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二單元教案
綜合探究二 感悟滄桑巨變
【教學目標】
1. 通過對藍田人生活區域自然環境特點的認識,理解自然條件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2.通過對藍田人家園今昔盛衰歷史的感悟,辨證認識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互動,樹立環保意識與公民責任感;
3.通過對古代人類遺址環境變遷的調查,學會利用書籍、網絡等各種渠道收集相關資料,客觀評價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4.結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以及調查的經驗,能夠辨證地分析歷史上有關人地關系的言論。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藍田人家園的今昔巨變,讓學生領悟自然條件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難點:結合學生的調查,評價、辨析歷史上有關人地關系的典型言論,形成正確的人地觀。
【教學準備】
選取家鄉的某一地區作為調查對象,了解這一地區環境的變化情況。草擬一分調查報告的提綱,并簡要分析被調查地區環境發生變化的原因。亦可4—6人為一組。
【課前預習】
一百萬年至五十萬年前,在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__生活著一群遠古人類,我們稱之為藍田人。
【教學過程】
一、“藍田人”家園今昔巨變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藍田人生活時代的環境,以及之后的環境情況,完成下表:
藍田人家園的今昔對比
項 目
遠古時期 現實狀況
森林
河流
動物
植物
土壤
2.通過對比說明了什么問題?
二、環境變遷的調查
請同學們利用雙休日時間,分組對你所在地區的環境進行調查,可從書籍、報刊、網絡等各種渠道收集資料,亦可向政府工作人員、爺爺奶奶、父母等采訪相關內容,并制定調查表格,如書本第47頁,所調查項目根據實際情況,可進行變動,調查內容可包括好的變化和不好的變化。
范例:
調查項目
歷史時期 現實狀況
氣候狀況
河流狀況
耕地面積
植物狀況
廢氣物排放
……
三、文明反思
1.在調查中,哪些是好的變化?哪些是不好的變化?
2.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這些變化帶來了什么樣的后果
3.面對以上問題,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四、格言的教學
1.結合書本所出示的格言,請你談談對這些格言的看法?
2.教師總結,引導學生辨證地看待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五、綜合與應用
平時,我們應當如何去保護生活中的環境?
六、課后鞏固
完成作業本綜合探究二
第二單元第一課得天獨厚的大河文明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倫文明產生的自然環境,兩大文明的起源,勾勒人類文明起源的脈絡和方向。
(2)體會大河流域在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倫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認識到自然環境與人類文明的相互關系。
(3)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神秘埃及文明的興趣,在小組討論中,樹立與他人合作學習的精神。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掌握古埃及、古巴比倫的早期文明及大江大河對其產生的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和領會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相互影響。
【課前預習】
○以____的產生、____的發明為標志,人類歷史掀開了文明時代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