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學案
第15課 “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盧溝橋事變的史實,知道中國全民族抗戰從此開始;掌握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等罪行;了解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摒棄前嫌,一致對外,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過程。
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的過程”,培養分析、歸納歷史問題的能所學知識以及有關材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特別是通過典型事例南京大屠殺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野蠻侵略行為,樹立為人類和平、民主、進步事業而奮斗的精神。
二、重點難點
重點:本課的重點是“血染盧溝橋”。
難點:正確認識“南京大屠殺”及當今日本極力掩蓋南京大屠殺的事實是本節課的難點。
三、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自學時,要在課本上劃出相應的知識內容,并標注重點。明確答案后立即記憶,不明白的問題小組內交流。
1、血染盧溝橋(1) 在課本中劃出血染盧溝橋的時間、地點、人物、借口、影響、最終結果。(2) 你還知道中共十大元帥中哪些人出自黃埔軍校嗎? 2、國共第二次合作
(1) 還記得國共第一次合作是什么嗎?
(2) 在課本中找出國共第二次合作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3) 還記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的標志性事件嗎?
3、南京大屠殺 在課本中劃出南京大屠殺的背景、時間、地點、人物。
(二)、合作交流
1、為什么說七七事變標志著全民族的抗戰從此爆發?
2、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蔣介石對日政策發生哪些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3、你還知道哪些南京大屠殺的故事,給大家講講。至今日本仍然否認南京的大屠殺,我們該怎么正確看待南京大屠殺?對待日本政府?對待日本人民?前有旅順大屠殺,后有南京大屠殺,為防止歷史悲劇重演,我們該怎么做?
(三)系統總結:用100字左右總結本節課內容。
(四)鞏固訓練:
1、全國性抗日戰爭爆發的標志是( )
a.九一八事變 b.盧溝橋事變 c.八一三事變 d.日軍南大屠殺
2、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的戰爭,其標志性事件是( )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 c.七七事變 d.八一三事變
3、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在下列哪次事件后( )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 c.南京大屠殺 d.七七事變
4.七七事變后,日軍向北平、天津發動大規模進攻,為國捐軀的將領是( )
a.吉星文、金振中 b.吉星文、佟麟閣
c.金振中、趙登禹 d.佟麟閣、趙登禹
5、20世紀30年代中期,在中國大學生中傳唱著許多歌曲,這些歌曲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是( )a.歌唱祖國 b.追求理想 c.抨擊時弊 d.抗日救亡
6.抗戰期間,國民政府的陪都是( )
a. 上海 b.南京 c.重慶 d.北京
7、當前,《南京!南京!》影片熱播,人們由此重新審視戰爭中的罪惡與人性。南京大屠殺發生在( )
a.1931年9月 b.1935年12月 c.1937年12月 d.1940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