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 教案
水資源 教案
(初二地理第三單元第三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知道水是寶貴的、有限的水資源,了解地球上各種水體的分布,知道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的分布和比重,了解水資源緊缺的原因。
2. 掌握水資源時空分布的特點,知道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應的解決途徑,了解南水北調工程的路線及影響。
3. 了解水資源的利用狀況,以及水浪費和污染現象,知道節水比調水更重要。
能力目標
1. 通過閱讀各類圖表,逐步培養和提高讀圖、用途、析圖、釋圖的,能力。
2. 通過學習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原因及解決途徑,培養分析、歸納、推理等思維能力。
3. 通過學習水資源利用狀況,培養從資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4. 通過對水資源利用狀況的調查,培養實踐能力和對問題的具體分析評價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了解華北地區嚴重缺水的事實及缺水對工農業生產的影響,能全面、正確地認識水資源的價值,從而樹立正確的節水惜水、保護水資源的觀念。
教學重點
1. 地球上的各種水體以及目前人類利用的主要淡水資源。
2. 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以及對應的解決途徑。南水北調的主要路線及意義。
3. 理解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4. 分析圖像、表格、文字等各種信息資料。
教學難點
1. 學會分析某一地區水資源緊缺的原因。
2. 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如三峽、小浪底工程。
3. 理解“從某種意義上講,節水比調水更重要”。
主要教法
1. 講述和講解法
2. 對比和分析法
3. 討論法
教學準備
1. 布置學生課前預習。
2. 布置學生分組,收集相關資料和數據,準備課堂討論。
3. 教師收集相關資料數據,準備相關投影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本節內容知識結構如下
第一課時學習完我國水資源問題的兩個方面。第二課時學習解決我國水資源問題的對策。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利用課本76頁活動2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導入新課,引發學生對水的作用的認識。
講授新課
教師板書:第三節 水資源
教師提問:水是寶貴的資源,分組討論,它有什么作用呢?
教師板書:1.水的作用
學生討論后,教師抽查提問小組代表發言。
師生互動,共同歸納總結:水是生命之源,又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它提供人們日常生活用水和工農業生產用水。
教師提問:地球上的水儲存在哪里?我們目前大量利用的水體主要是哪些水體?
學生讀“圖3.16水資源是有限的”回答思考討論上面教師提問,并計算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占全球水的百分比。(0.0075%即不到萬分之一)
教師板書:2.地球上的水體
師生互動,共同歸納總結: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占,僅占全球淡水資源的0.3%,占全球水量的不足萬分之一。可見地球上可以供人類利用的水資源是有限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的寶貴資源。
教師利用投影展示資料
淡水資源缺乏不是個別國家所獨有的問題,而是全球發展中面臨的問題。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1977年聯合國水事會議都提出了水危機不久將成為繼石油危機之后另一項嚴重的社會危機。世界銀行1995年的調查報告指出:占世界人口40%的80個國家正面臨這水危機,發展中國家約有10億人喝不到清潔的水,17億人沒有良好的衛生設施,每年約有2500萬人死于飲用不清潔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