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第13課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一國兩制”提出的背景、含義及深遠影響;知道香港、澳門問題的由來;簡述香港、澳門回歸的過程和意義;了解香港和澳門區旗、區徽及含義。
2、過程與方法
搜集香港、澳門的歷史、地理、回歸歷程、回歸后的繁榮發展等資料,學會從中獲取有 效的信息;通過詩歌朗誦、歌曲演唱、編演歷史劇、觀看香港、澳門回歸錄像等資料,感受香港、澳門艱難的回歸歷程, 加深對港、澳回歸意義的理解以及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必然的感性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為香港和澳門的回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香港、澳門回歸祖國,說明中國的國力日益強大,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強。
教學重點:香港、澳門回歸及其歷史意義——通過研究小組的多項活動展示,加深對港、澳回歸的了解和掌握;通過抒發港澳被侵占和回歸的不同感受,加深對回歸意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一國兩制”構想的含義及其影響——通過閱讀課文和相關 文獻資料,進行討論,理解含義及影響。
[導入新課]
播放《東方之珠》歌曲,
(師):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歌中的“明珠”指的是哪里? (生:——香港)
(師)香港、澳門是祖國兩顆璀璨的明珠。但百年前的中國,由于落后,不斷遭到外國侵略者的欺凌,使得香港、澳門這兩顆璀璨的明珠就這樣被列強從祖國母親的懷抱中奪走了。而今這兩顆明珠歷經艱辛終于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下面,就讓我們踏著歷史的足跡,共同回顧一下香港、澳門是如何回歸到祖國母親懷抱的。
活動一:港澳一游
(師):首先我們有請xx同學,帶大家一起到香港、澳門去游覽一番。
學生展示《港澳一游》課件,先向大家簡單介紹香港、澳門情況,然后主持港澳地理知識搶答。
(導游學生):香港得名于香江,位於中國東南端,毗鄰廣東省,正好在北回歸線南方,總面積為1098平方公里,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及超過200個外島所組成。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之一,已經超過660萬。
香港是一個舉世聞名的國際化大都市,由于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國際資本的不斷注入,發展成為了世界金融貿易中心。同時香港也是亞洲最受歡迎的旅游勝地,它的旅游外匯收入、游客人數及游客人均消費額等指標,都 居于世界旅游市場的前列,堪稱亞太區的旅游樞紐。
(課件顯示知識搶答問題):
1、顯示“紫荊花雕像”,問這座紫荊花雕像的全名叫什么?(——《永遠盛開的紫荊花》)
2、亞洲最大的海洋主題公園是什么? (──香港的海洋公園)
3 、全球最長的鐵路和行車道兩用吊橋是什么?(——青馬大橋全長2.2公里 )。
4、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是?(——董建華)
(導游學生):接下來我們在去澳門參觀參觀。
澳門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珠江口西岸,東北距香港約60公里,總面積17.41平方公里,由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島組成。(至于澳門此名,則是因為從氹(dang)仔島眺看澳門半島,她的左右各有一座山,遠遠望去像是兩扇開啟的“門”,半島周圍環繞著海水,人稱此種地形為“澳”。那么,連在一起,這方土地便稱為“澳門”)。經過多年發展,澳門現已發展為重要的國際城市,出口加工、旅游博彩及建筑與金融是澳門主要的經濟支 柱。澳門最有特色的是賭博娛樂設施,賽馬、賽狗、賽車樣樣俱全。賭博業在澳門合法化,形成以“博彩觀光”為傳統的旅游模式。澳門眾多的名勝古跡,既有傳統的中國文化色彩,又有濃郁的葡國情調,加上興旺的博彩業,令澳門有“東方蒙特卡羅”之稱,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