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上冊《交通運輸》教學設計
過渡,引導:從上面這幾個例子我們可以發現,有時我們從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不只經過一條鐵路干線,有時需要在一座城市中轉,這個中轉的城市就成了兩條甚至幾條鐵路干線交匯的地方,我們稱它為交通樞紐。請同學們想一想,這樣的交通樞紐有什么作用呢?
學生:轉換靈活,方便。
老師:請同學們看看地圖,你能找出幾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嗎?分別有哪些鐵路干線在這里交匯?
學生:北京(京滬線;京包線;京滬線;京九線;京哈線等);鄭州(京廣線,隴海線);株洲(京廣線;浙贛線;湘黔線);蘭州(包蘭線;蘭新線;青藏線)。
過渡:有的同學已經發現在鐵路干線中還出現了高鐵。高鐵的發展證明了我國鐵路事業的快速發展。請同學們在地圖上找一找,我國現有哪些高鐵呢?你能找出起訖點相同的鐵路干線與高速鐵路嗎?
學生:有京廣高鐵、京滬高鐵、哈大高鐵、沿海高鐵(前三條高速鐵路的起訖點與鐵路干線的起訖點相同。
老師:下面我們來完成一個小活動:綜合應用──我的出行我做主。
1.我要去x藏
2.我來當導游
要求如下。
1.從北京去x藏途中要去西安看兵馬俑,去洛陽看牡丹和龍門石窟?應該怎么安排旅游線路呢?
2.說出自己的家鄉(或籍貫)在哪里?可以選擇哪些鐵路干線到你的家鄉旅游?順便再請你介紹一下你家鄉的旅游景點。
學生1:可以坐京廣線在鄭州換車,坐隴海線到西安,再坐青藏線到拉薩,回來時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坐青藏線、包蘭線、京包線到北京(返回時換乘路線少)。
學生2:我的家鄉在蘭州,可以乘坐京包─包蘭線(北京學生)到我的家鄉旅游……
【設計意圖:這個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一方面強調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將知識活學活用,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對比分析、綜合歸納的能力。】
六、教學反思
這節課設計了大量的學生活動,為學生做了大量鋪墊,學生參與度較高,課堂效果也不錯,最后到落實環節,學生都能輕松掌握相關知識。因為本節課容量較大,時間方面還要斟酌,拓展環節需要根據班級學習情況而定。總之,這節課的落實要結合生活,將抽象的鐵路干線內容生活化、有趣化,將知識點落實,真正做到內容有趣、課堂有效、后續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