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傘教案(精選4篇)
制作傘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主動參加科學小實驗,學習選擇和使用材料與工具,在實驗中積極思考與嘗試。
2、嘗試根據制作內容,做初步計劃和材料準備,培養幼兒做事有目的性、計劃性。
3、感知降落傘平衡互動及重力的現象。
活動準備:
1、幼兒繪畫制作降落傘的計劃書。
2、在班里、家中尋找制作降落傘所需的材料。
活動過程:
1、幼兒園小班的戶外體育活動區缺少降落傘,希望咱們小朋友,能幫助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制作一些降落傘。昨天,大家一起定了計劃,畫出了制作降落傘需要分哪幾步來做,也找到了大家需要的各種材料,今天,咱們就來按照你們的計劃來制作降落傘。
2、幼兒進行制作。
⑴教師提示幼兒按照自己定的計劃進行制作。
⑵教師重點引導幼兒發現,固定傘面需要用幾根繩子?用多長的繩子才能平衡?
⑶引導幼兒探索,找出與自己的降落傘相適應的重心。
3、玩游戲:引導幼兒在玩降落傘的過程中隨時作調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小結:請幼兒說一說在制作降落傘時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解決的。你的制作過程和原來定的計劃一樣嗎?都有哪些改變?
5、結束:將降落傘送給戶外體育活動區的小班小朋友。
制作傘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降落傘的基本外形特征,學習自主選擇材料制作降落傘。
2.大膽探索思考影響降落傘平穩降落和降落速度的因素。
3.喜歡科學小制作,充分體驗制作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1)幼兒初步認識降落傘的作用及外形特征。
(2)幼兒懂得使用膠布切割器。
2.物質材料準備:布、毛線、玩具小傘兵、撕剪好的透明膠、膠布切割器、塑料袋、亮光紙。
活動過程
一、以傘兵的視頻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過渡語:“解放軍叔叔的跳傘表演怎么樣?大家都覺得解放軍叔叔非常的厲害和神氣,長大了你想像解放軍叔叔那么神氣地跳傘嗎?”
二、出示各種降落傘的圖片,觀察降落傘的基本外形特征及用途。
1.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降落傘的外形。
小結:“對了,有了降落傘,我們就可以從很高的地方安全地降落下來。”
2.教師出示降落傘圖片,引導幼兒知道降落傘主要由傘面和繩子兩部分組成。
小結:“看,空中的降落傘就像剛才小朋友說的那樣,上面像一把大傘,旁邊還有很多的什么呀?這些繩子把上面的傘拉著的,下面綁一個小掛件,這是一個玩具降落傘。
三、制作降落傘
(一)介紹制作降落傘的材料。
過渡語:“你想擁有一個玩具降落傘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制作降落傘的材料吧。”
(二)幼兒制作降落傘,教師提要求并巡回指導。
1.塑料筐的邊緣有一些已經剪切好的透明膠,安全使用膠布切割器;
2.垃圾放小筐,不需要的東西放回大筐;
3.做好的可以玩一玩降落傘,觀察降落傘降落的情況。
(三)探索影響降落傘平穩降落的因素。
1.集中幼兒,介紹自制降落傘采用的方法及材料。
2.請能力強的幼兒說一說自制降落傘降落的情況。
3.幼兒交流討論,教師根據幼兒制作的情況小結制作的關鍵點。
小結:“不管你選用什么材料來做降落傘,最重要的是你都要把這四根線對整齊了再掛小掛件,這樣降落傘的重心才會在中間,如果其中一條線沒對齊而是很長,那么下面的玩具傘兵就會搖搖晃晃的,不能平穩的降下來。所以小朋友在制作的時候,四根繩子粘好后,一定要對整齊,看一看你的繩子是不是找到它的重心,然后再粘上玩具傘兵。”
4.幼兒再次探索,修改降落傘,使降落傘平穩降落。
(四)討論探索影響降落傘降落速度的因素。
1.幼兒討論安全降落的速度。
2.教師啟發幼兒思考如何讓降落傘以安全的速度降落。
(五)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科學區活動中繼續改裝降落傘,用不同質地的材料制作降落傘的傘面,自制降落速度又慢又穩的降落傘。
制作傘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運用折、剪、粘貼等方法制作“花傘”,運用點、線、圖案等由中心向四周對稱裝飾傘面。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增強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
活動準備
16開彩紙、白紙、剪刀、雙面膠、油畫棒、印章、各色水粉顏料、棉簽、噴畫瓶等若干。
活動過程
1.制作傘面。
(1)將16開的長方形紙邊對邊對折兩次,再沿中心點直角的分角線對折成一個三角形:
(2)用筆在剛才折好的三角形的短邊上劃一道向里凹的弧線:
(3)用剪刀沿著弧線剪開,即成八角花——傘面。
2.裝飾傘面。
幼兒將自己制作的白紙傘面找準中心點,然后將八個角對稱地運用點、線、圖案等進行裝飾。幼兒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
(1)運用印章印出各種圖案裝飾傘面;
(2)選擇自己喜歡的'顏料,先在傘面上粘貼自己喜歡的圖案,再利用噴畫瓶,噴出自己喜歡的圖案裝飾傘面:
(3)通過利用各色水彩顏料,運用棉簽蘸畫各種圖案裝飾傘面:
(4)利用油畫棒畫出幼兒自己喜歡的圖案。
3.制成花傘。
(1)將制作傘面剩下的長方形紙卷折幾次,再彎曲即成傘柄:
(2)將裝飾好的傘面中心點與傘柄運用雙面膠粘貼在—起,即成了花傘:
(3)做得快的幼兒,還可以繼續取紙制作不同形狀的傘,進行不同材料的裝飾,鼓勵幼兒大膽創新。
4.互相交流評價花傘。
制作傘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1.節是設計應用 本節課不僅重視面具的設計制作技術,更引導學生關注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面具的由來,演變和不斷變化的過程及各個國家、名族、地地域對面具的理解,并運用不同質地的材料,造型創作面具。
2.本節核心是選擇不同材料,設計制作立體面具,學生可結合校園活動不同主題頭戴面具進行表演。
學情分析
1、學生學習美術興趣濃厚,積極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較好,對于面具設計應用的設計制作知識掌握不夠。作品立體感不強。
2.概念化美術創作現象比較多重束縛了學生的美術觀察能力和創造能力,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學生的觀察能力、造能力和實踐操作培養和鍛煉。
3.應抓住學生個性特點和趣點傳授本課知識是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要解決好的難點。
教學目標
1. 欣賞面具藝術,多角度認識面具藝術。
2.通過欣賞,了解米啊局在表現人物外形特佂和性格特征上常用的手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3.選用恰當的材料,運用剪、刻、粘貼、彩繪等技法,采用小組合作方式完成立體或平面的面具設計制作,培養合作互助精神。
4.舉辦面具表演活動,體驗面具的獨特魅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對材料的理解(材料的色彩、肌理等)和對材料的綜合利用。
2. 設計制作出有新意的藝術效果獨特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