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帽》音樂教案(精選17篇)
《小紅帽》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身體動作和樂器,敢于大膽嘗試表現樂曲的節奏。
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鼓勵幼兒與他人合作,初步協調一致演奏。
重點:指導碰鈴和木魚的輪奏。
難點:鼓勵幼兒與他人合作,初步協調一致演奏。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鈴鼓、碰鈴、木魚;伴奏準備:鋼琴、錄音機、樂曲磁帶。
活動過程:
1、幼兒伴隨《小紅帽》作音樂律動進教室,激發幼兒音樂興趣。
2、帶領幼兒做節奏游戲,鞏固幼兒對幾種常見節奏型的熟悉。(小朋友們,今天在上課之前,張老師先來和小朋友們做一下節奏游戲,拿出你們的小手咱們準備好…… 咱們平時小朋友在玩節奏游戲時從來沒想過節奏游戲中出現了幾種節奏?那么咱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吧?既然小朋友們拍得那么棒,老師就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咱們今天來搞一個演奏會。演奏會就一定要有音樂 ,拿這首歌曲就是咱們剛才從外面進來時聽到得曲子是什么呀?你都想到了歌曲里有誰呀?)
3、教師播放歌曲小紅帽,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旋律及拍子的特點,并伴隨歌曲打拍子。(現在老師想給小朋友再放一遍歌曲,你聽了這首歌曲什么感受?幾拍子?拍一拍試試)
4、聽聲音辨別樂器。
5、出示樂器圖譜,組織幼兒分聲部徒手打擊節奏型。(全班幼兒、鋼琴伴奏)
(今天三種樂器和小朋友一樣,來參加這次演奏會,咱們看看他們在哪里?)重點指導碰鈴和木魚的輪奏。
6、幼兒伴隨音樂,合聲部徒手打擊節奏。(伴隨音樂兩遍)
7、組織幼兒分聲部練習手持樂器打擊節奏。(小朋友們剛才演奏的不錯,只不過有個別小朋友有點不齊,咱們拿樂器試試。)
8、幼兒伴隨音樂,合聲部打手持樂器擊節奏。(伴隨音樂兩遍)
9、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幼兒聽看指揮進行演奏,盡量和小朋友演奏一致。)
10、面向觀眾演奏。(今天的音樂會小朋友們演出的非常成功,咱們跟臺下的觀眾老師來一個謝幕)。
11、結束: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可以演奏出好聽的聲音,不只這些樂器,比如咱們班里結構區的小木塊、酸奶瓶裝上小豆子等,咱們和張老師一起去尋找一下吧?)
《小紅帽》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音樂中大膽試用動作、表情等表現人物形象。
2、在活動中體驗表演的快樂,通過表演,懂得不要輕信陌生人的道理。
活動準備:
1、森林的情景創設。
2、課件(小紅帽的故事)。
3、代表四個人物的音樂:《森林狂想曲》《波斯市場》《天使小夜曲》《拉德斯基進行曲》。
4、表演道具(紅帽子、頭巾、頭飾、獵槍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播放音樂)
師:“我們現在來到了一個美麗的大森林里,我是一棵大樹,你們是誰。俊保ㄕ堄變阂贿呅蕾p“森林”美景一邊用動作表現,模仿森林里的樹木花草。)
二、課件欣賞
師:“森林里發生了一件事情!
1、請幼兒欣賞多媒體課件《小紅帽》。
2、提問:故事中都有誰?森林里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故事里的四個人物中,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么?
幼兒討論并回答。
3、“小紅帽有沒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哪里不對呢?”
幼兒討論并回答。
教師小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隨便的相信陌生人。
三、聽辨音樂—找出與人物特點相符合的音樂。
分段欣賞音樂《森林狂想曲》《波斯市場》《天使小夜曲》《拉德斯基進行曲》區分并模仿小紅帽、大灰狼、外婆和獵人的音樂形象。
四、音樂表演
1、提出要求并表演故事(要求:小演員要聽清楚音樂再出場。)
請四名幼兒進行示范表演。
2、集體表演故事。(注意聲情并茂的講述故事)
《小紅帽》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2、通過圖畫來記憶歌詞,能夠邊唱邊跳隨音樂做動作。
3、引導幼兒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形成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小紅帽》歌詞內容圖畫三張、歌曲《小紅帽》、視頻《小紅帽》的故事。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播放小紅帽故事、引導幼兒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
2、欣賞歌曲《小紅帽》
。1)教師逐一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片上的內容理解歌詞
(2)教師播放歌曲《小紅帽》、請幼兒欣賞
。3)教師有表情地用優美的聲音演唱、請幼兒感受歌曲甜美的意境。
(4)教師與幼兒共同朗誦歌詞。
。5)幼兒看教師的動作意識、輕聲的隨歌曲錄音演唱小紅帽。
3、小紅帽——引導幼兒隨歌曲進行舞蹈
第一句:齊步走
第二句:一只叉腰、另一只手跟隨音樂來回擺動
第三句:一只手叉腰、另一只手指著另一邊蹦一下
第四句:雙手捂著臉、雙腳小碎步
第五句:雙手叉腰左腳輕輕踏一下
第六句:雙手合在一起、放在臉的側眼睛輕輕閉上
活動延伸:
在音樂區活動中,請幼兒自己創編動作表演《小紅帽》,引導幼兒在家中和爸爸媽媽一起表演小紅帽的故事。
《小紅帽》音樂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繞腕組合動作。
2、復習《勾繃腳》,要求用較規范的動作完成。
3、喜歡律動活動,從中培養幼兒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教學準備:
錄音機;《森林狂想曲》、《鋼琴曲》、《鳥飛》、《健康歌》音樂磁帶;墊子。
教學過程:
一、熱身運動《健康歌》
幼兒手拿墊子跟隨老師聽音樂合節奏做熱身運動進場(幼兒自由散開,盡量舒展動作)
二、導語
。ㄊ謾C:鈴……)“喂,您好!哦,是小紅帽的媽媽呀,您很忙請我們去她外婆家把她接回來 是嗎?好的,您放心好了。恩,好的,再見。” “小朋友,小紅帽的媽媽讓我們去她外婆家把她接回 來,我們小朋友愿意嗎?”(愿意)好的,讓我們采些水果和鮮花去好嗎?要采水果和鮮花要轉動手腕才可以,先看老師做一遍。(音樂)
三、新授手腕組合
A、教師完整示范動作。
B、幼兒非步驟學習繞腕組合
1、幼兒學習采蘋果的動作
。▌幼饕I:立直、拍腿、提腕、轉腕、壓腕)
2、聽口令做一遍才蘋果的動作。
3、學習采鮮花的動作
(動作要領:跪坐、攤手、轉腕、推手)
4、聽口令做一遍采鮮花的動作。
C、聽口令完整跟老師連起來做動作。
D、聽音樂合節奏跟學動作。
小朋友真棒,都學會了采蘋果和采鮮花的本領了,好的,現在我們就去嘍!
四、復習‘勾繃腳’
“帶上我們的禮物,還要穿過一片森林才能到小紅帽外婆的家,小腳丫準備了”復習‘勾繃腳’音樂:森林狂想曲
“外婆家到了,送給您外婆,外婆夸我們呢!小朋友真棒!小朋友,剛才我們的小腳丫走了 這么久,一定累壞了吧?我們讓它休息一下吧!” 音樂:搖籃曲。
五、退場
“天黑了,我們還要送小紅帽回家呢,仙女讓我們變成了小天使飛回去。我們回家嘍!
音樂:律動鳥飛碎步退場。
教學反思:
通過輕松活潑的律動形式把孩子帶到音樂的殿堂,調動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情感, 在學習歌曲時教師先范唱讓學生體會歌曲的情緒。讓孩子輕聲模唱從而感受歌曲的情感, 這樣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為了發揮孩子創造力讓孩子自編動作, 使活動氣氛達到高潮。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歌曲,也發揮了孩子的創造能力,真正的達到了教學目的。
《小紅帽》音樂教案 篇5
一.說活動教材:
在主題活動“故事啊,故事”中,我們從陪伴幼兒聆聽故事開始,接著尋找故事,探究故事世界里各種好聽好玩的事情。故事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文學形式,故事通過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節,生動、優美的語言,吸引著幼兒,使他們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從而培養愛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學到的好思想見諸于行動。
《小紅帽》是一篇形象鮮明突出,語言生動淺顯而富有意義的故事。它的故事情節性教強,能為幼兒提供一個較大的想像空間。在這次的活動中,我讓幼兒在理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再來學習這首融于故事情景的兒歌,幼兒一聽就明白,容易理解,不需要教師過多的解釋,這樣孩子在接受它時可以不用去記憶就能背誦下來。孩子從中獲得了成就感,學習自然有了積極性。這樣的學習形式易被低幼兒童所接受,讓幼兒在欣賞、理解、體會兒歌的過程中,發展了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一.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形象思維的特點和童話故事本身的特點,以及《綱要》精神:“發展幼兒語言的匯總要途徑是通過相互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拓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因而,本次活動通過為幼兒創設的學習情景,嘗試將故事與表演相結合,使幼兒多通道參與并自發地投入到兒歌的學習中來。因此,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目標: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感受故事中各個角色人物的心理特征。
2.能力目標:根據對故事的 ......
《小紅帽》音樂教案 篇6
《小紅帽》的故事對于幼兒來說是耳熟能詳的,并且深受幼兒的喜愛,故事中人物形象鮮明,對于幼兒來說很好理解,幼兒可以通過這個故事學習到很多道理。
活動目標
1、在音樂中大膽試用動作、表情等表現人物形象。
2、在活動中體驗表演的快樂,通過表演,懂得不要輕信陌生人的道理。
3、在熟悉樂曲的基礎上,熟悉這個故事。
4、自己表演的同時,注意觀察同伴的表演,努力使自己表演的節奏和音量與同伴保持一致。
活動準備
1、森林的情景創設。
2、課件(小紅帽的故事)。
3、代表四個人物的音樂:《森林狂想曲》《波斯市場》《天使小夜曲》《拉德斯基進行曲》。
4、表演道具。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播放音樂)
師:“我們現在來到了一個美麗的大森林里,我是一棵大樹,你們是誰?”(請幼兒一邊欣賞“森林”美景一邊用動作表現,模仿森林里的樹木花草。)
二、課件欣賞
師:“森林里發生了一件事情。”
1、請幼兒欣賞多媒體課件《小紅帽》。
2、提問:故事中都有誰?森林里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故事里的四個人物中,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么?
幼兒討論并回答。
3、“小紅帽有沒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哪里不對呢?”
幼兒討論并回答。
教師小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隨便的相信陌生人。
三、聽辨音樂—找出與人物特點相符合的音樂。
分段欣賞音樂《森林狂想曲》《波斯市場》《天使小夜曲》《拉德斯基進行曲》區分并模仿小紅帽、大灰狼、外婆和獵人的音樂形象。
四、音樂表演
1、提出要求并表演故事(要求:小演員要聽清楚音樂再出場。)
請四名幼兒進行示范表演。
2、集體表演故事。(注意聲情并茂的講述故事)
《小紅帽》音樂教案 篇7
在歌曲《小紅帽》教學時,我設計了給歌曲做情景表演的教學環節。但在表演時,我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班里音樂成績好的同 學 總是搶著作“主角”, 而一些表演能力一般的同學卻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可是他們的小眼睛里卻分明流露出無限向往……這樣就使得活動失去了平衡,以及我想讓所有同學都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的初衷。我靈機一動,出示了兩幅畫,請小朋友比較一下哪一幅更形象?同學們都說第一幅好,我故意問為什么,學生說:“第二幅畫只有小紅帽、外婆、和大灰狼比較單調,第一幅除了這些還畫有房子、花、草、樹、小鳥等等,看上去更漂亮”。我說:“對了,雖然這些只是配角,但是加上他們,圖畫就更豐富了,我們的表演如果加上他們,一定會更生動的。我們班是不是還有一些小朋友沒有加入到我們的游戲呀,你們愿意讓我們的表演更生動嗎?”這么一說,同學們的積極性全部被調動起來了,隨著音樂的流動,小朋友們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之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所以我想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創造性思維方式和靈活的應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讓我們成功的扭轉教學被動的局面,使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小紅帽》音樂教案 篇8
這學期的二年級音樂課本上有一課是《童話故事》。有一首好聽的歌曲《小紅帽》,我知道小朋友對這一課肯定很感興趣,于是就認真準備想給小朋友上一堂精彩的音樂課。
上課時我先戴了一頂紅色手工制作的帽子,問小朋友們:“你們發現老師今天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樣?他們看到我戴了個帽子煞是喜歡。
我說了幾句 :“那好,讓我們跟老師跳一段帽子舞吧。同學們立刻假裝拿起手中的小紅帽跟著老師象模象樣地跳起舞來。
律動之后,我讓同學放下手中的帽子,我問:“你們知道《小紅帽》的故事嗎?那就請你把這個故事講給我們聽一聽吧!”我請了一位班里成果好的女小朋友。 等她說完了我就讓小朋友們觀看了動畫片《小紅帽》。課堂頓時恬靜下來,同學們都聚精會神地盯上了大屏幕。
觀看過后,我順勢導入今天學習的歌曲《小紅帽》,同學們帶著極大的興致和熱情很快就學會了《小紅帽》這首歌。
在接下來為歌曲《小紅帽》編排音樂劇這一環節,我讓同學設計故事的三個結尾,并分組限時扮演。第一組不只扮演的很精彩,而且時間也恰到好處。但到了第二組上臺扮演時,卻出現了嚴重超時問題,假如不采取有效合理的方法,就會使其他小組失去扮演的機會。但是,又必需是不露痕跡的暗示同學。于是,我運用了課堂急救小貼士之二:未完待續法。我輕輕地走上講臺,找準一個懸念點,對大家說:這組同學扮演的是一個電視連續劇的《小紅帽》,他們扮演的很棒,假如
想知道后面又發生了什么事情?請看下回分解。在下節課的開頭,我們再讓他們把下集演完。;這樣一來,時間就得到了合理的布置。 緊接著,我又將同學的活動引入高潮,帶同學玩起了在《小紅帽》的音樂中傳帽子的游戲。一頂小紅帽在同學手里交替地傳,誰要是在音樂停止時手中拿著帽子,誰就得扮演一個音樂節目。同學們歡快的笑聲充溢了課堂,他們的音樂細胞也跟著手中傳送的帽子活躍起來。他們邊傳邊唱,興致可高了。歌曲在無形中得到了鞏固。
快到本節課的尾聲了,我正在把這節課上同學的表示作出評價。這時,我突然看見有一位同學正低著頭在桌子上寫著什么。我若無其事地走了過去,發現那位同學正在畫小紅帽,而且畫得栩栩如生。但是這個時候畫畫顯然是不合時宜的,于是,我又用了課堂急救小貼士三:順水推舟法。我拿起他的畫,來到講臺上。對全班同學說:劉潤彤同學正在為我們班今天紀律表示最好的同學作畫,現在她準備親自把畫送給他。;這種一箭雙雕的方法,不只讓同學們明白上課的紀律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讓課上作畫者懂得自身錯了。而且還很好的顧和了他的顏面,維護了他的自尊心。最后,我播放了《小紅帽》的音樂,讓大家唱起歌,跳起帽子舞出教室。
學生是鮮活的個體,這就決定了課堂上同學反應的變化莫測。有時候常會出乎老師的預料。這時恰當地運用一下課堂急救小貼士,就能讓課堂充溢活力,防止不必要的尷尬。
好奇、好動又是小同學的天性。課堂上,哪怕是一丁點的小事,同學都會控制不住自身的情緒,沸騰起來。特別是像音樂這樣的美感
和動感很強的科目,需要布置豐富多彩的活動來空虛課堂。因此,課堂秩序就更難調控。這時,就需要教師有足夠的應變能力,因勢利導同學,將同學的興趣點、注意力引導入正軌,讓同學在輕松的氛圍中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課一開始,我就讓同學帶上道具進教室。同學的好玩天性立刻被激發出來, 帽子放下了,但到了自編音樂劇環節,又出現了同學扮演超時的問題,教師和時運用同學熟知的播放連續劇方法(未完待續法),給同學設置了一個懸念,激活了他們的探知欲望。給他們一個小小的期待。
此后,我再將同學的學習過程引導到游戲中去,進入高潮。同學體會到了樂學的快感。
有了興趣同學自然就會學好,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教態,語言都會激發同學的興趣,感染同學的情緒。教師只有在課后不時反思,才干進步,這節課我還是比較滿意的,所以寫下來和大家交流,希望對我的教學能夠更上一層。
《小紅帽》教學反思
第一次
柴銘一
長春市回族中學小學部
《小紅帽》教學反思
第二次
柴銘一
長春市回族中學小學部
《小紅帽》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 . 在理解文學作品的基礎上,能夠用故事中的語言創造性的表演。
2 . 在教師的引導下,鼓勵幼兒自主分配角色,學會合作表演。
3 . 激發幼兒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 幼兒已經會完整地講述故事。
2 . 狼的頭飾、草地、大樹、沙發床。
3 . 各種表演道具(絲巾、紙、塑料、紙盤、膠水)
活動過程:
一、幼兒與老師共同布置場景和制作道具。
1.回憶故事內容,進行討論。
提問:故事中有誰?每個角色的服裝怎樣進行設計?
故事中有那些場景?怎樣進行布置?
2.分組制作分為服飾組和場景組,共同制作。
3.幼兒合作擺放場景。
二、幼兒進行表演。
1.討論四個角色的動作和表情,并集體練習。
2.幼兒自主分配角色。
3.在老師的幫助下幼兒穿好表演服裝。
4.幼兒表演,教師觀察指導。
要求幼兒能夠用語言及動作進行創造性的表演。
三、結束評價。
鼓勵幼兒自主進行評價,說說同伴語言及動作哪些具有創造性的表現?有什么不足之處?
四、活動延伸。
1 . 你們還聽了哪些故事?你最感興趣的故事是什么?
2 . 集體討論并確定下一次表演游戲的內容。請幼兒回去完整講述故事以便下次表演游戲。
《小紅帽》音樂教案 篇10
案例:
進教室時我手中拿了一頂“小紅帽”,學生們都很好奇的看著我手中的“小紅帽”。
師:“同學們,老師手里的小紅帽漂亮嗎?”學生們一下子就被我手中的那頂鑲滿亮珠片的“小紅帽”給吸引住了。
師:“那好,讓我們一起跳段“小紅帽”之舞吧!甭蓜又,我讓學生觀看動畫片《小紅帽》片段,進一步吸引住了學生的注意力。課堂頓時安靜下來,學生們都聚精會神地盯上了電視機。觀看過后,我順勢導入今天學習的歌曲《小紅帽》,學生們帶著極大的興致和熱情很快就學會了《小紅帽》這首歌。
接下來為歌曲《小紅帽》分組表演。我讓每一組通過自己想象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把小紅帽那種喜悅、緊張的心情用歌聲、舞蹈表達出來。第一組不僅表演的很精彩,而且時間也恰到好處。第二組也非常的棒。第三組上臺表演,給了大家一個很大的驚喜,他們完全把小紅帽的故事改變了,(可能是我前面給他們看動畫片的啟示吧,呵呵)演到最后小紅帽和大灰狼竟成了好朋友,真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意,演完后我肯定了他們的想法。但有些同學就提出了疑問小紅帽和大灰狼他們不可能成為好朋友,大灰狼會把小紅帽吃了;還有的說大灰狼現在不吃小動物變好了?大家都眾說紛紜,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最后經過激烈的討論之后,另外兩組的同學終于同意了第三組的想法,
我趁勢肯定了第三小組的創意,也鼓勵其他小組的同學進行創作。(學生們是鮮活的個體,這就決定了課堂上反應的變化莫測。有時候常會出乎老師的預料,但卻能讓課堂充滿活力,我們做老師的就要及時應對學生,給他們一個滿意的答復。)
緊接著,我又將學生的活動引入高潮,帶學生玩起了《小紅帽》的游戲——拯救小紅帽,學生們歡快的笑聲充滿了課堂,他們邊玩邊唱,興致可高了。歌曲在無形中得到了鞏固。最后,我播放了《小紅帽》的音樂,讓大家唱起歌,跳起舞蹈出教室。
教學反思:
好奇、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課堂上,哪怕是一丁點的小事,學生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沸騰起來。特別是像音樂這樣的美感和動感很強的科目,需要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充實課堂。因此,在這節課中,我利用了影片、歌曲、表演、游戲讓學生全身的投入其中,將學生的興趣點、注意力全部激發,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人人參與,心隨樂舞。
《小紅帽》音樂教案 篇11
《小紅帽》是一首好聽的歌曲,同時《小紅帽》也是一個童話故事。《小紅帽》深受幼兒的喜愛,故事中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善惡美丑昭然若揭。在欣賞故事之余,我體會到:要找準教材與幼兒內在情感的結合致關重要。我知道孩子對這一課肯定很感興趣,于是就認真準備想給孩子上一堂精彩的音樂課。。
上課時我先戴了一頂紅色手工制作的帽子,問小朋友們:“你們發現老師今天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樣啊?他們看到我戴了個帽子很是喜歡。然后給幼兒觀看了動畫片《小紅帽》。觀看過后,我順勢導入今天學習的歌曲《小紅帽》,孩子們帶著極大的興致和熱情很快就學會了《小紅帽》這首歌。在接下來為歌曲《小紅帽》編排舞蹈動作這一環節,我給孩子們自由發揮,然后分組表演,第一組不僅表演的很精彩,而且時間也恰到好處。但到了第二組上臺表演時,卻出現了嚴重超時問題。最后,我播放了《小紅帽》的音樂,讓大家唱起歌,跳著舞出教室。
在研究教材時,我首先考慮:這首歌最吸引孩子的是什么?而幼兒最感興趣的又是什么?只有找到了最佳結合點,那么接下來的教學思路便會比較合理,也容易激發起幼兒的學習興趣,而教學中的重、難點也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這堂課的設計中無論是新課的引入,歌曲的感受與簡單的學唱,還是情境的創設,舞蹈的創編都圍繞“童話”這條主線開展,自然而又生動。幼兒學起來輕松,都比較貼近孩子的認知,為幼兒提供了較大的創作空間。在表演中,我特別注意培養幼兒相互協作的能力。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孩子的學習還是愉快的。的確,孩子是個鮮活的個體,這就決定了課堂上孩子反應的變化莫測。有時候常會出乎老師的預料。好奇、好動又是幼兒的天性。課堂上,哪怕是一丁點的小事,孩子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沸騰起來。特別是像音樂這樣的美感和動感很強的科目,需要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充實課堂。因此,課堂秩序就更難調控。這時,就需要教師有足夠的應變能力,因勢利導孩子,將孩子的興趣、注意力引導入"正軌",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當然,有了興趣孩子自然就會學好,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教態,語言都會激發孩子的興趣,感染孩子的情緒。教師只有在課后不斷反思,才能進步,這節課我還是比較滿意的。
《小紅帽》音樂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在打擊樂活動中感受與同伴合作演奏的快樂。
2、結合動作總譜學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
3、初步嘗試使用不同樂器合作一致地進行演奏。
活動準備:
1、動作圖譜一張;樂器:響板、碰鈴、鈴鼓若干;樂器聲音卡四張;
2、幼兒分三組,座位為馬蹄形,樂器先放在幼兒椅子底下。
活動過程:
1、幼兒聽音樂《小紅帽》進入活動,初步感知音樂。
2、結合圖譜,幼兒學習身體動作,進一步感受理解音樂結構。
(1)教師:剛剛我們聽到的是什么音樂?聽到這首音樂,你心里感覺怎么樣?
張老師聽到這首音樂也感覺很快樂,我還把我的快樂畫下來了,你們想看嗎?
(2)教師聽音樂結合圖譜,完整做身體動作。
教師:用圖畫的方式來表現音樂,這叫圖譜。你在圖譜中發現了什么?
這些圖畫表示什么意思?可以怎么做動作?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3)幼兒集體看圖譜做身體動作,教師哼唱。
。4)幼兒集體隨音樂看圖譜做身體動作一遍。
。5)幼兒分三組隨音樂做身體動作。第一組跺腳,第二組拍手,第三組搖手、拍手。
。ㄖ攸c指導第三組幼兒學習最后兩樂句的搖手、拍手。)
3、出示樂器,學習樂器演奏,進一步感知表現音樂。
(1)出示樂器:響板、碰鈴、鈴鼓。知道其名稱和演奏方法。
教師:小朋友們玩得很開心,小樂器也想出來玩了。看看,這是誰?它可以怎么演奏?
(2)出示樂器卡,貼到圖譜相應的地方。
(3)教師哼唱,帶領幼兒分組徒手演奏第一遍,重點指導鈴鼓組的幼兒學習搖奏和拍奏的方法,并弄清楚什么地方搖奏,什么地方拍奏。
(4)教師哼唱,幼兒分組徒手演奏第二遍,重點指導樂曲最后一句三種樂器的齊奏部分。
。5)發放樂器,幼兒聽音樂演奏樂器第一遍,提醒幼兒注意樂器的使用規則。
(6)幼兒聽音樂看指揮演奏樂器第二遍,提醒幼兒注意看教師指揮。
4、幼兒有序地收拾樂器,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教師引導幼兒換組,交換樂器演奏樂曲。
《小紅帽》音樂教案 篇1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小紅帽》,指導學生用輕巧地聲音,急吸緩呼地方法演唱歌曲。
2、讓學生在律動、演唱、表演等活動中體驗歌曲輕快活潑的情緒。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用自然的聲音,正確的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2、在感受音樂形象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及創造力。
三 教學準備:
電子琴、小紅帽頭飾 、音樂課件
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隨著音樂律動進教室。
2、師生相互問好
二、寓教于樂
1、導入:
師:你聽過《小紅帽》的故事嗎?誰能講給大家聽聽?
師生合作講故事
之后一起來欣賞童話故事《小紅帽》的短片
師:我們把這個故事邊成一首歌曲好嗎?
2、 聽范唱錄音
師:你覺得歌曲怎樣?你會用動作來表示嗎?放錄音,學生即興表演
師:誰能聽出歌曲是幾拍子的。聽音樂,學生試拍
3、邊聽音樂,學生邊打二拍子
4、朗讀歌詞
5、輕聲跟錄音唱歌詞
輕聲跟琴唱歌詞
注意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ㄟB唱,要求聲音輕快,咬字積極,四小節換氣,換氣前的四分音符唱得短一些,第八小節要唱得親切自然,后一個應稍弱,第五樂句用稍弱的音量演唱, 注意唱好每句末尾的韻“ang”)
6、誰能告訴大家小紅帽是怎樣的一個孩子?(是一個美麗、善良、尊敬老人的小女孩,而且還非常勇敢),你喜歡她嗎?現在就讓我們隨著小紅帽到外婆家去,你會更加喜愛她的。
三 、創造表現
1、邊唱邊表演
看課本上的圖做動作一起練習:動胯托帽,動胯揮手,踏點動胯,動胯揮帽
師:你還會其它的動作嗎?
放音樂,學生邊唱邊表演。
2、師:你能根據談話故事《小紅帽》改編歌詞,加入情節表演嗎?
分小組創編、分組表演
四、完美結課
小紅帽終于戰勝了大灰狼,我們都喜歡小紅帽,她是一個美麗、善良、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大家都要像她那樣,做一個人人夸獎的好學生。讓我們一起唱著歡樂的歌聲、跳著優美的舞蹈來慶祝小紅帽獲得勝利!
《小紅帽》音樂教案 篇14
《小紅帽》是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旋律流暢,節奏簡單,郎朗上口。運用歌曲來講述《小紅帽》的故事,使學生更容易接受。
本節課,我以“1 2 3 4 5”入手,因為柯爾文手勢我從一年級就開始給學生帶入,現在給學生課前用一首音階練習曲,既能夠引出本課的知識內容,又能訓練孩子的音準。接下來,我給孩子進行范唱!昂⒆觽,今天老師再用一首歌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大家認真聽,聽聽是什么故事!边@個故事孩子們都很熟悉!跋旅嫖覀円黄饋砜纯,歌曲里是怎么講這個故事的!蔽揖烷_始帶著孩子按節奏讀歌詞。歌曲的節奏在歌曲學唱的過程中是個重點,基本上難點都是節奏問題,所以我喜歡把節奏放在最前面進行解決。我給孩子加入了拍手拍肩的律動,在這個地方就把歌曲和歌詞的難點解決了。通常孩子們都在“她家住在又遠又僻靜的地方”中的“又遠又”和“我要趕回家”中的“趕回家”是學生比較容易錯的。所以提前解決,就為歌曲的演唱解決了重難點。在學唱之后,我加入了打擊樂器伴奏,運用指定的節奏讓學生進行伴奏。我覺得本節課不夠豐富,在教法上不夠多樣,以后要多加思考更多種、更有趣的方法來教學。
《小紅帽》音樂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在學會基本動作和角色表演的基礎上,初步學會根據音樂的變化跳集體舞。
2.在集體舞的過程中,會調控空間位置,不和朋友碰撞。
3.積極參加集體舞表演,體驗創造的樂趣。
活動準備:
按活動場地標記出圓心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紅帽們,我們到奶奶家去玩嘍!”幼兒聽舞蹈音樂邊唱歌曲《小紅帽》邊歌表演走成單圓圈。
。ǘ┬率诓糠郑
1.邊唱邊表演歌曲一邊。
2.“現在你們來唱歌,我來數數誰是大灰狼!崩蠋煱缪菪〖t帽,示范在圈上數人。邊唱邊按節拍數,一拍數一個小朋友。
3.被數到的幼兒到圈內來扮演大灰狼,要吃小紅帽。
“現在數到你是大灰狼!”音樂變成大灰狼的音樂,幼兒聽音樂表現大灰狼吃小紅帽的情景。
“音樂聽上去感覺怎么樣?大灰狼要吃小紅帽,小草,小花,小河,小樹看見了會怎么做?”引導圈上幼兒創造性地扮演小草,小花,小河,小樹、小鳥做各種表演動作。
4.圈上幼兒扮演獵人,剪開了大灰狼的肚子,救出了小紅帽。
“聽音樂,誰來了?”(獵人)“獵人會怎么做?”(開槍打死老狼,把大灰狼的肚子剪開,救出小紅帽)。圈上幼兒聽獵人的音樂,表演開槍、用剪刀剪大灰狼的肚子,同時嘴里說:“砰砰——、砰砰——、剪開老狼的肚子,救出小紅帽。”然后,圈內的大灰狼死去,小紅帽得救。
5.小紅帽聽音樂快樂地舞蹈。
“小紅帽得救了,她高興地回家了。”圈內的小紅帽聽音樂表演歌舞。
“小鳥、小樹、小草、小花、小河看到小紅帽得救了,會怎樣?”(高興地舞蹈)老師引導圈上幼兒在小紅帽表演的同時,聽音樂創造性地扮演小鳥、小樹、小草、小花、小河高興地舞蹈。
音樂結束,小紅帽回到圈上自己的位置。
6.音樂開始,死在圈內的大灰狼扮演小紅帽,游戲循環開始。
《小紅帽》音樂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1、能夠雙腳站立由15—20厘米的高處往下跳。2、培養幼兒勇敢、克服困難的品質;顒訙蕚洌号菽芰蠅|若干、各種顏色的小花、小紅帽、呼啦圈、桌子做成的山洞;顒舆^程:(一)情景導入師:今天天氣真晴朗,我們一起去郊游吧。(音樂聲中,教師帶領小朋友入場,隨音樂自由舞蹈)(二)練習從高處往下跳1、自由練習從大約5厘米高處往下跳。師:聽媽媽說外婆生病了,好擔心啊,我們一起去探望外婆好不好?不過去外婆家的路上會有好多大石頭,你們能夠從大石頭上往下跳嗎?(教師帶領幼兒在場地一側自由探索練習從5厘米高處往下跳。)2、自我挑戰,增加難度師:現在你們跳得可太好了。我想問大家,有沒有勇氣從更高的地方往下跳呢?(幼兒自由選取墊子,增加高度,練習從更高的地方往下跳(15-20厘米)3、展示,小結讓跳得最高的小朋友在全班幼兒面前展示,并鼓勵其它幼兒也試跳。教師對勇敢往下跳的幼兒給予表揚,讓其產生自信。(三)游戲《探望外婆》1、師:我們現在就要去探望外婆了,路上我們會經過小河、大小不同的石頭,還要鉆個山洞,小心不要被大灰狼抓到。(教師帶領幼兒練習跨小河,跳石頭,鉆山洞。)2、師:哇,這里有好多美麗的鮮花,我們摘幾朵送給外婆吧。(幼兒一人采一朵小紅花,繼續通過障礙來到外婆家。) 來到外婆家,引導幼兒打招呼,并把采的花送給外婆。3、為外婆跳一支舞(放松運動)師:外婆見到你們好開心,我們再給外婆跳支舞,讓外婆的身體快快好起來吧。(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做放松動作)
《小紅帽》音樂教案 篇17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小紅帽》
2、律動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用急吸急呼的方法按句換氣,練習清晰的咬字吐字。
2、能用輕巧的聲音演唱敘事歌曲《小紅帽》。
3、能用簡單的舞蹈動作,跟著歌曲音樂作律動。
教學重點:用急吸急呼的方法換句換氣,從而演唱好《小紅帽》
教學難點:跟著歌曲音樂作律動
教具準備:課件、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
二、練一練
1、律動:《拍拍拍》
2、發聲練習:《音階》《小黃狗》《小花貓》
3、節奏練習:
課件1:認一認,說一說
課件2:你會劃小節線嗎?
課件3:拍拍節奏,讀讀句子
三、故事導入
四、新歌教學
1、教師范唱,感受歌曲情緒。(課件答題)
2、聽flash范唱,感受歌曲節奏節拍。(課件答題)
3、跟琴哼唱,熟悉旋律。
4、按節奏朗讀歌詞。
5、用急吸急呼的方法齊唱歌曲,教師糾錯。
6、設計節奏,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五、歌曲律動
1、律動動作說明
動作一:踏點擺臂
做法:正步站立,左腳開始做原地點踏步,同時雙臂前后擺動。
動作二:動胯托帽
做法:左手叉腰,右手托帽,雙腳踏點左右各兩拍,同時動胯。
動作三:踏點揮帽。
做法:左手叉腰,右手上舉揮帽,雙腳踏點左右各四拍,同時動胯。
2、學習過程:分句教動作后,在音樂伴奏下反復練習。
六、課堂小結
七、聽音樂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