌前指間都會敲擊出一連串有節奏的聲響。所以,我想,幼兒的聽辨音樂活動也可以將音樂元素與他們日常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
本次活動就是利用幼兒在搬家(或搬東西)時積累的經驗,通過夸張的動作、配上節奏和力度的變化,以音樂活動的形式來表現搬家時的場面。如請幼兒通過聽辨沉重、輕巧的音樂形象,猜一猜搬場車上有什么物件,讓幼兒將對音樂的感受與實際的物體相結合,使物體形象和音樂形象產生聯系,通過二者的匹配來表現聽辨的感受。另外,以前我們曾經利用音樂活動夸過教室、好朋友等,為了讓幼兒遷移已有經驗,我們結合幼兒喜歡的《吉祥三寶》讓他們來夸夸新家,讓幼兒在音樂中體驗家的溫馨和家人之間的親情,回歸愛的感受這個大目標。
活動目標用肢體動作表現勞動的情景,感受音樂的節奏、力度變化,體驗搬新家的快樂。
活動準備與主題相關的經驗:多媒體課件、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一、唱唱跳跳師: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最近遇到一件很高興的事兒,讓我們聽著音樂表演他們高興的樣子吧!(和幼兒一起跳律動操《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二、說說做做1.出示幼兒作品,引出搬新家。
師:你們猜猜,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為什么這么高興?
2.出示亂糟糟的家的畫面,引發幼兒大掃除的愿望。
師:我們跟著音樂來進行大掃除吧!(和幼兒一起跟著音樂用動作表現勞動的情景。)3.解析個別動作。
如擦窗--表現空間和姿態:使用吸塵器--表達肢體的不同動作:拖地板--提升生活經驗。
師:(出示收拾干凈的房間圖片,用哼唱的形式小結)我們今天大掃除,真呀真高興。你擦窗來我拖地,房間變干凈。4.出現搬家卡車畫面,引出搬家情景。
師:猜猜先搬什么?(播放低沉、緩慢的音樂,與幼兒討論怎樣表現搬大大、重重的東西:播放輕快、跳躍的音樂,討論如何表現搬小小、輕輕的東西。)師:(出示漂亮的新家,以哼唱形式小結)你搬我搬大家搬,家具放整齊。大家一起來勞動,新家更美麗。
5.教師表演舞蹈。在前面討論、表演的基礎上連貫地表演,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整地感受舞蹈語言的魅力。
三、唱唱樂樂伴隨著《吉祥三寶》的旋律,與幼兒一起對唱《我們的新家》。在快樂、溫馨的情感氛圍中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搬新家》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圓點或數字找到數量相同的小豬,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2、樂于觀察,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數卡、點卡(1——9)、小豬卡片(1——9)、房子卡片9張、蔬菜、卡片若干。
學具:小卡片24張。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出示小豬“努努”卡片,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小豬“努努”和他的伙伴們搬新家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
二、游戲:小豬搬新家
1、出示7間房子,看,這些呀就是小豬們的新房子,我們一起數一數有幾間?
2、看看這些新房子上有什么?(圓點),圓點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數數)
3、想一想,小豬應該搬到哪間房子才合適?為什么?(理解圓點與小豬數量的對應關系)
4、小豬要搬新家了,新房上面有圓點,仔細數好小圓點,快讓小豬搬到合適的房子里去。
5、幼兒輪流摸一張卡片,點數小豬數量,放在相應的房子旁邊。(集體檢查)
6、小豬搬到了合適的新房子里,住得可真舒服呀!
三、游戲;小豬去旅行
1、小豬要去旅行了,我們開著小汽車一起去好嗎?(音樂:開汽車)
2、出示9間有數字的房子,引導幼兒觀察卡片上的數字。
3、小豬旅行要住房,房間上面有數字,按照數字找一找,別讓小豬進錯房。
4、幼兒輪流摸一張卡片,點數小豬數量,放在相應的房子旁邊。(個別幼兒檢查)
四、游戲:好吃的蔬菜
1、小豬旅行肚子餓了,我們準備了好吃有營養的蔬菜,請你喂給小豬吃,你愿意嗎?
2、喂的時候,你要動腦筋想一想,有幾個蔬菜,應該喂給幾只小豬吃,不能多也不能少。
3、幼兒操作,根據蔬菜數量找相應的小豬卡片。(嘗試相互檢查)
五、結束
小豬吃得飽飽,閉上眼睛睡覺了......
活動反思:
我通過三個環節層層遞進,步步深入開展了活動。首先,內容的安排上由易到難,先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新房,觀察并點數圓點的數量后找到相應的小豬再到根據數字找到相應的小豬。第一個環節是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選圓點找小豬,能及時關注遇到困難的幼兒,引導幼兒先點數出圓點的數量再找相應的小豬,給予支持,從而獲得滿足,并為參與下一步找數字的環節作好鋪墊。
其次,從材料的投放上,橫向上我有意識為幼兒準備了不同數量的圓點、不同數字請幼兒挑選。縱向上針對幼兒對數點、數字認識的不同發展水平的狀態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材料的投放(如數點較大、數字較。詈笥變涸趨⑴c活動后都能感受成功。
第三,關注個體差異,把握教育時機,提供教育引導。我隨機觀察幼兒參與的情況,采取靈活的方法進行指導。如用激勵性的語言激發幼兒參與的狀態和注意力并對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在活動中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對有困難的幼兒通過語言、動作等暗示,引導幼兒觀察圓點卡、數字卡,點數出相應的小豬數量;對很快幫小豬找到家的幼兒,鼓勵他們向周圍同伴、老師說一說自己房間里放的小豬數量,帶動其他的幼兒大膽的表達。
我準備在活動區中繼續投放圓點與數字的游戲操作材料,幼兒在活動區中通過教師的示范講解、操作、同伴間共同游戲等進一步理解數字、圓點與實物數量間的關系。
《搬新家》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提高看圖說話的能力
2.了解朋友的重要性
3.知道朋友間互相幫忙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故事掛圖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著幼兒一起看”鼴鼠搬新家”掛圖。提問
1.小朋友這張圖里面有什么動物呢?他們在做什么?
2.教師指著第二章圖:屋子里為什么會有亮光?是誰飛進屋子里?:
3.教師指著第三張:說說看,是誰在窗邊?他在做什么?
4.圖里出現了那些動物?
5.第五張:房子漂亮不漂亮?和第一張圖的房子比起來,你覺得更漂亮嗎?
(二)教師引導幼兒一起討論故事內容。提問:
1.小朋友想象看如果你也是鼴鼠的朋友,你會怎么幫他呢?
2.為什么你會想幫鼴鼠這個忙呢?是不是因為這是你最會做的事情?
3.如果你的朋友要搬家,你會怎么幫忙呢?
(三)教師請幼兒想一想,以前是否曾經搬過家呢?
1.你們有沒有搬過家?搬家的情景是什么樣子呢?
2.想想,搬完家以后,有沒有請客?有哪些人送禮物祝賀你們搬新家?
(四)教師最后做活動結語。
小鼴鼠搬家,有好多朋友都來幫忙!由于這些朋友的幫忙,所以鼴鼠的家變得更漂亮了,朋友
是不是很重要呢?朋友會在我們需要的時候來幫我們,我們也要在朋友的幫忙的是侯去幫助他們。
《搬新家》教案 篇4
教學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并能完整表達畫面內容。
2. 了解各動物的特長,感受動物之間分工合作、互相幫助的特點。
3. 體驗有朋友的幫助是很快樂的事。
活動準備:
1.小圖書 各小動物圖片 PPT
2.情景動畫 記號筆 作業紙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小鼴鼠圖片導入課題。
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看它是誰?它在干什么?
二.和幼兒一起觀察PPT,引導幼兒猜一猜故事內容。
三.請幼兒完整欣賞情景動畫,引導幼兒理解畫面內容。
1. 小鼴鼠在干什么?
2. 誰給小土屋點亮了燈?為什么說它給小土屋點亮燈呢?
3. 蜘蛛在干什么?為什么它來織窗簾呢?
4. 喜鵲做了什么?它為什么要銜來花草?
5. 還有誰也來了?(紡織娘.蟋蟀.小蜜蜂.小蝴蝶)它們幫小鼴鼠做了什么事?它們彈琴.唱歌.跳舞會讓小鼴鼠的家充滿什么樣的感覺?
四.和幼兒一起完整講述故事,感受動物之間相互幫助的特點。五.讓幼兒觀看小圖書進行自由講述。
五.引導幼兒討論:
想一想,如果你是小鼴鼠的朋友,你會怎樣幫助它呢?請你把的想法給畫出來好嗎?
六.結束小結。
《搬新家》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10以內的序數,正確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用序數詞準確表述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教學準備:
10種動物圖片,火車圖片一幅,火車頭飾一個,有10層的樓房圖片一幅,新家園ppt等。
教學過程:
一、聽聲音引入活動
小朋友聽這是什么聲音?(火車聲)
二、學習10以內的序數,感知橫排物體序列中的位置
1、你坐過火車嗎?今天有誰在坐火車呢?出示載有10個小動物的火車
2、火車上有誰?他在哪個位置?(引導幼兒完整清楚地說出:我從前(或后)往后(前)數,小動物在第幾個位置)
3、游戲。
教師做火車頭邊說兒歌邊做火車開動樣子:小火車嗚嗚叫,鉆山洞,過大橋,運輸乘客忙又忙,咔嚓咔嚓,客運到。被點到的幼兒跟在老師后面扮演火車車廂,當兒歌里“客運到”時,提問:
a、火車一共有幾節車廂。
b、從哪邊數誰是第幾節車廂?
三、參觀家園新區
1、新區里有什么?(樹、樓房、花、鳥、蝴蝶)
2、它們都在哪里?(如從太陽這邊數小鳥在第四棵樹上)
3、小動物的樓房有幾層?(10層)
四、幼兒操作
1、你想讓哪只小動物住第幾層?為什么?
2、幼兒操作小動物與樓房卡片。
3、幼兒說一說自己怎樣給小動物安排的樓層:誰住在第幾層了。
延伸:
1、你家住在幾單元、幾層?
2、聽音樂,開火車走出教室。
《搬新家》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知: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形狀之間的聯系;
2.技能:通過仔細觀察能夠發現“城堡”與“動物家”的特征,并進行一一對應;
3.情感:對平面圖形與立體形狀感興趣,愿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重點:
仔細觀察并發現城堡中的平面圖形和每個動物家的不同形狀;
難點:能夠將平面圖形與立體形狀進行一一對應。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基本的平面和立體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物質準備:城堡(內部有十個平面提示圖形);十個動物家(與城堡內平面提示圖對應的立體形狀);十張邀請卡(卡片上畫有不同動物家的提示圖)
活動過程:
導入環節:
一、故事導入,吸引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前段時間幼兒園放的七天假期是為了慶祝什么節日呀?
。ㄒ鼋衲晔墙▏70周年。)
師:森林王國為了慶祝建國70 周年建起了一座又高又大的城堡,(出示城堡)國王獅子波利決定邀請所有動物都搬進這座新城堡里,但是動物們的家在森林里不同的地方,所以波利需要小朋友們幫他把邀請卡送到每個動物的家去。
基本環節:
二、送邀請函,平面對應立體
師:請你們兩人一組,負責送一張邀請卡。
(引導幼兒根據邀請卡上的圖案提示在教室中找到對應形狀的動物家,并把動物的家搬過來。)
小結:邀請卡上的圖形可以順利指引我們找到對應的動物家。
三、送動物進新家,立體對應平面
1.自主探索,大膽嘗試將動物的家搬進城堡
師:我們把所有的小動物都邀請了過來,請你幫他們把家搬進城堡吧!
小結:隨意將動物的家搬進城堡里是行不通的。
2.仔細觀察,發現城堡內平面提示和動物家的形狀特征
師:請你仔細觀察城堡,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請你說一說。
小結:城堡又大又高、很漂亮,最特別的是城堡里的墻上畫著很多圖形。
(引導幼兒數數城堡內的平面圖形,為數量對應做準備)
師:請你再仔細觀察,總共有幾個小動物的家?它們的家是什么樣的?
。ㄒ龑в變河^察并發現動物家的不同形狀的特征,并數數動物家的數量,與城堡的平面圖形做數量對應)
3.一一對應,幫動物把家搬進正確的房間
師:我們觀察了城堡和小動物的家,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想一想,說一說。
。ㄒ龑в變喊l現十個平面圖形提示與十個立體動物家的對應關系)
小結:城堡里的每個房間是為每個小動物家的大小形狀特別定制的,請幫小動物把家搬進城堡。
結束環節:
四、教師總結,延伸區角
師:小朋友們,我們根據城堡墻面上的圖形對應每個小動物家的形狀,成功地幫它們把家搬進了城堡,從此,它們可以在城堡里快樂地生活啦!老師會把這座城堡放進我們的建構區里,小朋友們可以經常到那里和小動物們玩耍,但是玩完之后一定要記得送小動物們回家哦!
活動總結:
本活動以國慶70周年為背景的故事作導入,在吸引幼兒興趣的同時滲透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顒舆^程中教師的不斷引導與設疑,讓幼兒在仔細觀察的同時能夠保持好奇心不斷探索,從而感知平面與立體之間的聯系并進行對應。另外,教師不斷鼓勵幼兒大膽表達,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最后,活動材料投放至區角,能夠讓活動的教育意義得到延伸與鞏固。但活動中引導幼兒層層遞進地探索這一點對教師要求比較高。
《搬新家》教案 篇7
由于數學內容比較抽象,本次活動采用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集聲、光、色、圖、動畫于一體,來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擴展教學視野。本次活動運用生活化、游戲化的教學形式,將的教育內容化難為易,化靜為動,化枯燥為有趣,化抽象為具體;顒又小靶游镆黄鹱疖嚢嵝录业臉幼蛹八麄兊男录覉@”,借助多媒體展現,給幼兒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學習10以內的序數,正確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用序數詞準確表述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教學準備:
10種動物圖片,火車圖片一幅,火車頭飾一個,有10層的樓房圖片一幅,新家園ppt等。
教學過程:
一、聽聲音引入活動
小朋友聽這是什么聲音?(火車聲)
二、學習10以內的序數,感知橫排物體序列中的位置
1.你坐過火車嗎?今天有誰在坐火車呢?出示載有10個小動物的火車
2.火車上有誰?他在哪個位置?(引導幼兒完整清楚地說出:我從前(或后)往后(前)數,小動物在第幾個位置)
3.游戲。
教師做火車頭邊說兒歌邊做火車開動樣子:小火車嗚嗚叫,鉆山洞,過大橋,運輸乘客忙又忙,咔嚓咔嚓,客運到。被點到的幼兒跟在老師后面扮演火車車廂,當兒歌里“客運到”時,提問a.火車一共有幾節車廂。b.從哪邊數誰是第幾節車廂?
三、參觀家園新區
1.新區里有什么?(樹、樓房、花、鳥、蝴蝶)
2.它們都在哪里?(如從太陽這邊數小鳥在第四棵樹上)
3.小動物的樓房有幾層?(10層)
四、幼兒操作
1.你想讓哪只小動物住第幾層?為什么?
2.幼兒操作小動物與樓房卡片。
3.幼兒說一說自己怎樣給小動物安排的樓層:誰住在第幾層了。
延伸:
1.你家住在幾單元、幾層?
2.聽音樂,開火車走出教室。
《搬新家》教案 篇8
一、設計意圖:
中班的幼兒對1到7的數字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為了進一步提高他們對1到6自然序數的認識,并能正確運用序數詞,我設計了《小動物搬新家》這個活動,在活動中我將序數的概念貫穿在小動物搬家,捉迷藏,小動物去旅游等情節中,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便于孩子理解和記憶。在活動中通過直觀教具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在活動中操作幫助他們體驗排列的關系,進一步理解序數,關系鞏固和檢驗幼兒對序數的認識。
二、活動目標:
1.認識6以內的序數,并感知序數的方向性。
2.能正確運用第幾來表示物體的順序。
3.在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6以內的序數,并感知序數的方向性。
活動難點:能正確運用第幾來表示物體的順序。
四、活動準備:
教具:房子背景圖6個不同顏色,六種小動物圖片,1到6數字。
五、活動過程:
。ㄒ唬┬游锇嵝录
1.認識樓層
師:今天是動物們搬家的好日子,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漂亮的新房子吧!
師:還是幢高樓呢,數一數有幾層?
師:數房子時是從下面數起還是從上面數起的?(下面)
師:我們一起數一數。
一起數一數驗證。
師:真的有6層,而且每一層的顏色都不一樣呢!
師:老師喜歡黃色,在第幾層?(第一層)貼上數字1,表示第一層。教師貼數字。誰來說說你喜歡什么顏色,在第幾層?并請幼兒貼數字。
2.搬家
師:數字貼好了,小動物也來了。(師邊貼動物圖片邊與幼兒一起說動物名稱)大象,猴子……一共幾個?6個動物住6個房間剛剛好。
大象說:“我最大最胖,就住第一層。小貓跑得快住在了第四層。小猴說:“我會爬樹,我要住最高的樓層。告訴小猴,最高的樓層是第幾層?(第六層)
請幼兒幫小動物搬家
小羊說:”我喜歡藍色的房間。是第幾層?第二層。小兔子蹦蹦跳跳住到了紅色的房間,第幾層?(第三層)還有哪一層還空著。唐老鴨說:那我來住第五層。師幼一起數動物所在的層數。
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小動物在哪一層。
3.游戲:捉迷藏
師:小動物搬進了新房子,開心的要和我們玩捉迷藏游戲,想玩嗎?問:“第幾層的誰不見了?
。ǘ┬游锶ヂ糜
1.6個小動物說下次再和寶寶玩游戲,他們約好一起去旅行了,他們來到一片草地上。小兔說:“這片草地我最熟悉了,我來當導游帶你們去玩!小兔子手里拿著小紅旗真神氣的排在了第幾個?誰排在第六個?小猴呢?教師指任意小動物,請個別幼兒回答小動物排在第幾。
集體檢查一下,123456正好。
2.他們走呀走,來到了小河邊。唐老鴨說:這條小河我常來玩,我來當你們的導游,F在誰排在了第一個?誰在第六個?小貓排在第幾個?教師再請個別幼兒回答小動物所在位置。
再次檢查,123456,正好。
師:兩次排隊,小動物的位置一樣嗎?為什么?
3.教師總結:動物的兩次排隊,小紅旗的位置不一樣。第一次,小紅旗在左邊,所以我們從左邊數起的,第二次小紅旗在哪里了?(右邊)所以我們從——(右邊數起)。
原來從不同方向數,小動物排隊的位置就不一樣了。
六、活動延伸
將活動材料放在益智區讓幼兒自己操作,便于幼兒鞏固。
《搬新家》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觀察發現排列上的變化規律,并能用發現的規律幫小動物裝飾窗簾。
2、能用比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
3、在活動中體驗幫助小動物的快樂。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操作材料(幼兒人手一份)PPT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今天森林里的小動物可高興了。它們的新房子造好了,馬上就要搬新家了。讓我們跟小猴一起去參觀它們的新家吧!
二、參觀動物公寓,發現規律
(一)播放圖(一):觀察、了解樓房的層與間
提問:
1、這幢樓房有幾層?每層有幾間?一共有幾間?(一起點數)
2、小猴來到了第幾層的第幾間?
3、小猴想去第三層的第三間,誰來幫它找找?
(二)播放圖(二):在幫忙選房的過程中,初步感知小動物選房的規律
提問:
1、看,還有誰也來選房間了?
2、還有一個房間沒人選,你覺得誰來選?為什么?(每個小動物住三間房)
3、仔細看有沒有什么秘密?每一層住的動物不一樣,樓上樓下住的動物一樣嗎?
(三)播放圖(三):繼續幫助小動物選房間,進一步感知小動物選房的規律、
提問:1、看旁邊的樓房里住著誰?
2、你覺得這兩個房間誰來選?為什么? 小結:這些小動物可真有趣,它們選房間還有個規律呢,每一層上要不一樣,樓上樓下也要不一樣。
三、運用規律幫助小動物裝窗簾
(一)出示操作材料,交代操作要求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四、展示交流
(一)幼兒相互交流。
(二)個別幼兒講述裝窗簾的方法。
(三)選個別作品,共同糾正,進一步掌握規律。
五、活動延伸:給小動物裝地板。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我翻版一次外出學習聽到的一節課,活動的選材源于大班建構式課程,主題:《動物我們的朋友》中的一次科學活動《送小動物回家》。經過執教者大幅度的修改,目標重新定位,環節重新設計,變成了一節全新的趣味性和科學性兼具的活動。
《搬新家》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學習10以內序數,正確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用序數詞準確表達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4套:每套19中小動物圖片,十層樓房的圖片1幅(房子最好做成可以插入式的)
2.教師用的動物、樓房圖片1套
活動流程:
一、排排站,理解序數是有方向性的。
1.請10個孩子到前面站成一排,請他們說說自己站在什么位置。用完整的'話表述“我站在第幾個”。
2.找出某一小朋友,先從左邊數,看他站在第幾個,再從右邊數,看他站在第幾個。
問:為什么小朋友沒有動,可他的位置卻不一樣呢?
小結:物體排列的位置與數的方向有關。
3.請所有的孩子看一看,從某一方向數自己排在第幾個,說給身邊的小朋友聽。
二、分組操作
1.分四組進行操作(每組請一個小朋友去取操作材料),先請孩子們看看材料中都有哪些小動物?每人選一種小動物將他送進新房,并說出小動物分別住在哪一層?
2.要讓孩子知道樓層是由下向上排列的,最下邊一層是第一層。
三、小動物搬新家
請孩子們每人拿一種小動物,看清它后面的門牌號比較他們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第一個數字代表樓層,后面的數字代表從左開始數房間的位置。
請按動物后面的門牌號幫他們搬進新房,請幾個孩子幫忙檢查孩子的操作情況。
《搬新家》教案 篇11
設計思路
在“我愛我家”主題開展過程中,我們為幼兒創設了一種家的氛圍,讓幼兒產生愛的體驗。我想,音樂活動也可以配合這一主題,豐富幼兒的情感。因此,我就想以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這兩個幼兒耳熟能詳的動畫人物為主人公,創設一個活動情景作為本次活動的載體。一方面,活動中的律動動作大部分是雙人動作,如親一親、抱一抱、壓蹺蹺板等,既能在日常生活中幼兒與父母身上找到痕跡,又能體現親子感情,所以用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貫穿整個活動,可以自然地激發幼兒對家人、對親情的認知和體驗。
在音樂活動中如何讓幼兒表現人物的動態和經驗呢?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我嘗試為幼兒提供能表現各種生活經驗的機會和形式。拿擦窗、用吸塵器、拖地板等幾個動作來說,設計這些動作都有明確的指向性——擦窗動作的解析是為了表現空間和動態:用吸塵器的動作解析是為了集中表現肢體動作的變化:拖地板的動作解析相對集中于生活經驗的表達。我想通過空間動態、肢體動作、經驗表達這幾個不同的輻射面豐富幼兒表現的經驗。
如何找到生活與音樂的聯系點呢?音樂離我們其實并不遙遠,如我們心情愉快時、做家務時,都會不由自主地哼唱,坐在桌前指間都會敲擊出一連串有節奏的聲響。所以,我想,幼兒的聽辨音樂活動也可以將音樂元素與他們日常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
本次活動就是利用幼兒在搬家(或搬東西)時積累的經驗,通過夸張的動作、配上節奏和力度的變化,以音樂活動的形式來表現搬家時的場面。如請幼兒通過聽辨沉重、輕巧的音樂形象,猜一猜搬場車上有什么物件,讓幼兒將對音樂的感受與實際的物體相結合,使物體形象和音樂形象產生聯系,通過二者的匹配來表現聽辨的感受。另外,以前我們曾經利用音樂活動夸過教室、好朋友等,為了讓幼兒遷移已有經驗,我們結合幼兒喜歡的《吉祥三寶》讓他們來夸夸新家,讓幼兒在音樂中體驗家的溫馨和家人之間的親情,回歸愛的感受這個大目標。
活動目標
用肢體動作表現勞動的情景,感受音樂的節奏、力度變化,體驗搬新家的快樂。
活動準備
與主題相關的經驗:多媒體課件、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
一、唱唱跳跳
師: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最近遇到一件很高興的事兒,讓我們聽著音樂表演他們高興的樣子吧!(和幼兒一起跳律動操《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二、說說做做
1.出示幼兒作品,引出搬新家。
師:你們猜猜,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為什么這么高興?
2.出示亂糟糟的家的畫面,引發幼兒大掃除的愿望。
師:我們跟著音樂來進行大掃除吧!(和幼兒一起跟著音樂用動作表現勞動的情景。)
3.解析個別動作。
如擦窗——表現空間和姿態:使用吸塵器——表達肢體的不同動作:拖地板——提升生活經驗。
師:(出示收拾干凈的房間圖片,用哼唱的形式小結)我們今天大掃除,真呀真高興。你擦窗來我拖地,房間變干凈。
4.出現搬家卡車畫面,引出搬家情景。
師:猜猜先搬什么?(播放低沉、緩慢的音樂,與幼兒討論怎樣表現搬大大、重重的東西:播放輕快、跳躍的音樂,討論如何表現搬小小、輕輕的東西。)
師:(出示漂亮的新家,以哼唱形式小結)你搬我搬大家搬,家具放整齊。大家一起來勞動,新家更美麗。
5.教師表演舞蹈。在前面討論、表演的基礎上連貫地表演,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整地感受舞蹈語言的魅力。
三、唱唱樂樂
伴隨著《吉祥三寶》的旋律,與幼兒一起對唱《我們的新家》。在快樂、溫馨的情感氛圍中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