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教案
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港澳問題的歷史原由;
2、掌握“一國兩制“構想的含義;
3、簡述香港、澳門回歸的史實,說明“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4、掌握香港、澳門回歸的重要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1、聯系歷史事實,詳細講清港澳問題的由來。
2、闡明“一國兩制”構想形成的過程、含義和意義。
3、講述香港和澳門回歸的經過,并記憶其重要史實和偉大意義。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一國兩制”的構想變為了現實,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取得了歷史性進展。
2、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洗刷了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民族恥辱。
3、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構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重大發展,是實現祖國統一的重要原則。
二、 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重點
1、“一國兩制”構想的內涵。
2、香港、澳門回歸的重要史實和偉大意義。
(二)難點
1、“一國兩制”的構想;
2、香港澳門問題的解決。 三、 教學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圖片,史料,歌曲等) 四、 板書設計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導入1、(圖片展示)香港澳門的區旗“紅旗代表什么?紫荊花代表什么?花蕊上的五顆星象征什么?” “那紅、白兩色又體現了什么?”提示:紅白兩色體現了“一國兩制”的精神。 二、新課講解1、問:什么是“一國兩制”? 問:“一國兩制”的構想是誰提出來的? 2、問:為什么要實行“一國兩制”? 3、對學生的講述進行評價和歸納,給予及時的提示:為什么是“一國”?為什么一定要“兩種制度”?(以香港為例) 4、總結:實行一國兩制,一要實現香港主權回歸,二要保持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維持香港的繁榮。我們知道“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成功解決了香港澳門問題,香港澳門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我們是在什么時候失去香港,失去澳門的呢? 5、出示香港地區的地圖,同時播放歌曲《東方之珠》。問:請大家回憶中國近代史的內容,思考我們是在什么時候失去香港的? 6、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歸納總結:1840年,鴉片戰爭1842年,《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1860年,《北京條約》永久割讓九龍半島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條約》強行租借新界。 教師必須強調,我們中國政府從來沒有承認過這三個條約,并表示要在合適的時候收回香港和澳門的主權。請大家閱讀課文,。理出一條線索:我們是怎樣一步步收回香港的主權的?7、問:我國政府提出用“一國兩制”解決香港問題最早是在什么時候? 8、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補充:1982年,鄧小平同志在會見來訪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適時的提出了用“一國兩制”方針解決香港問題,接下來中英之間進行了22輪談判。直到1984年,談判圓滿結束,簽署了聯合聲明。 問:中英聯合聲明中決定我們在什么時候收回香港主權呢?問:為什么是1997年7月1日? 補充: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主權包括什么?中國臺灣當局作為一個地方政府在世界上到處去謀求外交關系,這應不應該呢? 8、(出示圖片)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中國的五星紅旗從此每天都可以升起在香港這片土地上。 9、出示幻燈片《七子之歌-澳門》,同時播放同名歌曲。 10、提問澳門問題的由來,我國政府收回澳門主權的過程。 1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歸納總結澳門問題的由來:1553年,葡萄牙人以曝曬水浸貨物為由,上岸獲取了澳門的居住權。問:我們在什么時候解決澳門問題? 12、(出示圖片)鄧小平、三代領導人都十分關心澳門的發展。今日的澳門到處一片繁榮的景象。 13、問:香港和澳門的回歸說明了什么? 14、教師根據學生回答補充:靈活的外交手段,政府堅決的態度和立場,像“一國兩制”這樣一個照顧到各方利益的好政策等等。 15、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意義是什么? 16、在學生回答基礎上補充:(1) 對于香港澳門的經濟建設來說,有了大陸這樣一個強大的后盾……(聯系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2) “一國兩制”,用和平手段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給世界其他地區的沖突矛盾提供了借鑒。 三、小結 四、練習播放歌曲《香港,別來無恙》 觀察圖片根據自己的思考回答:“紅旗代表祖國,紫荊花代表香港,寓意著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五星象征著香港同胞心中熱愛祖國。”學生普遍不知道。 根據自己課前的預習,說出一國兩制的含義及它的提出人鄧小平。 部分學生積極講述自己的觀點,部分學生似乎對這個問題不夠明白。 學生在老師的提醒下,結合香港、澳門的歷史與實際情況,得到了較為深刻的認識。 帶著懸念進入下一部分內容。 學生觀察地圖(地圖上香港的不同的區域都已標出),開始回憶。學生思考后回答要點:鴉片戰爭、中英《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北京條約》等等。 學生閱讀課文,自己歸納整理基本的知識點。 學生回答:1984年中英就香港問題簽署聯合聲明。 宣布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設置小懸念,暫時緩解課堂氣氛。學生根據前面的知識可以知道,中英《展拓界址條約》中提出租借新界的借期是99年,剛好到1997年6月30日到期,我國政府可能為照顧到英國政府的面子將回歸日定在7月1日。 領土、國防、外交等學生在老師的指示下明白中國臺灣作為一個地方政府與外國政府謀求外交關系是對國家主權的僭越。 學生從圖片中感受當時歷史的激動。 在熟悉的歌聲中,學生的思緒被帶入到下一部分內容中。 學生根據前面教師處理“香港回歸”部分內容的方法,自己學習處理“澳門問題”部分內容。 根據書本內容回答:1987年,中葡政府就澳門問題發表聯合聲明,決定在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學生從圖片中感受“一國兩制”的實踐是非常成功的。 學生思考回答: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等。 學生互相討論,回答: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的恥辱,保證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產生共鳴。 學生與教師一起回顧本課內容。 學生與教師一起解決課后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