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勃發的課堂——《月光啟蒙》聽課有感
作者:海門鎮秀山小學 黃建英 轉貼自:海門鎮秀山小學 點擊數:95 春潮勃發的課堂
——《月光啟蒙》聽課有感
海門鎮秀山小學 黃建英
今天有幸聆聽了實小的四堂課。感覺受益匪淺。下面我就顧鳴鳳老師執教的《月光啟蒙》一課談談自己的收獲。
顧老師的這堂課,如一篇優美的散文把我們帶入一個溫馨甜美的夏夜,感受到了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牽動了每個人的心,激起了我們心靈上的共鳴。
1.研讀文本,體悟形象。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個體研讀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解讀文本,體驗情感,獲得感悟和思考,從而提高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質量。課堂上,顧老師讓學生研討歌謠,暢談體會;研讀描寫母親的句子,說說感悟。在富有個性的情感朗讀中,學生浸潤于母愛的情感體驗中,表達的欲望油然而生,對母親形象的體悟也日趨豐富、完善,一個勤勞、智慧、充滿愛心的母親形象浮現于學生的腦海中。同時,學生在彼此的交流中也實現了生生互動,于相互啟發碰撞中生成新資源,擴大個體研讀成果,引導學生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與他進行跨越時空的心靈碰撞、情感交流,感受到了母親對孩子濃濃的愛,感受到了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感激之情。
2.巧用插圖,深化理解。課文中的插圖是課文的重要組成。《月光啟蒙》這篇課文中,插圖以絢麗的色彩,生動的形象,優美的情境,讓抽象的文字變得有聲有色,充滿活力。課堂上,顧老師讓學生感悟母親形象時,不僅讓學生讀有關的句子進行體會,還讓他們看看插圖,感受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通過插圖這一現成的有效的資源,讓學生在讀文中欣賞插圖,又在欣賞插圖中讀懂課文。于是,蘊涵在字里行間的感情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而這一切促使他們在讀中傳達出作者的情感達到一遍比一遍入調,一遍比一遍與作者的心靈靠近。
此外,老師的扎實功底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堂課,顧老師輕柔委婉、深情優美的語言把大家帶入了一個溫馨的情境。顧老師極其擅于在課堂上捕捉細節,捕捉學生回答中的亮點,引領學生讀文悟情。我想,這是與老師靈敏的雙耳、睿智的大腦、厚實的語言功底是分不開的。正是這些才使得顧老師能及時捕捉、迅速甄別學生的發言,再清晰流暢豐盈地翻譯,從而解讀童稚之惑,引領孩子和文本順利地對話。
總之,整堂課春潮勃發,透發出鮮明的新課程的理念,值得我好好回味、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