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觀天教案設計(通用6篇)
坐井觀天教案設計 篇1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正確理解課文寓意有一定難度。我認為,應該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充分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從而促進學生深刻理解寓意。
教學時可作如下設計——
師:通過學習第二次對話,你們都知道了些什么?
生:我知道了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有不同看法。
生:我知道了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鳥認為天是“無邊無際”的。
師:理解得很好。你們還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它倆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
師:很好。下面,圍繞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想想再回答。
生:因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不到井口范圍以外的天,所以它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生:因為小鳥天天在空中飛,親眼看到天很大很大,所以它認為天“無邊無際”。
生:還有一點,文中說“小鳥飛了一百多 里”,“一百多里”既說明小鳥飛了很遠的距 離,又說明了“天很大”。
師:說得真好。請同學們走出教室,說說你看到的天有多大?
生:天,的確很大。
生:天,無邊無際。
師:你們再用紙卷成紙筒去看看天,說說看到的天有多大?
生:天不過紙筒口那么大。
師:你們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呢?
生:因為長長的筒壁擋住了我們的視線,所以看上去天只有紙筒口那么大。而走出教室看天,沒有什么障礙擋住我們的視線,所以天無邊無際。事實上天的確很大。
師:對?串嬅,你們明白青蛙為什么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嗎?(多媒體畫面演示:青蛙坐在井里看天)
生:明白了。這是因為青蛙的視線被厚厚的井壁擋住了,所以它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生:我來補充,還因為青蛙整日坐在井里看天,從來沒有出去過。
師:說得好極了。下面,我們來讀讀第二次對話。
(學生按四人一組,一人擔任引讀,另兩人分別讀青蛙和小鳥的話,一人擔任評委。教師巡回指導,并參與小組活動。)
[點評:這一片斷教學,教師積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天有多大”,學生既有了親自動手操作的實踐體驗,又有了多媒體畫面直觀而形象的感知,自然就明白了青蛙形成錯覺的客觀原因。教師引導學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師:自由讀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想:青蛙和小鳥都是笑著說的,他倆笑的含義一樣嗎?
[點評:教師放手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在讀中培養語感。]
生:它倆笑的含義不一樣。
師:小組合作學習第三次對話。先分角色朗讀,再相互討論它們的笑各有什么含義。
生:青蛙笑小鳥錯了,自己是對的。
生:小鳥笑青蛙過于自信,聽不進別人的正確意見。
生:青蛙覺得自己天天坐在井里看天,最了解天的大小,不會弄錯的,小鳥居然和他爭論,實在可笑。
生:小鳥笑青蛙確實弄錯了,還自以為是。
師:說得太棒了。(教師指名兩學生分別朗讀青蛙和小鳥的話,并說出這么讀的理由)
生:我覺得“天天”“不會”要重讀,這樣就讀出了青蛙對自己的看法很肯定、很自信。
師:理解得真好。你真是一只“自信”的小青蛙。
生:我覺得“是”“看一看”要重讀,這樣就讀出了小鳥很有耐心、很講道理。
生:我來讀讀小鳥的話。(生朗讀)
生:我覺得“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币x得婉轉一些,要讀出很善意地勸告的.語氣,這樣突出了小鳥很有耐心、樂于幫助青蛙。
師:你真是一只聰明可愛的小鳥。
[點評:這一教學片斷,教師先放手讓學生讀書,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然后再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啟發,揣摩青蛙、小鳥“笑”的不同,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學生再次自讀自悟,訓練了學生的“悟性”,滿足了兒童內心的一種需要。學生通過讀,情感得到熏陶;通過讀,深刻了解了青蛙和小鳥的不同特點。同時,也為深入了解寓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生也明白了:學而不問,自以為是,是青蛙看問題片面的主觀原因。]
師:假如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看到的天是怎樣的呢?這時它會怎樣想呢?投影儀出示習題:青蛙聽了小鳥的話,真的跳出了井口,這下子,它驚呆了,心想: 。于是,對小鳥說:“ 。”小鳥說:“ 。”
(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續編第四次對話)
生:青蛙跳出井口一看,哇!原來天真的無邊無際。它不好意思地對小鳥說:“對不起,是我弄錯了!毙▲B說:“沒什么,你以后多出來看看,有錯就改還是好青蛙。”
生:青蛙跳出井一看,天真大。⌒南耄饷姹染缀猛娑嗔,以后我要多出門看看。它對小鳥說:“是我弄錯了,我真不該和你爭!毙▲B說:“沒關系,以后不要老呆在井底,常到外面來看著走走,就不會再鬧笑話了!
生:青蛙跳出井口一看,天的確大極了。它的臉刷的就紅了,心想:小鳥說對了,我確實錯了。它不好意思地說:“小鳥,我為剛才的固執向你道歉,希望你原諒我?斓轿壹液赛c水吧!”小鳥說:“你有勇氣承認錯誤,我愿意和你做好朋友!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
[點評:這一延伸的練習設計,既是讀寫結合的一次小練筆,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和強烈的創造欲望,同時也深化了對寓意的理解。]
評析:這一教學片斷
坐井觀天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懂得學習、做事要眼界開闊,不能目光短淺,所見有限。
2、學會本課兩個生字,理解“坐井觀天、井沿、說大話、井口、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在朗讀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提高朗讀能力。
教學難點:懂得人要開闊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淺。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剪貼畫(青蛙、小鳥)、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談話導入。
2、下面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這個故事,好嗎?
請小朋友看一段錄像。
二、看錄像,了解故事內容。
1、看錄像前,老師有個要求,邊看邊思考:故事講了誰和誰之間的事?它們在干什么?
2、播放錄像。
3、反饋。生答思考題,師板書,結合課件演示。
小朋友真聰明,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要靠小朋友自己來讀懂。
請大家把書翻到第121頁,自己找個朋友讀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等會我們比賽,誰讀得最好。開始讀書吧!
三、初讀課文。
1、自由找朋友讀課文。
2、指名接讀課文。
3、學生評議。
四、第一次爭論。
1、課文中的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那到底誰對誰錯呢?
指名講。
2、贊成小鳥的請舉手,贊成青蛙的請舉手。
3、既然小朋友意見不一致,那我們就來開展一次小小辯論賽,同意嗎?
贊成青蛙的我們稱為青蛙方,請坐到左面,贊成小鳥的我們稱為小鳥方,請坐到右面。
學生交換位置。
五、再讀課文,找出有力的證據。
為了證明自己方是正確的,對方是錯誤的`,我們必須有充足的理由,對嗎?
請你們再讀課文,找找書上哪一段、哪一句、甚至哪個詞可以作為你的證據,同時也拿出你從課外搜集的資料。
開始你們組去研究討論吧!
六、第二次爭論。
1、兩組爭論。
師說:“現在請小鳥方發言!睂W生發言。
師說:“現在請青蛙方發言!睂W生發言。
師及時指點。
七、朗讀課文,體會寓意。
1、剛才小朋友爭論得相當精彩,看來準備都很充分,現在我們進行讀課文比賽。
青蛙方讀青蛙的話,小鳥方讀小鳥的話,直接對話,行嗎?要讀出認為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很肯定的語氣。
自由練習——指兩名對話——集體對話。
2、讀到這里,哪個小朋友給我們解答一下,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
除了這個內容以外,還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是批評有什么錯誤的人呢?
指名答。
3、看來“坐井觀天”這個詞是不好的,貶義的,古代這個故事中的青蛙因為生活的范圍小,看到的東西少,見識就少,又不相信別人,自以為是,連天大得很這樣的簡單問題都弄錯。
而今天我們這些小青蛙真勇敢,敢于站出來為青蛙說話,還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新知識,我真佩服你們。
八、角色換位。
1、有一天,有人來井里打水,水桶盛滿水往上提時,不小心把青蛙帶了上來,而那只小鳥又下來喝水,因翅膀受傷無力再飛出去,這樣變成小鳥(在井里),青蛙(在外面),現在青蛙、小鳥們你們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想說些什么?
2、現在請你們組里討論,等會派代表來說,看哪邊說得更精彩。請小朋友好好動動腦筋。
3、兩邊派代表發言。
九、總結全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什么?
2、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多用眼睛看一看,并且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那你將成為見多識廣的人。
板書設計:
13.坐井觀天
青蛙圖 天 小鳥圖
不過井口那么大 多 無邊無際
坐井觀天教案設計 篇3
一、教學模式研究:
1、 名稱:小學語文嘗試發現模式。
2、 主要特點:嘗試發現。
3、 主要流程:
主動嘗試 → 各種比較 → 求異發現 → 鞏固深化
4、 操作要點:
學生:看圖、思考、學文、比較、發現問題、討論解決問題。
老師:引導、評價、鼓勵、學法指導。
5、 培養目標:提高觀察思維能力,發展求異思維。
二、教材簡析:
《坐井觀天》講的是青蛙和小鳥論天的大小的一則寓言故事。小鳥從天上飛來說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說天很小。說明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正確,是不對的。
三、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沿、際兩個生字。理解坐井觀天、井口、井沿、說大話、無邊無際的意思。
2、學習抓住重點詞句,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
3、使學生懂得學習、做事、學本領都要開擴眼界,不能自以為是。
4、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看、說、讀、思結合,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5、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重點、難點:
讀議關鍵詞句,提出問題,在圖文幫助和老師引導下,通過討論解決問題,懂得青蛙之所以錯的原因。
五、教具:
多媒體課件。
六、教時:
2教時
教學要點:
1、學會生字,理解新詞,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寓意。
2、創設情境,設置思維訓練點,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教學過程 :
課前談話:
1、 擊出動畫:《井底的小青蛙》歌曲。
2、 小青蛙坐在井底,整天把它的'井來夸,它是怎么說的?(我的井兒比天大)
3、 那么,你看到的天有多大呀?
4、 小青蛙為什么會這樣說呢?
一、看圖引疑,揭示學法要求。
1、 揭題引思: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這只井底小青蛙的故事《坐井觀天》。擊出課題,并釋題意。
2、看圖引疑:
、伲ǔ鍪静鍒D)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隨機引導,抓住落字和停字比較,理解井沿)
②仔細觀察青蛙和小鳥的神態,你想知道什么?(學生看圖質疑)(設想學生可能會提: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什么事爭論?)
3、欣賞課文釋疑:
邊欣賞課文邊想想青蛙和小鳥在爭論什么事?
4、引出學法要求: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動動小腦筋,讀讀書,自己提提問題,討論問題,比比誰最聰明。
二、研讀課文,初步體會寓意。
(一)嘗試學習,研讀2~4自然段。
1、 嘗試學文。自由讀文,邊讀邊想,在不懂的地方打上?。
2、質疑問難:(估計學生提出的疑難詞句有:天不過井口那
么大、說大話;當學生提到說大話不理解時,隨機引導學生圍繞說大話再來提問題。)
3、思考難點,發現問題。
思維訓練點⑴:圍繞說大話討論。估計有以下問題:
① 什么叫說大話?
② 青蛙認為誰說大話?(找找,讀讀第四自然段)。
③ 青蛙認為小鳥說了什么大話?
、転槭裁辞嗤苷J為小鳥說大話呢?
。ㄗx議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菪∨笥颜J為小鳥在說大話嗎?
4、比較體會,解決問題。
借助情境,動畫演示。小鳥漫游,它飛過田野,飛過大海讓學生體會到小鳥見多識廣,說的不是大話,而是實話。
5、引讀2~4自然段。
6、小結學法:抓住重點詞語,自己提出問題,看看讀讀想想,
自己解決問題。
(二)遷移學法,研讀5-7自然段。
1、讀后思疑,學句質疑?焖佥p聲讀5-7自然段,出示以下
句子,比較、提問。
2、引導討論,解決問題:
思維訓練點⑵:是誰弄錯了。(估計有以下問題):
、 為什么小鳥說青蛙弄錯了?(讀議:無邊邊際)
②青蛙笑什么?為什么青蛙認為自己不會弄錯的?
體驗:用紙圈成筒當作井讓學生看天花板,使學生親身體驗到因紙筒壁擋住了視線,所以看到的天花板很小,只有井口那么大,從而讓學生明白不管是青蛙還是小鳥,坐在井里看天,都只能看見井口那么大。
、勰銈冋J為到底是誰錯了?錯在哪兒?
、芗偃缒闶切▲B,你怎么勸青蛙?(想象說話)
⑤讀第七自然段,思考小鳥笑什么?(抓住重音也字)
為什么小鳥說你是弄錯了。和前面小鳥說你弄錯了。有什么不一樣?
3、學句質疑。
思維訓練點⑶:為什么要跳出井口看一看?
① 齊讀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
讀了這一句話,你們有什么問題要提?
為什么小鳥要青蛙跳出井口看一看呢?
② 討論解疑。
5、學法小結:抓住重點句子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
三、激發想象,拓展深化寓意。
1、青蛙后來會不會跳出井口來看天呢?
2、誰愿意來表演跳出井口的小青蛙,看看它會說些什么?
。ㄖ该吓_表演)
3、你想對青蛙說些什么嗎?
4、小結:我們可不能像做青蛙那樣
5、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鞏固練習,加深字詞記憶。
1、 認讀生字詞。
2、生字抄字(評議、修改)
坐井觀天教案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字,有積累詞語的興趣。
2.有感情地朗讀對話,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3.理解寓意,用學得的道理指導自己今后的學習、生活。
二、教學難點:
理解寓意,用學得的道理指導自己今后的學習、生活。
三、 教具準備:
小鳥和青蛙的圖片;課件
四、教學時數: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ㄒ唬┯螒驅
課件出示一個謎底是青蛙的謎語,引導學生快速進入上課狀態。青蛙是本課課文的主人公之一,從而揭示課題。
。ǘz查預習
課件出示一組一共八個詞語,采取男女擂臺賽的形式比賽朗讀。朗讀優秀者可代表其一方獲得一顆紅星。
。ㄈ┲v解寓言含義
寓言故事是學生們新接觸的內容,所以要講清到底什么是寓言(通過一個小小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大大的道理),
怎么學習寓言故事(首先要讀懂故事,其次要想請道理)
(四)讀懂故事
1.帶著問題讀課文(青蛙和小鳥是在哪里爭論的?他們爭論的是什么)
2.檢查朗讀情況(進行男女擂臺賽第二回合的較量)
3.解疑第一個問題,引出課文第一段的學習。(青蛙坐在井里,小鳥飛來落在井沿上),在此過程中,重點讓學生掌握井沿的.概念,深入理解嚴“沿”。同時,畫一口井,找同學把小鳥和青蛙的圖片貼在正確的位置。
4.解答第二個問題,他們爭論的是天有多大,是大還是小的問題。由青蛙的觀點引出第4自然段的學習,“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重點分析“說大話的含義,讓同學起來說幾句大話,可以暢所欲言?偨Y青蛙的觀點是天只有井口大。接下來提問:究竟青蛙認為小鳥說的哪句話是大話?
5.分析第三段,青蛙認為小鳥說:“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這句話是大話。舉例說明一百里究竟有多遠,讓同學加深體會。并讓同學發揮想象小鳥在此過程中都飛過了哪些地方。加強口語表達能力,并鍛煉想象力。
6.小鳥的觀點:天無邊無際,大的很哪!重點解釋無邊無際,鍛煉學生用無邊無際造句。
7.總結青蛙和小鳥的觀點,讓同學們把書卷成桶狀看天花板,體會青蛙在井底看天時的感受。
8.引導學生說出青蛙沒有認為自己錯,(自以為是)從第6段可以看出來,齊讀第6段,讀出自信、自大的語氣。
9.讓學生扮成小鳥勸一勸固執的青蛙: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最后一段)
10.拓展思維:如果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
。ㄎ澹┫肭宓览
1.文章批評了青蛙的自以為是目光短淺,表揚了小鳥的見識廣大
2.怎樣才能成為見識廣大的人呢?同學回答后,課件出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六)分角色表演
找同學進行表演,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ㄆ撸┌鍟O計
坐井觀天教案設計 篇5
一、教材簡說
把部分當整體,“管中窺豹”“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種看問題的方法是錯誤的,但我們在生活中卻常常犯這樣的錯誤。比如學藝,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剛接觸時,自我感覺特別好,以為自己會了,待到用時,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學無止境。這無異于“坐井觀天”啊。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二、學習目標
1、3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3、初步理解寓意。
三、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將學習一個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觀天。(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插圖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認識“沿”
2、指導學生自讀故事,注意把生字讀準,了解故事大概內容。
3、指名說說自已讀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4、讓學生了解“無邊無際”的意思,認識“際”
5、通過分析“信”的字形特點,認識“信”。
6、同桌互相交流對生字的認識。
三、指導寫字。
先讓同學們“看”: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特點?寫時應特別注意什么?再讓同學們“說”:它們都是左右結構,都是“左窄右寬”。寫“沿”時,注意右上方與“幾”不同;寫“際”時,注意雙耳旁是兩筆完成的,“耳朵”要寫得高而窄。指導“還”的筆順規則,先寫“不”,再寫“辶”。再讓學生觀察字的結構特點,獨立描紅、臨寫最后通過課后的“讀讀抄抄”鞏固所認的字和所寫的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復習生字后繼續學習。
二、朗讀感悟
1、以讀帶講,了解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不同位置?梢栽O計如下口頭填空:
青蛙坐在( ),小鳥落在( )。
2、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號,分別畫出講青蛙和小鳥對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看插圖練讀第一次對話。
3、對話。
(1)通過學習第二次對話,讓學生說說讀懂了什么。
(2)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圍繞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為……所以……”談談自己的理解。
(5)帶學生體驗:走出教室,說說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紙卷成紙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4、朗讀小鳥認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認為“天小”的句子,看誰讀得好。老師指導朗讀青蛙和小鳥的話。青蛙的話用自信、傲慢的語氣;小鳥的話用勸告、誠懇的語氣。
5、對話。
(1)自由讀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想:小鳥和青蛙都是笑著說的,他倆的笑各有什么含義?
(2)小組合作學習。先分角色朗讀,再討論上面的問題。
(3)朗讀對話,讀出適當的語氣。
朗讀提示:青蛙的話要讀出傲慢、自信的語氣,表現出自以為是的心理狀態;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的語氣,表現出實事求是的誠懇態度。
6、朗讀。
四、實踐活動
1、小組合作,續編第四次對話: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續編第四次對話,并分角色讀一讀。
2、看看地球、太陽和月亮誰大。
坐井觀天教案設計 篇6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隨文識字,隨文理解和掌握“井沿大話弄錯無邊無際”等詞語,識字“沿際”。
2、正確、流利、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研讀青蛙和小鳥的第一,第二次對話,理解他們不同觀點的原因。
初步學習把反問句改成肯定句。
教學重點:研讀青蛙和小鳥之間的前兩次對話。
教學難點:理解青蛙為什么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小”。
教學準備:板畫水井貼圖詞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集體背誦《識字四》。
2導入新課《坐井觀天》。
二、初讀課文
1一讀讀通課文,把讀不通順的句子讀3---5遍。
2二讀同桌互讀課文,互相糾正讀音。
3三讀邊讀邊想,《坐井觀天》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三、研讀三次對話,隨文識字
。ㄒ唬┓答仯骸蹲^天》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1.和爭論
2.再次默讀課文,找一找,從課文中找出依據。
3.反饋出示課文4.5自然段,自由讀,指名讀.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青蛙的觀點是,
小鳥的觀點是。
。ǘ┧伎迹呵嗤芎托▲B的觀點為什么截然相反呢?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這一段,請一個學生到黑板上擺一擺青蛙和小鳥的位置。
2理解“井沿”,識字“沿”
小鳥落下的這個位置就是“井沿”,看來“井沿”就是――井邊,“沿”在這里的意思就是――“邊”。
(教師手指桌沿)那么這是?----桌沿
學生給“沿”組詞。
3.理解“落”字在句子中的運用。
給“落”換詞。
想想為什么課文沒有用“停”等詞呢?
。ㄈ┙處熞x,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一次對話,了解故事的起因。
引導學生參與評價,了解“一百多里”有多遠,讀好“一百多里”。
(四)研讀第二次對話,爭論的要點
1.理解小鳥的觀點
1)理解“無邊無際”
小鳥飛過那么多地方,但是它都沒有看到天的盡頭,這就是課文里的哪個詞?(無邊無際)
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呢,我們還可以說什么也無邊無際?
2)天如此無邊無際,怪不得…….
教師出示課文第3自然段,集體讀,再次回顧。
教師出示課文第5自然段,指名讀,想想小鳥會地說。
評價讀中感受小鳥的自信、誠懇……
2.理解青蛙的`觀點。
1)理解“大話”:“大話”是什么話?青蛙認為小鳥說了什么大話?
2)青蛙問小鳥“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它其實想說的的是:(天不過井口那么大,不用飛那么遠)。
3)出示兩個句子讀一讀,感受同一個意思的兩種說法,感受“!”和“?”的變化。
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
天不過井口那么大,不用飛那么遠!
4)聽了青蛙的話,你心里一定有了問題了。(預設:青蛙怎么會有這么奇怪的想法呢?)
5)探究青蛙的觀點的形成原因
問得好。同學們開動腦筋,想想用什么辦法能解決這個問題呢(教師可啟發學生想辦法獲得青蛙的“體驗”;蛘咦约阂龑
A抬頭看看教室的天花板,你看到了方方正正的一大片,但是再把紙卷成筒狀看看天花板?你又看到了什么?)
B再觀察一下課本插圖中青蛙所處的位置,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青蛙為什么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因為青蛙的視線被厚厚的井壁擋住了…….)。
6)指名讀第四自然段青蛙的話,讀好“!”和“?”
3.分角色朗讀第一、二次對話。
四.寫字:沿抬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流利、感情分角色朗讀課文。
2發揮想象續遍故事。
3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學重點:研讀青蛙和小鳥之間的第三次對話,理解青蛙和小鳥各自“笑”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成語故事的寓意
教學準備:詞卡
教學過程:
一、識字,復習導入
1、讀生字卡片 :井沿大話弄錯無邊無際
識字:信給信組詞,了解“信”的意思。再用字理識字法觀察信字的部件構造,記住“信”字,比如說:要“言”而有信;比如說“信”就是把要說的話,把語言寫到紙上,傳遞給別人……
2.男女生分角色讀課文2.3.4.5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次對話。
1)自由讀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想:青蛙和小鳥都是笑著說的,他倆笑的含義一樣嗎?
2)同桌分角色朗讀,討論一下小鳥和青蛙各自在笑什么。
3)反饋:
預設:青蛙笑小鳥錯了,自己是對的……小鳥笑青蛙過于自信,聽不進別人的正確意見……青蛙覺得自己天天坐在井里看天,最了解天的大小,不會弄錯的,小鳥居然和他爭論,實在可笑……小鳥笑青蛙確實弄錯了,還自以為是…….
4)指名分角色朗讀第三次對話,關注生生評價。
三、提煉“坐井觀天”的寓意
引:課文學到這里的時候,我們已經知道了到底是誰弄錯了?
。1)青蛙錯在哪里?
預設:錯在自己呆在井底,不跳出來看看,就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天就井口那么小……錯在不聽別人的勸告,自以為是……..
(2)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課題:坐井觀天就是:坐在井里觀察天……坐在井里看天……
坐井觀天是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同時它也在批評一類人,請同學們動腦筋想一想,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是批評什么樣的人呢?(…….批評見識少而又自以為是的人…….)
回顧:管中窺豹坐井觀天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3)拓展
出示課堂小練筆:
青蛙聽了小鳥的話,終于跳出了井口
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續編故事。
。4)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什么?
預設:我明白了不能自以為自己什么都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我懂得了要多學知識才能見識廣……
小結: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可千萬別像青蛙那樣坐井觀天呀!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那你將成為見多識廣的人,
四、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