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的成就
第17課 (一)
學習目標:1、 知識目標:記憶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了解鄧稼先、袁隆平等科學家的事跡。 2、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分析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 情感目標:學習老一輩科學家為振興中華刻苦鉆研,奮發圖強的優秀品質。 學習重點 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杰出科學家為國爭光的動人事跡 學習難點 建國以來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學習過程
一、 自主學習,基礎填充
時間
成就
意義
兩彈一星
1964年10月
我國第一顆 爆炸成功。
加強了 ,打破 ,對維護 具有重要意義。
1964年6月至1966年10月
設計出 、
我國有了可用于實戰的導彈。
1970年
用 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
我國航天技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發展起來;
是世界上第 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我國航天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20世紀70年代及以后
多次發射人造地球衛星和實用通信衛星;一箭三星發射成功;多次發射返回式衛星成功;用自己的運載火箭發射外國衛星。
1999年
XX年
XX年
成功發射第一艘無人飛船“ ”。
成功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 ”。
成功發射載人飛船“ ”。
農業
1973年
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 ,并提出了水稻雜交新理論,被國際農學界譽為“ ”。
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
二、 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1、 什么是兩彈一星?知道 “兩彈元勛”是誰嗎?
2、 原子彈是殺傷力極強的武器,我們這個愛好和平的民族和國家,為什么也要研制它?
3、 我們應該學習鄧稼先、袁隆平哪些優秀品質?
4、 建國后,我國科技迅速發展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鄧小平提出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精辟論斷?
三、拓展延伸
當三位中國人乘坐“神舟六號”飛船飛上太空并安全返回地面的時候,作為中國人,你有什么感受?
四、達標測試
1. 被稱為中國“兩彈元勛”的科學家是( )
a.楊振寧 b.錢學森 c.李四光 d.鄧稼先
2.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是在( )
a.1958年 b.1960年 c.1964年 d.19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