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開端(精選5篇)
偉大的開端 篇1
第三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第13課 偉大的開端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簡述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史實。
簡述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史實。
根據一大的主要內容、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的出現和課外知識等,初步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意義,提高史論結合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根據教師擬好的專題,自由組合、選題,隨即開展資料收集、分析工作,以在課堂上發表觀點,增強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選取優秀影視片片段或有代表性的圖片等各類資料,運用多媒體手段再現歷史畫面,增強感性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五四運動基本史實的學習和討論活動,幫助學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發其學習五四青年徹底的不妥協的愛國精神,學習他們站在時代的前列,不畏強權、勇于斗爭、敢于承擔歷史重任的優秀品質。
通過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等史實,初步認識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希望和光明,增強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與敬仰。
重點難點
重點是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激發學生學習五四青年優秀的精神品質,增強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與敬仰;同時,了解關于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共一大的一些基本史實。
難點為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認識中共成立的偉大意義,并將它們融入到內心世界。
導入:課前做一定的準備工作,將課本內容分成若干小專題:“初探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 “五四運動基本過程介紹”“我所理解的五四精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用中國革命史上的具體事件說明,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每一問題由相應研究小組主講,其他同學補充、提問,教師做原則性指導和把握時間。直接觀察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的各項要求。
授新課:
一.五四風雷
1.初探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
導火線(直接原因)。由學生主講。
根本原因。指導學生探究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知道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列強加緊侵略中國、中國人民反抗列強的必然舉措。
2.五四運動基本過程介紹。
學生主講,可展示有關資料。教師點明幾個問題:這是一場遍及全國的反抗斗爭;運動的后期,斗爭的主力和重心發生了轉移;斗爭中學生(知識分子)、工人階級、商人各革命階級力量得到了團結。
3.五四運動的意義。
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學生對其為什么能被作為“標志”置疑,通過“新、舊民主主義革命對比簡表”幫助學生認識。
名 稱 性 質 任 務 主力 領導階級 指導思想 結 果 前 途
舊民主主義革命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反帝
反封建 人民群眾 資產階級 三民主義 資產階圾共和國 資本主義
新民主主義革命 無產階級 馬克思主義 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社會主義
開展討論活動“我所理解的五四精神”,學生發言,教師歸納。
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誕生時機的成熟。根據課文指導學生提煉出三個方面,強調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潮流。
2.誕生的標志。學生主講,了解基本知識點;展示有關資料。
3.歷史意義。開展討論活動: “用中國革命史上的具體事件說明,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加深學生對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偉大意義的認識。(具體事件如工人運動高潮的出現,國民大革命的興起和成就,抗戰的勝利,解放戰爭勝利最終推翻并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歷史等)
三.工人運動的高潮
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簡單了解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的時間、范圍、主要工人運動的名稱。指導學生思考工人運動轉入低潮的原因(如工人階級自身隊伍不夠壯大,沒有軍事力量,敵人力量強大且異常殘暴等)。
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主動參與,適當地展示各類資料增強教學中的直觀性,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教育。
偉大的開端 篇2
第13課 偉大的開端教學案
教學內容:
《偉大的開端》北師大版歷史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中的第一課。
課程標準:
簡述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事實,理解五四精神。
簡述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史實,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簡述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史實(爆發的導火線、時間、地點、口號、領導者、主力、結果及其意義)。
簡述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史實。
根據一大的主要內容、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的出現和課外知識,初步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意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課的學習,能使學生學會歸納課文的方法。
1919年6月前后,五四愛國運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說出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共成立的關系;學會從圖片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五四運動的傳單、口號分析其性質,理解其精神;從中共一大、二大的召開,理解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
選取優秀影視片片斷或有代表性的圖片等各類資料,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再現歷史畫面,增強感性認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五四運動基本史實的學習和討論活動,幫助學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五四青年表現出來的斗爭精神是徹底的不妥協的愛國主義精神,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樹立為祖國富強和中華民族復興勤奮學習的態度。新時代的青年學生應當站在時代的前列,繼承光榮傳統,奮發學習,矢志完成民族復興大業。
通過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等史實,初步認識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希望和光明,增強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和敬仰。
設計理念: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再現歷史畫面,增強感性認識。課前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我的1919》,幫助學生了解本課的歷史線索,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體會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
二、在活動中感受歷史事件對歷史發展的影響。五四精神和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屬于抽象概念,對于以直觀思維為主的學生而言,較難理解。通過兩次討論活動,從五四愛國運動過程中愛國人士的言行表現和課文圖表等史料著手,通過概括圖表史料的共同點,形成抽象概念——“五四精神”;關于“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偉大歷史意義”,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或教師直接介紹民主革命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史實,運用比較的方法得出“開天辟地” 和“煥然一新” 的歷史結論。
學情分析: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學習板塊的概述為我們講述了四個問題:第一階段說明了時代背景;第二階段指出了興起的標志;第三、第四階段介紹了興起的表現;第四階段的最后為我們展示了革命的前景。
本課的標題取名為“偉大的開端”,意在說明: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革命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它們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篇章,改變了20世紀中國的命運。課文通過兩個部分來加以闡述:“五四風雷”——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這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階級基礎和思想基礎。“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煥然一新。20年代初出現的中國工人運動第一次高潮,正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一個必然結果,也是中國革命出現新面貌的一個重要表現。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是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激發學生學習五四青年優秀的精神品質,增強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和敬仰;同時,了解關于五四運動和中共一大的一些基本史實。難點為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意義,并將它們融入到內心世界。五四精神和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屬于抽象概念,對于以直觀思維為主的學生而言,較難理解。關于“五四精神”,以五四愛國運動過程中愛國人士的言行表現和課文圖表等史料著手,通過概括圖表史料的共同點,形成抽象概念——“五四精神”;關于“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偉大歷史意義”,建議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或教師直接介紹民主革命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史實,運用比較的方法得出“開天辟地” 和“煥然一新” 的歷史結論。
板書設計:
1、爆發原因:巴黎和會
前期:
五四運動 2、經過: 中期:
后期:
3、結果:
4、歷史意義:
1、歷史背景:
中共誕生 2、中共“一大” : 1921、7月 上海
3、歷史意義:
教學設計:
導入: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部電影的片段,影片的名字叫《我的1919》,這部影片記述了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的斗爭。[播放影片]
看完之后:
師提問:中日雙方在會上辯論的焦點是什么呢?(是山東問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借口對德國宣戰,出兵德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趁機竊取了山東的主權,日本認為中國已和日本簽訂二十一條,德國在山東特權應轉讓給日本,無需在會議上討論。
同學們,聽了顧維鈞反駁,你們感覺怎么樣?(真是有理有據,意正言辭,痛快淋漓)參加和會的各國代表有什么反應?(與會代表的一致贊揚他,說他是一個真正剪掉辮子的中國人)可是中國的合理要求得到同意了嗎?帝國主義國家根本沒有理睬中國人民的正當要求,在和約中規定把德國在山東的各種特權,全部讓給日本。我們也是戰勝國呀,為什么還任人宰割?弱國無外交呀!同學們!當時中國的綜合國力太弱了,當時的北洋軍閥政府實行對內鎮壓人民,對外投靠帝國主義的反動統治。美、英、法和日本其實都要控制和侵略中國。列強出賣了中國的利益,中國人民答不答應?(不答應)
就這樣在中國一場聲勢浩大的愛國運動終于爆發了。
一、五四風雷
(一)、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
導火線: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師板書)
老師提問,由學生回答:閱讀63頁的兩段的內容與五四愛國運動有什么聯系?(它們是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
根據63頁的兩段內容提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也是戰勝國,國家主權為什么仍然遭侵犯?(組織學生討論:1、中國當時受日本唆使參加一戰。雖是戰勝國,但受制于日本,不可避免被其宰割。2、中國自鴉片戰爭失敗以來,一直遭受外國的侵略宰割。得出結論: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不是偶然的,它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當時中國綜合國力仍然弱;北洋軍閥政府仍然實行封建統治;帝國主義在中國仍然享有許多特權;中國仍然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之中。)
所以五四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列強加緊侵略中國,是中國人民反抗列強的必然舉措。
(二)、五四運動的經過(師板書)
學生閱讀64頁內容,老師提問:五四愛國運動分為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特征是什么?學生回答,老師總結得出:
1、前期:中心在北京,運動主力為學生
2、中期:中心在上海,運動主力為工人
3、后期:全國各地,工人商人學生的大聯合(師板書)
(三)、五四運動的結果(師板書)
閱讀65頁第一段,總結得出五四運動的結果:
1、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
2、罷免了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
3、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四)、五四運動的意義(師板書)
五四運動是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老師分析幫助學生理解:
(1)性質:五四愛國運動使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
原因:a、五四愛國運動的目標。這從運動中學生提出的口號和書上《北京學生界全體宣言《等資料都可以看出來,五四愛國運動的目標使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實質使反帝反封建。這同以前各種運動顯然是有區別的。
b、五四愛國運動的力量。青年學生起了先鋒的作用,工人階級在運動的后期成了運動的主力軍,李大釗、陳獨秀等知識分子指導和推動了運動的發展,并起了領導作用。正是由于運動的領導與中堅力量區別于以往一切運動,才使這場運動具有徹底性,并取得了初步勝利。
(2)青年學生起了先鋒的作用,工人階級在運動的后期成了運動的主力軍,李大釗、陳獨秀等知識分子指導和推動了運動的發展,并起了領導作用。
五四精神: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討論:五四運動使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新”表現在哪里?(如學生理解能力較強,老師可以作進一步解釋。)
a、領導階級:無產階級領導,這是以前的中國革命中所沒有的。
b、指導思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與以前指導中國革命的資產階級思想理論相比,是全新的,是最革命的,是最科學的。
c、群眾基礎:具有了更廣泛的群眾基礎,參加的有學生、工人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其他愛國人士,為革命力量的團結作了一次成功的準備和預演。
d、革命前途:此前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要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社會,由于領導階級的局限性,革命失敗。無產階級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是要把中國引向社會主義社會,革命在經過艱難曲折后走向勝利。
e、歷史時代:由于它發生在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后,也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客觀上推動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老師:五四運動是一場政治運動,同時又是一場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習運動,五四運動最偉大的功績在于馬克思列寧主義同工人運動的相結合,那么中國共產黨正是這一偉大功績的產物之一。通過越多65頁最后一段內容,我們就可以得出這一結論。
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一)、誕生時機的成熟(師板書)
閱讀65頁最后一段小字內容,展示《共產黨早期組織分布示意圖》,設問:共產黨早期組織分布于哪些地方?(國外有東京和巴黎;國內有北京、上海、濟南、武昌、長沙、廣州等)。
1、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
2、工人階級登上歷史的舞臺
3、早期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
老師設問: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了哪些地方的黨員?(上述國外和國內的黨員)。
(二)、標志(師板書)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閱讀課文回答: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時間,地點,參加大會的代表以及大會的主要內容?
時間:1921年7月23日
地點: 上海
代表: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
選舉中央局書記:陳獨秀
黨的革命綱領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專政,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
大會的內容:確定黨的名稱
制定黨的奮斗目標
確定黨當前的任務
選舉產生了黨的領導機構
(三)、歷史意義(師板書)
中國共產黨不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給災難沉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
討論:“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新”表現在?
引導學生回憶:舊民主主義革命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失敗的史實。聯系中國革命今后取得的勝利:如抗日戰爭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等,得出結論。(如學生理解能力較強,老師可以作進一步解釋。)
“新”是指:
a、新的全國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
b、新階級的代表:代表無產階級即廣大人民群眾的最根本利益
c、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
d、新的道路:舊民主主義革命轉向新民主主義革命
e、新的目標:最終要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師: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時代的產物,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開始了領導中國人民建設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道路。在中國的領導之下,先后出現了工人運動的高潮,國民大革命的興起和成就,抗戰的勝利,解放戰爭的勝利最終推翻并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課文最后一部分就簡單介紹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集中力量領導工人運動的一些情況。
小結:
觀看幻燈片小結部分。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斗爭性加強,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同時這也是中國近代第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群眾性愛國運動,標志著中共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革命選擇了新的領導階級——無產階級,新的精神武器——馬克思主義,新的發展前途——社會主義,誕生新的舵手——中國共產黨。
作業:
完成幻燈片小測驗。
完成自我測評。
反思:
把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一個關鍵性問題,聯想式教學方法是更好地結合學生的特點,通過縱向聯系及橫向聯系,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根據教材,以點撥為主,讓學生發揮想象,聯系已知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的生活海洋里盡情暢游。這種以老師的點撥來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進行探討、交流。最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積極性,最讓學生有自我實現的空間,而且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歷史與現實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系。
偉大的開端 篇3
偉大的開端 教案
導入:前天是九月九日,你知道是什么節日嗎?你還知道哪些節日?(學生答:元旦、春
節、元宵節、建軍節、國慶節、端午節、青年節、建黨節等)五月四日市青年節、7月1日
是建黨節,你知道它的由來嗎?學習了這節課,大家就會明白了。
(一) 學生自學:組長帶領。
1.閱讀第一框體完成下表
五四
運動 導火線 時間 口號 主力軍 運動
中心 斗爭
形勢 結果 影響
前期
后期 略
2.閱讀第二框題,完成下表。
中國一大 時間 地點 人物 內容 影響
學生展示:七個組分內容都進行展示,答好的小組加一個星
教師點撥:回答問題正確的小組加一個星,看看哪個組的星最多即為本節課的星
級小組。
(二)合作探究:
1、我們的問題-----------------------------------
2、老師的問題
(1)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也是戰勝國,為什么仍然擺脫不了主權被侵犯的命運?
(2)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3)五四愛國運動與中國共產黨成立有什么聯系?什么是五四精神?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
3備注:
(1)教師點撥:五四運動的導火線用一句話來概括:1919年巴黎和會上外交的失敗
(2)如果你是當時的青年學生,請你自擬一個口號:愛我中華、還我青島等。
(二)合作探究
(1)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也是戰勝國,為什么仍然擺脫不了主權被侵犯的命運?
辛亥革命后,中國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沒有大的進步,綜合國力依然很弱。所以依然擺脫不了被侵犯的命運。
(2)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那么,她成立的階級基礎應是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
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政黨,她有自己的指導思想。那么她的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有一個過程。請問她成立的組織基礎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了共產黨的早期組織,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
(3)五四愛國運動與中國共產黨成立有什么聯系?什么是五四精神?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
①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思想基礎.
五四運動使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展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
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精神。
③繼承和發揚:不忘國恥、發奮學習、立志成才、為將來報效祖國做準備。
(三)拓展延伸:
為什么說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煥然一新了:她成立八十多年來,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建立了新中國,是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取得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
(四)鞏固訓練:
1、a 2、b 3、(1)材料反映了什么事件?該事件的性質是什么?
五四愛國運動;側地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的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2)材料反映了參加者什么精神?(性質)
反映了最求民主和科學,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的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精神。
(3)該事件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中國人民仍然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上的失敗。
小結:五四運動為共產黨的建立打下了基礎,而共產黨的建立成為中國開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國走向了繁榮富強,所以,為了紀念這兩個事件,把每年的5月4日定為青年節,7月1日定為建黨節。
偉大的開端 篇4
第13課 偉大的開端【目標導航】1、學習目標:簡述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史實,理解五四精神;簡述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大會召開的史實,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2、學習重點:五四運動和中共一大召開的史實3、學習難點:理解五四精神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意義【課前預習】請你認真閱讀教材,在課文中圈劃出來,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1、五四運動導火索:___________上中國外交的失敗過程:
階段
時間
主力軍
口號
斗爭方式
斗爭中心
前期
后期
——結果:取得初步勝利。意義: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標志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開端。2、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時間:地點:標志:一大內容 確定黨的名稱為: 黨的奮斗目標: 當前的任務: 黨的領導機構歷史意義: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革命的面目煥然一新。【課堂探究】1、為什么說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名稱
舊民主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
領導階級
指導思想
結果
前途
代表2、疑點與難點【課后練兵】a、必做題一、單項選擇題1、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 ( ) a.德國占領山東 b.日本提出“二十一條” c.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 d.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2、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下列口號最能體現其性質的是 ( )a.“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b.“取消二十一條”c.“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 d.“誓死爭回青島”3、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這一運動爆發于 ( )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南京4、中國近代史上,最能體現青年學生不怕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的歷史事件是( )a.義和團運動 b.辛亥革命 c.五四運動 d.西安事變5、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時間和地點分別是 ( ) a.1919年,北京 b.1921年,上海 c.1924年,廣州 d.1927年,武漢6、以下說法不準確的是 ( ) a.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成立b.毛澤東、董必武等13名代表出席中共一大,代表全國50多名黨員c.中國共產黨領導了五四運動d.五四運動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7、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 ) ①通過了黨的第一個綱領 ②提出了黨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 ③確定了黨的名稱 ④制定了黨當前的任務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8、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的大事是 ( ) 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 c.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d.北伐戰爭二、非選擇題材料題: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建立獨立、民主和富強的新中國。為完成這個任務,中國的有識之士進行了不斷的斗爭與探索。請看下列兩幅圖片,回答問題。圖一 1919年5月4日學生游行隊伍 圖二1919年5月7日上海各界聲援學生1、以上圖片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這一事件的性質是什么?2、這場運動的導火線是什么?它對中國歷史最大的影響是什么?請列舉其中一個口號。3、這場運動體現了什么精神?你是如何理解的?b、選做題一、單項選擇題 1、一戰后有兩個國家沒有批準巴黎和會通過的《凡爾賽和約》:一個是沒能達到領導戰后世界目的的美國,另一個是主權遭受嚴重踐踏的國家。“另一個”指的是 ( )a.英國 b.法國 c.日本 d.中國2、周恩來總理曾說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就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你認為前一個“天安門”和下列哪一重大歷史事件有關? ( ) 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 c.北平和平解放 d.開國大典3、“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與這首《光榮啊,中國共青團》團歌聯系最密切的歷史事件是 ( ) a.新文化運動 b.辛亥革命 c. 中國共產黨成立 d.五四運動4、五四運動中,北洋軍閥政府最終被迫釋放被捕學生,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其主要原因是 ( )
a.黨的正確領導 b.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
c.北洋軍閥政府以國家利益為重 d.全國人民反帝愛國斗爭不斷高漲二、非選擇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從此有了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利益的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自從有了……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1、以上兩則材料反映了一次重要大會的召開。這次重要大會是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召開的?2、大會宣告了哪一政黨的成立?此前哪一運動傳播了馬克思主義為這一政黨的成立創造思想條件?3、請舉出20世紀20年代的一個事例來說明該政黨成立后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偉大的開端 篇5
學習目標:
1、記住五四愛國運動的導火線、時間、地點、領導人、口號、主力軍的變化、運動中心的、
變化、結果、意義。中共一大的內容、意義。
2、通過五四愛國運動的口號,理解五四愛國運動的性質。分析五四愛國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的關系。
3、通過學習,認識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近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學習重點:五四愛國運動的意義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學習難點:對五四精神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意義的理解。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1.閱讀第一框體完成下表
五四
運動 導火線 時間 口號 主力軍 運動
中心 斗爭
形勢 結果 影響
前期
后期 略
2.閱讀第二框題,完成下表。
中國一大 時間 地點 人物 內容 影響
(二)合作探究:
1、我們的問題-----------------------------------
2、老師的問題
(1)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也是戰勝國,為什么仍然擺脫不了主權被侵犯的命運?
(2)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3)五四愛國運動與中國共產黨成立有什么聯系?什么是五四精神?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
(三)拓展延伸:
為什么說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四)鞏固訓練:
1、下列是五四運動的口號的是( )
①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②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③取消“二十一條” ④驅除韃虜 ,恢復中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時間是( )
a.1919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7年
3、閱讀材料: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五四傳單
請回答:
(1)材料反映了什么事件?該事件的性質是什么?
(2)材料反映了參加者什么精神?
(3)該事件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
(五)當堂反思:說出本節課的收獲與不足。