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 維新變法運動導學案
第7課 維新變法運動導學案一、學習目標:
1、知道“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認識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2、了解嚴復及其譯著的《天演論》。了解嚴復等人的主要思想。
重點:了解“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和嚴復的主要思想,認識戊戌變法的影響;同時加強閱讀、分析;比較等能力的訓練,體會維新人士勇于創新變革的精神。
難點:如何客觀認識戊戌變法的社會影響和認識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
二、自學導讀題:
(一)運動序幕
1、背景:1895年《馬關條約》簽定,民族矛盾激化
2、公車上書:( )和( )聯合應試舉人上書( )請求變法
(二)思想輿論
1、維新派人士創辦報刊、組織學會,開辦學堂,宣傳思想
2、( )譯著《 》把西方進化學說介紹到中國,鼓吹變法
(三)百日維新
1、時間:( )年6月-----9月
2、標志:光緒帝頒布“ ”宣布變法
3、內容:
經濟上 ( )
軍事上 ( )
政治上 ( )
文化教育上( )
4、作用:
(四)運動失敗
1、( )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
2、康有為、梁啟超逃往海外,( )被殺害,變法失敗
三、精講點撥
1、為了挽救國家統治危機,封建地主階級倡導了一場什么運動?它是否使中國走上了富國強兵的道路?標志是什么?為什么?(洋務運動;否;甲午中日戰爭的慘;洋務運動這種革新是基于統治階層內部的,只是統治階層為了鞏固自身地位而采取的,故而是很不徹底的,很保守的。因此,它不可能使中國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閱讀導言后,得出:“維新變法”是以救國為宗旨變法運動。
2、康有為發起公車上書——揭開了運動的序幕:
①背景:《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機,促使一部分仁人志士認識到,在學習西方科技的同時,還必須要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