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歷史復習知識點(一)
3、危害:它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主權,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辛丑條約》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中國是怎樣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答:開始淪為:鴉片戰爭———《南京條約》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完全淪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列強通過發動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不斷擴大侵略特權,使中國淪為其半殖民地,清朝政府成為他們統治中國的工具。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六課 洋務運動
1、目的: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
2、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
3、口號: 前期(60年代)以“自強”為口號,后期(70年代)以“求富”為口號。
4、主要內容:①、創辦軍事工業;②、創辦民用工業; ③、籌建海軍;(北洋,南海,福建三支海軍)
④、興辦新式學堂(近代第一所新式學校:京師同文館)。
5、評價:洋務運動發生在中國近代社會新舊交替的特殊歷史階段,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洋務派的主觀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而不是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第七課 戊戌變法
1、公車上書(時間:1895年春)
2、背景:《馬關條約》的簽定 主要人物:康有為、梁啟超 作用:為維新變法運動拉開了序幕。
3、百日維新
(1)時間:1898年6月到9月慈禧發動政變,前后103天,最終失敗.
(2)內容:經濟: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軍事:訓練新式軍隊;政治:開放言論,取消多余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文化教育:開辦新式學堂,培養新式人才,廢除科舉考試中的八股文,創辦報刊。
(3)影響: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但不可能實現救亡圖存的愿望,不可能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道路。
第八課 辛亥革命
1.孫中山創立同盟會 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為匯集革命力量,孫中山聯合華興會、光復會和興中會的成員, 成立了中國同盟會。
2.時間:19xx年8月。地點:日本東京。領導人:孫中山為總理。
3.性質:這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4.綱領:“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5.目標:推翻清朝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6.革命旗幟(指導思想):三民主義(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7.影響:它的成立,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
8..武昌起義:時間:19xx年10月10日
9.中華民國成立: 時間:19xx年1月1日 地點:南京。 人物:孫中山。
10頒布了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1.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動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果實被北洋軍閥袁世凱竊取,它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第九課 新文化運動
1.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