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 春潮再起教學設計
第19課 春潮再起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講 述的是有關中國改革開放向縱深方向發(fā)展的情況。自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開始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個偉大歷程中,1992年是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年頭,本課講述的就是改革開放在中國的進一步發(fā)展。本課和學生們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比較緊密,可以適當?shù)牟シ乓曨l、出示圖片,使學生們更深刻、更直觀的了解所學的知識,也可以結合當今的時政熱點問題,適當組織學生討論,培養(yǎng)其分析、認識問題的能力,從而加深學生對本課知識的理解、掌握。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掌握鄧小平南方視察時講話的含義,這個講話對于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重大歷史作用;國有企業(yè)改革的過程;有關“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地位。
【過程與方法】
利用教材有關鄧小平南巡活動的照片及其說明文字,強調他的愿望是“讓全國人民都發(fā)財”(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共同富! 的基本特征)。
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怎樣形成的”培養(yǎng)學生從宏觀上把握歷史發(fā)展趨向的能力和動態(tài)歷史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鄧小平解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他的豐功偉績將永載史冊。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fā)展,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有志者應該沿著他所指引的道路前進,確立起為祖國 的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中共xx大是一次承前 啟后、繼往開來的大會,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面推向21世紀。
教學重點
鄧小平視察南方講話
教學難點
鄧小平視察南方講話
對鄧小平理論內涵的理解
教學方法
講解分析法
啟發(fā)式教學
教學媒體
多媒體教學設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結構與過程
【新課導入】
(放音頻《春天的故事》,講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 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喚醒了長城內外,春暉啊暖透了大江兩岸,……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春風啊吹綠了東方神州,春雨啊滋潤了華夏故園……”
同學們,伴隨著董文華婉轉動聽的歌聲,《春天的故事》像一縷春風吹遍了中華大地,拂人每一位華夏兒女的心房。那些閃光的詞句,跳動的音符,生動的呈現(xiàn)了改革開放的光輝歷程和人民對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像一聲春雷喚醒了長城內外,縷縷春暉暖透了大江兩岸,幾十年籠罩中華大地的陰霾被春風吹散。1979年成為祖國命運的轉折點。1992年,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南巡,發(fā)表了著名的南巡講話,從此神州大地蕩起了滾滾春潮,處處呈現(xiàn)出一片萬紫千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