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上冊復習提綱:中國的自然環境(人教版)
55、對于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護和培育 ,便能實現永續利用,對于非可再生資源,我們應該十分珍惜和節約使用 。
56、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是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57、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狀況把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
58、我國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小,且各類土地資源所占的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 少、難利用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特別是人 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59、我國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
60、土地資源的人為破壞現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亂占耕地。
61、土地資源的一項基本國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
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資源 占2.5%
63、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絕大多數為兩極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為深層地下水。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
64、我國水資源總量少于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位于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計算,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65、從時間分配看,夏 季降水集中,冬春 季降水少。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的措施興修水利工程(水庫)。
66、從空間分布看,我國水資源南豐北缺,特別華北和西北 地區缺水最為嚴重,進一步加劇了北方的缺水狀況。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是跨流域調水 。
67、南水北調工程就是把長江 水系水調到缺水嚴重的華北、西北 地區。
68、針對我國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問題,節約用水尤為重要。
69、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是交通運輸。
70、歷史上我國著名的四大“米市”是無錫、蕪湖、九江、長沙。
71、在各種交通運輸線中,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xz省目前沒有鐵路線。
72、貴重或急需的貨物而數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運送。
73、容易死亡或變質的貨物,多采用公路 運送。
74、大宗笨重貨物,遠距離運輸,一般選擇水運、鐵路 運送。
75、農業的生產部門有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
76、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主業。
77、西部地區天然草場廣布,有我國四大牧區是內蒙古牧區、青海牧區、xq牧區、xz牧區.
78、林業集中分布在東北、西南、東南 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地區。
79、糧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麥公布呈現“南稻北麥 ”格局。
80、油料生產形成了長江油菜帶和黃淮花生區 兩大生產區。
81、糖料作物則呈現明顯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點。
82、棉花生產以北方為主,形成了xq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 為主的三大棉區。
83、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84、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了試驗區。
85、高新技術產業主要特點1。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 所占的比重大。2。銷售收入中,用于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比例大,3。產品更新換代快。
86、高新技術產業是以電子和信息 類主業為“龍頭”產業。
87、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民區多依附于大城市 ,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
88、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一方面要考慮自然環境的差異,另一方面要考慮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