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和思想的力量
a. 你怎樣理解這句話?(所謂“天才”,雖然比常人聰明,但是更比常人勤奮。青年學生要想成才,首先必須具備勤奮的品格。)
b. 愛迪生等科學家為什么能夠在科技領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們還為后人留下了哪些寶貴的精神財富?(愛迪生等科學家志存高遠,年輕時就很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他們為了改善人類生活,熱衷于發明創造,自愿獻身于科學研究,專心致志地勤奮試驗,勇于探索,百折不撓,終于獲得成功。他們這些崇高品格就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根據125頁“動腦筋·想一想”:
a. 如果沒有電,我們的生活會怎么樣?(這可以聯想到今天偶然停電的日子,許多家用電器打不開,夜晚漆黑一片等等,我們的生活會變得很不方便。)
b. 在沒有電燈之前,我們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可能會出現什么問題?(那時人們多使用煤油燈、煤氣燈、蠟燭來照明,照明范圍較小,亮度差,不利于廣泛使用。)汽車和飛機的問世汽車作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優越性和破壞性?a. 汽車的動力機器是什么?(使用汽油等液體燃料的“內燃機”)b. 這種動力機器何時發明?發明者是誰?(19世紀80年代,西門子)c. 第一輛汽車在什么時候、由誰試制成功?(1885年,本茨)d. 與人力車、牛車、馬車等舊的交通工具相比,汽車具有哪些優越性?(它的動力是新型的,既穩定又強大,行駛速度快,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e. 汽車的大量使用具有什么樣的破壞性?(空氣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根據127頁“動腦筋·想一想”:他們誰說得有道理?究竟應該怎么辦才好?a. 老人:汽車的發明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應該積極發展汽車工業。(老人看到了汽車工業的積極作用,忽略了消極影響。)b. 小孩:汽車的大量使用帶來了空氣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許多問題。因此,應該停止發展汽車工業。(小孩看到了汽車工業的消極影響,但過于偏激)c. 答案提示:他們說的話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夠全面。應該在發展汽車工業的同時,盡力減少和消除它帶來的消極后果;同時加強科技研究,用科技成就來趨利避害,滿足人類需要。1. 運用課件再現歷史情景,探索感知飛機的發明過程:最早使用機器發動的空中交通工具是什么?誰發明的?(飛艇,齊柏林)飛機在什么時候、由誰發明制成?(19xx年,萊特兄弟)中國有一位飛機設計師制成的飛機,曾在19xx年國際大賽中獲得第一名。他是誰?(馮如)
如時間許可,練習鞏固
1. 完成第127頁“練一練·選擇題”: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車、飛機的動力機是( d )a. 蒸汽機 b. 電動機 c. 發電機 d. 內燃機
2. 根據127頁“活動與探究”,組織學生討論:“比較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們能夠給我們哪些有益的啟迪?”(聯系本冊88——91頁)比較項目
第一次(英國)工業革命
第二次(歐美)工業革命
開始時間18世紀60年代
19世紀70年代
成果動力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