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新中國的內政與外交
1.萬隆會議是在什么情況下召開的?有哪些代表參加?
(學生要認識到萬隆會議是戰后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者參加,由亞非國家自己舉行的國際會議)
2.在這次會議中,他們的共同愿望是什么?
3.在會議中為什么會出現矛盾?周恩來是怎樣解決的?
4.周恩來創造性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請問“同”指什么?“異”指什么?
(通過解答,學生在興趣中將萬隆會議的主要內容理順出來,教師要注意引導和提煉)在解決了一系列萬隆會議的知識點之后,教師可繼續提出問題:你從周恩來身上能學到哪些優秀品質?
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從中體驗周恩來的超群智慧和爭取和平的勇氣和膽識。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處理不同意見的能力,從而不斷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教師:由于中國政府的不懈努力,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新中國建立后,我國在外交上所取得的成就舉不勝舉。請同學們舉出你所知道的事例來加以說明。
學生:舉例。可舉出如:
1.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反映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實力。
2.中國申奧成功,說明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我國舉辦奧運會將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增進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交往,促進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
3.XX年7月第五屆亞歐經濟部長會議在大連召開,一方面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另一方面也促進了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
(通過舉例,聯系現實,更能深刻體驗到中國在國際地位上的不斷提高。引導學生注意歷史與現實社會的聯系,關注現實中的熱點問題,關注國家、人類和世界的命運,在互動交流中,增強自強自立、勤奮學習和建設祖國的使命感)
課堂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談本課的收獲和啟示。
教學評價
學生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自評。
全班可以選出(屏幕顯示)最佳合作小組獎、最佳發言獎、最佳搜集資料獎、最佳辯論獎等。
對于所選結果教師要做好記錄。
課堂練習
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設計問題,達到鞏固練習的目的。
布置作業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