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咽喉”——甘肅省
課 題
第二節 “絲綢咽喉”——甘肅省
課 型
新授課
教
學
目
標
1、了解甘肅省的地形概況
2、了解河西走廊對甘肅省“古”和“今”的貢獻
3、了解世界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的藝術價值
4、了解省會蘭州在西北地區的重要地位
5、通過對本節知識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文化藝術、對外交流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對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進一步了解,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
河西走廊
教學模式
研究性學習、課堂教學形式
教具
地圖冊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啟發談話法
教
學
步
驟
(引入)“揮手嘉峪關外出,蕭蕭野驢哀哀鳴”,嘉峪關是萬里長城的最西端,是長城防線上重要的軍事要塞,河西第一隘口,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關隘,素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今天我們就走進“雄關”,走進甘肅省,去領略大西北驃悍、威武雄壯的神韻。
(板)第二節 “絲綢咽喉”——甘肅省
一、位置、地形
(讀圖)地圖冊31頁
(問)①甘肅省位于我國的什么部位?(西北部)
②它與我國哪幾個省相鄰?(陜西、寧夏、四川、青海、新疆、內蒙古)
③它與哪個國家接壤?(蒙古人民共和國)
④地形以什么為主?(山地和高原占全國面積70%以上,西北部
教
學
步
驟
沙漠戈壁占15%)
(講)甘肅省面積45.44萬平方千米,居全國第7位,甘肅省深居西北內陸,大部分地區氣候干燥,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春夏界線不分明,夏季短促、氣溫高,秋季降溫快,冬季寒冷漫長,年平均氣溫4—14℃,甘肅省簡稱“甘”或“隴”,省會蘭州市。
(板)二、河西走廊
(練習)84頁活動1、2、3
(問)河西走廊是西北著名的糧倉,主要農作物有哪些?
(講)河西走廊的古、今對比
古代:①“絲綢之路”溝通東西方文化經濟;②創造了敦煌莫高窟燦爛文化。
今天:①仍是重要的通道,蘭新鐵路橫貫走廊;②綠洲農業發達,成為西北著名糧倉;③鐵路沿線人口、城市集中;④旅游業發達,旅游城市有敦煌市、嘉峪關市等。
(板)三、省會——蘭州市
(講)甘肅省省會,位于省境東部的黃河岸邊,已有多年的發展歷史,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現有隴海、蘭新、包蘭、蘭青鐵路干線在蘭州交匯,蘭州是西北地區最大的重工業城市,石油化工、冶金等工業發達,也是我國科學文化中心之一。
板書設計:
第二節 “絲綢咽喉”——甘肅省
一、位置、地形
二、河西走廊
三、省會——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