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八年級上冊地理期末復習提綱(新版)
航空運輸 速度最快、舒適、安全 運量最小、運費最高
水路運輸 運費最低、運量最大 速度最慢、受天氣影響較大
管道運輸 方便、速度快運量大、運費低、 靈活性差
損耗小、安全可靠、連續性強、管理方便
2、我國的鐵路干線
南北向的鐵路線(自東向西排列) 1、京滬線 2、京九線 3、京哈——京廣線
4、焦柳線 5、寶成——成昆線
東西向的鐵路線(自北向南排列) 6、京包——包蘭線 7、隴!m新線
8、滬杭線——浙贛線——湘黔線——貴昆線
⑴我國交通運輸的分布特點:分布不均,東部密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
⑵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鐵路運輸。
⑶我國主要鐵路線: “三橫五縱” (p88中的圖4.5)
3、選擇合理的交通運輸方式
⑴客運:根據旅客的出行目的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進行選擇。
⑵貨運:①貴重或急需的貨物且數量不大的,多由航空運送;②易死亡變質的活物、鮮貨,短程可由公路運送,遠程而又數量大的可用鐵路上的專用車;③大宗笨重的貨物,遠距離運輸,盡可能利用水運或鐵路運輸。
二、農業1、農業及其重要性
⑴概念:利用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各部門,統稱為農業。
⑵地位: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
⑶主要部門:依據勞動對象的不同,分為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部門。
2、農業的地區分布
⑴我國農業的地區分布,主要表現為東西、南北的差異。其中,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為界,把我國分為東部農耕區和西部牧業區。
⑵東部地區農業分布:①種植業:東部半濕潤和濕潤的平原地區。②林業:東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區,以及東南部的人工林區。③漁業:東部沿海地區是我國海洋捕撈和海洋養殖的基地;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地區。
⑶西部地區農業分布:①天然草場廣布,以畜牧業為主,種植業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綠洲。②我國四大牧區: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青海牧區、西藏牧區。
⑷南北差異: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
耕地類型 作物熟制 主要農作物
北方地區 旱地 東北平原:一年一熟
華北平原: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小麥、花生、大豆、甜菜、棉花。
南方地區 水田 長江中下游平原:一年兩熟
華南及海南島:一年三熟 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3、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
⑴宜林則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發展林業可以保持水土。
⑵宜糧則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豐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適宜種糧。
⑶宜牧則牧:降水較少,但是牧草生長良好,適宜發展畜牧業。
⑷宜漁則漁:河湖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區,適宜發展漁業。
4、走科技強農之路
⑴農業發展成就:農業增長方式從廣種薄收轉向優質高產;優良品種不斷涌現;機械化和專業化水平、生產效率不斷提高;農田水利建設取得長足進步,抗災能力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