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 新文化運動
第8課 新文化運動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了解新文化運動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論著,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二、能力與方法
通過對新文化運動的分析,指導學生從歷史背景出發(fā),聯系具體內容,分析其作用與影響,從而提高其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書中有關材料,培養(yǎng)學生對于歷史新事物的鑒別和理解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兩面旗幟,從而增強在新時代條件下的民主與科學意識;同時,感受到新文化運動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爭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作用,激發(fā)學生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使命感。
重點難點
重點: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及其意義。
難點:新文化運動為什么把斗爭鋒芒指向孔教。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
1、收集資料、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2、給出預習目標,指導學生預習。(全體學生)
二、學生準備
全體學生據預習目標預習課文。
學法指導
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為主。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在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洋務派“師夷長技以自強”,但并沒有擺脫西方列強的侵略;維新派鼓吹民權,革命派主張共和,但并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中國的前途在哪里?一些先進的中國人想到要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以此導入新課。
學習新課:
一、檢查預習目標。(找一排學生依次回答)
1.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時間、標志、代表人物、主要陣地、主要內容、兩大口號。
2. 新文化運動新階段到來的標志。
3.李大釗發(fā)表的文章。
4.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二、小組合作討論:
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缺陷。
學生討論后,教師補充:新文化運動: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fā)作了思想準備。4、后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fā)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榮。不過,新文化運動中的先進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緒,對東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著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偏向。這種看法一直影響到后來。
三、老師據大綱強調重點(指導學生掌握):
1.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代表人物、歷史意義。
2.強調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四、多媒體展示。
五、課堂展示。
指導學生列表展示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時間、標志、代表人物、主要陣地、主要內容、兩大口號、發(fā)展、歷史意義。
六、布置作業(yè)。
1、完成《學習與評價》
2、 預習新課。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