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和思想的力量
第22課 教學目標基礎知識
感 知科技進步對社會生活的巨大影響,科學家的探索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作用
概 述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果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提取信息探究討論電是如何發明的?它又是怎樣運用于人們實際生產生活中去的?汽車作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優越性和破壞性?怎樣對待汽車工業才算明智?
分層解疑比較辨析
愛迪生等科學家為什么能夠在科技領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們還為后人留下了哪些寶貴的精神財富?比較兩次工業革命的累累碩果,這些歷史事實給了我們哪些有益的啟迪?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唯物史觀從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歐美主要國家先后發生了以電力取代蒸汽動力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生產力獲得更加突飛猛進的發展,科學技術在推動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
人文素養電力的廣泛使用,改善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條件;汽車和飛機的問世,提高了社會生產能力,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所有這一切都說明了科學技術推動了社會的進步。青年學生應當學習愛迪生等科學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撓的科學精神,發奮學習,勇攀科學高峰,爭取為社會多做貢獻教學重點 電力的發明和廣泛應用,汽車和飛機的問世 教學難點 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課件下載 ; 圖片下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溫故知新
人類何時進入蒸汽時代?(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機并應用于許多生產部門以后)
教師指出:今天這節課要了解的是人類社會生產力又一次重大飛躍,人類歷史從蒸汽時代進入到電氣時代的情況。請大家打開課本124頁,根據屏幕上的導讀提綱閱讀全文,作好讀書標記。課件演示導讀提綱(引導學生探索、交流、討論、練習。)電是如何發明的?它又是怎樣運用于人們實際生產生活中去的?愛迪生等科學家為什么能夠在科技領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們還為后人留下了哪些寶貴的精神財富? 汽車作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優越性和破壞性?怎樣對待汽車工業才算明智?比較兩次工業革命的累累碩果,說說這些歷史事實給了我們哪些有益的啟迪?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電氣時代”的到來² 電是如何發明的?它又是怎樣運用于人們實際生產生活中去的?(課件展示,分層提取信息)誰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法拉弟)誰研制出發電機?(西門子)電力在什么時候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19世紀70年代)隨后發明了哪些電器和電力交通工具?(電話、電報、電燈、電車等)電力作為一種新能源,比蒸汽動力具有哪些優點?(使用更加方便和廣泛,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并且有利于環境保護)在電力技術的發展方面,哪些國家走在前面?(美國、德國) “發明大王”愛迪生愛迪生為什么被稱作“發明大王”?(他發明了電燈等許多電器產品,其中正式注冊的就有1300種之多)愛迪生說:“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請你根據這句話和書本、網絡上的有關信息,回答下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