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上冊《工業》教材分析
在認識工業對其他生產部門的重要性方面,教材做了很大調整。在工業與其他社會經濟部門的聯系內容中,由原來純文字敘述改為圖片配合文字介紹,教師可以將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改為讀圖討論或角色扮演等更加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工業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動中,突出強調工業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密切,用現代化照片替代漫畫,使教材更具時代感,也能激起學生同感,仿佛身臨其境。活動式課文雖然還是兩部分,但取消了讓學生了解輕重工業的區別這一內容,降低了學習難度,給學生活動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突出了課標要求的重點內容。
第二個黑字標題由“工業空間分布”改為“我國工業的分布”,內容的增加和刪減變化很大。首先,增加了我國在新中國成立前后以及改革開放后工業分布的歷史變化內容,相較于舊教材只強調工業的空間分布,教材強調新中國工業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既補充了我國工業分布的時間變化,又注重德育目標的落實。在本節內容中,“中國主要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分布圖”也進行了更換,舊版地圖資料陳舊,而且信息量較大,不利于初中學生提取相關重點信息。新版地圖刪除了鐵路線,更新了主要的工業中心,使得地圖資料時代性更強,學生能夠較容易地從圖中提煉出我國工業分布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及沿江、沿海的特征。考慮到影響工業分布的因素多且復雜,初中生還不具備綜合分析影響工業分布區位因素的能力,因此,新版教材刪除了影響我國工業基地分布的因素這一活動環節。降低學習難度,增強了對我國工業地區分布主要特征的學習。通過對xx年各省級行政單位人均工業總產值圖的分析,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我國工業分布在沿江、沿海的特征。
第三個黑字標題內容還是“高新技術產業”,但名稱由 “積極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改為“蓬勃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蘊含著我國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的寓意,體現新版教材與時俱進、調整目標、更加科學規范的時代特色。新版教材增加的“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的增長折線圖”,體現我國高新技術產業近年來的發展及取得的成果,讓學生深刻感受到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和科技取得的巨大進步,增強自豪感。繼而用豐富的圖片配以簡潔的文字,突出介紹我國領先世界的高新技術,擴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對高科技產品的興趣。更新的“中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布圖”數據,采集截至xx年,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敘述式課文部分刪除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分布特征及優勢等內容,降低了學習難度,更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的特點,把學習的時間和重點放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與對我們社會經濟生活產生的重要改變這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上。這部分改變更有利于教師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學生學習起來也不覺得枯燥乏味。最后一部分的閱讀材料和活動式課文,把一些陳舊信息都進行了更新,讓人耳目一新。
總之,本節新教材的編寫,在落實課標知識要求的基礎上,強調了對重點內容,例如我國工業的分布特征及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現狀的理解與掌握。能力目標則強調了讀圖技能的應用,結合初中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簡化學習目標,增加了實用性更強的相關知識,以利于突出對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德育目標也進一步加強,更注重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