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社會第一單元復習提綱(2019新教材)
古代埃及 1、 公元前31XX年左右,美尼斯統一埃及,公元前15世紀時,最強盛,地跨亞非兩洲,公元前6世紀被波斯滅亡,到7世紀,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與阿拉伯人融合。 2、 古代埃及國王自稱法老,稱自己為太陽神之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3、 古埃及的文明: 金字塔----法老的陵墓,埃及文明的象征,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 ,形成于公元前30XX年前后。是一種與事物形狀相似的文字,并有一定的讀音。
太陽歷——人類歷史上第一步太陽歷。把一年劃分為泛濫季、播種季和收獲
季3個季節,每季4個月,每月30天,歲末加上5天宗教日。
醫學-----制作木乃伊的過程,初步知道一些醫學知識。
4、 尼羅河對古埃及的作用:尼羅河的定期泛濫使兩岸土地肥沃,因而農業發達。農業的發達使沿河地區形成村落,人口增多,手工業和商業也發展起來,逐漸形成了城市,出現了國家,促進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發展。
古代西亞國家 1、兩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 2、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兩河流域,建立起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 3、《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比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倫的社會階級狀況。 4、《漢謨拉比法典》與現代的法律精神比較:現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漢謨拉比法典》所體現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為奴隸主階級服務的。 5、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腓尼基人發明了腓尼基字母文字。這些文字的出現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尤其是腓尼基字母文字,為以后的歐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礎。 古代印度 1、 1、公元前25XX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陸續建立一些小國。 2、 2、雅利安人進入古代印度后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稱為“種姓制度”。種姓制度規定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下一等級的人不得從事上一等級的工作。種姓制度是貴族統治的工具。 第一等級 婆羅門 祭祀、貴族 掌握神權 第二等級 剎帝利 國王、武士、官吏 把持國家的軍事和行政大權 第三等級 吠舍 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和商人 向國家納稅,為神廟上供,養活第一第二等級 第四等級 首陀羅 被征服著,貧困破產的人 沒有權利,受剝削奴役,從事最苦最累的職業 3、 公元前6世紀,喬達摩..悉達多創立佛教,后人稱為釋迦摩尼。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種姓制度,認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 4、 公元前3世紀,國王阿育王大力弘揚佛教,佛教興盛一時。 5、 佛教主要向兩個方向傳播,一個是北經中亞傳入中國內地,再有中國傳到朝鮮半島和日本,稱為北傳佛教。另一支向南傳入我國傣族地區以及斯里蘭卡、緬甸和泰國等國。稱南傳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