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
時間
代表人物
目的
內容
評價 活動一:思考討論 洋務運動為什么會失敗?2、 戊戌變法
序幕
時間
代表人物
主要內容
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軍事上:
影響3、 辛亥革命(1)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的成立 19xx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武昌發動起義,取得勝利。 19xx年元旦,中華民國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2)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3)總結孫中山的革命活動。4、 新文化運動
代表人物
主陣地
主要思潮
內容
地位
作用 活動二:鞏固拓展 中國近代史上,為挽救民族危亡先進的知識分子高舉“民主”“科學”大旗,掀起新文化運動。請回答:(1)在上圖所示的人物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他于19xx年創辦了《新青年》。請寫出他的名字。 (2)簡述新文化運動的歷史作用.(3)結合新文化運動的作用,談談該運動對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建設有什么啟示?活動三:歸納總結 試歸納中國近代化探索的特點。中考再現——鞏固練習一、選擇題:1、下列關于洋務運動的評價,正確的是( )①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②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 ③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想一想,這是哪個派別的主張a、頑固派 b、洋務派 c、資產階級維新派 d、資產階級革命派3、19世紀60、70年代,在中國經營的外國輪船公司因為洋務運動的興起,生意大受影響,中國海關進口的洋布等數量也大大減少。上述材料說明洋務運動 。( )a.吸引了私人資本投向近代民用工業 b.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c.對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洋務運動達到了“師夷長技以自強”的目的4、洋務派舉辦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 ) a、自強新政 b、發展資本主義c、抵制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 d、利用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維護清朝統治5、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a、頑固派的阻撓、破壞 b、洋務運動未徹底變革封建制度c、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戰敗 d、未真正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6、中日甲午戰爭失敗以后,李鴻章傷感地反省,說:“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對這句話的理解最為正確的應當是( )a.洋務運動一無是處 b.洋務運動勞而無功c.洋務運動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樣子 d.洋務運動沒有達到“自強”“求富”的目的7、踐行了自己“各國變法,都是經過流血才成功的。中國還沒有人流血,讓我來作第一個吧!”的豪言壯語,為變法圖強甘愿流血犧牲的愛國志士是( ) a.鄧世昌 b.康有為 c.梁啟超 d.譚嗣同8、康有為、梁啟超作為偉大的歷史人物永載史冊,主要是因為他們( )a、發起了洋務運動 b、發起了維新變法運動c、領導了辛亥革命 d、參加了新文化運動9、下列不屬于百日維新變法內容的是 ( ) a.改革政府機構b.不許私人興辦工礦企業c.訓練新式軍隊d.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10、19世紀末,中國近代化的核心內容是( )a.學習西方軍事技術b.學習西方政治制度c.學習西方經濟技術d.學習西方自然科學11、戊戌變法運動的實質是( )a.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的斗爭 b.開明地主與頑固官僚的斗爭c.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的斗爭 d.西方文化與傳統儒學的斗爭12、戊戌變法運動突出的歷史功績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動政治改革 c.發展社會經濟 d.促進思想啟蒙13、今年是辛亥革命98周年,小張想實地考察辛亥革命首先爆發的地方,他應該到(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武昌14、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 )a.人文主義 b.啟蒙思想 c.三民主義 d.社會主義 15、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a、結束了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b、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16、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不包括( ) a、民權主義 b、民主主義 c、民生主義 d、民族主義 17、由于三民主義沒有徹底的土地綱領,對革命造成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為( ) a、革命缺乏堅強的領導核心 b、革命陣營成分錯綜復雜 c、革命缺乏堅實的群眾基礎 d、資產階級革命派總想妥協18、被稱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巨變的是( )a.辛亥革命的勝利和中華民國的成立 b.洋務運動開始了中國的近代化c.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 d.五四運動的發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19、19xx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后開始采用民國紀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國23年,請問他出生于公元多少年( ) a.1934年 b.1936年 c.1938年 d.1939年20、若將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新文化運動歸納為一個專題,這個專題的名稱可以確定為( )a.思想解放的作用 b.民主革命的影響c.政治改革的意義 d.民族戰爭的結果二、材料解析題21、材料一 : “夷之長技有三: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海國圖志》 材料二: “以天演為體,而其用有二:曰物競,曰天擇…物競者,物爭自存世,以一物以與物物爭,或存或亡,而其效則歸于天擇,天擇者,物爭焉而獨存… ”材料三 :“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出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請回答:(1)材料中“夷之長技”指什么?魏源寫作《海國圖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宣揚的主要觀點是什么?這一觀點在當時起到什么作用?(3)材料三中的“德賽兩位先生”分別指的是什么?(4)概括以上救國主張在方法上的共同點。三、感悟升華學生討論交流: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感想或啟示?請寫下來。四、課外拓展:總結本專題知識,完成下列表格。22、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簡表活動名稱派別代表人物主題或口號探索層面 (側重點)影響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