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搬豆》教案(通用15篇)
《螞蟻搬豆》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按指令游戲,遵守游戲規則。
2.練習雙腳跳,鍛煉幼兒體質。
活動準備:刺球許多。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活動身體。
二.故事導入:春天里,螞蟻媽媽種了一塊黃豆,黃豆漸漸長的茁壯,翠綠。現在是秋天了,黃豆成熟了。我們去幫螞蟻媽媽收黃豆。
小朋友表演動作
三.收好了黃豆,讓我們一起幫螞蟻媽媽把黃豆搬回家。
1.教師講解動作要領,示范搬黃豆:把刺刺球夾在兩腿間雙腳跳到對面,放進籃子。
2.請兩名幼兒示范做,教師糾正動作
3.大家自由練習做一遍
4.六人一排進行比賽,第一名獎小紅花
四.整隊,放松活動。
五.教師。(宜昌市興山縣黃糧幼兒園 朱志慈)
《螞蟻搬豆》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努力唱準附點節奏。
2、理解歌詞內容,明白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螞蟻頭飾、豆子、教育掛圖。
經驗準備:請家長帶幼兒觀察螞蟻的活動。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教育掛圖,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1、教師戴上頭飾,出示教育掛圖,引導幼兒觀察。
3、教師表演"螞蟻搬豆",邊表演邊哼唱歌曲,并提問:小小螞蟻在哪里看見什么?他是怎么做的?后來小小螞蟻想出了什么辦法?
4、教師用歌詞總結。
(二)感受歌曲的節奏與旋律,重點感受附點的節奏。
1、幼兒跟隨教師有節奏的.朗誦歌詞。
2、重點引導幼兒感受附點的節奏。
4、教師伴奏,幼兒隨樂有節奏的朗誦歌詞。
(三)教師范唱,幼兒感受與學習。
1、教師完整范唱,幼兒欣賞。
2、教師帶領幼兒演唱歌曲,教師可用動作提示幼兒唱清楚歌詞與節奏。
(四)游戲與表演。
1、啟發幼兒創編小螞蟻"用力搬著急想辦法一起抬"等動作與神態。
2、幼兒隨音樂自由結伴游戲。
《螞蟻搬豆》教案 篇3
活動意圖
設計有趣的體能活動,鼓勵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里,鍛煉“鉆”的技能技巧,促進小班幼兒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目標
1、體驗與同伴一同體育活動的快樂。
2、鍛煉鉆的運動技能。
3、能動作協調的鉆過山洞。
活動準備
1、音樂:《螃蟹體操》、《螞蟻搬豆》 。
2、山洞(拱形門八個)、鈴鐺八個(系在拱形門正中),豆子(沙包若干)。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螃蟹體操》做熱身運動。
(重點活動幼兒的腰部及腿部)
二、游戲活動
1、講述“螞蟻搬豆”的故事,設置問題:螞蟻們遇到幾個洞口,螞蟻們該怎么辦呢?
引導幼兒進行總結:從洞里鉆過去。以此引出“鉆”這一主題。緊接著邀請幼兒展示“鉆”,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2、出示游戲道具,激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山洞的上邊安裝了什么?”
引導幼兒發現拱形門上掛有鈴鐺。
教師:這個鈴鐺就是報警器,鉆山洞的時候,如果頭抬的太高了,鈴鐺就會響起來報警的,鉆洞就失敗了。”
引導幼兒鉆“山洞”時,要彎下身子,不要碰著“報警器”。
3、幼兒示范鉆的動作。
(1)請個別幼兒示范,其余幼兒仔細觀察動作。
(2)教師講解鉆的動作要領:彎腰屈膝、低頭,身體全部鉆過后再站起來。
4、教師介紹游戲玩法。
“豆子實在太大了,小螞蟻們搬不動了,請小朋友去幫幫他們好嗎?”但是,樹林里有一只喜歡吃豆豆的大鳥,現在正在睡午覺呢,咱們在“鉆洞”的時候要注意不能碰到上邊的鈴鐺哦!”
規則:將幼兒分為四組,聽指令出發,鉆過“山洞”,不能碰到鈴鐺,取完豆子原路跑回。
5、游戲開始。
幼兒分成四組參與比賽,鉆過拱形門運完全部“豆子”后統計每組總數,
數量最多者獲勝!可組織3—4次比賽。
要求:幼兒鉆山洞時,身體和手避免碰響鈴鐺吵醒大鳥。
三、活動結束
1、對幼兒的.表現進行點評,表揚“搬豆”搬的好的孩子,并鼓勵其余幼兒加油努力。
2、幼兒與教師一起做放松練習,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繼續匯編“螞蟻搬豆”的故事,“螞蟻們回家的路上還有一座橋(獨木橋)……鼓勵幼兒練習在較低矮的窄橋上通過一段路程,促進幼兒平衡能力的發展。
《螞蟻搬豆》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學會計數。
2.感知數量與圖形的變化關系。
3.發展幼兒思維的敏度。
活動準備:
月餅盒(或襯衫盒)做底板彩色毛線橡皮泥搓成的豆豆包上彩色皺紋紙(紅、綠、黃三種豆豆)三種顏色的即時貼剪成約5厘米大小的正方形若干
游戲玩法:
玩法一:快速運豆子
在月餅盒兩邊畫上大約5厘米大小的正方形若干(兩邊的正方形個數相等),幼兒兩人一組在各自的月餅盒邊上最后一個正方形旁貼上螞蟻標記(表示螞蟻的家),幼兒將豆子(皺紋紙包好的橡皮泥)從箭頭處第一個正方形依次往下運,看誰先將豆子運到螞蟻的家,先到者為勝。(注意每一個正方形格子都要運到)
玩法二:細心送豆子
在月餅盒上用毛線制作成一個迷宮,在迷宮旁貼上相應顏色(紅、綠、黃)的螞蟻標記,入口處標上箭頭,幼兒從入口處開始將不同顏色的豆豆通過走迷宮的形式,分別送到相應螞蟻的家。看看哪一種顏色螞蟻的.家最遠,哪一種最近。(注意迷宮前面沒有路時,要重新返回走其它的路)
玩法三:精心搬豆子
在月餅盒上用剪成的三種顏色的正方形即時貼貼出“口字形、大字形、井字形、人字形、Ⅹ形”等簡易圖形,在圖形的開始處標上箭頭、結尾處標上螞蟻的標記,幼兒從箭頭處開始,分別將不同顏色的豆子依次搬到不同顏色螞蟻的家,幼兒數數三種顏色的螞蟻各搬了多少個豆子。(注意相應顏色的豆子對應相應顏色的正方形)
玩法四:巧妙屯豆子
在月餅盒上將豆子按不同規律的排列屯成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梯形等糧倉。如兩個黃豆子、三個紅豆子、一個綠豆子這樣依次屯下去,再計算出每種糧倉所用各種顏色豆子的個數。看誰屯的糧倉形狀新穎、有趣。(注意每種糧倉的顏色規律要完整)
《螞蟻搬豆》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練習兩人配合搬物快走的動作;
2、引導幼兒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螞蟻的頭飾若干,布縫制的“大豆子”一個,豆子頭飾若干,圖片2張,《螞蟻搬豆》的歌曲錄音帶;用一個大輪胎當螞蟻洞口。
活動指導
組織幼兒站成四路縱隊,每兩路為一組,一一對應結成對組,聽到口令后,每對幼兒搬起“豆子”迅速向前快走。到達終點后放下豆子,手拉手返回。待返回的幼兒拍到下一對幼兒的手后,下一組開始,依次進行,每隊最后一對幼兒返回,游戲結束。最先返回的縱隊為優勝。
注意事項
1、“豆子”不能落地,如落地,須返回起點重新開始。
2、返回的幼兒要手拉手協同快走前行。
活動反思
本節課是一節體育游戲,通過本次活動幫助幼兒懂得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使幼兒初步理解一個人的力量小,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知道有困難找大家幫助。用游戲的方式來培養幼兒的道德品質,讓幼兒能在愉快的氛圍中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以此來促進幼兒之間的友好交往。
《螞蟻搬豆》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初步掌握兩手兩膝著地向前爬的方法和技能,培養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2、培養幼兒熱愛勞動、做事認真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小豆子(雪花片),小籃子兩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跟著老師從一路縱隊走成一個圓圈,在做走步、小鳥飛、小兔跳等動作。
2、幼兒跟著老師做模仿動作,小螞蟻睡覺(下蹲運動)、起床、伸懶腰(上肢運動)、做早操(腹背運動)、找到豆子真高興(跳躍運動)的動作。
二、基本部分。
1、游戲“螞蟻搬豆”。
教師帶領幼兒在起跑線后集合,交代游戲名稱和玩法。老師:“小朋友,天氣慢慢地冷了,小螞蟻要準備糧食過冬了,我們來玩一個游戲螞蟻搬豆。老師做螞蟻媽媽,小朋友做小螞蟻。游戲開始,小螞蟻站在螞蟻洞里。當聽到老師說:“孩子們,我們去搬豆子吧!”小朋友任意走到一排墊子前爬過墊子,搬一粒豆子從場地兩側走回,把豆子放入籃子,站在起跑線后。
2、教師示范爬墊子的方法和游戲的過程,請個別幼兒師范1——2次。
3、教師提醒幼兒爬時兩手撐在墊子上兩膝跪在墊子上,一步一步向前爬。
三、組織幼兒進行游戲。
教師個別指導。糾正幼兒爬的動作,并鼓勵幼兒在回來的時候模仿小螞蟻搬豆的動作,可搬、扛、背、舉等。
四、小結講評。
表揚像螞蟻那樣爬及搬豆認真的幼兒。老師:“剛才小螞蟻勞動很認真,搬了許多豆子,真高興,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幼兒模仿教師高興地跳起舞。
五、結束部分。
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做小螞蟻走路,兩只螞蟻面對面點點頭、小螞蟻搬豆回家的動作。老師:“天黑了,孩子們,讓我們搬豆回家吧。”帶領幼兒回活動室。
《螞蟻搬豆》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螞蟻搬豆》。
2、愿和老師、同伴一起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3、感受本歌曲的歡快氣氛,初步學著用動作來表示歌曲中的意思。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貼絨:螞蟻、豆背景圖一幅
2、場地布置:螞蟻的家、大球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螞蟻,提問;"這是誰呀?”(螞蟻)引入課題。
2、引導幼兒回憶上次課對螞蟻的觀察。
3、教師用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兒對歌曲內容的回憶:小朋友,它們是誰,一只螞蟻在洞口看到了什么?它想把豆搬到洞里給大家吃,它用力搬呀搬呀,怎么也搬不動。又來了一只螞蟻,兩只螞蟻一起搬也搬不動,身體晃來晃去的。三只螞蟻搬豆,輕輕一抬,搬進了洞里。
4、老師親切為幼兒表演唱歌曲《螞蟻搬豆》,并引起幼兒表演歌曲的興趣。
5、教師運用整體教唱教會幼兒。
6、聽歌曲《螞蟻搬豆》的音樂伴奏,幼兒邊唱歌曲,并隨歌聲自己自由表演歌曲。
7、教師采納幼兒的動作進行加工,教幼兒表演。
8、音樂游戲《螞蟻搬豆》
(1)、以游戲方式表演唱增進幼兒唱歌的興趣及理解記憶歌詞。請一位小朋友扮演“豆子”做在椅子上,另一位幼兒扮演找豆子的小螞蟻,一邊唱一邊做動作,唱到“請來許多好朋友”時。另外幾個小朋友趕快跑過去圍在豆子周圍做抬豆子動作,“豆子”這時也隨音樂一起走動。
(2)、結伴歌表演。一個大球扮演大豆。一位小朋友聽音樂出場,唱歌,老師啟發幼兒用著急的表情唱歌。學會互相配合抬豆子,一起合唱“回洞請來好朋友抬著一起走”。
9、幼兒學螞蟻走路出活動室結束。
《螞蟻搬豆》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學習屈膝跪走的基本動作。
2、大膽嘗試一人、兩人學螞蟻搬豆子的不同方法。
3、在游戲情景中體驗體育活動的愉悅情趣。
教學重點:
練習屈膝跪走,注意跪走時上身挺直,保持平穩,身體不左右搖晃。
教學難點:
嘗試兩人合作屈膝跪走,使豆子不掉地。
教學準備:
人手一個球、螞蟻頭飾、墊子若干、幼兒身穿便于運動的衣褲
教學過程:
1、熱身運動:游戲“小動物走路(自編)
——“寶寶們,你們會學小動物走路嗎?讓我們跟著音樂學一學吧”(表演歌曲“走路”兩遍)
2、探索活動:想一想,小螞蟻會怎樣走路呢?
——幼兒自由學螞蟻走路,比一比誰學的動作象。
——請想出好辦法的幼兒示范。
教師:“誰愿意學螞蟻走路的動作給大家看?”
——幼兒集體、個別練習不同的走法。
3、 游戲:“螞蟻搬豆”
我們家里有許多豆子,婆婆最喜歡吃豆漿了,我們把豆子給婆婆送去好嗎?
(手指場景:婆婆家在草地的那邊,我們一起把豆子搬起來)
——教師再次設問:“為什么有的小螞蟻般的豆子會掉下來,有的卻穩穩的沒掉呢?(請兩到三名幼兒示范,教師講解要領)。
——幼兒示范:膝蓋彎彎跪著走。
重點:練習屈膝跪走,注意跪走時上身挺直,保持平穩,身體不左右搖晃。
設置情節:“哎,婆婆不在家,我們先把豆子送回家吧,可要記住哦,身體不搖晃,跪在地上走。”
——幼兒探討兩只螞蟻搬共同抬豆子的方法。
難點:嘗試兩人合作屈膝跪走,使豆子不掉地。
“張阿姨也喜歡吃豆漿,我們把豆子分一半送給張阿姨好嗎?這次要請兩只螞蟻抬一個豆豆,請你找一個好伙伴共同把豆子送到那邊的張阿姨家。”
提問:“你們是怎么送來的?”
——請想出好辦法的幼兒示范。
表揚小球不掉地,會保護豆子的螞蟻。
張阿姨:“你們真是好寶寶,謝謝!”
螞蟻:“不用謝,再見!”集體爬回家。
競賽活動
“婆婆從超市買東西回來了,這次我們來比賽,哪兩只螞蟻把豆豆保護的好,婆婆會獎勵它好東西的哦!”
4、放松:歌表演:“螞蟻搬豆”
《螞蟻搬豆》教案 篇9
一、設計意圖:
我選擇《螞蟻搬豆》這首歌曲組織一場音樂唱歌教學活動源于它的歌詞充滿童趣,情節生動有趣,能夠引起小班幼兒興趣。旋律簡單重復,易于掌握。小班幼兒是具象思維的特點,所以在活動設計時我利用情景表演和螞蟻搬豆的圖譜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二、活動目標:
1、喜歡唱歌,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2、初步學唱歌曲,學習用圖譜來聯想記憶歌詞。
3、大膽演唱,并用表情和動作來表現歌曲內容。
三、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
1、會唱練聲曲《蜜蜂做工》。
2、小螞蟻要在冬天來臨前儲備冬天的糧食。
物質準備:
小螞蟻頭飾、豆子頭飾;《螞蟻搬豆》ppt、《螞蟻搬豆》圖譜。
環境準備:幼兒坐成半圓形。
四、活動過程:
1、快樂練聲《蜜蜂做工》。
2、情景表演,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及內容。
(1)幼兒觀看情景表演,配教老師播放歌曲錄音2遍。
(2)引導幼兒回憶表演的內容。
師:剛才的表演里有誰?它發現了一個什么東西?它準備干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難?它想到了什么好辦法?
(3)觀看ppt,進一步熟悉歌曲內容。
(4)出示圖片,鞏固學習歌詞大意。
3、熟悉歌詞,學唱歌曲。
(1)師帶幼一起有節奏地念歌詞2遍,記憶歌詞。
(2)鼓勵幼兒根據圖譜來念唱歌曲。
(3)教師有表情有動作地范唱,幼兒熟悉歌曲旋律。
(4)"讓我們一起看著圖片唱一唱。"(拍手清唱)
(5)"讓我們跟著琴聲再來唱一遍"(集體學唱)
(6)完整演唱歌曲《螞蟻搬豆》(3-4遍)。(分組唱、遮圖片唱、輪唱。)
五、延伸活動
游戲鞏固--表演唱《螞蟻搬豆》。小螞蟻排隊送豆子回家。活動自然結束。
《螞蟻搬豆》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長短高低特征。
2、愿意用語言表達對小螞蟻的喜愛。
準備材料:
小螞蟻圖片、歌曲《小螞蟻》磁帶、螞蟻頭飾
重點難點:
聽音樂能夠區分聲音的長短、高低。
活動地點:
活動室
活動形式:
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
1、復習律動《小蜻蜓》,進入活動室。
2、講故事“搬豆”。老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述,引導幼兒自然進入故事情節。
3、小朋友們,他們是誰,一只螞蟻在洞口看到了什么?它想把豆搬到洞里給大家吃,它用力搬呀搬呀,怎么也搬不動,又來了一只螞蟻兩人搬也搬不動,身體晃來晃去的,三只螞蟻搬豆,輕輕一抬就搬到洞里去了。
4、欣賞歌曲《螞蟻搬豆》。鼓勵幼兒隨音樂拍打歌曲節奏。
5、幼兒與老師一起邊拍打節奏邊唱歌曲。
6、歌曲表演結束音樂活動:請小朋友當“豆子”坐在椅子上,另一名幼兒當找到豆子的螞蟻,邊唱邊動作,唱到“請來許多好朋友”時,另外幾名小朋友趕緊跑過去圍在豆子周圍做抬豆子動作,“豆子”這時也隨音樂一起走動。
活動反思:
我執教了一堂音樂活動《螞蟻搬豆》,歌曲的內容詼諧有趣,深得幼兒喜愛。活動開始我利用了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藝術性等特征以及靈活多變的方法,將小螞蟻是怎樣搬豆的情景通過游戲的手段一一展現在幼兒的面前,創設相適宜的音樂情境,營造氛圍,讓幼兒感受、體驗音樂。其次讓幼兒在欣賞完故事后,幼兒對歌詞已經有了很好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學唱歌曲,幼兒掌握起來就比較容易了。因為有了對歌曲的理解和喜愛,幼兒也特別樂意去嘗試表演,如:螞蟻急得直搖頭,想出好辦法后,大家一起將豆子抬著走等,活動效果比較好。
在活動中,我讓幼兒展開討論:你有什么好辦法幫螞蟻把豆子搬回洞中?孩子們都紛紛討論開了,積極幫小螞蟻想辦法。有的說:“把豆子切成一小塊一塊的,小螞蟻就能搬回洞中了。”有的說:“小螞蟻可以去請小動物來幫忙,”有的說:“可以讓小螞蟻去找一輛車來,然后把豆子裝上車,拉回洞中。”正當大家討論的熱烈的時候,小馬語出驚人:“你們想一想,小螞蟻的洞口那么小,豆子這么大,怎么把豆子弄到洞里去呀?”小朋友又開始想辦法。小軒說:“小螞蟻可以在洞口就把豆子都吃光了。”……總之,孩子們充分開動起了自己的小腦筋,想出了許多許多的好辦法。在這次活動中,我沒能較好地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有些幼兒思維活躍,有很好的語言表達、歌舞表演能力,他們是幼兒中的佼佼者,對于新的學習內容接受較快,但也有幾個幼兒平時不善言語、表演、自信心不足,接受較慢,所以應該更加注重這類幼兒的`培養。
通過本次活動幫助幼兒知道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初步理解一個人的力量小,有困難要找同伴幫忙,用音樂培養幼兒的道德品質。讓幼兒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以此來促進幼兒之間的友好交往。
《螞蟻搬豆》教案 篇11
目標:
1、知道歌曲的名稱,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能想辦法幫助小螞蟻克服困難;
3、喜歡演唱,愿意大膽的表演。
準備:
小螞蟻的頭飾,布縫制的“豆子”,《螞蟻搬豆》的歌曲錄音帶。
過程:
1、發聲練習:
“春天到了,草地上來了許多可愛的小動物,讓我們聽一聽是誰來了?”“我愛我的小雞,小雞怎樣叫?”……
2、跟著《螞蟻搬豆》的旋律,模仿小螞蟻的動作。
(老師帶上螞蟻的帽子)“你們看——小螞蟻也來了!”“螞蟻的頭上長著什么?”“請小朋友和小螞蟻一起聽著音樂活動活動吧!”
第一段:“小觸角動一動,小觸角搖一搖;”
第二段:“找個好朋友,碰碰小觸角。”
第三段:“看到好吃的,趕快搬回家。”
第四段:“小螞蟻笑瞇瞇。”——小螞蟻回家了。
3、出示第一幅圖片:
“這只小螞蟻在干什么?”請幼兒仔細的看圖片回答。
教師運用歌詞小結:“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螞蟻在干什么?”
(一只螞蟻在洞口,看見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動,急得直搖頭。)
鞏固歌詞:“用力搬也搬不動,小螞蟻是怎樣做的?”
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一只螞蟻在洞口,看見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動,急得直搖頭。”
4、討論:
“搬不動怎么辦?誰有好辦法?”
①請幼兒根據自己的認識來回答;
②出示第二幅圖,“讓我們來看一看,小螞蟻想的什么好辦法?”
教師運用歌詞小結:“小小螞蟻想一想,想出好辦法,回洞請來好朋友,一起抬著走。”
鞏固歌詞:“小螞蟻想的什么好辦法?”
——“回洞請來好朋友,一起抬著走。”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小螞蟻想一想,想出好辦法,回洞請來好朋友,一起抬著走。”
5、教師完整清唱:
“小螞蟻把搬豆子的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名字就叫《螞蟻搬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6、幼兒學唱歌曲:
①“讓我們一起看著圖片唱一唱——”
②“讓我們跟著琴聲再來唱一遍”
③“請小螞蟻找一找,哪只螞蟻朋友的力氣大,我們唱歌的時候要讓小螞蟻聽清楚!”
——完整演唱歌曲《螞蟻搬豆》。
7、表演歌曲《螞蟻搬豆》。
“小朋友們學會了這首歌,我們來玩一個好玩的游戲,你們看這兒有粒大豆子,王老師先來扮演小螞蟻,我的觸角碰到了誰,誰就來當我的好朋友和我一起搬豆子,好嗎?”
①第一遍教師扮演小螞蟻,邀請幼兒來表演。“讓小螞蟻聽一聽,哪一只螞蟻朋友的唱歌清楚?”
②請一名幼兒來扮演小螞蟻,帶動其他幼兒表演。
8、結束。
“我們都來當小螞蟻,到戶外來表演這個游戲,好嗎?”
《螞蟻搬豆》教案 篇12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用書中有音樂活動《螞蟻搬豆》,孩子們對小螞蟻非常感興趣。有一天,在戶外活動中,有一個孩子大聲的喊:“快來看呀,好多小螞蟻呀!”孩子們蜂擁而上,嘰嘰喳喳,議論開來。我就想:利用孩子們“好奇”心理,讓孩子們對螞蟻有更近一步的了解。
活動目標
1、對小螞蟻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等有一定了解。
2、讓孩子知道團結起來力氣大的道理。
3、在生活中,大家相互幫助,團結友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螞蟻的生活習性,知道團結起來力量大。
難點:引導幼兒在生活中觀察螞蟻。
活動準備
活動前引導幼兒對螞蟻進行觀察;螞蟻圖片;PPT課件;歌曲《螞蟻搬豆》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準備活動。
在音樂《螞蟻搬豆》的樂曲聲中,組織幼兒進活動室。
二、基本活動。
1、出示螞蟻圖片,幼兒觀察螞蟻外形特征。
2、回憶自己觀察到的螞蟻特點。
3、看PPT課件,對螞蟻進一步了解。
(重點:團結起來力量大。)
討論:“螞蟻精神!”
三、結束活動:
游戲:“我是一只小螞蟻。”
四、延伸活動:
繪畫《螞蟻精神》。(畫出自己看到的“螞蟻精神”)
在活動中,能循序漸進的進行,孩子對螞蟻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也發展了幼兒的探索精神。采用豐富多樣的方式,幼兒的情緒一直都很飽滿。但是,在引導幼兒觀察的時候,引導還不夠:怎么樣讓螞蟻出洞?螞蟻隊伍是怎么樣的?螞蟻之間是怎樣合作的?……對幼兒的觀察,應該進行記錄,這樣,孩子們的印象會更深刻。
《螞蟻搬豆》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練習向指定方向自然跑;
2、讓幼兒在游戲中初步中認識大、小。
3、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重點、難點:
重點:會自然快速地跑。
難點:能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準備:
1、自制螞蟻掛飾若干個,螞蟻洞一個;
2、大、小球若干個。
教師行為:
1、老師和幼兒一起做熱身運動"早早起",穩定幼兒情緒。
2、老師出示一只螞蟻掛飾,問幼兒:"小朋友,這是什么?"(螞蟻)。對,這是螞蟻。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來做一個游戲"螞蟻搬豆",好不好?(好)。
3、老師來當螞蟻媽媽,小朋友來當螞蟻寶寶,一起來搬豆,老師將自制的螞蟻掛飾--給幼兒掛上,開始游戲。
4、老師先將大豆(大的球)倒在地上,對幼兒說:"小朋友,現在和媽媽將大豆(球)搬進對面的螞蟻洞內好嗎?"(好)。于是,老師和幼兒將大豆拿起,跑向對面的大螞蟻洞。(放入大筐中)。
5、老師再將小豆(球)倒在地上,對幼兒說:"小朋友,現在和老師一起將小豆(球)搬進對面的螞蟻洞內,好嗎?"(好)。老師和幼兒將小豆(球)搬起,跑向對面的小螞蟻洞內。(放入小筐)。
6、最后,老師將大豆(球)、小豆(球)搬進對面的螞蟻洞內好嗎?于是,老師和幼兒將大豆(球)、小豆(球)搬起,跑向對面的螞蟻洞內。(分別放入大、小筐內)。
7、結束。讓全體幼兒在歌曲"螞蟻搬豆"的音樂中自由搬豆。
教學反思
1、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在活動的過程中,幼兒大多數能參與過來,通過活動幼兒的身體靈活性和協調性得到了一定的鍛煉,一些平時不合群的幼兒也能參與到活動中來,使其孤僻的行為得以有所改觀。
2、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對活動中個別幼兒對老師的指令理解不清時,可以降低對其的要求,大部分幼兒都可以按照老師的指令參與進活動中,使活動可以順利開展,幼兒體驗到了合作互助的氛圍和樂趣。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整個活動幼兒參與度較高,但是對一些發展快的幼兒來說,活動相對簡單,因此出現了個別幼兒的熱情的持久度不高的現象,在今后的活動中我要充分考慮到這一方面的問題,使所有的幼兒都能以熱情積極的態度參與到活動中去。
4、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更加細致地考慮活動的各個環節,在基本活動的過程中適時的提高一些活動的要求,讓發展快的幼兒也能全程投入到活動中來。我還會適當的延伸活動,比如:用紅豆和黃豆去煮分給幼兒吃,讓他們分別說說當中的味道,還可以用豆豆去做各式各樣的手工,作展示等。
《螞蟻搬豆》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能嘗試學習用簡單、完整地語句大膽地在同伴面前講述圖片內容及想法。
2、在螞蟻合作搬豆的游戲中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懂得團結就是力量。
活動準備
背景圖、小螞蟻圖片、豆豆圖片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帶來了位小客人,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
2、這位小客人可害羞了,讓我媽輕輕地把它請出來吧!(小客人,下客人,快出來吧!)
3、是一只什么樣的小螞蟻啊?
4、哇,一只可愛的、活潑的小螞蟻爬呀爬呀,掀起布,它爬到了什么地方啊?(草地上)
5、哦,這片綠油油的草地美不美啊?仔細看看你在草地上都看到了什么呢?
6、一只可愛的螞蟻爬呀爬呀,它爬到了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草地真沒啊!有五顏六色的鮮花、漂亮的蘑菇、高高的大樹、小螞蟻在草地上快樂地玩耍,仔細聽:“轱轆轱轆”什么聲音啊?
7、恩,“轱轆轱轆”的聲音會是誰發出來的呢?
8、聽,“轱轆轱轆”像是什么圓圓的東西滾出來哦?會是什么東西呢?
9、它黃黃的、香噴噴的吃起來咯嘣脆,究竟是什么東西呢?“轱轆轱轆”“轱轆轱轆”它滾出來了,它滾呀滾呀,滾到了小螞蟻的面前了,小螞蟻看到這顆香噴噴的豆豆會怎么樣呢?
10、聽,螞蟻是怎么說的,這么大的豆豆怎么吃得完呢?還是帶回家慢慢享受吧!
11、小螞蟻要搬豆豆了,我們為它加油吧!
、哦,豆豆怎么樣啊?是呀,小螞蟻搬得怎么樣啊?
13、是啊小螞蟻板得滿頭大汗,可是豆豆一動也沒有動,小螞蟻搬得動豆豆嗎?
14、這么好吃的豆豆小螞蟻搬也搬不動,它心里會怎么樣啊?
15、是啊,這么好吃的豆豆小螞蟻就吃不到啦,它的心里可真著急啊,快來幫它想想辦法吧?
16、聽一聽,小螞蟻怎么請好朋友幫忙的,這句話有點長哦!聽好了:小螞蟻,小螞蟻,綠油油地草地上有一顆豆,你來搬,我來搬,我們一起搬回家!
17、小螞蟻請得是誰啊?
18、它是怎么請得啊?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19、小螞蟻聽到我們的邀請,說:“哎,來了來了,我來幫忙搬豆豆!”
20、兩只螞蟻一起搬豆豆,我們一起為它們加油吧!豆豆怎么樣啊?兩只螞蟻有沒有搬起豆豆啊?
21、就是啊,兩只螞蟻還是沒有搬起豆豆,這可怎么辦啊?
22、那誰來請一請呢?
23、瞧,螞蟻們開始搬豆豆了,看,豆豆怎么樣啊?是啊,那再請些螞蟻來加把勁怎么樣啊?
24、這么多螞蟻來搬豆豆了,我們再為它們加把勁吧!哦,豆豆怎么樣啦?我們為它們鼓鼓掌吧!
25、老師講的“螞蟻搬豆”的故事有趣嗎?小螞蟻在草地上看到一顆豆,想搬回家,搬不動,請來好朋友幫忙,一起把豆豆搬回了家,平時,我們小朋友遇到困難也可以請好朋友幫忙的。
26、看,草地上還有一顆豆呢,誰愿意來做這顆豆,誰愿意做螞蟻搬豆,你們都是它的好朋友,老師講故事,我們一起來把它表演出來,要注意表情和動作哦!
27、外面還有很多豆呢,我們一起去把它們搬回家吧!
《螞蟻搬豆》教案 篇15
中班音樂活動:螞蟻搬豆
活動目標:
1、能用愉快好聽的聲音學唱歌曲,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2、會用適當的動作表現螞蟻搬豆的情景。
活動準備:小螞蟻的頭飾若干,布縫制的`“大豆子”一個,豆子頭飾若干,圖片2張,《螞蟻搬豆》的歌曲錄音帶;用一個大輪胎當螞蟻洞口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談話:小朋友今天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看是誰來了?(出示一只小螞蟻讓幼兒認識)提問:它長得什么樣子?你在哪里見過它?引導幼兒討論。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圖1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一只小螞蟻 一粒豆)這只小螞蟻在干什么?它在哪里看見一粒豆?(在洞口看見了一粒豆,)它看見一粒豆想怎么樣?(搬回家。)那么,它能搬得動嗎?(搬不動)為什么在螞蟻的眼里豆子會這么大?(因為螞蟻太小,豆子太大了。)們一起來學一學螞蟻搬豆時用力、著急的樣子好嗎?教師提示,幼兒自由表現。
2、下面們一起看圖1編一首兒歌好嗎?教師邊說邊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動作(一只螞蟻在洞口,看見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動,急得直搖頭。) 引導幼兒一同邊說邊創編動作。 討論:“小螞蟻搬不動豆子怎么辦?誰有好辦法?” 請幼兒根據自己的認識自由回答;老師給予肯定。3、出示圖2:“讓們來看一看,小螞蟻想了個什么好辦法?” 引導幼兒看圖后自由交談。教師運用歌詞小結:“小小螞蟻想一想,想出好辦法,回洞請來好朋友,一起抬著走。” 鞏固歌詞:“小螞蟻想的什么好辦法?”幼兒:“回洞請來好朋友---”
4、讓幼兒一起來學一學小螞蟻們是怎樣把豆子抬回家的。師生共同把兩幅圖編成一首兒歌讀一遍。
5、教師談話:“老師把小螞蟻搬豆子的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們一起來聽一聽好嗎?” (好)教師看著圖完整的清唱一遍歌曲。提問:這首歌好聽嗎?(好聽)你想不想學唱這首歌?(想)那么們先給這首歌起個名字好嗎?(好)引導幼兒給歌曲起名字,師生通過討論確定名字叫《螞蟻搬豆》。
6、學唱歌曲,創編動作。
1)放錄音,幼兒邊聽邊用手打節奏。
2)引導幼兒一起看著圖片唱一唱 。
3)跟著琴聲再來唱一遍。跟隨錄音機唱兩遍。
4)聲音由低到高唱二遍 ,幼兒邊唱邊自由創編動作。
5)整體唱,分組唱,個別唱。引導幼兒用好聽、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6)請幼兒自由選擇頭飾,隨音樂進行分組表演。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大膽創編動作,表現螞蟻搬豆的情景。
教師小結:為什么一只螞蟻搬不動豆子呢?結合實際幫助幼兒理解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教育小朋友同伴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三、結束活動,做游戲:
請小朋友當“豆子”坐在椅子上,另一名幼兒當找到豆子的螞蟻,輪胎當洞口。邊唱邊動作,唱到“請來許多好朋友”時,另外幾名小朋友趕緊跑過去圍在豆子周圍做抬豆子動作,“豆子”這時也隨音樂一起走動。游戲反復進行。
四、活動延伸:在表演區做音樂游戲《螞蟻搬豆》進一步體會團結
五、小結與反思:
本節課是一節音樂游戲,通過本次活動幫助幼兒懂得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使幼兒初步理解一個人的力量小,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知道有困難找大家幫助。用音樂游戲來培養幼兒的道德品質,讓幼兒能在愉快的氛圍中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以此來促進幼兒之間的友好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