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水資源教案
【教學目標】
1、 了解水資源的含義,知道我們日常應用的水資源有哪些。
2、 了解水資源短缺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懂得我國節水標志的含義。
3、 理解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和解決措施。
【教學重點】
我們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和解決措施
【教學用具】
中國水資源分布圖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新課導入:和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除了土地以外,就是水資源了,今天我們學習一下水資源的分布和特征。
2、讀課文,了解水資源的含義,找出最多的水資源和日常用到的水資源。
講解:水資源在地球上占的比重很小,可利用的更少,因此水資源短缺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我國也不例外。
板書:一、水資源與生產生活
分析我國節水標志的含義,知道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的時間。
(轉承)我們水資源人均較少,分布怎樣呢?
板書:二、水資源的時空分布
結合日常實踐和課本的黃河,長江流量曲線,得出我國的水資源季節分布特點。
小結: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東多西少,使有的地方的水土矛盾十分突出。例如北方地區,特別是華北地區。
怎么解決這些矛盾呢?
講述:這兩個措施是今天學習的重點內容,尤其注意跨流域調水中的南水北調,要看懂南水北調示意圖,熟悉三條調水線路,知道東線和中線已經開工,并且開始使用,西線是一個計劃。
讀課本知道,水資源是陸地上的淡水資源。最多的是冰川水,日常應用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水和淺層地下水。
世界水日:3月22日,
中國水周:3月22日-28日
閱讀我國水資源分布圖,找出水資源的分別規律,結合前面的降水示意圖,知道和降水密切相關。
讀課本找出解決時間不均的措施:修建水庫。空間不均的措施:跨流域調水。
討論:除了以上措施,我們在生活中海能夠有什么做發可有節水。例如:植樹造林、海水淡化、節約用水,治理水污染等。
【作業設計】
我國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