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 新文化運動
第9課 新文化運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
2.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主要標志、新文化運動的旗幟、主要陣地、主要內容、歷史意義。
3.理解新文化運動新的含義。
能力目標
1.通過對新文化運動的分析,指導學生從歷史背景出發,聯系具體內容,分析其作用與影響,從而提高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書中有關白話文的材料,培養學生對于歷史新事物的鑒別和理解能力。
德育目標
1.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認識到,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民主”和“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兩面旗幟,從而增強在新時代條件下民主與科學的意識。
2.通過學習本課,感受新文化運動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爭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作用,激發學生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使命感。
●教學重點
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及意義。
●教學難點
新文化運動把斗爭鋒芒指向孔教的原因。
●教學方法
1.聯系講解法。這一節課的內容是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最高階段。因此,必須聯系前三節課的內容講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深刻理解近代化探索的歷程。
2.講述法。對于新文化運動中主要代表人物的生平可以采用此法。
3.舉例分析法。對于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必須通過對典型例子的分析,才能加深學生的理解。
4.整合教材。指導學生對“新文化運動”進行有機的整合,以提高梳理知識、駕馭知識的能力。
5.切入評價法。可以找一個適當的切入點,引導學生對新文化運動作出評價。
●教具準備
投影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語例示一]
同學們,請看課本導入框中的內容。框中的圖是19xx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的《青年雜志》封面。它從第二卷起改稱《新青年》雜志。從第四卷起,《新青年》改用白話文和新式標點符號,刊登新體詩。《青年雜志》的誕生,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那么,新文化運動是在什么情況下興起的?它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它對后世有什么影響?我們這一節課就來學習。
[導入語例示二]
同學們,現在請翻開課本目錄,看第二單元的內容。在《近代化的探索》中,共有4課內容。這4課內容實際上反映的是近代化探索中的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分別是“技術層面”的探索、“制度層面”的探索和“文化層面”的探索。請同學們把第二單元的4課內容和這三個階段對應起來,看誰對應得又快又正確。
[學生回答]洋務運動屬于技術層面的探索,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屬于制度層面的探索,新文化運動屬于文化層面的探索。
[教師導入]正確,它們之間的關系確實是這樣的。由此,我們可以看中國的近代化探索有一個由淺到深、由表及里的過程。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新文化運動的內容,了解中國人民是如何在文化層面上進行近代化探索的?
[導入語例示三]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過,19xx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19xx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但不久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即被袁世凱竊取。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后,不斷破壞共和。孫中山等人為維護共和作了不懈的努力。19xx年,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活動愈演愈烈。思想領域里的準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為了反對袁世凱稱帝,在思想領域里對封建制度進行批判,新文化運動應運而生。下面我們看具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