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案(精選2篇)
浙教版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使學生知道學習是自己的責任;敢于面對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
能力目標:學會獨立學習,培養在學習中的毅力和耐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知識目標:學會給自己制動不同時期的目標,樹立自信心。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分析自己的學習現狀,幫助他們找到自己學習中的優點和不足。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尋找適合自己的有效學習方法,彌補自己的不足,鍛煉自己的意志力使自己的學習更上一層樓。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故事錄音)、拼圖積木
學生準備:收集和學習態度有關的名人名言、書簽。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22—P24頁內容,話題為“學習是我自己的事”。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25—P26頁內容,話題為“毅力幫助我們進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我是小記者
1、創設情境:大家好,我是學校廣播站的小記者,目前學校里正在開展“學
習明星大比拼”活動,今天我們要采訪的是四年級一班的學習明星————小剛,請大家跟隨我一起走進小剛的生活,去看看他是怎樣成為一位學習明星的。(播放錄音:小剛的學習生活)
2、記者:同學們,聽了剛才小剛講述自己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感想嗎,現在我就隨機來采訪幾個同學談談自己的感受。
3、記者小結:從剛才的畫面和幾位同學談的感受不難看出小剛很清楚地知道作為一名小學生,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他把學習當成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看成自己的一種責任。人世間有各種各樣的責任,有的責任可以分擔,有的責任可以轉讓,只有自己的責任只能由自己承擔,學習是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設計意圖:學習是一個很枯燥的話題,把教材中生硬的內容通過小記者采訪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怎么做是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人的表現。】
活動二學習大家談
1、記者:我在采訪中發現,學得好的同學有一個共同特點:做學習的小主人。同學們知道怎樣做學習的小主人嗎?我再隨機采訪幾個同學,請他們談談自己是怎樣做的?
2、記者: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小訣竅。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有很多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和他小時候主動學習是分不開的,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我國的橋梁^^磚家茅以升小時候的故事。(播放故事:“小橋迷”到造橋^^磚家)
3、記者:聽了這個故事,你們又有什么感受呢?
4、記者小結:同學們已經長大了,要向茅以升爺爺那樣學會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人,要坐學校的小主人,我們應該發揚優點,改正不足。
【設計意圖:此活動旨在讓學生發現自己身上做得好、做得對的地方,并通過聽同學介紹自己的經驗取長補短,深化認識,再聯系名人小時候學習的故事進一步加深學生的感受。】
活動三學習態度之我見
1、師:剛才大家都談得很好,可是小記者在昨天采訪的時候,遇到了這樣幾個同學,他們對一個問題有不同的意見,我們的小記者也不知道誰對誰錯,就請大家幫幫小記者吧!我們請小記者來說說他遇到的問題。
2、小記者訴說:昨天我在采訪四年級一班同學“遇到不懂的問題該怎么辦”的時候,他們說得都不一樣,到底哪種做法是對得呢?
(1)遇到不懂的問題,馬上向周圍的人請教。
(2)遇到不懂的問題,堅持獨立思考,不向周圍的人請教。
(3)遇到不懂的問題,先自己獨立思考,還不懂再請教周圍的人。
3、師: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認為呢?認為是第一種意見對的坐在右邊,認為是第二種意見對的坐在左邊,同意最后一種意見的站中間。(調整座位)
4、學生自由發言。
5、記者小結:同學們說的都很有道理,我記得一位的足球教練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不僅適用于足球,也適用于其他工作和學習。
6、師:還有很多成語是關于學習態度的,你們還知道哪些呢?請同學們把這些成語寫在自己制作的書簽上來勉勵自己。學生制作書簽。
7、總結:人世間有各種各樣的責任,父母老師對家庭和社會有責任,我們小學生要對自己的成長負責人,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讓我們都成為學習的主人,把學習當成自己最重要的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真正明白自己獨立完成作業的一些做法,知道怎么樣做才是獨立完成作業,明理導行。】
板書設計
學習是我自己的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獨立完成作業
做完作業再去玩
第二課時
活動一拼圖游戲
1、師:我們每個同學小時候都喜歡玩各種各樣的玩具,不過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玩一次“拼圖”游戲,并且進行比賽,看誰拼得又多又準,每組一副拼圖積木。
2、提要求:(1)每組一副拼圖,大家要齊心協力配合好。(2)拼圖時間為20分鐘。(3)哪一組在規定的時間里拼得又多又準,圖案也沒錯就算過關。
3、學生分組拼圖。
4、師:游戲結束了,說說你在玩這個游戲時的感受,或者你在游戲過程中是怎樣細心照圖,耐心拼圖的。
5、小結:看來,做事情需要的是耐心,除了耐心還要有堅強的意志,只要具備了堅強持久的意志就可以成功。而這種堅強持久的意志就是毅力。毅力可以是我們堅持到底,攻克一切堡壘,最后取得勝利。
【設計意圖:用拼圖的游戲讓學生感受到培養要靠自己努力,并從中初步了解什么叫毅力。】
活動二名人名言說毅力
1、(多媒體)出事教材P25頁名人名言。師:誰來讀一讀這句話?
2、師: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
3、師:你還知道關于毅力的名人名言嗎?
4、從這些名人名言中,你有什么感受?
5、師:剛才有同學說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毅力可以幫助我們做好每一件事。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事,請大家聽完之后說說你有什么感受?(多媒體播放故事錄音)
6、小結:世間最容易的事是堅持,最難的也是堅持。這些名人名言和故事告訴我們有了毅力的陪伴,任何困難都難不倒我們,成功的秘訣在于堅持。
【設計意圖:通過名人名言和名人的故事,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到毅力對于成功的重要性,激發學生樹立堅強意志的決心。】
活動三其實我很棒
1,師:剛才在同學們的堅持下,很多小組都完成了拼圖,真不錯。在學習上,同學們遇到過困難嗎,你是怎么克服的呢?在小組里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3。師:同學們都有自己戰勝困難,堅持學習的好方法。有兩個同學,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么對待學習的。(多媒體)出示教材P26頁圖。
4。師:你認為圖上的同學對學習缺少了什么?這樣對學習有什么影響呢?說說你的看法。
5。師:如果請你幫助這兩個同學,你們會用什么辦法呢?
6。師:同學們有這么多好方法,老師相信用好方法幫助我們學習,能使我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課后,同學們可以把自戰勝困難的方法,寫在書簽上,和同學交流共勉。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分析自己的學習現狀,幫助他們找到自己學習中的優點,通過行為辨析來為今后的學習導行,是自己的學習更上一層樓。】
板書設計
毅力幫助我們進步
耐心
成功堅持
毅力
浙教版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美麗的生命》選自人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本單元編寫思路是從“欣賞”生命、“感知”生命的美麗入手,喚起心中對生命個體的愛與尊重,從而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本課的設計主旨是通過呈現大自然各種生命共生共存的美麗圖畫,讓孩子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命,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命,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命,感受身邊的生命之美和生命帶來的美麗,領悟“世界因生命而美麗”,引發學生對生靈萬物的情感,為本單元后兩篇課文做鋪墊。
學情分析: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身子女,在家受到親朋好友的百般呵護,形成了以我為中心的思想,缺少對周圍生命的關愛,更加不懂得珍惜其他各種各樣的生命體,甚至以摧殘其他生命體特別是身邊的花草樹木等為榮,這種現象說到底是道德的缺失,而這種道德的缺失其根源在于對生命教育的輕視。因此,有必要從小就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引導他們了解其生命需求,感受生命的豐富與意義,讓他們在交流中受到觸動并給予其生命的關愛與尊重,使“關愛”落實到生活的每個角落。
設計思路:
本課從地球上豐富多彩的生命談起,豐富多彩的生命使世界變得生動、精彩,引導學生懂得生命是值得珍愛的道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使用了多種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景、設計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留心觀察、主動了解世界上的各種生命,感受到生命為世界帶來的生機、活力;從而初步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情感;然后在此基礎上共同探討各種生命之間該如何相處,以達到教學的高峰“生命需要相互關愛”,最后將“熱愛生命”的意識從小扎根在學生的心中。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觀察大自然各種各樣的動植物,讓學生初步了解生命的多種形態,感受生命的美麗。
2、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對動植物的喜愛之情。初步感知世界上每一個生命都有生存的權利,都值得珍愛。
3、行為與習慣目標:懂得關愛、善待身邊的動植物,學會和它們和諧相處。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大自然各種各樣的動植物,感受生命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動植物的喜愛之情,懂得關愛、善待動植物。
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世界上每一個生命都有生存的權利,都值得珍愛,要善待每一個生命。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
教具準備:
相關課件、小動物、小獎品等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同學們,在這廣闊的宇宙中,有許許多多的星球,我們的家園———地球便是其中的一顆,你知道地球與其他星球有什么不同嗎?(生答:地球是有生命的。)師邊播放圖片邊講述生命起源的傳說?提問:你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嗎?
板書:美麗的生命
二、探究新知
1、欣賞:美麗的生命、美麗的世界(欣賞有關大自然的生命視頻)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早在30億年前,地球上就有了生命。經過漫長的演變過程,現在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共生活著150多萬種動物和40多萬種植物呢。地球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有生命的地方。因為有了這些美麗的生命,我們的世界才如此多彩。
提問:①在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在這幅圖中你最喜歡的是什么?為什么?
③通過欣賞,你感受到了什么?(生答)
師:小草在風中飛舞,鮮花在競相開放,小鳥在樹林里歌唱,松鼠在枝頭跳躍,魚兒在水中玩耍,這就是生命的魅力,它生生不息,給大地帶來了勃勃生機,它五彩斑斕,正是由于它們詩意地棲息在大地上,世界才因此而變得美麗。
2、交流:我看到的生命
(1)、通過學習,大家想一想在你們身邊,你知道的生命還有哪些?說說它,并上一幅畫。
(2)、說到這里你是怎么對待身邊的生命的呢?
(3)、請在記錄卡上把你的做法寫下來。
(學生交流教師歸納)
師:大家說的很好,任何一個生命都需要人們的呵護和關照才能健康的成長,多彩的生命構成了繽紛的世界。
3、體驗:沒有生命氣息的世界
(1)師:如果當這些生命都不存在了,我們的生活會變的怎樣?整個世界又會怎樣?播放凄涼的音樂,讓學生想像在沒有生命的世界里將會看到什么?(生答)
(2)觀看無生命的圖片(課件出示《干涸的土地》),提問:你有什么感受?(生交流感受師小結)
師:同學們,這是一個只有黃沙、只有恐懼、只有荒涼而毫無生命氣息的世界。回想剛才那個美麗的世界,看看現在這個世界,你們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
(學生探究交流)
(3)師:通過大家的探究交流,我們發現地球上最寶貴的財富是生命,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變的如此生動和精彩。每種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各種生命息息相關,我們應珍愛我們的世界。
三、拓展提升
回憶校園、田地、村莊、小河里都有哪些生命,并完成下面表格
有聲生命無聲生命
會飛的生命
會游泳的生命
爬行的生命
四、小結
整個世界的存在就是生命的存在,大自然的生機就是生命的體現,生命沒有了,世界也就沒有了!下面,就讓我們以一首小詩結束本節課內容。(配樂朗誦)
生命如此美麗,
她給大地帶來勃勃生機。
世界上所有的生命
都有生存的權利,都值得珍愛。
讓我們
珍愛自己的生命,
也珍愛一切生命!!!
五、板書設計
美麗的生命
生命如此美麗
她給大地帶來勃勃生機
六、教學反思
品德與社會是以學生社會生活為基礎,以品德教育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性基礎課程,是小學德育的主渠道之一,為培養學生成為具有良好社會公德和文明行為習慣的、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起著奠基作用。
我認為生命的原則不應當僅僅適用于人類,而應當適用一切生命。人類應當像珍愛自己的生命一樣珍愛一切的所有的生命。我還認為道德教育應以珍愛生命為出發點,教育我們的學生對所有的生命應保持最基本的善意,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避免傷害生命并救助生命;我們的道德教育應當教育學生以向珍愛自己生命那樣對待一切生命,讓學生在體驗到自己生命存在的同時體驗到所有的生命的存在。
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生命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話題,為了“激活”學生心靈深處沉睡的生命意識,提前一周我讓學生在校園里、在家里以及社會上尋找有生命的動植物,讓他們認識到動物、植物與我們人類一樣都有生命。他們與我們朝夕相處,是我們的朋友。課上我讓學生交流自己觀察到的動植物的生命。并每生畫一幅有關生命的想像畫,在班上介紹自己的畫,比一比誰的想像力更豐富。
整節課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了生命,知道世界因為生命才美麗,我們應該善待、關愛生靈萬物。
不足之處:
1、課后沒有及時和學生進行反思。不論是老師或學生在每一次活動的結束時,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所得與所失,讓反思成為下一次課取得成功,進步的前奏。
2、課堂內學生動的還不夠。我們面對的學生是活生生的,要實現這一點,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學生“動”起來,接受“活”的教育,閃爍“活”的思維。在“動”中去體驗,在“動”中獲得真知,培養能力,養成勇于創新、勇于探索的品質,也讓課堂成為學生發展個性的舞臺,在學習中掌握知識、體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