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歷史第18課 科學技術教案
第18課 科學技術(二)
導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解掌握
863計劃的涵義,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四位老科學家的建議、鄧小平的批示,《“863”計劃 綱要》的形成及其涉及的領域,計劃的總體目標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搜集資料處理信息
指導學生利用課本圖片和課外網絡等資源,分析863計劃制定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正確運用qq 和論壇提高個人素養,培養他們辯證處理問題并且有效地進行語言組織和口頭表達的能力
主動探索實際應用
通過《史海蕩舟》專題網及其“友情鏈接”的許多歷史網站探索相關知識,正確運用其中的留言板、論壇或電子郵件等工具傳遞短篇文本、交流見解、切磋問題,創造自主學習環境,培養創新能力
情感 態度價 值 觀
愛國情感
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老一輩科學家和國家領導人高瞻遠矚,系民族發展為已任的愛國主義情感
繼承傳統立志成材
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863計劃實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從小樹立起獻身于祖國科技事業的遠大理想
教學重點 863計劃的制定
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863計劃制定的必要性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形式:新授
教師講解
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啟發學生體驗感悟和討論回答:從20 世紀70 年代中期起,一場前所未有的新技術革命席卷全球 。它的影響之大 ,使得世 界各國在科技領域的競爭變得十分敏感、十分激烈。鄧小平根據這種狀態說過:“同樣數量的勞動力,在同樣的勞動時間里,可以生產出比過去多幾十倍幾百倍的產品。社會生產力有這樣巨大的發展,勞動生產率有這樣大幅度的提高 ,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學的力量、技術的力量。”他多次論證了科技對于國計民生的重要性,強調要用科技的力量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今天,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確實已經享受到了新科技帶來的許多福利。這真得感謝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高瞻遠矚的英明決策以及老一輩科學家為了造福于國家和人民而刻苦 鉆研、無私奉獻的人奮斗實踐。現在讓我們共同重溫那時的情境吧,看看誰感悟到的人生真諦最多。(組織學生閱讀全文,作讀書標記;然后根據本課知識線索,展示各自搜集整理的有關資料,進行探索、交流、討論、練習。)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863計劃
1 “863”計劃的含義是什么?(“86”指198 6年,“3”指當年3月。那時王淦昌、王大衍、楊嘉墀、陳芳允四位老科學家向 黨中央提出了跟蹤世界戰略性高科技發展的建議,鄧小平批示“此事宜速作決斷”,所以稱作“863”計劃。)
2《863計劃綱要》涉及哪些高科技領域?你對哪些領域較感興趣?能否向大家介紹你對這些領域的了解?
(a . 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新材料、海洋高技術。 b. 由學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相關資料,與相關學科自然滲透。 c. 由組內同學配合展示資料,進行情境表演或旁白解說等活動,體驗合作探索的愉悅情感。 d. 組織全班學生記憶這些領域并進行“接龍”比賽。 e.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93頁“練一練”,提醒大家憑印象果斷書寫,然后對照課文訂正。)
1根據課本91頁“動腦筋”:我們現在經濟還比較落后,為什么要花那么多錢去搞高新技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