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歷史上冊教案全冊4
百團大戰 1940.8 華北 八路軍 彭德懷 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3、“動腦筋”,回答:你能從目標、規模和戰績方面評價百團大戰嗎?(a、目標:破襲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的據點。b、規模:兵力共計100多個團,20多萬人;戰線長達多公里。c、戰績:戰斗達1800多次,打死打傷日偽軍4萬多人,破壞敵人交通線多公里,拔掉敵據點近3000個)
中共七大
組織學生通過列表,回答七大的知識點:
事件名稱 時間 地點 意 義
中共七大 1945.4 延安 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
抗日戰爭的勝利
1、完成83頁“練一練”:選a(8月15日)。
2、組織學生討論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引導:
a、平型關大捷、敵后游擊戰、百團大戰等是共產黨和人民的抗戰;臺兒莊戰役是國民黨的抗戰;還有愛國華僑對抗戰的貢獻等,說明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全民族團結抗戰得來的,它改變了百年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歷史。
b、美國在太平洋打擊日軍、蘇聯紅軍進攻東北的日軍、加拿大白求恩大夫志愿援華等,說明了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組成部分,得到了國際間的有力配合和援助。
c、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反侵略的正義戰爭,這是取勝的最根本原因。)
第五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第17課 內戰烽火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抗日戰爭勝利后的國內形勢和內戰初期戰局的演變
掌 握 美蔣勾結、重慶談判、內戰爆發、轉戰陜北、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識別插圖處理信息 從課文和插圖中搜集有關資料,認識美蔣勾結的實質、中共的正確對策,理解中共為爭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兩手準備)
梳理教材分析時局 通過毛澤東赴重慶談判、中共中央主動撤離延安、劉鄧果斷插向大別山等史實,認識中共分析時局的準確性和作戰方針方法的正確性
討論探索 毛澤東去重慶談判的原因、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作用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愛黨情感 中共中央為了爭取國家的光明前途,靈活機動地應對和處理復雜局勢,顯示了作為中國革命事業領導核心的風采,她是值得信賴的
思想意識 在黨的領導下,人民解放軍歷盡艱辛、英勇作戰、不怕犧牲的精神必須發揚光大,青年學生必須具備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堅強意志
教學重點 重慶談判、挺進大別山
教學難點 挺進大別山的正確性——戰局發生變化、由守轉攻時機成熟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組織學生回顧前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1、中共七大的召開,在歷史上起了什么作用?(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
2、中共七大認為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面臨著哪兩種前途?(答:黑暗的前途——老狀態,光明的前途——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國家)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蔣介石依靠美國的支持,想要維持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獨裁統治。美國則希望通過支持蔣介石的統治來維護它在中國的利益。他們勾結起來,陰謀發動內戰。中共中央面臨著錯綜復雜的局面,為了爭取光明前途進行了一系列斗爭,在歷史上留下了值得細細品味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